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將感動化為實際的行動 白曉燕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白冰冰
印象中阿富汗的戰火好像從來不曾停歇,是個陌生又遙遠的國家,他的種族、語言我完全沒有概念,甚至連出國旅遊,也因為安全考量而刻意排除前往。
然而卻因為這本書,讓我認識了書中的主人翁,也震撼了我的內心深處。眾所周知的德蕾莎修女,一生甘願清貧,為所有的孤兒、老人、貧病者努力奔走,無怨無悔、鞠躬盡瘁,其偉大的情操一直是我景仰的對象。在看完瑪荷芭的故事後,使我深刻的體悟到,原來我可以透過去愛更多的人,來掃除內心的陰霾。雖然有相同的慘痛過去,但是看到瑪荷芭忘卻自己,努力救助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孤兒寡母,那份全然與無私的愛令自己都感到慚愧,原來自己做得還不夠多,才會有時間自怨自艾、感傷徬徨。
曾經有過的不幸,讓我也成為一位給很多孩子許諾的母親,實在應該在瑪荷芭的精神感召之下,將感動化為實際的行動,增強力量,讓德蕾莎、瑪荷芭的無私精神永遠流傳下去,我知道,未來的我將更有勇氣,也知道我不再孤獨。
尋找瑪荷芭生命中的貴人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這是一位阿富汗的穆斯林女人瑪荷芭.拉維(Mahboba Rawi),歷經逃難、喪子、離婚,居然從伸出援手、救助祖國受難的兒童與女人中,找到重生的故事。
<母親的許諾>一書揭開了阿富汗戰亂下悲慘生靈,更讓我們在閱讀生存下來的穆斯林女人瑪荷芭重生故事時,停不住讚嘆她能長出如此勇敢、堅毅的生命力與豐沛的愛心,並願意踩著心靈步伐與她的生命歷程同行。
瑪荷芭如何在困境找到出路?是我最有興趣的地方,也因此尋找瑪荷芭生命中的貴人,成為我閱讀此書的重點。我在勵馨基金會工作中,最被激勵的是看到受暴、單親等弱勢女人勇敢站起來,重新出發。分析每一個重生的力量,背後都有貴人,如家人、朋友、鄰居,哪怕只是一天的陪伴、一封鼓勵的信,可能已影響、改變她的一生。
她再也不要眼睜睜地看著孩子無辜地死去,她立誓要讓他們有家可歸,吃飽穿暖,生病了有藥可醫,甚至還可以背著書包上學。為了達成這樣強烈的心願,她甚至重拾課本修習社會福利系。在慈善事業路途上,澳洲許許多多的相伴的志工、捐款人,讓她可以從變賣家當籌款,開始採取更有組織、效益的方式籌集資金,經營慈善事業。這些人都是她生命第二春中的貴人。
儘管父親對她的教導,對她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她的父親終究是個傳統阿富汗男人,娶了第二個女人。她無法忘記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喊,卻也對母親堅決地對自己的丈夫說出「我不需要你!」佩服有加。
相信這都影響瑪荷芭對日後沒有因丈夫的離去倒下去,乃至她特別關心阿富汗婦女處境的原因。戰爭讓阿富汗的婦女、兒童成為最大的受害者,瑪荷芭被啟開的眼睛、觸動的心靈,不斷在開發國家澳洲發聲,點燃的星星之火竟然熊熊燒起,讓她可以源源輸送資源回自己瀕臨瓦解的祖國。
瑪荷芭的行動力已撼動了全球不公平的資源分配,並拯救無數生命。根據去年聯合國公布的「世界社會情勢報告」指出,已開發國家十億人即享用了全球百分之八十財富,而開發中國家的五十億人只能分配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有二十八億人至今仍過著每天不到二美元的日子。或許,瑪荷芭無法止住戰爭或重組全球資源,以拯救她的祖國,但她的行動力卻拉拔無數淪落在生存邊緣的生命。
瑪荷芭的許諾,讓她成為阿富汗悲慘婦女與孩子的最重要的生命貴人。
