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破壞神序言
水藍
故事人人會說,精彩度卻各各不同。看著集合小玉不顧世俗眼光,出版許多令人目光為之一亮的動人故事;每位作者極力展現想像與說故事的功力,感動之餘,不禁自我鼓舞著,以期與其他作者一同分享說故事的快樂。
創作是孤獨的!
當作品問世時,作者已死,留下的字字句句,任憑讀者心神領會。創作者此刻已化身為讀者,與諸多看倌們一起經驗書中主角的經驗與生活。而作品出世,就成了獨自的生命,演化其幻想世界中奇異詭譎、變化不斷的生命歷程。
《破壞神》問世,我與其已各自獨立,我是我,《破壞神》是《破壞神》。唯一的關聯,就是它曾伴我度過數個無眠的夜晚,替我編織奇想世界。透過它,我與諸多看倌們分享從我眼中見到的世界。《破壞神》的舞台是屬於故事裡每位主角,非作者,非我。從故事主角們的經歷中抽離出來,我在完稿時,竟覺心疼。杜玲、緣生、翠翠、影犽此刻成了我生命中的曾經,不再交集,如同鐵軌般的平行前進。而孤獨又回到我的身邊,伴著我繼續度過朝夕晨昏,獨享枯坐椅上冥想沉思的樂趣。
在《破壞神》系列小說中,引用諸多信仰的神祇,首先簡介關於濕婆神這位印度教的神祇。
在印度的創世神話中,梵天、毘濕奴、濕婆這三位神祇是三位一體的神格。
相傳從摩耶衍那神肚中生出蓮花,蓮花中生出梵天,梵天的頭生婆羅門(貴族)、兩肩生剎帝利(皇室)、腹部生吠舍(平民)、腳生首陀羅(奴隸),造成了四個階級,衍生成為印度的階級制度。
在印度神話中,梵天因受到耶摩(印度神話中的愛神)所射出的箭,而愛上自己的女兒,甚至愛上了濕婆神的妻子,除了亂倫之外,還加上淫慾,所以印度人貶抑了梵天的神格,但是,在印度人的信仰中,一個神具有多種稱呼,於是梵天又成了毘濕奴神,最後演進成了最高神格的濕婆神。
三位一體的思想,使得梵天、毘濕奴、濕婆分別代表創世、守護、破壞的各個階段,梵天就是創造人間的神,毘濕奴則是守護世界的神,濕婆則是代表毀滅世界的神。
這是因為印度人認為人間有四個時期:成劫、住劫、壞劫、空劫。成劫是世界從混沌時期,天地初生時的一個清淨世間;住劫、壞劫則是世間持續運作的一個世界;空劫則是世界進入毀滅的一個最後階段。因此,在世界進入最後的空劫時期,濕婆神所擔任的角色就是將這個世間毀滅,以祂額際間的第三隻眼所發出的毀天滅地之火,燒盡人世間所有一切的生命、包含天上諸界,讓整個世界重新回到一個混沌的世間,再造一個新的世界出來,因此,濕婆神又被稱為破壞神。
印度人特有的生活型態及其對形上學的思考密度,不因其國家的落後而絲毫受損。在印度早期的四吠陀中,對於印度諸神有各種不同的傳說,由於印度人對歷史的認知與信仰深深結合,造成其國度中對於歷史記載未能詳盡,故而各家盡其所能,發揮其想像力。這個故事中雖引用其神祇,但終究因故事趣味之故,未能詳述其中梗概,若有離真正事實處,仍須從原典中再次詳參,故事中只簡略帶過。若有興趣研究吠陀者,可以參照四吠陀的傳說。
另外,在《破壞神》系列中提及的密教降三世明王,諸多說法,考證不易,此乃歷史上為了傳教便利,故而因地制宜,融入他教神祇,而他教為能彼此融合,故而進行信仰上的會通過程,此會通過程,就成為信仰上的神話。爭戰與融合,還原到歷史上,才能夠真正明白其中之故,而降三世明王降服濕婆、並且將其歸入密教體系中,以大自在天為濕婆的另一個稱號,乃因此而生。各家傳說有異,有的說法為:降三世明王與大自在天同為一個神祇、降三世明王腳踩濕婆及其妻烏摩云云,若有興趣深入瞭解者,可參考密教的明王系列。
佛教的思想雖從原始佛教不斷演繹至部派佛教,後來輾轉進入大乘佛教的體系,其根本原則仍本著從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理為主,從三十七道品中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哲理思想,佛學的深奧妙用,實非此文短短可以說竟。
