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生命祕密的終極奇想──
四十種不可思議的死後世界
字宙間另一層生命的存在意義,即在消失後的生命依然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在死後世界中,上帝如微生物般大小,所以無法察覺我們的存在。在另一種死後世界中,造物者是愚蠢的生物,祂創造人類是為了弄清楚自己能力不及之處。或者上帝如同《科學怪人》裡的法蘭克斯坦,製作出祂心馳神往的巔峰之作後,卻只想逃離其所創造的東西。又或者,在死後世界裡,上帝根本不存在。
我們到了死後世界,所有的事情會再重新發生,只是倒退著進行;或許順序全數重組,相同的事情聚集在一起,一次做個夠;或者我們可以同時享受所有可能,平行過著多重的生活;或者在死後世界裡,我們可以選擇下輩子要投胎轉化的物種。
我們只是別人夢境中的背景人物;我們會分裂成不同年紀時的自我;我們是宇宙地圖製作師所使用的活動機器人;我們是分裂原子聯盟再結合後的產物;我們是諸神想了解兩人之所以能在一起成為對偶的實驗對象;我們是上帝的癌細胞。
這是一本由四十篇獨立故事集結而成的小說。每篇故事提供不同的理由來解釋我們的存在和生死的意義。神經科學家大衛‧伊葛門想像出來的精彩故事,趣味、慧黠,但也同時讓人惴惴不安,透過這些諷刺挖苦卻引人深省的觀點,我們得以從全新的角度來觀看自己的生命。
◎五大名家聯合推薦:菲利普‧普爾曼(Philip Pullman,《黃金羅盤》)、布萊恩‧格林恩(Brian Greene,《優雅的宇宙》)、艾倫‧萊特曼(Alan Lightman,《愛因斯坦的夢》)、亞歷山大‧梅可‧史密斯(Alexander McCall Smith,《堅強淑女偵探社》)、布萊恩‧伊諾(Brian Eno,環境音樂大師)
◎全書搭配插畫家伊卡魯斯精心繪製的四十種死後生活面貌
◎全書由知名設計家王志弘親手操刀設計
◎《死後四十種生活》是一本適合隨身攜帶、隨時閱讀的小說
作者簡介:
大衛‧伊葛門 David Eagleman
成長於美國新墨西哥州。就讀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時主修英美文學,而後在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取得神經科學的博士學位。目前主持一間神經科學實驗室,研究時間知覺(time perception)、共同感覺(synesthesia),以及神經科學如何影響法律體系。工作餘暇他利用晚上撰寫小說。
繪者簡介
伊卡魯斯
興趣:讀書、畫圖與看電影(但喜歡在該讀書時畫圖,該畫圖時看電影),自詡為希臘神話中勇敢追夢的小男孩(只是現實的肚子太大,夢想的翅膀太小),如果努力的揮動翅膀,就算無法飛翔,或許也能為其他人帶來一點涼風吧……
譯者簡介:
郭寶蓮 台大社會學碩士,輔大翻譯研究所肄。專職譯者。近期譯作包括《心願清單》、《不用讀完一本書》、《血色童話》等。譯文賜教:hot8miso@hotmail.com。
章節試閱
總和
在死後世界,你會重新經歷在世時的所有經驗,但這次順序全數重組:相同的事情聚集在一起,一次做個夠。
你會有整整兩個月什麼事都不做,只在自家門前街道上開車,另有七個月整天都在做愛。連續睡上三十年,眼睛睜都沒睜開。整整五個月坐在馬桶上翻雜誌。
一輩子的疼痛在二十七小時內一次嘗個夠。車禍斷骨、皮開肉綻,還有生孩子的劇痛。一旦熬過去,死後世界的其他日子就無苦無痛。
但這不表示剩下的日子盡是愉快輕鬆。你得花六天剪指甲、十五個月找東西、十八個月排隊。還有兩年的無趣生活:望著公車窗外發呆、坐在機場候機室發楞、排隊等上網時發怔。整整一年不斷閱讀,讀到眼睛痠痛,全身發癢也不能洗澡,因為還沒到兩百天的馬拉松式沖澡時間。兩週時間全用來納悶死後會怎樣,但那刻來臨時,才發現自己身體往下墜的時間只有一分鐘。七十七個小時困惑,一小時發現自己忘了某人的名字。三個星期明白自己做錯了。兩天在說謊。六週等綠燈,七小時嘔吐。十四分鐘經歷純粹的喜樂。三個月洗衣服。十五小時簽名。兩天綁鞋帶。六十七天心碎。五週開車迷路。三天計算餐館小費。五十一天決定要穿哪件衣服。九天假裝知道別人在說些什麼。兩週數錢。十八天打開冰箱看裡面。三十四天經歷渴望的感覺。六個月看電視廣告。四個星期坐著思忖可以把時間拿來做更好的用途。三年吞食物。五天扣釦子、拉拉鍊。四分鐘納悶許多事件若重新來過,人生會是什麼樣。在這樣的死後世界中,你的所思所想和在世生活幾乎沒兩樣,但在世的一切其實祝福滿滿:因為這時每個活動都能拆解成得以嚥下的小片段,所有時刻不會持續不斷,所以你能體會人生不同事件交錯跳躍的喜悅,就像孩子在灼燙的沙灘上從這裡跳到那裡。