無私的愛-讓我們創造了生命永恆的價值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 王明仁
在<母親的許諾>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女人如何發揮無私的大愛,創造更有價值的生命歷程,進而改變世界的典範。
瑪荷芭.拉維在歷經喪子及離婚打擊後,儘管悲痛仍勇敢地面對一切,努力進修、學習英語、也開設婦女游泳班自助助人;在她收到一封來自阿富汗醫師的信後,募集了一百二十澳幣幫助白夏瓦流離失所的孤兒。不久後她更創辦了「瑪荷芭的許諾」(Mahboba’ Promise)機構,專門將食物、醫療用品和希望送往阿富汗,提供教育和庇護所,也認養了三十五名孩童。現在,這個機構協助成立孤兒院、辦學校、蓋醫院,幫助阿富汗流離失所的人民。將分散在各地的愛一一聚集,重組成一份大愛分送給所有需要的人們。
家扶基金會成立五十六年來一直以關懷弱勢兒童、少年及家庭的全方位服務為願景及使命,並以「及時的扶助、溫暖的關懷、基督的愛心、社工的專業」的信念,以民間機構協助政府推動臺灣的各項兒童少年福利服務,期許能扮演開創先鋒者(vanguard role)、服務提供者(serviceprovider role)、倡導者(advocate role)及價值維護者的角色(value guardian rol)),開創並推動兒童少年福利相關的方案。而本會所屬各地二十三個家扶中心也深入社區,了解地方的需要,先後開創及推動學校社會工作與中輟學生輔導、兒童寄養服務、課後寄托、家務員在宅服務、兒童保護服務、鄰里托育服務等等,為貧困兒童少年與家庭提供更多元的服務。因為我們相信愛是超越血緣、地緣、職業與階級的,他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親蜜與和諧,有了愛,世界顯得溫馨生命才得延續,因此書中描述兒童所面臨的苦難及急需救援的影像讓我們感同身受。
這本書讓我們看見了透過瑪荷芭的大愛,幫助流離失所的孩子們得以開始有溫飽、受教育及安全的長大,也讓我們深切體會對不幸兒童救援的重要性,目前臺灣仍有許多孩子在危難及困境中無助的掙扎,家扶目前也透過各種努力扶助台灣地區三萬八千多名兒童,並扶助全世界二十九個國家三萬二千名兒童,期盼所有弱勢兒童得以和一般兒童一樣安全、快樂的成長,救援的工作是一刻都不容停止的,這是一項永續的工程,期待你我都能投入,讓愛展翅、讓愛綿延,共同創造生命永恆的價值。
用愛與關懷祈願世界和平 經典雜誌總編輯 王志宏
瑪荷芭.拉維以簡易的文筆回溯她顛沛流離的前半生:童年的回憶、戰亂的開始、逃難、難民、移居、新生與大愛援助,將動亂時代下的一位弱女子成長,如何堅毅開啟一段不平凡人道援助的動容故事。
對比暢銷小說<放風箏的孩子>,雖然沒有小說般強烈的戲劇張力,但反是以記錄片的回憶溯往,對阿富汗傳統家族在戰爭動亂中,親情與愛情有極為細緻的描寫。這是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書,之所如此,單單僅是為真實所撼動,真實而令人不忍見另一世界之生民的悲慘。對無辜的孩童而言,還來不及理解戰爭的原因,殘酷戰火所造成的毀滅與破壞,就已經逼得他們如風中殘燭般在死亡的邊緣徘徊,逃不開也躲不掉。
這些年來,<經典雜誌>長期對世界邊緣族群的關懷,參與過多次慈濟基金會國際人道救援的勘災與實地報導,從一九九八年到二○○三年間,我亦曾分訪了五次阿富汗,從戰爭中的圍城、邊境上的難民營、戰後滿目瘡痍的喀布爾,期間我們見到了數十萬的難民,那種殺戮後,一無所有的絕望窘境,深烙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看到<母親的許諾>也勾起當時的那份心痛,這是一本令人感動的書,因為沒有說理教條,僅是一個幾乎一無所有,但卻能將心比心的母親,如何在遙遠的異國他鄉,為兵燹後的故國阿富汗,竭盡心力奧援孤兒,廣為興學的大愛義舉。這無疑是這個國家所最需要的,就如書中所言:只要你為孩子奉獻自己無私的愛,他們自然會懂得人生的真諦,學會關愛他人、熱愛和平。
