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歡迎闖入神奇而又豐富的創意世界
聽著法國歌手Jane Birkin的專輯「Arabesque」,心裡想著時常聽到的一個問題:Fashion是什麼?
1990年開始在民生報跑「服裝」線時,Fashion被簡化為「流行」,模特兒穿著漂亮服裝的照片,多半只是用來妝點版面。然而,對我而言,「流行」指涉的是表象的訊息,諸如:當季流行什麼顏色?什麼長度?
Fashion不是只有這樣,我告訴自己。寫報導時,我刻意使用「時尚」取代「流行」,來陳述Fashion。
從字義顯示,時尚是某段時間人們崇尚某些行為或事物,狹義而言,通常指的是穿著式樣,廣義而言,時尚涵蓋了整個生活面。時尚並非一時的流行,它是一種活在人類集體潛意識裡的有機體,隨時吸取新時代的養份,蛻變再生。因此,時尚能夠反映生活態度,也能觀照時代樣貌,在時尚的不同切面裡,我們總是可以找到傳統,或發現新意。
Jane Birkin,這位擁有磁性嗓音的歌手,就曾偶然成為時尚進化的繆思。傳說多年前,初為人母的她,在飛機上與法國名牌愛馬仕(Hermes)總裁巧遇,閒談中她透露Kelly包袋身太窄,像她這樣出門得攜帶嬰兒尿布與奶瓶的媽媽,根本很難使用。不久,愛馬仕推出了袋身較寬敞的Birkin包,旋即大受頂級消費客層的歡迎。
這就是時尚,不是嗎?
在1960到70年代之間創造無數時尚驚奇的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說過,時尚不是藝術,而是應用藝術。創作跨越領域的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則說,時尚包含商業與創作,必須找到平衡點,否則難以持續。
「性是時尚Sex is fashion!」這是龐克女王Vivienne Westwood在年輕時說過的話。後來的Tom Ford,在Gucci十年,透過時尚的虛榮面,將類似的主張發揮得淋漓盡致。
時尚是善變的。Comme des Garcons近幾年在世界各大都市進行的Guerilla Store──游擊店舖的策略,我稱它是「快閃店」,突然之間就出現,可能充滿爆發力的創意,也許一年內就結束掉。持續的開,持續的關,川久保玲彷彿頓悟了時尚的善變本質,透過這樣的方式堅持著只向前看的時尚創作理念。
時尚是矛盾並存的。反流行的山本耀司提出看似相反、卻是不相違背的論點──「買一件外套等同買一個新的人生」!他認為,時尚會完全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型態,你可以選擇隨著換季速度汰換新裝,也可以選擇一件可以超越流行時效、穿一、廿年依然代表你的想法的衣服。
從事時尚採訪十多年,一方面,這個工作逼我走進跟自己個性不太相融的浮華階層,另一方面,它也帶領我闖入一個神奇而豐富的創意世界;因為時尚而啟發的學習,為我打開了一扇視野廣闊的窗,同時也滋養了我的生命。
就在我覺得對時尚的觀察比較成熟時,正好當時的Figaro時尚報總編輯盧介華來邀稿,在她的盛情以及賦予充分寫作自由的「誘惑」下,原已不太愛爬格子的我,又重拾鈍筆,寫下一篇又一篇的時尚觀察。
不同的篇章裡,我提出對時尚的各種看法。在「生活時尚的極限演出」,我說,時尚是一種生活態度。在「誰觸動了設計師的心絃」,我說,時尚是一面鏡子。在「留住似水年華」,我說,時尚是念舊的。在「黑色旋風來了」,我說,時尚並不容易理解……。時尚是有機的,不同的時空,我看到了它的不同內涵。
當時的專欄,取名為「Fashion Antenna」,帶點兒自詡身上長有時尚觸鬚的意味。後來注意到國外時尚評論,偶爾也用這個字眼取代Taste──品味,來稱許一個人對時尚的敏銳度。有了Fashion Antenna,如同手上握有一把進入時尚的鑰匙。於是,決定出書時也延用同一個名字,希望讀者跟我一樣,擁有一把進入時尚、享受時尚的鑰匙。
【名家推薦序?曹又方】裝一根時尚天線
你裝了時尚天線(Fashion Antenna)沒?