蛻變
死亡有三種,第一種是身體停止運作,第二種是身體被埋入墓穴,第三種是你的名字最後一次被呼喚的未來某一刻。
所以死後的你會在大廳等待第三種死亡的時刻來臨。這裡的大廳有長桌,桌上擺有咖啡、茶和餅乾,隨你自由取用。這裡的人來自世界各地,你們輕鬆地打成一片閒話家常。只不過你得明白,隨時會有「點名人」打斷你們的聊天,他會廣播呼叫你新朋友的名字,一被點名就代表地球上沒人記得他。你的新朋友聽到自己名字,整個人癱軟,雖然「點名人」友善地告訴他現在要去的地方比這裡更好,他仍滿面愁容,整張臉如碎裂後重黏的破盤子,揪結著裂痕。沒人知道那個更好的地方在哪裡,能帶給人什麼,因為從那門出去之後從未有人回來告訴我們。教人難過的是,許多人在摯愛一來到,就得馬上離開,因為摯愛是唯一記得他們的人。這一刻來臨,所有人都會搖頭抗拒。
這裡如機場的偌大候機室,在此還能見到史書中的歷史人物。若悶得發慌,你可以起身,越過一排排走道和座椅,大步往任一方向走出去。走了幾天後,你會注意到四周的人變得不一樣,並開始聽見外語腔調,看見各色人種同類相聚。你看見如地球表面的地形景觀自動浮現眼前。原來你一路橫越地表除了海洋以外的各大洲,但這裡沒有時區差異。沒人睡覺,雖然多數人希望自己能安眠。日光燈在四處提供勻亮的照明。
「點名人」進大廳呼叫下一批名單時沒人傷心,相反地有些人俯倒在「點名人」腳邊哀求被他點名。這些人通常在這裡待了很久,久到無法忍受,尤其是那些因某種不恰如其分的原因而被世人牢記的人。就以在那裡的那位農夫來說,早在兩百年前他就溺死在小河裡,現在他的田地變成一間小規模的學院,還有導遊每個禮拜向遊客傳述他的故事。為世人念念不忘的他因此悲慘地受困在這裡。他的故事被提得愈多次,真實細節就愈模糊,最後他與自己的名字徹底疏離。這名字不再屬於真正的他,卻繼續與他糾綁在一起。至於剛剛走過去的那個鬱鬱女子被頌揚成聖人,雖然她心機複雜。站在販賣機前那灰髮男人先是被捧為戰爭英雄,而後被妖魔化成軍閥,最後被封為聖徒,只因世人認為他挑起了該時代兩個關鍵時刻的必要戰火。他痛苦地等待自己的崇高地位衰落,好被世人徹底遺忘。這就是死後世界大廳的詛咒:只要我們繼續活在那些仍記得我們的世人的腦袋中,我們就會失去生命的自主權,就會變成別人希望我們呈現的樣子。
死亡轉轍器
沒有死後世界,但死後的我們以另種方式活在虛無中。
在電腦發展初期,人類腦子帶著電腦密碼而逝,所以沒人可以看到他們保存在電腦中的所有東西。倘若這些資料很重要,那麼無法接觸資料的公司就只好被迫停止運作。於是程式設計師發明了死亡轉轍器。
透過死亡轉轍器,電腦會每週跟你要一次密碼,以確定你仍活著沒死。若有段時間沒輸入密碼,電腦會推論你已不在人世,然後將你的密碼以電子郵件自動寄給公司副首。這時轉轍器還會將你在瑞士的銀行帳戶透露給繼承人知道,接收你與人爭論時對方丟過來的最後一句話語,並全盤托出你生前無法說出口的祕密。
很快地,世人萬分感激死亡轉轍器,因為這提供了大好機會,讓他們得以電子方式向人間道別。將死的人不輸入密碼,轉而開始設定電腦,讓它寄送電子郵件給親友來宣布自己的死訊。「當你們收到這封信,顯然代表我已經死了,」信件會這麼起頭,「我要利用這封信說出我一直想說卻未能說出的話……」
沒多久,大家就發現可以自己設定未來某天要發送出去的訊息,譬如,「八十七歲生日快樂。雖然我已經走了二十二年,不過我仍在此祝福你天天快樂。」
後來,大家開始更進一步利用死亡轉轍器。他們不在電子郵件中宣布自己的死訊,反而假裝自己仍活著。透過能聰明分析來信的自動回覆系統,死亡轉轍器可以捏造理由來婉拒邀請、寄出恭賀信件給家有喜事者,或者寫信說自己期待下次能有機會見到某人。
