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即將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除了課業,還要面對成長中的種種困惑。因此,『邏輯思考』和『品格教育』可說是最重要的學習課題。『邏輯』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品格更是致勝的關鍵。
這套來自法國『哲學.思考.遊戲套書』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帶著孩子一起來討論「好與壞,是什麼呢?」「團體生活,是什麼呢?」以及當今國際化趨勢中最受到重視的美學能力---「美與藝術,是什麼呢?」在目前價值觀混亂卻缺少智慧的環境中,孩子需要這樣的書一起來學習思辯和尊重。
獨立思考,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學校裡,我們教導孩子自由、民主、平等的觀念,學習尊重他人,如何和別人合作,認識每個人所擁有的權利和應該履行的義務。然而,當孩子對這些「原則」產生疑問的時候,如果他們問:「我一定要同意別人的看法嗎?」、「我也要尊重我討厭的人嗎?」、「大人和小孩是平等的嗎?」大人該如何面對孩子的問題呢?
法國很早以前就提倡公民教育﹝註﹞,除了教導孩子如何成為一個好公民,更重視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他們不只是告訴孩子:你要尊重別人,她們還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他們坐下來和孩子討論,為什麼我們應該尊重別人。
法國的哲學童書作家奧斯卡.柏尼菲,他認為鼓勵孩子問問題,是培養邏輯思考最好的方法──當別人回答你的問題時,你又會從他的答案中思考出更多的問題,從一來一往的互動中,我們可以不斷反省自己原先的想法,並且發現更多的可能性和多元的觀點。作者將這套「問問題的方法」帶進法國的小學,並將自己與孩子互動的親身經驗,編寫成一套『哲學.思考.遊戲』,希望能藉此讓孩子學習獨立思考,進而能對自己的思考和行為負責。
身為大人,也許我們已經太習慣於接受別人給我們的答案,看過了這套有意思的書之後,我們也會開始思考,或許我們也當像孩子一樣,重新學習如何問問題。
﹝註﹞什麼是公民教育?也就是運用適當的教材和方法,讓學生 / 孩子了解並思考個人和群體間的關係,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獨立思考的精神,並認知到身為一位公民應有的權利和義務。
導讀推薦
謝瀛春(政大新聞系教授)
「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是本書作者奧斯卡.柏尼菲的經驗之語。
透過多年和孩子的思考和對話過程,他認為大人可以藉由回答孩子的問題幫助孩子成長,但大人並不一定需要回答孩子的所有問題。很多時候,只要適當回應孩子的問話,讓他學習自己思考,並培養他主動尋求解答的習慣。
本書是作者與法國南特爾市小學進行的「哲學、思考、遊戲」實驗計畫,然後以圖文書的方式,從兒童觀點和實際生活經驗,探討人生中的重要課題。
系列的人生課題及其衍生的問題,一一由圖中人物提出,很自然的反映了孩子成長中的共同困惑;「我是動物嗎?人類和猴子有何不同?」,「我高興長大嗎?」,「我和其他人一樣嗎?」,「我應該為爸媽做什麼?」,「我喜歡照鏡子嗎?」及「我可以選擇我是誰嗎?」
這六個關於認知「自我」的問題,在書中給了多元化的回答。事實上,答案在哪裡?本書留下極大的思考空間,很多父母、師長可能也不知道。這正是本書精采之處:它提供孩子一個思考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