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的現代性發展及權力運作-
Tony Bilton等人編著「社會學」引介
乍看之下,Tony Bilton等人編著的社會學似乎是一本「平常」的導論,與一般教科書沒有兩樣。但稍加細心閱讀,不難發現其實它的寫法是新穎的,具有獨特的觀點與問題意識。我想不論對於學習者或是教學者而言,注意到本書的這個特色是重要的,將有助於對其通盤的掌握和深入的理解。
本書的獨特觀點在於鋪陳近代世界的全球化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尤其是在這當中的個人與社會的認同現象。與此密切相關的是,現代性的產生及其相關權力運作的問題。現代性出現於近代世界在十八與十九世紀發生的鉅變,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其進程已經帶來四個關鍵性影響: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思想與組織朝形式理性的擴張、民族國家的興起、以及社會生活的公共與私人領域區隔化。因此,近代世界的人們可以說是「活在現代性中」,這就是本書第一章所強調的,人們在現代的過程中,是「與工業資本主義共存」,也「與理性共存」,同時「活在國家政府底下」,並且「活在公眾與私人之中」。而現代性通常是在全球範圍下發生,並且涉及複雜的經濟、政治及文化的過程,比如跨國公司主導的生產全球化、各國互動醞釀的新的世界秩序、以及文化帝國主義的趨勢,這便是本書第二章所要闡明的「全球化與現代性」的關連。
在現代社會形成的過程中,除了全球化力量的作用之外,另有一股不可忽視的作用力存在,那就是本書作者們彰顯的社會或團體的劃分與權力運作。這樣的劃分可以因為生理的(例如身體性徵與膚色)、心理的(認知與認同)、經濟的(財富與生產)、政治的(權利與分配)、社會的及文化的(語言與媒介)因素,因此產生社會階級、性別關係、種族與族群意識、國家與國際關係,其中充滿著各式的分工與區隔,呈現不平等的互動和關係。本書第三章說明了社會劃分的意義,特別是其衍生的社會排除力量和作用,以及它對於個人乃至於團體、社會的生命歷程的影響。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及第七章分別討論階級、性別、族群及國家的權力區劃與分配,每章中不但介紹了各種相互競逐的理論觀點,同時也分析了其間權力分配的結構關係與動態過程,觸及各類分工、隔離、認同、分裂及整合的問題,以方便讀者做比較並認識多元角度,也能洞悉社會流動現實上的可能與困難。
根據上述現代性的問題意識,本書也進一步討論身處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其經常必須面臨的各個重要的制度與生活,包括家庭生活、教育、工作與非工作、大眾媒介、犯罪、健康、疾病與醫療,還有知識、宗教與信仰生活等。從第八到第十四章對於這些制度與生活領域的探討,作者多半能首先簡述其歷史或社會脈絡,以突顯從傳統或前現代蛻變到現代的特徵。然後介紹重要的理論取向,包括個別學者或整個學派的論點,並且兼顧最新的研究發現,接著論及現實的發展態勢與問題。除此之外,這些討論也延續著作者對於權力與不平等現象的關注,性別、族群、階級、乃至於年齡與身心的差異,在在呈現於現代社會生活的各種制度之中,不論在生育與母職、學校與教室、勞動過程、資訊與閱聽、疾病與醫療、犯罪與控制、知識與信仰等各個方面,普遍存在著不容忽視的不公平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書除了在開頭部份討論全球化的發展之外,在中間部份的分析也都是以它作為主軸背景,於是可見全球化與權力在各種社會劃分與制度生活中的交叉運作。