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枝草,一點露
家扶基金會董事長 林柏榕
再次見到《光明行》的出版,內心油然而生一份莫名的感動。暌違15年的勵志文集,在本會同工的精心策劃、九位資深文人的悉心筆耕下,翔實地呈現了十六位家扶自立青年逆境成長、感人肺腑的心路歷程。看著這些遭逢家庭變故的孩子在成長路上跌跌撞撞、一家人含著淚水與無奈度過無數艱苦的日子,卻依然選擇鼓起勇氣、邁步向前,終究發現人生路上的另一番風景。這是多麼美好的試煉、多麼美麗的結局。
家扶基金會自民國三十九年成立以來,透過首創的認養制度,至今已幫助了十四萬八千多名貧困家庭的兒童自立,其中不乏許多優秀的醫生、律師、工程師、教授、藝術家、企業家,即使多數只是一位平凡的公務員、上班族或技術人員,然而,他們在各行各業上擁有自己的一片天,成為穩定社會的力量,這是家扶基金會奉獻台灣社會五十七年的成果與驕傲。
其實,家扶基金會在五十七年前,是由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Christian Children’s Fund,CCF)國際總會董事包霖博士(Dr. Daniel A. Poling)、基督教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女士(Mrs. Lillian Dickson)與基督教門諾會宣教師高甘霖牧師(Rev. Glen D. Graber)來台創辦的。從當初在台中設立第一所「光音育幼院」,收容家庭變故的失親兒童開始,到隨著社會環境及家庭變遷,陸續於全國各地設立家扶中心,以認養扶助、家庭訪視、團體活動……等來幫助貧困失親的孩子。時至今日,本會不但已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兒童福利服務機構,在全國設有23個家扶中心、25個服務處,以及11所附屬機構,更提供貧童認養、兒童保護、家庭寄養、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中輟生追蹤輔導、外籍配偶暨弱勢兒童外展服務、鄰里托育……等多項服務。這些成果,除了奠基於當初來自美國宣教士所打下的堅固磐石,也因著本會始終秉持「及時的扶助、溫暖的關懷、社工的專業、基督的愛心」之精神,方能一步一腳印地將兒童福利服務工作深入台灣各個角落,並且幫助世界31國的貧困兒童,甚且將服務據點拓展到海外的蒙古。
從昔日接受國外援助到自立,進而參與援外、回饋國際,本會的發展歷程,正如同這些接受扶助的家庭與兒童一樣。他們從昔日的困窘環境中,以謙卑克己、勤奮克儉、堅忍不服輸的精神,逐步走向今日的自立,不僅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而且深知感恩回饋的道理,行有餘力去幫助和鼓勵那些和他們有著相同遭遇的家庭及孩子,這是多麼令人感動與欣慰的事。
猶記得三十多年前任職高中校長時,看到許多來自貧窮家庭孩子的困境,觸動了我加入台中家扶中心扶助貧童的行列,並參與志工服務至今。在參與服務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那些接受扶助的單親寡母(或鰥父)撫養年幼子女的辛勞,也看到那些經常依偎在母親身旁、怯懦無助卻又渴望關懷的小小眼神。而家扶適時地伸出援手、提供親切溫暖的關懷,無異給了這些貧困失親的孩子及家庭生命的亮光,讓他們在困境裡遇見了希望,並且成就了今天的夢想。這些經歷及感動,總是時時撼動我的心弦、刻刻激勵我堅持走在這條扶幼濟貧的道路上。
記得有位自立青年總是這麼勉勵自己:「Just Do It!」這些故事的主角們,自小即遭遇人生的各種橫逆,他們沒有悲觀的權利,只有逆來順受的磨難;然而,不向命運低頭的堅忍性格、突破困境的勇毅精神,讓他們不畏崎嶇、勇往直前,堅持「做就對了!」最終改變了命運、品嚐了生命的甘甜。我想,這正是「Just Do It!」精神的最佳詮釋。
民國八十年,本會出版第一本《光明行》之時,引起了社會廣大的迴響,一版再版;民國八十二年,《光明行》第二集出版,依舊是佳評如潮,讀者的來函回應、踴躍認購,讓我們有著莫名的欣慰與感動。
欣慰的是,我們所扶助的貧困家庭,他們不畏困苦地走出人生的黑暗與低潮,永不放棄地拉拔子女成長,使其成為今日在家孝敬尊親、在職堅守崗位、在社會反哺回饋的自立青年,其所散發的人性積極面,值得家扶引以為傲。
而令人感動的是,因為來自社會各界善心人士的付出,讓我們得以及時將幫助帶給需要的家庭及兒童,為他們開啟走向人生光明面的道路,這是何等的良善、何等的美好!
如今,《光明行》第三集的出版,我們也至盼這十六位家扶自立青年的逆境成長故事,可以激勵同處困境的年輕學子突破困境、改變命運、創造奇蹟;對於生長於幸福家庭的孩子,可以使其懂得惜福感恩及助人的道理;對於現今充滿貪慾、道德式微的社會,可以注入一股清新乾淨、價值良善的氛圍。
人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光明行》第三集所呈現的動人故事,除了再度顯現這些曾經受助於家扶的貧困家庭之生活樣貌,也突顯了過去五十七年來,本會以社工的專業及深入親近家庭的方式來幫助貧困家庭自立、和他們建立良好關係所成就的工。近幾年來,本會也因應扶助家庭型態的改變,發展資產累積脫貧方案,秉持著「給他們魚吃,也要教他釣魚」的理念,推展家長生活發展帳戶及青年自立釣竿計畫,以協助貧困家庭及孩子早日脫離貧窮。方案推展至今,已有不錯的成果。這就是生命寬度的延伸,一種靠著信心力量與社會關懷的奮進點,在人生舞台上努力演出屬於自己曲目的見證。
常常看到家扶扶助的自立青年回到中心娘家,和目前正在接受幫助的學子們分享自己成長奮鬥的歷程,並且鼓勵他們克服逆境、勇往直前,終有出人頭地的一天。這些曾經受助的孩子,他們懷抱著感恩之心回到家扶,有的成為認養人及助養人;有的提供獎助學金、急難救助金;有的協助受助家庭清理居家環境、整修房舍;有的協助中心辦理各項團體育樂活動……等,他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延續家扶那份起初的愛,堪稱是家扶最感榮耀的義工團體,也是家扶扶幼工作傳承不息的原動力。
本書的出版,承蒙台中市的大家長─胡志強市長為文推薦,並蒙李遠哲博士、暨南大學李家同教授、知名節目主持人于美人小姐、謝震武先生簽名推薦。一齣戲劇之所以撼動人心,往往不是故事的美麗結局,而是主角於功成名就的過程中,面對挫折,依然咬緊牙關、艱苦度過;承受磨難時,依然樂觀以對、永不退縮的心路歷程。悲歡歲月交織著對生命的渴望,那份刻骨銘心的悸動,才是牽絆觀眾血淚的精彩篇章。
我們真心期盼《光明行》第三集的出版,能夠給予本會目前正在扶助的一萬八千多戶家庭、三萬九千多名貧困兒童正向的思考與鼓勵,體會「一枝草,一點露」的人生哲學;也盼社會大眾給予這些逆境中成長的孩子加油打氣。當然,更盼本會匯聚眾人愛心所成就的工,能夠被大家所看見、被社會所肯定!
這世界因為有愛,才會延續;因為有心,才會美麗;因為有您,才會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