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序 iii
初版序 v
◆第一章 導論:婚姻、家庭與社會 1
摘要 2
第一節 婚姻與家庭的意義 3
【一】婚姻的定義 3
【二】家庭的定義 4
第二節 婚姻與家庭的起源 10
【一】婚姻與家庭的語源 10
【二】婚姻與家庭的發展 10
第三節 婚姻與家庭的關係 11
【一】婚姻與家庭關係 11
【二】婚姻與家庭的相關概念 12
第四節 婚姻與家庭:結構、功能與變遷 15
【一】婚姻類型與家庭結構 15
【二】婚姻與家庭的功能 20
【三】婚姻與家庭的變遷 23
關鍵詞彙 25
自我評量 26
參考書目 26
◆第二章 婚姻與家庭:理論觀點 31
摘要 32
第一節 功能論者觀點 33
【一】主要問題 33
【二】家庭功能 34
【三】論點批評 36
第二節 衝突論者觀點 37
【一】主要論點 37
【二】家庭反功能 40
第三節 社會交換論者觀點 41
【一】基本假定 41
【二】主要論點 42
第四節 形象互動論者觀點 43
【一】基本原則 44
【二】主要論點 45
第五節 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者觀點 46
【一】基本觀點 47
【二】資本主義與家事勞動 48
【三】「反社會的」家庭 49
第六節 後現代主義者觀點 50
【一】基本觀點 50
【二】現代與後現代辯論 52
關鍵詞彙 53
自我評量 53
參考書目 54
◆第三章 兩性關係與性別角色 57
摘要 58
第一節 性別角色的社會建構 59
【一】性別特徵與兩性差異 59
【二】性別角色與性別認同 62
【三】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社會化 66
第二節 兩性關係的不平等 72
【一】性別偏見 72
【二】性別歧視主義 74
【三】性別角色革命 75
第三節 兩性角色的轉變 77
【一】轉變中的兩性角色 77
【二】兩性平等的概念 78
【三】兩性平等的落實 79
關鍵詞彙 81
自我評量 82
參考書目 82
◆第四章 親密關係與情色男女 87
摘要 88
第一節 親密關係與情色男女 89
【一】親密關係的本質與成分 89
【二】親密關係與性別角色 91
第二節 愛是什麼? 93
【一】喜歡與愛 94
【二】愛的元素 95
第三節 浪漫愛情類型與理論 97
【一】浪漫愛情基礎與限制 97
【二】愛情類型 99
【三】愛情理論 100
關鍵詞彙 105
自我評量 105
參考書目 106
◆第五章 性慾與社會 109
摘要 110
第一節 性行為規範 111
【一】性觀念與性標準 111
【二】性行為與性革命 112
【三】性侵害與性騷擾 114
第二節 夫妻性關係 118
【一】性愛與婚姻 118
【二】性差異與性迷思 119
【三】性滿足與性權力 120
第三節 同性戀關係 121
【一】同性戀定義與迷思 121
【二】同性戀成因與類型 123
【三】男同志與女同志 125
關鍵詞彙 127
自我評量 127
參考書目 128
◆第六章 約會與戀愛 131
摘要 132
第一節 約會的因果 133
【一】兩性吸引力 133
【二】約會的功能 135
【三】影響約會的因素 138
【四】約會行為之研究 139
【五】約會為何無法發展成婚姻? 140
第二節 約會的相關論題 141
【一】婚前性行為 141
【二】約會強暴 142
第三節 戀愛、求愛與失戀 144
【一】你戀愛了沒? 144
【二】網戀:另類求愛方式? 145
【三】分手理論 147
【四】男女分手該如何說再見? 149
關鍵詞彙 151
自我評量 152
參考書目 152
◆第七章 婚姻市場與擇偶 155
摘要 156
第一節 婚姻市場 157
【一】婚姻市場規範 157
【二】婚姻市場行為 160
【三】婚姻市場現象 161
第二節 擇偶理論 163
【一】擇偶範圍 163
【二】擇偶特性 164
【三】擇偶過程 167
第三節 影響擇偶的因素 169
【一】擇偶條件 169
【二】擇偶限制 171
【三】擇偶難題 173
關鍵詞彙 175
