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應用哲學:培育教室裡的民主社群》這本書是為教師養成基礎入門課程而設計的。這本書並不要求學生一定要有哲學的背景,但是鼓勵學生去了解到:他們有能力理解哲學,並且可以進一步應用他們所學的哲學理論,理性地與別人討論,並表達他們個人的想法與意見。
傳統上,有關自我個人以及他與社群的互動,已有為數不少的論文撰述。範疇涵蓋了檢視自我個人如何發展(例如心理學)以及社會群體如何影響個人自我(例如社會學)。從哲學的角度來說,回答「個體與社群的關係是如何互動的?」這一類的問題,其實牽涉到人在社會/政治的、族群的、與認知上的定位問題。我們企圖從自我個人如何與周遭他人關聯互動的大框架來著手解答剛才提出的問題。我們將同時以古典與現代的角度來檢視這個議題,並討論現職教師和未來教師在他們教學生涯中將會面臨的相關議題。《教育的應用哲學》一書,以一個關懷而民主的社群隱喻來描述學校環境,將哲學的觀點轉化到實際教室的脈絡裡。如此,教師可以更容易地瞭解哲學理論,以及如何將理論消化應用到實務工作中。
《教育的應用哲學》一書,提供一個範例,探討一個教師的教育哲學,以及如何將它應用於實際教室教學中。我們的目標是要幫助學生經由一個特別的角度來瞭解哲學相關議題。我們覺得,與其透過概述性的方法來介紹哲學派流與他們的中心思想,不如讓讀者分享我們的觀點以及我們支持這個觀點的理由,也探討由這個觀點所產生的問題與議題。在這本書中,當我們在解釋教育哲學時,希望能把所有教育工作者會面臨到的各類問題,提供一個範例給學生。
研究途徑
《教育的應用哲學》作者希望本書能提供學生與教師一個能實際舉證說明理論與實務工作的關聯性,並具有實質意義的理論模式。我們在此所舉的關懷而民主的社群範例,有幾個明顯的優點:有彈性、可塑性高,而且可以同時包容個人與他人的需要。我們想讓這個理論模式儘量保持謙卑,而且認知到理論模式本身都免不了運作時人的易誤性,因此,這個理論模式不至於因邊緣化他者而具有排他性或被某種意識形態所主宰。這樣的理論模式具有包容、明確、平衡與全方位的特性,同時容許質疑和反對的聲音。此外,也盡力滿足個人與群體的需要,並且為我們如何和平相處的努力,提出希望與方法,也盼望能滿足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種族、宗教、背景、性取向、性別、年齡,及能力的不同個體。
本書提供另一個理論來詮釋知識,稱為「關係性認識論」。關係性認識論認為,知識是具體存在的個體在社會脈絡中與他人交織互動下所建構出來的。這些假設使得關係認識論被視為是一種社會理論。
民主教室社群的隱喻反映我們將知識看待為關係性的。不同於傳統的個人主義理論,民主社會理論從一個實用的觀點,認為存有與認知有直接的關連。因為這個民主式的教學方法,彰顯了社會人與理念間互動關聯的重要,所以我們必須檢視所有在教室社群中人們會經驗到的各種關係。將知識視為由人建構的教育哲學也需要將倫理與政治的議題納進來討論。一個社群理論必須考慮人們社會關係的品質,並且從探討女性主義的例子來凸顯這些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s)應該具有關懷、理性、公正、與民主的本質。在一個社群中,社會關係的品質不只影響被建構的理念,也關係到理念是否有機會被表達出來。我們在此提出的觀點是一個實用社會女性主義者(pragmatic social feminist)的觀點,它需要積極的投入、民主的接納、理論的實踐,脈絡性和價值性的警覺、以及模糊性和曖昧性的容忍。
本書內容組織
《教育的應用哲學》這本書是作者將關係性理論應用到學校及教室的情境中,使得教育哲學能變成一個對現職及未來教師容易親近而且容易懂的研究領域。第一章,將從社會政治學的觀點介紹個人與他者的理論。第二章,描述其他認識論的觀點,同時也跟關係性認識論做比較。第三章,從正義與關懷的角度,討論不同倫理觀點的優缺點。第四章,則討論建構知識所需的工具與技能。一個民主的教室社群如何展現社群中的個人、他者、以及多元性,則是第五章要討論的議題。為了增進讀者對理論的瞭解,第二章及第四章理論的介紹是放在一個隱喻的框架中而不是教室情境中來討論。因此,這兩章的後面,我們增加「教育的啟示」這個單元,把教室及學校情境重新帶回討論中。
本書內容特色
《教育的應用哲學》提供許多過去古典哲學理論的重要範例,也示範這些理論如何與今日學校情形接軌。例如在第一章討論個人與他人的關係,當討論到古典的個人主義觀點時﹝如盧梭(Rousseau)的理論﹞,我們會藉教師和學生最熟悉的一些教室類型,如重視學生個別的需要,而不是一群學生整體需求的教室類型,來加以說明。
第二,書內介紹許多從現代哲學觀點出發的例證,對教師必須面對的重大議題與問題提出現代哲學的觀點與看法,並說明這些現代哲學觀點古典哲學觀點的關係。例如在第三章討論不同倫理觀點時,本書就將艾得勒(Mortimer Alder)所提出學校只要提供一個博雅課程的觀點,與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的觀點相連結來討論。在第一章中,詹森與詹森(Johnson and Johnson)的合作學習理論(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也拿來和一些強調群體需求甚於個人需求的古典哲學觀點做比較。
