朱序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中國是最早懂得喝茶的國家。《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足見古代已視茶為藥,中國人素來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之諺語。清代的胡秉樞在《茶務僉載》提到紅茶能中和消滯,解暑療煩,悅志醒睡,下氣利溫,亦微有消脂之功。古人茶飲為提神悅志,消食和胃,解毒去膩,延年益壽。而紅茶在六大茶類中屬「全發酵茶」,其重發酵的製程致使兒茶素氧化縮合產生了俗稱「軟黃金」的茶黃質,此為其他茶類極其欠缺的物質,經現代醫學臨床證實,茶黃質對於人體具有強大的保健功能,堪稱是最能增進健康的「紅色甘露」。
紅茶是目前全世界飲用人口最多的茶類。自161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隊將少量的武夷紅茶輸入英國開始,長期以來造就了英國內涵豐富的紅茶文化,更進一步開啟了紅茶成為國際共同飲品的美妙之路。
臺灣自1896年由「三井合名會社」於臺北大稻埕成立「三井臺灣出張所」開始發展紅茶產業迄今已逾百年,期間曾以「Formosa Black Tea」為名,在英國倫敦拍賣會站上國際舞台,當時亦是輸往日本的御用茶品,「臺灣紅」、「臺灣香」的名號曾響徹東瀛。
80年代開始,東南亞的廉價紅茶崛起,臺灣紅茶被迫由外銷轉為內銷,自此臺灣紅茶產業正式邁入蕭條期,直至1999年921大地震又震出了臺灣紅茶產業的第二次革命。日月潭推出了令人驚豔的「紅玉」紅茶,它獨特的薄荷香與鮮紅明亮的湯色擄獲了國際紅茶愛好者的心,臺灣紅茶再度站上國際舞台。近年來,臺灣茶農利用大、小葉種茶菁製造「工夫紅茶」已逐漸在各茶區發展出自己的特色與品牌,臺灣紅茶的製造更顯精緻與細膩,紅茶文化產業的發展更顯蓬勃。
紅茶產業的發展過程必須要有「茶葉科學」的基礎支撐,方能走得更為長久。本書的「紅茶化學」與「紅茶的品飲」單元即利用科學的角度深入剖析紅茶的內含物為何?品飲者在享受品飲的過程如何去欣賞紅茶的色、香、味、韻,其「科學依據」相信對廣大的紅茶愛好者應有實質上的助益。
素聞大觀人文陳玉婷老師在茶道方面之投入及用心,本書之【紅茶清飲沖泡篇】特別敦請饒富人文精神色彩的「大觀人文茶道」予以演繹,希望藉由紅茶的沖泡品飲,將大眾帶入暢懷的品味境界,以文人的美學觀來呈現茶藝風格。
本書作者葉士敏先生,自1984年開始鑽研臺灣茶,走遍臺灣茶山,遍訪臺灣茶葉之前輩、專家,對臺灣茶之演變及特色瞭如指掌。本書中之臺灣紅茶史,為其特色之一。葉先生結業於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精研化學數十年,其將茶葉之品種、成分科學化闡述,為本書特色之二。由內容觀之,本書實為深入了解臺灣紅茶的最佳管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
朱兆民 謹識
二〇一四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