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石經」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刻佛經,存於北京房山縣雲居寺石經山,由隋.靜琬(? ~ 639)發起刻造,歷隋、唐、遼、金、明,前後千餘年始完成。1956年起,中國佛教協會對其進行發掘與拓印,將秘藏洞穴長達一千三百餘年的石經重現於世。
《房山石經》有十二部絕世孤本,《釋教最上乘秘密藏?羅尼集》即其中之一,為「遼金刻經」之「俊、乂、密」三帙三十卷。集錄者行琳法師,秉承開元三大士等密教譯師之傳承,總集唐密重要的陀羅尼。
《釋教最上乘秘密藏?羅尼集》三十卷,咒文漢譯約十六萬字,所鐫刻之梵字高達八千三百字,另附有相當豐富的音釋注記,且有現存漢譯大藏經所未見的咒文,如〈聖觀自在菩薩蓮花三摩地青頸大悲大心?羅尼〉,亦名〈千句大悲咒〉,因此是研究唐代漢音極重要的寶藏。
新編《房山明咒集》五冊,逐碑行編號,循文脈擬音,校注,檢索咒名、梵刻字譜、咒首文句等三種,最後試將咒文轉寫成梵文羅馬拼音及悉曇梵文。咒文為一、二、三冊,第四冊為「嘉豐明咒集」,係針對前三冊之咒文,逐咒歸文,以呈現每一咒之完整全貌。第五冊為「咒名綜覽及索引」,包括「咒名筆畫、梵刻字譜、咒首文句」等。對於石經中的梵刻字,本書保留其原型計八千三百字。字型為悉曇體(城體)。
由於原咒集對音精準,所附音釋齊備,堪稱中國漢譯密咒最正確的咒語集,可作為密咒重要的梵音參考文獻,也是研究唐代中印度音韻學的珍貴資料。悉曇學隨唐末密教之沒落而荒墜,在中國,本書是第一本以悉曇梵文呈現的咒語集,也可謂是漢傳佛教史上最重要的?羅尼集。
我們所重建的悉曇梵文,與目前流行的《大正藏》接軌,且首度以可繕打的悉曇軟體編排;而所作的羅馬轉寫,對新學習者是一大福音,因為只要學過英文或羅馬拼音,就算不懂梵文,也能依本書的內容查閱《梵漢大辭典》,就可一窺梵漢對音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