我所熟知的那個喀布爾已經一去不復返。我開著車,在城裡沿街行駛,卻什麼也認不得。昔日鱗次櫛比的商店和餐館,早已被炸彈夷為平地,整條街道已經荒棄。昔日鮮花簇擁、綠蔭成群的房屋和花園也已淪為廢墟。落難的人們以廢棄的建築物做為遮風擋雨的避難所,沒有水,沒有電,也沒有排水管道。孩子們在路邊的垃圾堆間跑來跑去,祈盼能找到什麼吃的。我無法相信,一個小鎮在二十年裡竟然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我把車停靠在一個擁擠的市場邊,下車便看見一個約莫七歲的小女孩站在雜亂的貨攤中間,一個沉重的籃子用繩索吊著,繞在她的脖子上,壓得脖子低垂下來。籃子裡面裝滿了口香糖,包裝餅乾和巧克力棒。看得出來,她是想賣掉這些東西。籃子已經很破舊了,裡面盛的貨品積滿了灰塵。小女孩的臉也很髒,頭髮亂蓬蓬地糾結在一起,看得出來已經很久沒洗過了。污垢後面藏著一張很乖巧的臉蛋和一雙大大的深棕色眼睛,眼神是那麼天真無邪。她瘦小的身體罩著一件完全不合身的衣裳,光著雙腳。
我走過去問她叫什麼。「凱特拉。」她怯怯地說。話音裡有些許害怕。我注意到她的脖子有些紅腫,便俯身下去仔細看了看。皮膚上面有擦傷,繞著的繩子已經箝進了肉裡。看到這些傷痕,我不禁一陣心痛。這個女孩跟我那住在澳大利亞的兒子差不多年齡。所不同的是,此時此刻,或許他正穿著乾淨漂亮的睡衣在臥室裡做著甜蜜的夢。我握著凱特拉瘦骨嶙峋的手,問她家住哪裡。她告訴我,她跟媽媽、弟弟、妹妹就住在附近。我給了她一些錢,囑咐她去給自己和家裡買些吃的,並告訴她我在喀布爾這段時間住的叔叔家的地址。我問她明天是否願意和媽媽過來見我,她點點頭。
凱特拉的媽媽有很大的眼袋,看得出來,這是一個經歷了很多磨難的女人,跟女兒一樣瘦得可憐。我問她凱特拉一個月在市場能賺多少錢,她說大概五百尼,相當於十多澳元。
「假如我能提供給你比凱特拉所賺的錢高十倍的錢,你能答應讓她去念書,而不再去市場賺錢了嗎?」我問。
她哭了起來:「你可憐我女兒,我又何嘗不是呢?眼看著她脖子上的傷痕,我也無能為力。我丈夫遇害了,家中還有一雙比她小的兒子和女兒。她是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啊。」她還告訴我說,凱特拉每天都會賺錢給家裡買麵包糊口,一家子就靠麵包和清茶過日子。她每天都擔心女兒在外面會遇到什麼不測,像她這麼小的女孩獨自外出在大街上叫賣,實在太可憐。
我也忍不住哭了起來。凱特拉的媽媽不相信一個毫不相干的陌生人會主動提出用錢來養活他們一家人,因為從來沒人幫助過他們。但是,當我想到那麼弱小的一個女孩要用幼小的身軀扛起整個家庭的重擔,我又怎能忍心置之不問,轉身就走?我告訴她,倘若同意凱特拉上學的話,我可以承諾每個月給他們提供一千五百尼——大約相當於五十五澳元。這個數目已相當於一個阿富汗市民的月平均收入了。只要凱特拉願意,她可以來我叔叔家領取。這是我對她的承諾,而這位母親給我的承諾便是答應我,他再也不會讓去市場上賣東西了。
我把餅乾、口香糖和巧克力棒從籃子裡取出來,放進塑膠袋裡,遞給凱特拉,然後扔掉那個籃子,對她說:「從今天起,你不用再去市場了。」
我相信,此刻小女孩臉上的欣喜給我帶來的快樂將會陪伴我度過餘生。能幫助她脫離現在的處境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從此,在我儲存的詞彙裡,「凱特拉」就意味著回憶。我抱住凱特拉,對她說:「你將永遠活在我的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