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6 項符合

森林中的法語

的圖書
森林中的法語 森林中的法語

作者:阿姜查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02-11-01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森林中的法語

內容簡介

  當代南傳佛教大師中,阿姜查對西方佛子的影響無人能及,他的教法如此普及的關鍵為何?無他,清晰與親切且受用而已。但這對不同文化背景與佛教傳承的人來說,卻是最容易親近佛法的路徑,從本書就可以一窺阿姜查開示魅力的究竟。

  阿姜查常說:「起初人們先聞法,但是還不懂得思惟;接著他開始思惟,但是不會修行;修行後,尚未見到法的實相;見法後,則依然未能證入。」

  這構成了本書的架構--聞法、思法、修法、見法、證法、傳法。這也正是一般人修行的道路,阿姜查將此視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只是一組練習或儀式而已,當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這也是阿姜查的開示善巧方便的地方,總是於不經意間將弟子導向解脫。

  他認為語言是一種幫助理解的工具,要聽得懂才有意義,所以他不直接談經典中超越世俗名言的深奧智慧,因為透過讀誦艱深的經典可能只得到概念,卻可能錯過真正的修行,他認為我們應該盡量救治盲人的眼疾,而非只是告訴他顏色。就如佛陀所說:「我只教導兩件事,即苦與苦的止息。」不需要一直描述涅槃等名相。他的教法中也不主張對一般人來說玄之又玄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因為沒有透過世俗名言如何能與眾生教學、溝通或解釋事情呢?他關切的是修煉的過程,而非證悟的結果;重點在於幫助眾生清除障礙,以便讓他們看得更清楚。因此書中遍布他隨手引來的狗、芒果、雞、稻田與水牛等最通俗、最具體、最適合聽者的內容,來說明一般人不易了解的經典術語。

  他在本書教導各種正念與禪定的傳統修法時,總是盡量不提定境或開悟等特殊經驗。他認為禪定不過是一種工具,一種端坐檢視自身的方法,目的只是為了降伏與拓展內心。那是讓我們解脫束縛、停止鬥爭、放下執著與隨遇而安的方法。因此,對於真實法而言,其實不需要學太多,只需要貫徹一些簡單原則即可。所需要學習的,只是知道要修些什麼,以及如何修,然後勇往直前而已。

  書中也提到幾個常被提到問題,如修行就是該獨自躲在深山中,與人隔絕不相往來嗎?但阿姜查卻認為世間是藉由認知而超越,而非經由逃避。人們可以藉由世間的感官接觸中尋獲智慧。如此既可以揭露自身的習氣,又可以觀察到痛苦產生的方式。所以他說:「如果哪裡又熱又麻煩,那就對了,那裡就是修行的好地方。」

  另外,本書也提到了阿姜查非常注重的倫理道德,也就是佛教的持戒和行善,這些常叫一般人排拒,誤認為那是一種緊箍和恫嚇。從不要人們迷信與盲從他的阿姜查直接了當第指出,倫理與道德的目的在於創造一顆寬鬆的心,與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可幫助行者調整心性,為禪修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觀全書,讀者會發現,佛法就是幫助人們見道的善巧方便。「法是用來生活的」--這也就是本書的真諦:證道者僅只是坐著,縫衣服,所達到的境界,也遠高於未證道者修習好幾小時的禪坐。 

