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之一保羅.班德醫生是國際著名痳瘋病專家,另一位楊腓力則以宗教著作聞名。這本書結合了兩者的智慧:醫療與生命觀。
書中描述了作者從年幼起就和疼痛相關的記憶和事跡,並闡述了班德醫生在治療痳瘋病的過程中,漸漸體悟出痛對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意義。作者曾居住於印度、英國和美國等地,這些不同地域對於理解痛的不同方式,也促使作者更深一層地、以更哲思的方式來解讀何為痛:痛,絕非僅只是一種生理感受,它也是一種心靈感受。
經由閱讀這本書,讀者會更理解自己的身體,以一種幾近和身體對話的方式來聆聽痛所傳達給身體的訊息。
本書特色
作者簡介
保羅.班德
(Paul Brand, 1914-2003)
世界聞名的手部外科醫生和痳瘋病專家。晚年半退休的他,曾任華盛頓大學骨科系退休名譽臨床教授,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顧問。他多年蓽路藍縷投身痳瘋工作,為他贏得無數獎項和榮譽,其中包括素負盛名的艾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獎、達米達頓(Damien-Dutton)獎,和大英帝國至上勳章。他在擔任路易斯安那州卡維爾痳瘋中心的復健主任時,獲得公共衛生部傑出服務獎。
楊腓力
(Philip Yancey)
著有《受害時神何在?》(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 和《無語問上帝》(Disappointment with God)等書。此外,他也是《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的特約編輯;著作豐富,多次榮獲美國ECPA書藉金牌獎。
譯者簡介
江智惠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
美國普羅旺斯大學MBA肄業。
曾任教職及出版社編輯。
陳怡如
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
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心理碩士。
曾任報社編譯,現居美國,為專職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