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者錢文忠為大陸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
● 本書為「百家講壇:錢文忠解讀《弟子規》」同名節目編輯而成,節目播出後掀起了內地學習《弟子規》的熱潮
● 《弟子規》是繼《三字經》後,另一個中國傳統道德文化教養的重要啟蒙讀本
● 理論與實踐並重,以現代人的思維,解讀古人的傳統智慧,是兒童和青少年品格教養的必讀經典
● 文字顯淺易懂,引用大量為人熟知的歷史故事作例子,讀者可以輕鬆品讀國學經典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這是《弟子規》的總敘,開宗明義道出了全書的主旨。如果說《三字經》偏重於知識,那麼《弟子規》偏重的則是規矩;如果說《三字經》是意在傳授「文化」,那麼《弟子規》看重的更多是「文明」。
現代的孩子獲取知識的管道很多,但他們卻不怎麼懂規矩、不怎麼守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知識和規矩的失衡,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許多麻煩和困難。《弟子規》這部只有一千多字的小書,卻蘊含了為人處世該恪守的原則;透過規範生活中的言行,塑造一個人的良好品格,為《三字經》之外,儒家思想啟蒙教育的另一重要讀本。近年《弟子規》「熱」了起來,成為學校的教材,甚至是企業員工培訓的讀本,足見這本小書所具備的現代意義與價值。
本書以錢文忠在「百家講壇」的講座為基礎,整理潤色而成,全書共二十二講。錢文忠在解讀《弟子規》的過程中,列舉許多實例和趣味性的典故,並以現代人的思維,告訴父母如何把古人的智慧,適切的套用於孩子的德行教育上。
作者簡介:
錢文忠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導師、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儒藏》精華編纂委員會委員。
一九八四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師從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先生。大學一年級起,開始撰寫並發表學術論文,獲「季羨林東方學獎學金」一等獎。上世紀八○年代中期,留學德國漢堡大學印度與西藏歷史文化學系,師從著名印度學家A. Wezler教授、著名佛教學家L. Schmithausen教授、著名伊朗學家R.E.Emmerick教授,主修印度學,副修藏學和伊朗學。
錢文忠的代表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門立雪》、《天竺與佛陀》、《國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遊記》、《巴利文講稿》、《醫聖李時珍》、《錢文忠解讀〈三字經〉》;譯作有:《繪畫與表演》(合譯)、《唐代密宗》、《道、學、政》;另有資料編集與古籍整理十餘種,發表各類文章近三百篇。
二○○七年,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力推錢文忠主講《玄奘西遊記》,二○○八年,主講《李時珍》。二○○九年春節時主講的《三字經》,造成極大轟動,並引發一股讀經的風潮。
章節試閱
第九講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
《弟子規》在講完了穿衣應該注意的細節後,接著告訴孩子吃飯時應該遵守的規矩。在中國古代,人們非常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這也正是今天的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那麼,古人所說的飲食習慣是指什麼?關於這個問題,《弟子規》中有哪些規定?在培養孩子飲食習慣的問題上,父母又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弟子規》講:「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對於喝的、吃的,不要挑三揀四,「食適可」,食夠量就可以,「勿過則」,不要過分。這是根據《論語.學而》的君子食無求飽講的。《論語》裡講的君子食無求飽的字面意思,是君子吃夠就行了,不要撐著,實際上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要適可,不要過則。《弟子規》接著《論語》往下講,這就牽涉到我們對傳統飲食觀的一些認識。
我們也許會提出疑問,《論語》裡邊記載孔子的態度好像不太一樣,他對大家說,君子食無求飽,你們夠吃就行了,但自己卻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割不正不食」。孔子怎麼自己很講究啊?《論語.鄉黨》裡講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一段話講的是什麼呢?