自我評量 175
參考書目 176
◆第八章 婚姻關係的本質與品質 179
摘要 180
第一節 結婚的理由 181
【一】為什麼要結婚? 181
【二】負面的結婚理由 182
第二節 婚姻過程的關鍵時刻 184
【一】訂婚 184
【二】婚禮 186
【三】結婚方式 187
第三節 美滿婚姻的本質 190
【一】婚姻品質 191
【二】婚姻滿意 192
【三】成功婚姻 193
【四】美滿婚姻 195
關鍵詞彙 197
自我評量 197
參考書目 198
◆第九章 不婚與另類生活方式 199
摘要 200
第一節 單身的迷思與抉擇 201
【一】單身生活知多少? 201
【二】單身的迷思與事實 203
【三】單身的抉擇與困擾 206
第二節 同居的選擇與困境 208
【一】同居的意義與特性 208
【二】為什麼要同居? 210
【三】同居的考慮與壓力 212
第三節 單親家庭與未婚媽媽 215
【一】單親家庭 215
【二】未婚媽媽 217
關鍵詞彙 219
自我評量 219
參考書目 220
◆第十章 婚姻權力、衝突與溝通 223
摘要 224
第一節 婚姻權力與抉擇 225
【一】權力的要素與基礎 225
【二】婚姻權力的分配 226
【三】婚姻權力的運用 229
第二節 婚姻衝突的來源與處理 230
【一】婚姻衝突的來源 231
【二】婚姻衝突的管理 232
第三節 婚姻溝通的內容與模式 234
【一】主要的溝通內容 234
【二】有效的溝通模式 235
關鍵詞彙 237
自我評量 237
參考書目 238
◆第十一章 為人父母與親職工作 239
摘要 240
第一節 為人父母的選擇與轉變 241
【一】決定為人父母 241
【二】延後為人父母 244
【三】自願不為父母 245
【四】為人父母的轉變 247
第二節 不孕父母與非自願無生育 248
【一】非自願不為父母 248
【二】解決非自願無生育的方法 249
第三節 親職工作與管教子女 253
【一】親職角色 253
【二】親職型態 255
【三】管教方式 257
關鍵詞彙 261
自我評量 261
參考書目 262
◆第十二章 現代社會與家庭問題 265
摘要 266
第一節 婚姻崩解與婚姻適應 267
【一】婚姻崩解 267
【二】婚姻失敗 269
【三】婚姻適應 270
第二節 姻親衝突與婆媳問題 271
【一】姻親關係的衝突 271
【二】婆媳問題的原因 272
【三】健康的婆媳關係 274
第三節 非婚姻性關係與婚外情 275
【一】非婚姻性關係 275
【二】外遇的原因與類型 276
【三】婚外情的後果與處理 278
第四節 離婚的原因與影響 279
【一】離婚的趨勢 279
【二】離婚的原因 281
【三】離婚的影響 283
第五節 家庭暴力與虐待 285
【一】兒童虐待 285
【二】配偶虐待 286
【三】求愛暴力 287
關鍵詞彙 289
自我評量 289
參考書目 290
◆第十三章 再婚與繼親家庭 293
摘要 294
第一節 再婚 295
【一】再婚與再婚率 295
【二】影響再婚的社會因素 298
【三】再婚六部曲 299
【四】再婚穩定性 301
第二節 繼親家庭重組 302
【一】繼親家庭特性 302
【二】繼親家庭生活 305
【三】繼親家庭問題 306
第三節 繼親家庭關係 307
【一】繼親家庭夫妻關係 307
【二】繼親家庭手足關係 308
【三】繼親家庭親子關係 309
關鍵詞彙 312
自我評量 313
參考書目 313
◆第十四章 結語: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 315
摘要 316
第一節 婚姻變異性與家庭多樣性 317
【一】婚姻角色的變遷 317
【二】核心家庭的轉變 318
第二節 家庭生活變異與另類生活方式 320
【一】第三次大革命? 321
【二】另類家庭生活方式 322
第三節 婚姻與家庭的未來 331
【一】21世紀的婚姻與家庭 331
【二】未來的婚姻與家庭論題 332
關鍵詞彙 335
自我評量 335
參考書目 335
◆索引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