作者簡介

阿姜查
阿姜 查,於一九一八年六月十七日,出生在泰國東北部烏汶Rajathani鎮附近的一個小村莊。九到十七歲之間,他是一位沙彌,在還俗幫助父母務農之前的那段時日?堙A他接受了基礎教育。到了二十歲,他決定回復出家生活,並於一九三九年四月廿六日受了比丘戒。 阿姜 查早期的僧侶生活、遵循一種研習佛教教義及巴利經文的傳統模式。在第五年時,他的父親得重病而逝;人命的脆弱和不確定,直接的提醒了他。這促使他去深思有關生命的真正目的,因為,雖然他已有多方面的涉獵並且精通巴利文,但對於痛苦的滅除,似乎並沒有更進一步親身的瞭解。厭離之感開始在心中升起,終於(在一九四六年),他放棄了學業,並開始了托缽行腳。 他走了大約四百公里到達泰國中部,沿途睡在森林,行乞於村落。他在一座能夠用心地學習和修習僧侶戒律的寺院住了下來。那時,他聽說了有關阿姜 滿--一位備受推崇的禪坐大師。渴望能見到如此一位有成就的老師,阿姜 查出發步行往東北部去尋找他。 這時,阿姜 查正與一項有決定性的問題做掙扎。他研讀過戒、定與慧的教理,雖然那些內文陳述詳盡且細節精細,但他卻不知如何將它們實際地付諸實踐。阿姜 滿告訴他,雖然這些教化的確廣博,但在本質上卻很單純;有了「正念」的安置,如果看到了在內心生起的每件事物,當下便是真正的修行之道了。這種簡潔而又直接的教導,對阿姜 查來說,是一種啟示,也因此改變了他修行的方法。這條路是明確的! 接下來的七年間,阿姜 查在這種簡樸的森林傳統方式中修行;為了開展禪坐,行遍鄉間,尋找安靜而隱蔽的地方。他住在老虎和眼鏡蛇成群出沒的叢林,甚至停屍場;利用對死亡的省思來克服恐懼,並洞察生命的真正意義。 經過多年的流浪,一九五四年,他受邀返回故鄉的村子,就在一處熱病橫行、鬼魅出沒,稱作「巴蓬」的森林附近住了下來。不顧瘧疾的困境、簡陋的住處以及稀少的食物,追隨他的弟子,人數越來越多。現在被人稱?巴蓬寺的寺院就是設立在那兒的,而最後地,分院也在別處被建立了起來。 在阿姜 查寺院?堛滌V練是十分嚴厲且冷峻的。阿姜 查經常將他們的弟子們推到最極限,去測驗他們耐久的能力,期使他們能開展耐心和決心。他有時發起費時且表面上看起來毫無意義的工作計劃,由此去頓挫他們對平靜的執著。這重點經常放在屈服於事物的本然樣子,而最大的強調點著重於嚴格的「戒」之遵守上。 一九七七年,阿姜 查應邀訪問英國,並留下一些比丘僧團在那兒。阿姜 查於一九七九年回到英國,隨後轉往美國、加拿大去訪問並教學。 一九八一年,再度出遊後,由於糖尿病所致,阿姜 查的健康逐漸走下坡,也因此無法于雨季時在巴蓬寺安居。 當病情惡化,他以自己的身體作為一種教導--「萬物皆無常」的一種活生生的示例。他不斷地提醒人們,要努力在他們自心?堻B找到一個真實的歸依處,因為,他不再有很多的時間能教他們了。 在一九八一年「雨期」結束前,他被送往曼谷做一個手術。幾個月內,他停止了說話,並逐漸失去了對四肢的控制,終至全然癱瘓而臥病在床。從此以後,他被比丘弟子們全心全力地照顧和服侍;他們都感激且樂於有機會服侍曾經如此有耐性和慈悲地引導一條正道給那?多人的一位老師。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六日,上午五時二十分,阿姜 查在他的寺院,泰國烏汶的巴蓬寺,於隨侍的比丘們面前,安詳地離開了人間。 阿姜查著作(已譯成中文,但皆不在一般通路販售):《我們真正的歸宿》、《以法為贈禮》、《森林裡的一棵樹》、《為何我們生於此》、《靜止的流水》、《寧靜的森林水池》、《何來阿姜查》、《蓮華盛開》。

 

目錄

〔推薦序〕 看,那飄落的葉片∕奚淞
〔推薦序〕 隨順緣起而與空相應∕楊郁文
〔推薦序〕 在覺察中安住∕傑克.康菲爾德
〔英譯者序〕 教導苦與苦的止息
〔中譯者序〕 證悟者,離我們不遠
〔作者簡傳〕 證入無我達寂境

導 論 進入法的道路

第一章 聞法

第二章 思法
    現在法
    獵人的陷阱

第三章 修法
    寂滅之道
    戒帶來快樂──於松克朗(泰國舊曆新年)的開示
    修習禪定
    在家修──別讓猴兒燒了你的房子
    出家的生活──人們為什麼要出家?
    是日已過──對巴蓬寺尼眾之講話

第四章 見法
    憍陳如覺悟了
    摸索

第五章 證法
    超越因果
    讓它成為涅槃之因

第六章 傳法

〔附錄〕辭彙表

 