例如第四章論及「階級再生產」時,便指出經濟全球化已經對工業國家中傳統勞動市場的結構與穩定造成深遠影響,其明顯的結果之一是,階級的界線正受到職業結構片段化及性別化過程的重新界定,因為全球企業對彈性勞動力的要求,為降低勞動成本而採取外包生產的制度,導致更多女性進入勞力市場,但她們卻很少人能在這個市場有所進展。再如第七章論及現代國家在全球化的趨勢中,面對著同步的整合與碎裂的過程,一種全球治理的權力架構如何可能,又怎樣邁向一個全新的民主;還有第十一章探討大眾媒介時,觸及這樣的問題:在日益浮現的電子全球村中,國家對於資訊的控制及萬能的閱聽人可能成真嗎?甚至第十二章指出,在醫療專業及其相關科技的全球化過程中,地方社會如何反彈跨國製藥企業的支配,而健康、疾病、營養及其照護的模式的全球化網絡和趨勢,又怎樣能夠跨越民族國家的界線。
本書透過上述章節,提供最新的研究和辯論主題,帶領讀者去認識全球化下的現代社會。那麼,接著的問題和工作是,處在全球化與現代性的「今日社會」底下,我們如何去研究它呢?對此,本書開宗明義指出,社會生活是一項難題,往往不像常識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在要求更可信的事實及更好的解釋之下,社會學即成為一門科學,「不斷要求去理解社會生活的難題」。社會生活所以是一項難題,乃因為它是由社會結構與社會行動所構成,社會結構透過遊戲規則共享的規範和價值來限制人們,社會行動則經過主體意識的認同和創造性來建構社會,兩者呈現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過程。本書提示我們要了解或理解社會,就必須進行社會學的提問與社會學的思考,提供更系統、更精緻及更有方法的分析。而社會學善用概念與方法的分析結果,不僅可以傳達我們的日常生活知識積累,更能夠提供系統知識回饋到社會生活。前者是一種理解的工作,試圖釐清社會如何運作,以及各種行動的結果,後者是一種反思的工作,意圖分析事物為何變成那樣,以及人們為何如此行動。面對社會生活中結構與行動的二元性,社會學的作用既是理解的,幫助我們掌握社會及其行動的現實,也是反思的,提供人類行動架構及其創造社會的資源。
本書的最後部份介紹了社會學理論的發展。第十五章依然扣緊現代性的主題,回顧古典社會學理論與女性主義理論。針對現代社會的秩序與問題,古典三大社會學家分別有所回應。涂爾幹認為,現代性的問題是社會整合及道德規則缺乏,導致過度個人主義發展的失序狀態(anomie),其克服必須藉由國家或職業團體推動法律與教育,建立一種新的非宗教的道德秩序。馬克思則以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及其階級支配關係,帶來否定勞動價值及人類創造力的異化(alienation),要解決這個現代性的問題,只有終結資本主義的體制與關係,建立新型態的社會生產組織,讓人類的潛能獲得解放。韋伯指出,近代西方文明形式理性化(formal rationalization)的過度發展,一味強調工具計算的客觀精神,使得人們生活在科層體制宰制的鐵牢籠裡,喪失人道的價值。面對這樣的現代性與理性化的困境,人們可能只有寄望民主精英政治體制、行動倫理及志業精神的強調,才可稍稍緩和工具理性宰制的肆虐。由此可見,奠基的社會學家們皆已意識到現代性的轉型及其深遠影響,並且對其問題及解決之道有著不同的見解。
但作者指出馬克思、涂爾幹及韋伯三人的一個共同缺失,「對於現代化過程中的性別議題部分,不僅沒有適當的解說,反而增加社會上對女人舊有的刻板印象。」這個批評雖然指出事實,卻顯然言過其實,他們的問題在於對性別議題的著墨很少,而不是解說不當。因此,作者在這一章末尾特別增加女性主義的古典自由理論與現代社會理論,簡介女性主義的不同學派,包括自由主義、激進主義、馬克思主義及社會主義。