第三,書末的參考書目範圍相當廣泛詳盡,每頁的註腳(endnote)也包括給讀者的相關建議書單。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參考書目與建議書單激發更深入的課堂討論,而學生也可以把這個參考書目與建議書單做為是撰寫個人研究報告或者是小型研討會報告時的一項資源。書末的索引也方便讀者快速查詢之用。
第四,《教育的應用哲學》在每章的最後一節,稱做「教室的活動」,提供一些活動的建議,進而幫助學生對該章所提出的概念有更深刻的體會。例如,第一章的活動裡,將教師在教室常遇到的問題以戲劇式的方式來呈現(像學生沒有準時完成作業,或是家長打電話來抱怨工作繁重等等導致小孩課業進度落後),以及教師如何根據他們自己處理群己關係的哲學觀點來解決這些問題。
第五,每章結尾都附有一段摘要,幫助讀者跳出章節裡的細部討論,而回過頭從整體、宏觀的角度來審視每章所提出的哲學概念。讀者也會發現每章開頭也有一段摘要,為書中已經討論過的議題與概念做一個總結。如此提綱挈領的技巧有點像地圖的功能,可以幫助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能一氣呵成,游刃有餘,而不致成為歧路亡羊,舉步維艱。
使用本書的方法
《教育的應用哲學》這一本書提供授課教師許多不同使用這本書的方法。它可以在一門包含哲學在內的多重角度(例如尚包括歷史、社會、以及比較理論時),或是單以哲學的角度(像研究所的教育哲學課程)之基礎理論課中,被當作是一本必讀的參考書。本書也可以當作修習哲學基礎課程的補充教材,因為本書的寫作方式是以淺顯易懂為前提,並且提供學生很多哲學在教育上的應用實例。也因為書中介紹的理論與議題頗為廣泛,本書也適用於夏季班的短期課程,做為基礎入門課程的主要教科書。
誌謝
下列的文獻在經原出版機構同意後予以複印供本書編寫時參考。
Thayer-Bacon, B. J. (1989). How the child reasons. Philosophical Studies in Education, 107—116.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Thayer-Bacon, B. J. (1991, May). Egocentrism in critical thinking theory. Inquiry: Critical Thinking across the Disciplines, 7(4), 30-33.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Thayer-Bacon, B. J. (1992, Spring and Summer). A feminine reconceptualiz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theory. Journal of Thought, 27(3 & 4), 4-17.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Thayer-Bacon, B. 3. (1993, Summer). Car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ritical thinking. Educational Theory, 43(3), 323-340.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Thayer-Bacon, B. J. (1995). Caring democratic communities. Philosophical Studies in Education, pp. 139-151.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Thayer-Bacon, B. J. (1995, Spring). Constructive thinking; Personal voice. Journal of Thought, 30(1), 55-70.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Thayer-Bacon, B. J. (1995, Winter). Doubting and believing; Both are important for critical thinking. Inquiry: Critical Thinking across the Disciplines, 15(2), 59-66.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Thayer-Bacon, B. J. (1996). Democratic classroom communities.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15, 333-351.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of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