導論

進入法的道路

  佛陀說:「見到空性者,死神將無跡可循。」當一個覺者去世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只有四大元素瓦解而已,沒有個人或自我,因此怎麼會有死亡與再生呢?只有地、水、火、風消散罷了,死神只能追蹤到這四大元素,而找不到個人。同樣地,如果「你」始終在尋找問題的答案,那就一直都會有問題,因為有個「你」的緣故。當個人不存在時,問題就不存在。沒有必要尋找答案,因為根本沒有問題需要解決,也沒有一個人可以解決。但是,如果「你」相信自己死了,「你」就會再生。

  今天所說的法只適合心智成熟者,當那些心智尚未成熟者聽到沒有自我,或當他們聽到包括身體在內,沒有東西是屬於他們的時,會覺得可笑:「難道我可以將刀刺進肉裡嗎?難道我可以打碎一切杯盤,因為它們都不是屬於我的?」絕非如此。只因為內心已經被扭曲,才會有如此荒謬的想法。

  我們如何能讓心貼近與進入法呢?須陀洹(sota-panna,入流者)的心,已經進入涅槃之流,不會再退轉。即使他們還有瞋念,但是已經不會再重回痛苦與執著的輪迴;即使內心還有貪欲,他們也不會退轉,因為如實認知的緣故。

  須陀洹已經進入並看見法,但是尚未證入。當貪心與瞋心生起時,他雖然知道,卻還是會受影響。因為他雖然知道並看見法,但是還沒有證入,他的心還沒能成為法。因此,他或許已經聞法、思法、修法與見法,但是還沒能完全與法合一。所有眾生皆可證入法,那樣的境界是完全清淨的。 籠中鳥之苦

  我們都像是籠中鳥,無論籠子裡的環境有多好,鳥兒還是不自在。牠總是不斷跳躍,希望能夠獲得自由。即使是被關在金籠子裡的鴿子也一樣,無論受到多麼優渥的待遇,牠們還是想飛出去。

  一路從聞法到見法的過程,你都還有苦的感受。除非證入法,否則你永遠無法擺脫苦,仍將受制於各種外在因素,包括歡樂、名聲、財富與物質等。或許你擁有各種知識,但是它們都受到世俗的污染,無法將你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你仍然像隻籠中鳥。

  正確的修法來自好的老師,而他也是學自另一位老師,傳承就是這樣代代傳承下來的。事實上,實相並不從屬於任何人。如果只是因為尊敬老師,所以我們就凡事都順從他,這並不如法。不能只是因為老師在一旁盯著,所以我們才修行,把它看成一項義務;當他不在時,我們就鬆懈了。

  這就像是在工廠裡,我們是為了老闆而工作,事實上我們並不喜歡這項差事,一切都只是為了錢。所以我們會儘量找機會偷懶,這是一般人工作的態度。不能一味地尊敬與順從,我們應該要問問自己:「我何時才能看見實相。」 指南針永指南方

  佛陀的教學重點在於釐清事實,幫助人們認識自己,進入聖道之流。當我們看見自己的本來面目時,我們就見到了法與見到了佛,從此進入聖道之流。

  我常說:「見法之後,你將無法說謊與偷竊。」過去,我們會認為說謊與做壞事,可以不讓人知道;但是,當你進入聖道之流後,你將發現,無論身在何處,做壞事不讓人知道是不可能的。認為可以不讓人知道,是一種無知的想法。無論是處於人群之中,或是獨自一人,或是住在水裡或天上,做壞事而不讓人知道是不可能的。當你明白這個事實,你就入流了。

  尚未入流時,你認為做壞事可以不讓人知道,但那只是欺騙自己;凡是見到法者,無論在何種情況之下,都絕對不會欺騙與傷害他人。佛陀曾說:「如果有人看見它就是我自己,就是見到了法。」除非親見自己的本來面目,否則一切皆非佛法,都不是佛陀的本意。看見自己的本來面目後,你將無法說謊與做壞事。你所有的修行都將是正確與直接的,就像指南針一樣,永遠指著南方。