相信嗎?你非裝不可。
時至今日,關於時尚這件事,你想全然不理睬也難。這倒不是趕時髦,或者努力不掉在時代後頭,而是時尚的領域已是愈拓愈為寬廣,已然侵入生活的各個層面,演變成一種生活態度、甚至生活哲學了。
不久前,我與友人合寫了一本《決心一生美到底》的書,雖然把原來當做書名的「優雅與時尚」做為副標了,不過主題依然是優雅與時尚。
書中,我把時尚的概念亦從個體的外在追求,擴及到生活。諸如工作和價值觀的新主張、慢生活、休閒綠生活、新奢華主意、婚戀大趨勢、營造個性化和人性化空間、以及健康享「瘦」新飲食等等。無疑,這便意味著時尚的意涵和範疇已無限拓展和延伸了。
既然說的是一種Life Style,時尚的確不容小覷。就像本書作者所說,時尚不像無所體會者想的那樣只是膚淺的包裝,而是一種生活全方位的美麗實踐。
事實上,時尚業者已然開始提供消費者全方位生活所需,並將生活態度和哲學落實於當下所生活了。以著名的Armani為例,他們也從服飾和各種配件之外,推出了家俬和各種生活用品,甚至餐廳、夜店、書店、藝廊、花店……,並且計劃在杜拜、米蘭、倫敦、巴黎各地建造豪華酒店和度假村。
除卻生活哲學的特徵之外,當今時尚還特別展現出他是一種創意文化。
說到創意,雖然各個行業都有必要,但是時尚產業尤為如此。固然天才型的人物會異想天開,爆發出超級點子,但是,一般而言,就像新文明奠基於舊文明之上,時尚也是一種新舊元素的結合。
長江後浪推前浪,不過,前浪仍舊會回過頭來變新浪的。花樣翻新的時尚業,依然不免從過去的文化資產中汲取養分。許多我們媽媽、祖母輩流行過的美好事物,畫龍點睛做了點小轉變,又回頭了。
跑過時尚新聞十餘年的作者,在累積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之後,竟然企劃起「時尚品牌博物館」之旅來了。這也足資證明,時尚產業的本身,也隨著時間在增厚文化的底蘊。
也許,你也想追隨作者逛逛法國的LV、Chanel、Hermes的私家博物館、以及佛羅倫斯的Ferragamo鞋子博物館,還有倫敦的Dunhill私家博物館。
除此之外,Cartier珠寶名牌在巴黎成立的畫廊、Christie拍賣公司老闆設在威尼斯的美術館、化?品龍頭Estee Lauder設在紐約的NEUE藝廊……這些藝術收藏,也和前述的博物館的品牌蒐藏一樣,不僅成為創意產業本身活絡靈感的來源,也是時尚愛好者的朝聖之地。
香奈兒的設計師Kari Lagerfeld在重塑這個品牌新生命時,所爰引的哥德名言:「拓寬舊元素的效益,來打造更好的未來」,恐怕便說明了一切。
再有,時尚產業還有一個特徵,便是與藝術結合,並且蔚為趨勢了。Parda、LV、Hermes……都紛紛與藝術家們合作,這不僅是在幫助品牌塑造形象,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收益,形成了所謂的美學經濟。
多年以來,包括住在大都會紐約的十年,我總在不由自主的臆測今年會流什麼顏色?儘管少女時期美勞課的繡花對我是一種折磨,但是用多彩的繡線來玩顏色遊戲,則我為我這個極度好色之人揮灑創想的快樂實踐。
儘管大夥都心知肚明,流行,也包括流行什麼顏色,全都來自時尚產業和相關組織的醞釀和策動,但也參考了終端消費者的調查,甚至社會型態的變遷。因此,我們即使都為自己樹起了一根時尚天線,但是對於時尚究竟應該採取如何一種態度呢?
有人說時尚不算一回事。說這種話的人,可能是在對時尚具有一定程度暸解後的辛辣批判,以表示自己的品味和超脫。事實上,這類人骨子裡是忘不了時尚的,心中的天平並不低,雖恨猶愛。
再有一種人,根本漠視時尚,日子自然也可以照過。不過,除非尚在生存線上掙扎,又何必全然摒棄生活中的時尚元素,少?一番再創的美感和樂趣?
當然,在這兩種人之外,也有一種人將時尚奉為神祇,對流行唯命是從。
比方說,這兩年流行起娃娃裝來,演藝圈內的星星們紛紛穿上亮相。原本可愛型的人穿來相得益彰,否則像剪短一截的孕婦裝。而且一把年紀扮小,看著令人不忍。著裝,畢竟傳達了多重訊息,而不光是時尚。不小心被流行擺佈了,難免做回傻瓜。
與以上三種人相比,對於時尚,我不像具有狗鼻子的時尚追逐者那樣靈敏,充其量像冰涼的貓鼻頭一樣帶點冷感的嗅覺。不是不理會時尚,也不全然理會。好比對付一個愛搞花樣的情人,我總是忽冷忽熱、跳進跳出的,不過前題是得摸清底細。
其實,我也曾和作者一樣,受到「時尚很膚淺」這個想法的折磨。不過,她的解釋真棒!她說:「時尚就像地球表面的水,有深如大海,有淺如一場大雨後的水漥。深者,不斷吸引我去挖掘;淺者,不時會有驚人爆發力的感官喜樂,能不教人迷戀嗎?」
認識華曉玫已經好些年了,並聊天和同遊過許多次。她是一位極富個性的熟女,在她身上,我看見了許多我通通都有的毛病:例如我行我素、主觀挑剔,不過卻對自己涉入的事物十分耽溺。但是,話又說回來,不是這般情況,豈能不在時尚大海中載浮載沉呢?
她可是一位具有慧眼、慧心、慧見的人。不僅將時尚這門課題導入了深層思考,種種睿智獨到的見解,有趣的事例和典故,在她綿密優美的文字描繪下,在她豐富的文化素養輔助下,真的給大家都在腦海樹立起一根時尚天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