最後的第十六章進而介紹當前多樣性的社會理論,這些理論都圍繞著現代社會與後現代社會主題的爭辯。社會是否正邁向後現代性轉變?後現代主義是不是這個轉變的最佳註解?針對第一個問題,作者根據第一章與第二章的主題,整理了當前社會變遷的一般特點,亦即從生產與經濟以及文化與知識兩個面向,說明社會從現代性轉變到後現代性的一些論點,譬如就生產與經濟制度的發展而言,積累的體制從講究大量生產的福特主義,變成運用生產彈性與全球製造的後福特主義,再以文化與知識的變化來說,從科學的理性與實證精神轉變為碎裂、多樣性及認同的多元化。對於第二個問題,作者掌握後現代主義的「各種研究取徑都會將語言視為社會生活的關鍵」,包括社會行動與社會結構的運行。於是利用「社會生活如同語言」的標題,簡介了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基本觀點,例如Peter Winch的日常語言分析,認為社會生活如同語言一般結構化;M. Foucault的知識考掘學,主張社會的名目是由權力論述所構成;J. F. Lyotard和J. Baudrillard等後結構主義者重視文本及其詮釋,提出社會生活已經碎裂成記號的操弄。
此外,本章進而說明晚近的女性主義理論如何加進後現代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想法。書中舉例後現代女性主義理論者Jane Flax,利用後現代主義的去中心化和多元的思想,來處理婦女之間的經驗差異和女性主義中的政治差異,尤其是關於種族、族群及性意識方面。她認為不同婦女團體之間的衝突是明顯的,女性主義沒必要對性別不平等的原因提出一般性的結構理論,應該接受文化與認同多元而不確定性的後現代觀念。然而,Judith Butler認為只是擴大婦女的概念,納入弱勢族群或中下階層婦女的邊緣化體驗,無法解決主要的問題。問題關鍵在於這些概念表面是中立而客觀的,但其背後卻藏匿著驚人的權力和利益。因此秉持後結構主義的立場,對哲學和政治概念進行解構,具體而言,就是採用M. Foucault發展出來的系譜學研究模式,揭發一切隱藏在性、性別及性意識背後的政治建構和認同規制。對Butler而言,這種對於既有論述或體制的懷疑和顛覆,對於女性主義政治具有積極的貢獻,因為它正是解放的基礎。
不過,女性主義理論中也出現對於後現代主義和後結構主義的反思,認為一味依賴後結構主義的論述觀點,將忽略不平等的結構分析,尤其是提升女性能動性和自我的想法。
本章最後一節進而簡要說明反後現代主義的理論更新情形。其中一方拒絕後現代性和後現代哲學的想法,另一方則認為晚近的普遍社會變遷還是現代性,只是進入後期的現代性。前者以社會批判理論大師Jurgen Habermas為代表,他的理論堅持理性解放的啟蒙傳統,被視為對理性的強力保衛。Habermas肯定人類的溝通行動及其理性反省的作用,批判後現代主義是新保守主義,因為後現代主義者懷疑社會和文化中的知識及其進步,也否定人類得從宰制中解放的人文價值。後者可以德國綠色運動家Ulrich Beck為代表,他認為在一個新的現代性啟動的階段中,人類面對著許多全球化的威脅與風險,例如核電廠的廢料外洩和污染,必須發揮整體社會學習和應用知識來回應問題的能力,產生其所謂的「反思性現代化」的理性進步力量。Beck在這裡呼應了Habermas對於人類理性能力的強調。
順此,本書作者主張以反思性社會學作為當前社會學的新計畫,認為我們對於形成社會學的知識宣稱,或者對於任何隱含著終極的或權威的論述,都應該保持謹慎,畢竟社會學的論點可以是批判性的,而不是規定性的。
上述的簡要分析指出本書的主軸與結構,全書共十六章,大致可以「全球化下的現代性發展及權力運作」的主題來理解。讀者若能認識及此,並在閱讀過程謹記這個論述主軸,便不難掌握各部份及各章節之間的結構。但如果要了解各部份及各章節的詳細內容,則建議讀者必須先看清楚每一個部份的摘要及每一章的「本章目標」。
張家銘 識於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台北外雙溪
2007/02
前言