  有了指南針,當你進入叢林時,永遠都會曉得正確的方向。或許你以為自己正朝東走,但是指南針卻會顯示其實你正向南走,然後你便了解:「喔!我錯了,我以為自己正向東走。」指南針永遠指向正確的方向,因此,你可以不必再依賴自己的猜想。有了指南針,不論身在何處,你都有辦法找到方向。我們的想法或許會引我們到別處,但是別怕,我們有指南針。放下猜想與感受,因為我們曉得,它們只會讓我們迷失方向。 依佛陀的方式修行

  人的本性似乎樂於犯錯,雖然我們並不喜歡那樣的結果,但是卻沈迷於這樣的行為。我們不喜歡扭曲的結果,但是我們卻喜歡錯誤的行為模式。這絕非正見。事情不會突然出現,事出一定有因,不可能有果而無因。我們希望做很少的事,卻領很多的錢;我們希望不用苦修,就能悟道;我們希望不用學習,就能擁有知識;我們希望不用努力,就能通過考試。所以我們去向隆波乞求聖水加持,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那個水有什麼作用?我們需要的是努力工作,精進修行,用功讀書。但是人們就是喜歡那一套。他們或許能從老和尚灑的聖水中得到一點靈感,但是用俗諺的話來說,那叫做連法的邊也摸不到。

  修行一定要有因果的觀念。那些在自己身上下工夫的人,一定可以找到答案,獲得解脫。就像指南針一樣,我們以為自己正向東走,但是指南針會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這就是法的本質,我們稱它為「真實法」(sacca dhamma),或「實相」。

  因此,按照佛陀的方式修行,絕對不會出錯。因沒有錯,果也不會錯。

  無論正見或邪見,它們都是你的修行根本。只有這兩條路。不過,當你持有邪見時,你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甚至你會認為那是正確與好的。你既然受到遮蔽,看不見事實,當然就會出錯。 貫徹簡單原則

  對於真實法而言,其實不須學太多,只須貫徹一些簡單的原則而已。對象都是現成的,我們只需要實際去修,累積直接的經驗即可。所須學習的,只是知道要修些什麼,以及如何修:我們應該如此了解,如此修行,然後如此勇往直前EF就是這樣而已。

  對於教法而言,詮釋與教導是同一回事。我們舉芒果為例,芒果的一切階段與特性,例如酸甜與大小等,都可從一顆芒果推知;只要研究一顆,就可以知道所有芒果的情況。

  不過,每個人適合的禪修都不一樣,有些人需要多一點研究,如果不研究,他們就無法了解。當我們說有人不須做研究時,其實他們也在研究,他們是直接從修行中去學習。有這兩種方式,我們可以按部就班進行研究,或者我們可以從修行的經驗中去學習。 錯過無常

  我們可以從觀察事物明顯的外觀與實際狀況,例如頭髮、指甲、牙齒與皮膚等,去了解它們本質上都是不穩定、不可信賴的與不淨的。這是一種方式。如果我們加以研究,就能嚴肅地看待與認識它們,了解實相。雖然我們可能讀到關於頭髮、指甲與皮膚等不淨的文字,卻仍然覺得它們美麗,並受到吸引,因為我們沒有看見隱含的實相。實相從未改變,五蘊與四大不斷生滅變化。情況就是如此,它們一直都是不淨、不確定、無常、苦與無我的,這是它們的本質。

  我們讀到「諸色無常,諸受無常,諸想無常,諸行無常,以及諸識無常……」的文字,從某個角度來說,可以說我們已經知道了,這確實是一種知識。但是面對實際情況時,就無法確定了。當時間一到,色法呈現衰頹時,我們可能茫然無措,什麼都忘了;當我們生病,身體受到劇苦時,我們變得沮喪,頻頻怨天尤人。其實,無常一直都在。我們透過讀誦「諸色無常,諸受無常,……」所得到的知識,在實際狀況發生時受到考驗,則變得模糊不清。我們從經典文字中,只能得到一些概念,雖然我們的唱誦悅耳動聽,但是卻可能正錯過「無常」。

  有些人嘗試作身體的不淨觀,以體會欲望的無常。不過,當他們說「肝、腸、胃」時,卻想起先前曾經吃過的雞肝、雞腎、豬腸或任何器官,並感到饑腸轆轆。沒有下過苦功,是不可能有深刻體會的。