此系列小說為增添許多趣味之故,因此,揉合佛教思想、道家術法、密教真言、印度神話創造出一個虛虛實實的世界,當然,不能夠以「以上純屬虛構」一言以蔽之來簡單帶過,但透過筆者粗鄙的了解,加上虛構小說情節之必要,期盼諸位閱讀此書者,能夠從其中諸多故事中得到樂趣,而對於學術甚至信仰的角度來談,當然是不夠嚴謹,博君一樂,也就達到閱讀小說的樂趣。
希望這套系列小說,能夠滿足好奇心重的你∕妳,進入一個光怪陸離、發揮極度想像力的小說世界中一遊,從人與人間細密情感互動裡,體會那種情愛交錯與詭譎多變的虛擬世界,滿載更多新的幻想,進入破壞神的世界裡,感受更深富趣味的小說世界。
希望你∕妳會喜歡這部系列小說,發揮你∕妳的想像力,一遊破壞神的世界。
推薦序
能信任的秘密
小玉
認識水藍快六年了。私底下,我總是叫她一聲姊姊,因為敬重並感謝她是集合女同志小說的首發作家,在集合沒沒無聞時就毅然把稿件投來。
審稿時一看到《破壞神》的作者序言時,我就大大嚇了一跳。我知道水藍是個很喜歡創作的作家,但是我沒想到她會寫出《破壞神》這樣的作品。
首先是被序言中的佛法宗教、神衹脈絡介紹給震住。
我知道凡是能寫的作者總是能巧妙地蒐集資料,並且天衣無縫地表現在創作上。或許因為我認識的水藍不是只因為寫小說才蒐集資料,而是確確實實在生活中修習佛法智慧,所以當她竟然能把所學、所體悟,用簡單大方流暢的筆觸,在《破壞神》中表現出來,我非常地驚喜。因為《破壞神》並不是宗教文學,但是卻深深表現了這部份的特質,這點在我心目中非常重要。因為任何世界上有名的宗教思想都是很精深的,但一般讀者往往在尋找各教正典研讀時,會先因為正典的深奧或是頁數豐厚而被嚇跑,這一嚇跑,往往就錯失了跟美好宗教認識的良機。然而正信的宗教思想無所不在,為了能讓自己心目中美好的法理能跟更多有緣人分享,許多人都願意用最通俗暢易的文字,來表達這真理之中的美好。《破壞神》就給我這種感覺。它用小說說了一個故事,故事裡有神、有妖、有魂,最重要的是,有人。故事裡無論人類或生物,都各自有著自己的思想與道法。《破壞神》非常輕鬆講了一個連續劇般的好聽故事。就像搭一座橋樑,她讓讀者走過去看到不同的美。
再來我是被角色的個性與環境刺激到。
因為出版女同志小說的關係,我總是會另外以女同志的處境來切入分析故事。
《破壞神》有許多東西值得品味,我個人覺得最有感觸的是【家庭對女同志而言意味著什麼?】、【女女佔有慾衍伸的問題】、【沉默不語、背對轉身、別過頭去對女人情緒的影響力】、【低下頭或是抬起頭的女同性戀人生】。
《破壞神》名為破壞,毀天滅地,但在我心中,看似如來破壞了,卻是如來重建了。這本書讓我產生很多情感,特有趣。
還有被字數嚇到。上下兩冊,這的確是集合的新嘗試呢。
我在想,如果是水藍的忠實讀者,不知道看到《破壞神》會不會跟我一樣被水藍的多變樣貌嚇一跳 ?
我又想,如果這是一齣連續劇,可不可能請當紅的歌手,SHE裡的Hebe來串場演出詩潔那個角色 ?她一定會演得很可愛 !
我又想,這個故事裡的主角配角們,不知道讀者會最喜歡誰 ? 跟作者最喜歡的、或是小玉最喜歡的,一不一樣?
還有還有,青青到底會因為想見到素素,而做出哪些所謂的大善事呢 ? 青蛙餐有沒有可能換口味呢 ? 素素到底在哪裡 ? 白蛇傳讓端午節增添了魔幻色彩,現代白蛇傳呢 ?是不是我們可以看到更多愛情的真相、不悔的傳說?
要幸福喔,讀過這本書的朋友。如果她們都可以重新信任,我們也學著站起來,好嗎?
祝福大家。和平。吉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