孔子講的是祭祀時候的規矩,我們在祭祖先、祭宗廟的時候,應該以這種態度,而不是講自己平時吃的應該是這樣。
孔子實際上是那種對飲食不過分講究的人,《論語.雍也》記載:「賢哉,回也。」就是說顏回非常賢良,身居陋巷,有一小笸籮飯,有一瓢水,他都覺得很快樂。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不是一個對飲食挑挑揀揀的人。
古人非常注意觀察一個人的吃相。你吃東西的時候,能夠反映出你的修養,反映出你的家教。這個人明明在開會,他卻說這個人吃相很不好,在南方話裡,說這個人吃相很不好,是指這個人沒教養,慢慢把吃飯等同於教養,而不局限於吃飯。
唐代有一個文學家叫鄭浣,這個人是進士出身,而且當過大官。他的生活很簡樸,特別是對飲食絕對不挑挑揀揀。有一次,他的遠房孫子從老家來找他,因為這個孫子是農民,沒有見過世面,也不懂禮節,穿的衣服當然也很破。所以鄭浣家裡有很多人,包括僕人,都嘲笑這個遠房的孫子,只有鄭浣沒有。他覺得這個孫子很樸素。鄭浣問這個遠房孫子,說你來找我有什麼事?我有什麼可以幫你?結果這個孫子就跟他講,我長年在家鄉種地,做老百姓,我想當一名縣尉,這樣我就可以衣錦還鄉,光宗耀祖。鄭浣一想,哦,你這個孩子還是滿有上進心的,不錯不錯,我可以幫你試試。於是,鄭浣就寫了一封信,把他介紹給某一個地方的縣令,看看能不能給他安排點工作。就在鄭浣給他送行的那天晚上,鄭浣請他吃飯,說為你送行,明天你要上路了。鄭浣就觀察這個遠房孫子的吃相。那天吃的是蒸餅,鄭浣突然發現孫子把這個餅皮給撕了,掏裡面的瓤吃。這一下,鄭浣非常生氣,就在旁邊嘆息,說:這個餅的皮和裡面有什麼區別啊?你居然有這樣的毛病?如此奢侈浪費?你一點淳樸的習慣都沒有,我看你在家鄉務農,應該是很質樸的,一定懂得種莊稼的辛苦。但是沒想到,你像紈袴子弟一樣的浮華。這個遠房孫子害怕了,一哆嗦,把手上剩下的那些皮統統給他遠房爺爺遞過去了。鄭浣接過來,把他掏剩下來的皮全吃了。第二天鄭浣就打發人把這個遠房孫子送回家,認為他不堪重任。鄭浣就是通過一個飲食的細節,來觀察一個人。
(古人認為,一個人對待飲食的態度,能夠反映出他的品德和修養。因此在中國古代,人們往往通過飲食的細節來觀察一個人。甚至有的皇帝,還會以此為標準,來考察皇位的繼承人是否合格。)
據說,唐玄宗有一次和太子,即後來的唐肅宗吃飯。這一天御膳房準備了熟肉,有一隻熟的羊腿,唐玄宗就叫太子把這隻羊腿給切開。太子說,好,遵命,於是就把羊腿給切開,把肉給剔下來。剔完了以後,太子就用餅把手上的羊油給擦掉。這個時候,唐玄宗就在旁邊觀看,心想你居然這樣拿餅擦手啊!心裡十分憤怒。唐玄宗正要發怒的時候,卻發現太子把這個餅給吃下去了。唐玄宗一下轉怒為喜:好孩子,懂得節約。於是就認定唐肅宗是一個比較好的皇位繼承人。
中國人過去非常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現在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要讓孩子形成營養結構比較完備的飲食習慣。比如有些孩子老吃速食,什麼肯德基、麥當勞等等,我們覺得不行,你得吃點蔬菜,這是培養他的飲食習慣。比如孩子挑食,有些東西吃,有些東西不吃,我們說你的飲食要均衡。
在中國傳統當中,孩子的飲食習慣就是《弟子規》規定的這些。比如不要挑揀,要適可而止,不要過量過分。還有食不語,就是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這都是吃飯時的規矩,西方叫餐桌禮儀。但是中國傳統有套規矩,比如孩子只能吃尊長放在你面前的菜,只能吃尊長夾到你碟子裡的菜,站起來伸出筷子到遠處那個碟子裡夾菜,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會被認為非常失禮的。你也不能向同一碟菜連續伸三次筷子,你夾一筷子,好吃,再夾一筷子,但如果你的筷子第四次伸出去的話,長輩便會用筷子把你的筷子敲掉,提醒你一下,意味著這頓飯你不要吃了,你應該反思一下。
(在現代人看來,古人的這套餐桌禮儀似乎已經過時。今天的家長,很少有人會要求孩子遵守這些規矩。這是不是就意味著,這些規矩對於現代人已經沒用了呢?如果孩子不懂這些規矩又會怎樣呢?)