  事實上,實相始終完整地存在於這些事物中,不需要刻意營造。佛陀強調禪修,只要靜下來修禪,就可以看見實相。禪修的巴利文是「bha-vana-」,意思是讓事物實現:未實現者,令它實現;未存在者,使其存在。 不要再等了

  無論你身在何處,或境遇如何,都可以修行。趁著年輕,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不要等老了才去做。現在大家都在想:「等我老了,便會開始去寺廟,並花些時間在法上。現在我不能這麼做,還有更重要的事在等著我。因此,修行的事就等到老年再說吧!」他們將問題留待老年時才解決。

  我真的不知道老年有多偉大,你們的生活中有老人嗎?他們是什麼樣子?他們能跟你賽跑嗎?他們的牙齒動搖,視力模糊,聽力也逐漸喪失,起身與坐下時都會發出呻吟。然而當我們年輕時卻想著:「等我老了,我就會去做。」我們可能天真地認為,到了老年我們仍然健壯,充滿精力。村裡的老欽恩(Kiem)先生,年輕時總是拖著一大塊木板到處走,現在則只能依靠拐杖走路。生命就是這麼一回事,請不要再持有這種荒謬的想法。

  趁我們還活著,讓我們多關心自己的心。凡是錯誤與惡的,讓我們儘量避開;凡是善的,讓我們盡力去做。就是這樣而已,這些事情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不需要留待老年。嘿!你們都看過老人,不是嗎?他們的感官退化,行動遲緩,難道你們不知道嗎?但是,即使如此,你們仍然關閉眼睛與耳朵說:「讓我先完成這項工作,或讓我先做那件事,等到我老了,就會上寺廟修行。」你知道嗎?等你老了,你可能坐也坐不久,聽也聽不清楚,想也想不通了。所以,請勿拖延,應該穩定與持續地修行。青春一去不復返,歲月不饒人啊! 出生後就一直在變老

  你可能覺得自己還年輕,事實上,從出生以後,你就一直在變老。變老的過程從母親的子宮內就開始了,胎兒的後一刻比前一刻老,接著嬰兒便誕生了。如果沒有變老,你就不會出生,只能停留在子宮中。之後,你慢慢長大,從嬰兒到幼童到成人,你愈來愈老。一旦了解這點,當然可以說你已經老了。你不覺得老,代表你還不了解。如果沒有變老,你就不可能成為現在的樣子。因此最好認為自己已經老了,如此才會有修行的迫切感,最後,才可能解脫。你應該下定決心,從這一刻起開始好好修行,愈早修行,成果就可能會愈大。現在行善,往後就不用再承受苦果,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則。趁年輕時多修善行,儘量避免造惡,這才是我們應該考量的重點。

  如果你認為還有比修行更重要的事須做,那麼修行的時機永遠不會到來。

  佛教對於行為,要求先做到身業與口業的清淨,這就是所謂的「戒」。如果能夠保持身業與口業清淨,就會有平靜的生活,內心也將得以安住。這是最簡單的說法。 修行重點在不放逸

  什麼是平靜呢?如果你沒有偷東西,就不用擔心被警察逮捕,可以很輕鬆,因為你知道他們要找的人不是你。如果你的心是處在這樣的狀態,遠離焦慮,那麼任何想法生起時,你都能夠清楚地認出它們。簡單地說,這就是戒、定、慧的進程。

  大家都知道,修定需要有老師帶領,我舉我自己的學習經驗為例。我們得先找個老師,為他獻上香、燭與花;接著,開始唱誦,向他行禮、祈求與祝禱:「希望這能夠在我身上生效,希望不淨的戒都能變淨,希望禪定能夠在我的心中安住EF」之後,我們研究經典,並且完整念誦各個禪支,包括各種不同的喜與樂等;然後,我們坐下來,邀請禪定來住。但是它一直都沒來,我愈坐愈煩,因為什麼事也沒發生。因此,我開始想:「唉!這不是正確的方式,如果你邀請戒定慧來,它們就來,那不是太簡單了嗎?EF看來還是得靠自己在心地上下工夫才行。」這是我啟蒙的經驗,因此我拋棄了過去所學到的僵化模式。

  有些修行看起來很簡單,有些則很難,但是無論難易,都不要太在意。佛陀說重點在於不放逸,就只是──不放逸。為什麼?因為生命是不確定的。當我們認為事情是確定的時候,就忽略了不確定的實相。放逸即是心有所恃,認為事物是確定的,執著無常為常,以及不真實為真實。注意!它們在未來隨時可能跳出來咬你一口。 保持中庸之道