我們的時代本質上是一個悲劇的時代,我們必須拒絕以悲劇的方式來面對它。政治社會的大變動已經發生,我們處於廢墟之中。我們正開始建立少許的居所,來保有些許的希望。這是相當艱難的任務:沒有一條平坦通往未來的道路,不過,我們反覆努力跨越障礙。無論有多少重壓,我們都必須存活下來。 D. H. Lawrence 〔轉引自F. L. Schuma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3rd edn, McGraw-Hill, 1941〕
隨著2001年911事件的發生,這個世界似乎變成一個陰暗且多事之地。我們完成這個新版的教科書時刻,人們對社會理解的渴望勝於過去任何時候。我們拼命地想要去了解各個彼此競爭的理念以及生活方式的深層劃分。此外,我們想要去學習如何與那些視為理所當然的信念和預設保持距離。我們也想要去了解社會中的一般人如何能夠有力量,將那些如果沒有被撕碎但是卻遭受威脅且不穩定的生活片斷拼湊起來。他們在每天的日常互動中經由與他人的互動以及重建彼此信任與支持的常軌來加以進行。D. H. Lawrence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說了上面的那段話使我們要去記得,儘管有著重壓,並且政治社會巨大的變化已經發生,但是,「我們都必須存活下來」,並且透過社會生活的日常技能來達成:「我們正開始建立少許的居所,來保有些許的希望」。
如果我們能夠以知識和理解來面對恐懼,那麼恐懼就會減少。藉由理解驅動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力量以及西方資本主義的散佈)的力量,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一些團體和文化會如此激烈地反對它。我們需要社會學來幫助我們理解變動中的社會結構。同時,如果我們能夠理解日常社會生活的複雜過程,那麼,我們就可以去察覺人們在面對這些巨大社會力量如何能夠克服他們的生活,並且,有些時候還會發現到另外的生活和型塑生活的方式。
作為社會學家,我們一方面要對人們經由與他人互動所建立的生活方式保持敏感度,也必須了解這個世界權力與支配的結構。社會組織從來都不會是天衣無縫且具有全面性影響力的。人們總是會找到在這些結構中的空間來生活,並且,也會找到一種並非全然由這些結構所型塑的認同。更進一步來看,巨大的社會體系幾乎未曾是運轉平順的,體系會遭遇到問題和危機,而導致人們發現到改變事物的機會。
在這第四版中,我們立基在之前版本的研究取徑並加以擴大。我們仍會持續彰顯理解權力和現代性問題的重要性,它們都會伴隨著全球化所帶來的轉變衝擊。如同以往的作法,我們會將個人與社會的認同視作是一個快速變動且激烈爭辯的領域。經由新版本的整理給予我們擴大和深化這些議題研究取徑的機會。例如,我們現在已經能夠對一些領域提供更為詳盡的討論,像是大眾媒體、女性主義社會理論以及與後現代主義相關的爭論。我們也已經能夠更新一些與政策相關的討論,像是教育和犯罪。較不明顯地是,我們比以往去羅列出一整套「標準的」社會學研究和理論更為前進了。相較於過去,社會學家們的研究是範圍更為廣泛且多樣化的,所以,我們避免去設定一套被接受的社會學知識的「正典」。
相較而言,我們試圖去傳達社會學的豐富性和想像力,以此來尋求對於這個令人困惑的(有時是令人震驚的)世界之理解。社會學家有著無可救藥的好奇心,並且,我們都會稱頌不同信念與生活方式之間的區分性(相對性)。不過,社會學家也想要對世界作出合理的說明,而在本書中我們試著去傳達社會學作為一種嚴謹技藝的意義,這個技藝是以邏輯的標準和證據為主導的。對於我們而言,這樣的技藝絕不能被消解為只是一種「相對主義」(任何的論證和宣稱都是一樣好的)。
這本教科書有著一個基本的目標:經由最新的研究和辯論主題,來提供學生一條進入社會學式理解的途徑,這樣的理解會帶來刺激和挑戰。堅持這樣的目標是我們的願望,藉由推廣社會學的推理,我們正在使學生具備了理解他們社會世界的能力,並且,他們還能創造性地改變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