Thayer-Bacon, B. J., & Bacon, C. S. (1996, Spring). Caring in the college/university classroom.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10(2), 53-72.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Thayer-Bacon, B. J., & Bacon, C. S. (1996, October). Caring professors: A model.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45(4), 255-269. Copyright 1996 by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Reproduced by permission of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Thayer-Bacon, B. J. (1997). The nurturing of a relational epistemology. Educational Theory, 47(2) (in press).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我們要感謝Scott Bieniek對第1到3章的校對編輯,他曾是Barbara Thayer-Bacon(作者之一)於1994-1996的研究助理。也要感謝基礎教育理論系的秘書Cathy Long在本書寫作全程的幫忙。許多人在寫作過程不斷給予我們回饋和建議,借此再度感謝他們的貢獻。
我們也要感謝給過本書評論的人士:Slippery Rock University的Richard J. Altenbaugh,Ball State University的Richard A. Brosio,University of Kentucky的Clinton Collins,Sonoma State University (Emerita) 和 Fromm Institute-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的Bernice Goldmark,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的Gunilla Holm,University of South Alabama的Scott Hopkins,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的David N. Mielke,以及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的Ann H. Stoddard
最後,謝謝Merrill/Prentice Hall出版社的工作同仁:助理編輯Penny Burleson的幫助和建議;副本編輯Laura Larson專業認真的工作態度;及編輯Debbie Stollenwerk在著書其間給我們充分的授權,而且對我們的工作保持高度的興趣與關懷。
李序
本書譯者卯靜儒博士,是我在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一位相當關懷的同事和批判的諫友,也是很有建構性思考的學者。當卯教授託我為其翻譯作品寫序時,原本不敢答應,因為知道自己實在是不懂也不會寫書序,後來之所以應允,則是想說有先睹為快的機會,當然也是抱著一個可以讀書和學習的想法。因此,這一序言還要請讀者當成個人小小的心得報告。