  因此,無論在處理真或假、善或惡、愛或憎的事物時,都別太在意──重點在於調伏自心,樹立正見,使它合乎正道。切莫忘失正念!不要疊床架屋,錯上加錯,徒增困擾。如果出現挫折或沮喪,知道它是令人不悅的即可,不要讓苦凌駕於實相之上。如果你喜歡某樣事物,切勿沈迷,可以喜歡,但是不要過度。俗話說:「勿沈醉!」當你遇到不快樂的事時,不要沈醉在沮喪中;當你覺得高興或喜悅時,也不要沈滯於其中。我們說「勿沈醉」,意思是指不要陷入過量的事物中。應該保持中庸之道,擁有固然好,失去也沒什麼。如果過度沈迷其中,當失去或遇到挫折時,便會感到痛苦。如果我們緊握著它們不放,便會與實相擦身而過,忘失正念。這不是法,也不是修行者應該做的事。過量,將導致我們偏離中道。

  這樣的偏離便是邪見,是苦的起因。解說修行,目標在於明白苦滅;根據這樣的認知而修行,也只是為了滅苦。如果我們具有這樣的見解,便能知道苦與苦的起因,以及苦滅與滅苦之道,這即是所謂的佛教,如此而已。如果我們不了解苦,就很容易偏離中道,陷入痛苦。當我們迷戀某樣事物時,往往不知節制,不思索它是否能帶來利益,也聽不進別人的勸告。沒有人能阻止我們,我們戀戀不捨鍾愛的事物,對於別人的話完全無動於衷,「沒問題啦,我向你保證!」對他來說,只要喜歡就好,完全沒有想到日後可能厭倦的情況;等他感到驚訝與挫折時,已經太晚了。 執苦為樂反被咬

  因此佛陀希望我們明白:這是苦、苦的起因、苦滅,以及滅苦之道。一切修行都不離這四諦,它們是佛教的精華。法,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說,即苦的生起與苦的熄滅,除此之外無它。苦生起,然後苦熄滅。

  我們為什麼會受苦,在輪迴或緣起的世間中迷失?因為我們不知道事物的實相;我們不知道苦。因此,我們執苦為樂,到頭來卻被反咬一口。例如,一位農夫在田裡看見一隻眼鏡蛇,覺得牠很可憐,心想:「我們應該對眾生慈悲,給牠們一些慰藉。」他不知道牠的實相,不知道這是一個會引發劇苦的生命。因此他將牠抱起來,溫柔地靠在自己身上。當這隻蛇感到溫暖舒適時,牠咬了他。這件事情雖然出自於善意,但是卻缺乏智慧。這是一個會致命的東西,你應該了解這點。這個情況就像我們不了解苦、苦的起因、苦的止息,以及滅苦之道一樣。

  一切苦與不圓滿皆有其原因,因若消失,苦便止息。一切法,無論喜歡與否,皆由因所生。知道這四項──苦、苦的起因、苦滅與滅苦之道──是我們唯一需要的。一切事物皆不離四諦,除此之外,我們不需要其他法。 修行要有清楚的覺知

  與外界接觸的入口,接收訊息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當意根清楚覺知經驗為苦時,它自然會放開,事實上,放開的速度會很快。

  因此修行中的你,應該清楚地覺知。覺知,在你的修行中,有著決定性的意義。許多學術研究,對於這點都有詳細地闡述。你們有些人深信經(su-tra)與論(abhidhamma)的研究,它們對心作了廣泛的討論,而你們也都掌握了其中的要義。這應該是一件好事,但是你們可能只迷戀於討論,卻忽略了其中真實的含意,只會說食數寶而已。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學習算術。有些人需要按部就班學習,只有循序漸進,他們才有辦法學會算術。但是有些人則不需要,他們天生就擅長數字,因此不需要學習加減乘除,他們有自己的思惟法則,可以直接推算出答案,正確度與辛苦學習運算法的人一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殊途而同歸。你可以說具有直觀能力的人,沒有經過標準的學習管道,因此是「非正統」的,但是他們卻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絲毫無差。他們的知識也同樣清晰與有用。 萬法存乎一心

