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序 展開台灣另類發展的大願景──寫在三書譯本的前頭
前言 剽竊生物專利權 哥倫布再臨
第一章 知識、創造力與智慧財產權
第二章 生命,可以製造嗎?被擁有嗎?──重新定義生物多樣性
第三章 種子與大地
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及人民的知識
第五章 絆倒生命的TRIPs
第六章 與多樣性和平共處
第七章 以非暴力手段孕育多樣性
附錄一 有關九種基金會
附錄二 有關South End Press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3 項符合
生物剽竊:自然及知識的掠奪的圖書 |
|
生物剽竊:自然及知識的掠奪 作者:范達娜.席娃 出版社: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1-20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85 |
![]() |
二手中文書 |
$ 225 |
![]() |
中文書 |
$ 225 |
![]() |
高等教育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看似只和貿易與經濟發展有關的WTO,實則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大量流失的幫兇。TRIPs讓跨國企業在自然資源豐富的開發中國家四處掠奪在地原住民和農民的生態智慧,透過TRIPs,掠奪的行為卻可以申請「智慧財產權」、「專利權」,並在生物科技、基金工程的潮流下,讓企業的荷包塞滿;卻讓小農因為購買昂貴且具專利權的基改種子,嚴重破產,最終選擇自殺。
作者簡介:
物理學家、作家,也是印度著名生態女性主義運動者、反全球化運動者。她在印度創立「九種基金會」(Navdanya Foundation),舉凡智慧財產權、生物多樣性、生物科技、生物倫理學、基因工程等,都是席娃在知識上或透過運動奉獻心力的領域。她曾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愛爾蘭、瑞士和奧地利等地協助過許多從事綠色運動的草根組織,包括國際全球化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on Globalization)、第三世界聯盟(Third World Network),並在1993年獲得「另類諾貝爾獎」(Right Livelihood Award)。
維基百科的介紹(中文):zh.wikipedia.org/wiki/希瓦
維基百科的介紹(英文):en.wikipedia.org/wiki/Vandana_Shiva
席娃創立的九種基金會:www.navdanya.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