本書寫作的目的在於引導教師建立一個關懷而民主的教室社群,因此在第一章即對於社群的相關假設,分別從個人主義與社會建構主義兩者加以重新檢視,最後以蒙特梭利教室和夏山學校來重新界定一個民主的教室社群。其次,作者提出相當獨特的「關係性認識論」,藉由盲人摸象的隱喻來處理自希臘以來,並歷經現代和後現代所發展出的各種知識論訴求,作者相當用心地處理各家說法,也是作者所謂的實用主義的社會女性主義知識論「立場」的闡釋,可說是本書中相當值得一讀再讀的篇章。作者在第三章中進一步處理了教育的倫理學意涵,由古希臘關於「德可教?」這個大哉問開始,逐步引導讀者思考正義與關懷這兩個似為對立,但實際上可以相互補充的倫理學取向。作者繼而從女性認知方式來提出「建構性思考」的主張,透過「拼被」的隱喻,分析個人的聲音、默會的知識、直觀和主體性的認知等,結合批判性思考、溝通的技巧和關係的技巧,提出其綜合了理性與關懷的建構性思考,作者參考並引用、闡釋且質疑了當代主要學者的相關學說,對讀者很具有說服力,是很值得細細品味咀嚼的一章。本書最後以一個想像的事例來說明如何建構「民主的教室社群」,依據前四章所探究與發展出的哲學主張,進一步從各種不同族群背景的學生來探討個別學生的需求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呼應了本書主題──將哲學應用到教育,展現了副標題「培育教室裡的民主社群」的例證性典範。
總之,本書作者對於教育議題的哲學思考與應用顯得相當用心,對於社會政治哲學、知識論、倫理學、和建構性思考的探討,也能進一步扣緊教育實務,闡釋其在教育上的蘊義,而其提供的「觀點」和參考書目更是非常豐富,讓讀者從閱讀文本中可以思考與學習、再思考與再學習。特別重要的是,本書相對於國內幾已汗牛充棟的教育哲學論著和譯作,展現出另一種教育應用哲學的創新思維,頗值得關心教育實務又願意深思各種教育現象背後可能立論的同好,一起來共同閱讀與討論。
李奉儒
2006/04/23
簡序
不要小看一本教科書的教育使命
教育哲學在英語系世界,一般被視為教育學理論的三大基礎之一。一般而言,美國的教育哲學教科書,率多以「學派」(school)作架構(如觀念論、實在論、實用主義、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作為一哲學觀念引領到教育的探索,這是最陽春的方式。二十世紀中葉,受到分析哲學的影響,英國的一些學者(如R. S. Peters, P. H. Hirst)集中在對「教育」相關概念的分析,他們認為傳統教育哲學教科書從各種學派推演出對教育的啟示(implication)過於浮面,無法展現哲學論證的力道。不過,「概念分析」本身也只是哲學的面向之一,「倫敦路線」(London Line)的教育哲學著作,也不容易使基層教育工作者親近。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教育哲學」在大學部的師資培育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在降低之中。抽象的哲學思考無法導入立即實用之途,或許是教育哲學本身的宿命。處在科技日新月異的後現代社會,教育哲學工作者固不宜本位主義、食古不化,但也應該懷抱唐吉訶德式的理想,強化教育哲學課程的教學,使教育哲學課程能真正提升準教師們的深邃視野。
Thayer-Bacon二氏所著《教育的應用哲學》正代表著教育哲學教科書體例的新嘗試,而該書也算是從女性主義觀點審視教育哲學的專著。雖然我也算是國內教育哲學界較早引入女性主義的學者,但我在這篇序言不想突顯。作者在原書中是把女性主義的許多議題「融入」到教育主題的探討中,並沒有直接推銷女性主義。由於我個人近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分析的教育哲學與女性主義教育哲學的相互論辯,這也剛好是Thayer-Bacon的學術關懷點,我願意在此多贅一言。
R. S. Peters教育的三大規準之「合認知性」、「合價值性」,分別涉及了知識論與倫理學。知識論幾乎是教育哲學中探討課程、教材、教學方法等的核心。西方傳統哲學大致著重以理性為主導,Thayer-Bacon卻提出「關係性知識論」,希望力矯西洋傳統知識論主客體的二元對立。無論是教育目的或是教育方法,二十世紀以降,「批判思考」幾乎是西方最主流的教育重點。Thayer-Bacon援引M. F. Belenky等學者之觀點,且融入關懷的意涵,提出「建構式思考」,以避免批判思考過於狹隘、對立的可能缺失,也值得教育工作者正視。在倫理學上,「正義倫理」也是居主流地位。幾乎二十世紀主流的道德教育都強調明辨是非善惡,德育的重點在於認知的推理,Thayer-Bacon承襲『關懷倫理學』的立場,以「關懷」為德育核心概念,並不是要取代「正義」,而是從關懷的觀點重新省思正義的意涵。至於個人與社會的關係,Thayer-Bacon也大致掃描了近年來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學術論爭。從性別意識的觀點,本書當然可視為一女性主義取向的教育哲學,如果我們彰顯性別意識,不只是要突顯女性的主體性,更是要重構人類的文明,本書其實是作者藉著女性主義所處理的教育哲學議題,嘗試重構一更整全周延的教育哲學論述。有些讀者並不喜歡女性主義的「一偏之見」,我相信也能在本書中看到更大的包容。整體而言,本書幾乎已經涵蓋了1980年代以後美國教育哲學重大的議題,我相信能夠一新國內的視野。