不講究餐桌的禮儀,不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長大以後或者進入社會跟別人交往的時候,確實很容易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比如大家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在座的有的是尊長,有的是領導,有的是師長,孩子一看到很遠有個自己愛吃的菜,一下站起來,把那個菜撩過來放到自己跟前。如果我們跟這樣一個人一起吃飯,我們肯定會覺得他不懂禮貌。或者一桌子菜,他就盯著那一個菜吃,別的幾個菜其他同事、朋友都在吃,他卻連一筷子都不伸,因為他不懂得「勿揀擇」的道理。那麼會給大家留下一個什麼印象?大家會覺得他這個人不合群,我們都能吃,怎麼他不能吃呢?這就是從小沒有養成「勿揀擇」的習慣。
現在的餐桌禮儀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浪費食物的情況是非常嚴重的,在學生餐廳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大半個饅頭被扔掉,大半盤菜被倒掉。有的孩子買了一盤菜,嘗了兩口,可能覺得不合口味,倒掉了馬上再買。這種情況是值得我們重視的,不能把它視為一件小事。如果從小不形成良好的習慣,將來會影響孩子的整體形象。
(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讓孩子受益終生,可是在當今社會,擁有這個習慣的孩子卻越來越少了。那麼,要想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今天家長應該從何做起呢?)
今天,孩子從小都是寶貝疙瘩,父母只問孩子你喜歡吃什麼啊?你想吃點什麼啊?爸爸媽媽給你去買,讓他們從小生活在這樣一種有絕對選擇權的環境中。現在的孩子有幾個會顧著老人,比如吃的時候有沒有想著爺爺奶奶吃了沒有,外公外婆吃了沒有,爸爸媽媽吃了沒有啊?好多家長有的時候會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比如,家長不吃,都忙著餵孩子,爺爺搖著撥浪鼓,奶奶舉著布娃娃,爸爸端著碗,媽媽拿著勺,孩子吃飽了,大家才鬆口氣,天大的事情了了,然後再坐下來吃。這給孩子從小形成一個極不好的習慣,讓他沒有一個相互謙讓的習慣,考慮在同一張餐桌上、同一個屋簷下別的尊長喜歡吃什麼,想要吃什麼?我是不是應該謙讓點?我是不是應該關心一點?這種習慣沒有養成。如果從小讓孩子跟長輩在一張桌子上吃飯,那孩子會知道:哦,原來我愛吃的東西誰都愛吃啊,而不是我一個人愛吃。原來我認為這個東西不好吃,怎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也能吃啊!我是不是也嘗一嘗,我或許也能吃下去啊?如果我們有這樣一種習慣,對孩子將來的成長實際上是有好處的。
第九講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
《弟子規》在講完了穿衣應該注意的細節後,接著告訴孩子吃飯時應該遵守的規矩。在中國古代,人們非常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這也正是今天的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那麼,古人所說的飲食習慣是指什麼?關於這個問題,《弟子規》中有哪些規定?在培養孩子飲食習慣的問題上,父母又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弟子規》講:「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對於喝的、吃的,不要挑三揀四,「食適可」,食夠量就可以,「勿過則」,不要過分。這是根據《...
作者序
前言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弟子規》 /錢文忠
繼《玄奘西遊記》、《錢文忠解讀〈三字經〉》等節目之後,《錢文忠解讀〈弟子規〉》是我和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又一次難忘的合作。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這本書,照例是根據《百家講壇》的同名節目編輯而成的。
在傳統中,比起《三字經》,《弟子規》的知名度和應用度恐怕都要略遜一籌。不過,自從問世以來,在現代學校教育普及以前,《弟子規》還是不少私塾先生選用的重要教材。它的特點就在於和《三字經》各有側重。如果說《三字經》偏重於知識,那麼,《弟子規》偏重的則是規矩。這當然只是大概言之,我們可不能認為《三字經》就不講規矩、《弟子規》就不講知識了。我想,我們或許還可以說:如果說《三字經》更多地是意在傳授「文化」,那麼,《弟子規》所看重的則更多是「文明」。
大概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原本比《三字經》更易被人淡忘的《弟子規》,近年來的影響越來越大,很多學校用它來教育孩子,也有很多單位,甚至還有不少的外資企業,用它來培訓員工。道理也很簡單:如今的孩子獲取知識的渠道很多,也很便利,社會和家長對這方面也很重視;然而,很多孩子卻不知道什麼是應有的規矩,孩子了解規矩的渠道就不那麼多,也不那麼便利,社會和家長也未必很在意。如今,我們已經充分地意識到,知識和規矩的失衡,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大問題,事關孩子的前途和命運。於是,《弟子規》也就「熱」了起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本書原先並不叫《弟子規》,而是叫《訓蒙文》。一位名叫賈存仁(也有賈有仁的說法)的先生對《訓蒙文》加以修訂,並且將它改名為《弟子規》。可惜,我們對賈存仁先生知之甚少。