  你的修行可以不需要很多研究,但是依然能覺知得很好。辟支佛(pacceka buddha),或稱「獨覺」,無師自通,便是很好的例子。他們不會教導別人,但是指導自己卻綽綽有餘;他們只能自知作證,而無法對別人解釋。他們已經達到寂滅與光明的境界,但是卻不會教人,就像啞巴一樣。啞巴會做夢,在夢中他看見田野、山巒與動物,但是當他醒來時,卻無法對別人述說。如果常人夢見蛇,他會告訴別人他所看見的蛇;如果他夢見牛,他會描述所看見的牛。辟支佛就像啞巴一樣,夢見東西卻無法說明,不過,他們確實已經沒有貪、瞋、癡,並且跳脫生死輪迴了。他們已經拋棄身上的負擔,輕鬆自在。啞巴和常人一樣會做夢,並且擁有同樣的知識與經驗,差別只在於表達而已。就知識而言,他們是平等的。

  萬法皆存乎一心,佛陀希望我們向內尋找,找出實相。心才是實相之所在。出現骯髒的東西時,有人只會試著躲避,事實上,重點是如何清除它。當你搓洗它時,你將在先前骯髒的地方,看見乾淨。但是有些人看見污點,卻只會逃避,認為乾淨只存在於別的地方。乾淨與骯髒是混在一起的,迷惑的眾生與覺者,以及覺與不覺,一樣是混在一起的。當我們能把它們分開時,我們才能看清楚。 秉持正見修行

  檢視佛陀的一生,就知道他從來不走捷徑。他已經做到了,我們卻還遙遙無期。我們的內心剛開始接觸事物時,覺得喜歡,但是最後往往演變成感傷,為什麼會這樣?對於不喜歡的事物,我們可以完全不理睬,卻沒有絲毫感傷,為什麼?這很平常,一件發生在我們周遭再平常不過的事,因為我們已經偏離中道。

  讓我們一起秉持正見修行,不再退轉。就像水滴進入水流一樣,讓心傾向趣入於法。若能如此共住,則將鮮少有問題發生。如果我們的心都能趣入於法,彼此之間就能保持和諧,無論別人對我們說什麼,我們都不會像常人一樣做出反應。我們應該彼此忠實,沒有忌妒與摩擦,這是心趣入於法者的行事方式。這些人從哪裡來呢?來自心尚未轉向者,或稱之為「粗人」。具德的覺者,原本也是粗人,他們同樣是人類,關鍵在於心是否趣入於法。

  傳統上以四種德行來描述僧伽,或「真實修行的團體」。我即以此四德總結我們的修行:善行道者、質直行者、如理行者,以及和敬行者。

 

詳細資料

  • ISBN:9867884078
  • 叢書系列: 善知識
  • 規格:平裝 / 336頁 / 22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柴犬Nana和阿楞的幸福日常:與一狗二貓的三餐四季
作者:阿楞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10-01
66折: $ 25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你不能選擇出身,但能活出想要的人生:大姐Selena寫給不甘現狀、不想放棄的你
作者:陳珮甄 Selena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4-01
66折: $ 23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動機【橫山秀夫經典短篇集】
作者:橫山秀夫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9-01
66折: $ 25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心中有數,腳下有路:用數學思維解讀世界、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作者:劉雪峰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5-01
66折: $ 20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Q比的情人節【首刷限量❥作者親簽╳「禁止攝影」拍貼小卡】
作者:十八日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02
$ 27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出版社:方智出版
出版日期:2019-06-01
$ 26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miffy潔膚柔濕巾-10抽(綠)
作者:新台
出版社:新台圖書
出版日期:2023-08-30
$ 18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在紙船中入眠(上)
作者:八田てき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4-12-10
$ 19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獵人 38
作者:冨樫義博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2-23
$ 9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24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作者:尼可拉斯.潘柏格
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02
$ 31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網紅家庭以及黑特網紅那些事
作者:艾琳.昆恩–孔
出版社:有樂文創
出版日期:2025-01-02
$ 294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實證醫學 完整解析】糖尿病緩解心法:從減藥到停藥!肉菜冷飯定時定量飲食,讓你穩血糖、降三高、減體重!
作者:洪建德
出版社:原水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4
$ 435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