Thayer-Bacon也考量到初學者的哲學基礎(這幾乎是任何一位擔任大學部教育哲學課程者的挑戰),設計了許多美國教育現場的議題,讓學生體會抽象的哲學思考如何引入教育實務,相信也能刺激台灣同學的思考。而藉著這些問題,台灣的讀者也可以體會教育問題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在全球化與本土化的相互搓揉中,能增廣見聞而不挾洋自重,能彰顯主體性而不夜郎自大。自清末以來,無數碩彥,引介西學,不遺餘力,我也相信這是所有翻譯者的自我期許。
我忝為譯者學長,譯者並非師範體系出身,卻懷抱著教育理想而投考教研所,當時就讓我這位「純種」的教育人印象深刻,又有機會負笈海外求學,作品不時流露出批判教育學濃厚的社會關懷面向。看著學妹的成長,深為學長的我也與有榮焉。通常為人作序者屬「德高望重」之輩,我在教育哲學領域中,並非德高望重,本無為人作序之能耐,蒙學妹託付,也就勉力為之了。我倒是期許能扮演「德不孤,必有鄰」的角色。在國外,許多教育論述,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的「界限」已逐漸埋沒,譯者是國內新生代教育社會學好手,也希望這本書能扮演聯繫國內教育哲學與西方世界學術的使命,在台灣的學術脈絡中能拉近女性主義與教育哲學的互動,能促成教育社會學與教育哲學的相互緊密交流,讓台灣的教育學術、實踐都能擺脫技術的思維,展現深邃的思想深度。的確,我們不要小看一本教科書的教育使命。
簡成熙
謹於屏東教育大學
譯者序
當老師愈久,就愈覺得教學背後需要有一套哲學思維以支撐實踐的動力與耐受現實的不理想。而《教育的應用哲學─培育教室裡的民主社群》就是這樣一本讓我驚豔的書。
我們的學生一講到教育哲學就「頭大」。許多人總以為教育哲學就是一些哲人哲理,雖然深奧有理,但卻與我的教學不相干。可能就是這種現象,這種態度,讓「教育哲學」在師資培育的課程中被忽略或冷凍。我覺得這的確是我們培育教師的重大隱憂。當然,教育哲學成為冷門學科,也有一部份原因,跟我們如何闡述這門課的內涵有關。作者陳述教育哲學內涵的方法非常有趣,他們可以用「瞎子摸象」的隱喻,來說明什麼是認識論,各家各派的觀點,以及闡明他們自己關係性認識論的立場。他們也可以用「拼被」的概念說明什麼是建構式思考。更重要的是,他們會在每一章的後面,設計「教室中的活動」,學生可以將學得的概念應用在學校現實的環境下會遇到的問題:如以正義和關懷的概念,討論校園中的「評量」、「欺騙」、「排擠」、「檢查」等議題;具體化教室中的多元文化現象與老師面臨的課題等等。
當我還在慈濟大學任教時,我和我的學生用這本書一起討論教育哲學,藉由這本書,很神奇的是,除了哲學理念的學習外,我更學到了一種「姿態」,一種放低的(知識與教學)的姿態與學生討論很深層的教育理念與知識。我想就在這麼教的過程中,我的學生也體會了什麼叫打開知識的殿堂邀請學生入門。以後(若是這種教育哲學的種子發芽了)他們也會這樣對待他們的教學和面對學生。
這幾年來在大學任教,老實說,教學上遇到的挫折不少。有時是經驗上的不足,體制的壓迫,體力的不支,學生的抗拒,種種原因都使得現實環境不盡人意,教育理念是懸在空中解飢的「大餅」。那種既挫折又虛妄的感覺,有時會讓自己在台上講授教育相關理論時,有種欺騙的感覺。但這幾年來,一點一滴摸索如何「培育」教室裡的教學成為一個民主的學習社群,讓我漸漸踏實起來。雖然,我們無法像「夏山學校」或「蒙特梭利學校」另起爐灶重構新的學校體制,但背後那個「擴大思考者」(enlarged thinkers)、女性主義思潮以及社會建構社群的概念,卻是愈來愈清晰,瞭解學生的思考特性和多元文化背景,重視正義與關懷的倫理,我的教學成為「培育一個民主學習社群」的批判實踐,它不再只是寫在書上的教育的應用哲學,而是一種日常教室中的實踐。
當初想要翻譯這本書完全出於分享的喜悅。但是,經歷五年,當初的喜悅,卻不見了,有的是壓力、壓力、再壓力。因為我想把翻譯做好,不要只是忠於字譯,而能在翻譯中間搭起台灣本土與美國學術間的橋樑,但時間總是被切割拿去做了許多事,每隔一段時間再回到翻譯上,真的是一片茫然,(擁有那麼一點小小理想的)翻譯感覺都不知跑到哪裡去了。幸好,我們沿途上有許多好友學生搭載這列翻譯的列車。第一章,原先是由宜煌著手翻譯,後來滿玉接棒,最後則是我完稿。第二章由我和滿玉一起完成。第三、四章則是滿玉主譯,由我潤飾修正。第五章原本是慧萍和佩華主譯,後來卻由我和宜煌完成。這中間還包括滿玉的妹妹Laura和好友Sheng,我的學生淑雅,都來幫我們校對,請他們閱讀看看句子是否通暢。甚至,我的好同事李奉儒博士也幫我糾正許多翻譯上的錯誤,真的很感謝他!這樣經過一校、二校、三校、無數校,拖了近五年的稿子,五月間才完成,幸好學富的負責人于雪祥先生和編輯群們非常耐心等待,我們總算有了交代。
這本譯書的完成要感謝許多人。雖然離開慈濟已有五年,但我想這本書紀念我在慈濟教學三年的學生們,特別是最後一年,我們在教育哲學的課堂上,如何藉由這本書,形成我們的教育對話,我的教學熱誠有一部份是被這些對話點燃的。希望讀者在看了這本書之後,對教育哲學會有另外一番體悟──它的範圍遠大於我們原先所想像的,而它的理念一點也不抽象,那麼務實地生活在我們每天的教室中。
卯靜儒
2006年4月
于嘉義民雄中正大學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