《訓蒙文》,也即《弟子規》前身的作者則是一位普通的教書先生。他是山西絳州人,生活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間。我們對他的生平並不很了解,所能知道的是他以八十三歲(也有六十歲的說法)的年齡卒於乾隆年間。
這位教書先生名叫李毓秀,字子潛,號采三,一輩子以教書為生,沒有顯赫的科舉仕宦經歷,在當時算不上成功者。但是,他畢生鑽研《大學》、《中庸》等儒家典籍,創辦敦復齋,致力於教育講學。他不是一位冬烘先生,更不是魯迅先生筆下的將「郁郁乎文哉」讀成「郁郁平丈我」的混飯之輩,而是被尊稱為「李夫子」的。根據《弟子規》注解者之一衛紹生先生的介紹,山西省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還藏有這位李夫子的《四書證偽》、《四書字類釋義》、《學庸發明》、《讀大學偶記》等著作。不過,李毓秀夫子終究還是因為《弟子規》才被後人記住的,也因此,他的牌位得以被供奉進絳州先賢祠。
《弟子規》不是橫空出世的,它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為什麼叫《弟子規》呢?很明顯,全書就是以《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總綱展開的,全部內容也正是分為這幾個部分。此外,《弟子規》接續了明朝呂得勝的《小兒語》,以及比父親呂得勝更為有名的兒子呂坤的《續小兒語》和《好人歌》。只不過,呂氏父子的作品或四言、或五言、或六言,句子的長短參差不齊,易懂好記的程度也相差頗大。後起的《弟子規》則避免了這些缺憾。我們完全可以推斷,《弟子規》受到了早已流行的《三字經》的影響。它一經問世,就廣受歡迎,不是沒有道理的。
電視節目由我主講,書也由我署名,但是,這絕不意味著,解讀《弟子規》的工作,完全是由我一個人完成的。我首先要感謝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對我的信任,感謝中央電視台社教中心教育專題部副主任魏淑青女士、《百家講壇》製片人聶叢叢女士的大力支持。我更應該感謝《百家講壇》執行主編王詠琴女士,她是我在《百家講壇》上所有節目的主編,無論是選題的確定,還是解讀風格的調節,她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我還要將我的感謝奉獻給編導迮方樂小姐、編導林屹屹小姐、編導才越小姐、編導馬曉燕小姐、總導演高虹先生、製片吳林先生,還有化妝師楊靜女士和她可愛的女兒小喬喬。我深深地感激他們,正是他們,使我在《百家講壇》的經歷成為我畢生的美麗記憶。
孩子們在節目中吟誦的《弟子規》是如此美妙,作曲者和錄製者是中國廣播藝術團的孫偉先生,我也要請他及他的團隊接受我的謝意。很多人一定會喜歡節目中的女聲吟唱,她們的聲音是如此動聽,將《弟子規》蘊含的美和雅表達無遺,吟唱者是著名的「黑鴨子」組合,我深深地感謝這三位美麗的女孩子。
我當然還要感謝接納《錢文忠解讀〈弟子規〉》的中國青年出版社,感謝出版社所有編輯、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沒有他們,這本書不會以今天的面目呈現在大家面前。
最後,但絕對不是最小或者最不重要,我必須強調,在解讀《弟子規》的過程中,我參考了很多學者研究《弟子規》和其他蒙學讀物的成果,我對他們給予我的教益深表謝意。在此一一提及,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然而,我必須特別感謝趙震野先生編著的《〈弟子規〉故事徵引》,以及蔡振紳先生原輯的四冊《讀史心得》,它們為我在解讀過程中尋找例證和故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也正因為如此,當然絕不僅僅因為如此,這本《錢文忠解讀〈弟子規〉》沒有署「著」。
我的兩位助理任華女士、張倩小姐用出色的工作為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她們也是我必須感謝的對象。
我希望,《錢文忠解讀〈弟子規〉》能夠為今天的中國教育和社會文明建設貢獻一點力量;我期待,觀眾、讀者朋友們能夠一如既往地給我指教和批評。
前言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弟子規》 /錢文忠
繼《玄奘西遊記》、《錢文忠解讀〈三字經〉》等節目之後,《錢文忠解讀〈弟子規〉》是我和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又一次難忘的合作。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這本書,照例是根據《百家講壇》的同名節目編輯而成的。
在傳統中,比起《三字經》,《弟子規》的知名度和應用度恐怕都要略遜一籌。不過,自從問世以來,在現代學校教育普及以前,《弟子規》還是不少私塾先生選用的重要教材。它的特點就在於和《三字經》各有側重。如果說《三字經》偏重於知識,那麼,《弟子規》偏重的則是規矩。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