而現在,利用死亡轉轍器來假裝自己沒死的做法已經成為一種藝術形式。死亡轉轍器甚至被設定成能偶爾發個傳真、讓銀行戶頭相互轉帳,或者上網購買最新出版的小說。最先進的轉轍器還能追憶與人共有過的旅程、交換某次有趣的惡作劇回憶、開開自己人才聽得懂的笑話,或者吹噓當年勇、重提畢生難忘的經歷。
透過這種做法,轉轍器給死亡開了個宇宙超級大玩笑。人類發現自己不能阻擋死神,不過至少他們可以在死神飲料裡吐口水。
這項發明不啻對墳墓的死寂掀起了大革命。問題是對活著的人來說,卻讓我們日益難辨誰死誰活。電腦二十四小時不停運轉,隨時都能寄送死者的社交書信:祝賀、慰問、邀請、調情、辯解、閒聊,以及自己人才懂的圈內人玩笑。
社會走向清晰無疑:多數人早就離世,我們是少數僅存者。等到連我們也死,等到我們的死亡轉轍器啟動,整個世界將只剩下先進的網路訊息交換系統,訊息四處傳遞卻沒人讀信。闃寂眾星環圍著一個無聲無息的地球繞轉,人類社會只剩下電子郵件咻咻咻地來回交換。
所以就死後世界的本質來說,根本沒有死後世界存在,然而就人類之間所存在的事物來說,確實有死後世界。哪天外星文明真的無意間來到地球,它們一定立刻就能了解人類是什麼,因為屆時地球僅剩的關係網絡能讓它們一目了然:誰愛誰、誰較勁、誰欺騙、誰在旅程途中及度假的晚餐上和你一起哈哈大笑。每個人與上司、手足和戀人的關係都被蝕刻在電子公報上。死亡轉轍器對人類社會的模擬如此徹底,以至於整個社會網絡都被重新建構。地球的記憶就在電腦的0和1之間倖存下來了。
如此一來,我們就能無限期地重新回味與親友的笑話,彌補過去沒機會說出口的好話,重憶現在已無人可感受的愉快人間經驗。現在回憶靠自己存活著,因為沒人會遺忘回憶或厭煩往事重提。我們都很滿意這種安排:在死後世界中,或許唯一要做的就是追憶在世的榮光。
假使……的話
死後世界裡的你不會被拿來和他人做比較,而是和你自己做比較,尤其是和以前的你相比。死後世界非常類似於生前世界,只不過這個世界裡有以前的每個你。在電梯裡,你可能遇見以前那個意氣風發的你,或者三年前決定離開家鄉的你,或是那個坐上飛機、身旁恰好坐著某企業總裁、因此有機會到該企業工作而大展鴻圖的你。遇見這些個你,彷彿見到有番成就的表親,引以為傲的心情油然而生。雖然那些成就不直接屬於你,但你跟著與有榮焉。
然而沒多久你開始覺得備受威脅。因為這些你不是真正的你,他們比你優秀太多了。他們做出的決策更聰明,比你更認真打拼,還會更加努力設法開啟緊閉的門。這些門最後真的為他們開啟,讓他們的人生邁向多采多姿的新方向。他們的成功不能歸功於他們基因較優,全然只是因為他們比你更知道怎麼打出手上握有的牌。他們和你的人生歷程相似,卻能做出較好的決策、避開道德失誤,不那麼輕易放棄愛情。他們比你更認真改過修正,也比你更常開口說抱歉。
終於,你無法忍受和這些更優秀的你在一起,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
你開始和較差勁的你廝混,但這減輕不了你的痛苦。事實上,你不怎麼同情那些失敗的你,他們的懶散反而讓你略顯傲慢。「如果你別老看電視,離開沙發做些正經事,就不會把自己搞成這副德性。」在你還願意跟他們來往時,你這樣告訴他們。
然而在死後世界中,更優秀的你老是在你面前晃來晃去。在書店裡,你會見到他們其中一人和那個你沒能把握住的溫柔女子手牽手。還有另一個你正在瀏覽書架,撫過一排排看過的書。再看看慢跑過書店的那個你,他的身材之所以好過你,是因為他能持續上健身房,而你卻三天捕魚兩天曬網。
終於你淪落到開始自我防衛,到處找理由辯護自己為什麼不想好好過日子,不願表現得善良正直。你勉強自己和較差勁的你當朋友,一起渾噩買醉。但是就連在酒吧中,你都會看見優秀的你正買酒請朋友,慶祝人生又有好事臨門。
這樣看來,人類在死後世界所受的是一種很聰明且會自動調整的懲罰:你愈不好好發揮潛能,就會被迫面對愈多討人厭的你。
總和在死後世界,你會重新經歷在世時的所有經驗,但這次順序全數重組:相同的事情聚集在一起,一次做個夠。你會有整整兩個月什麼事都不做,只在自家門前街道上開車,另有七個月整天都在做愛。連續睡上三十年,眼睛睜都沒睜開。整整五個月坐在馬桶上翻雜誌。一輩子的疼痛在二十七小時內一次嘗個夠。車禍斷骨、皮開肉綻,還有生孩子的劇痛。一旦熬過去,死後世界的其他日子就無苦無痛。但這不表示剩下的日子盡是愉快輕鬆。你得花六天剪指甲、十五個月找東西、十八個月排隊。還有兩年的無趣生活:望著公車窗外發呆、坐在機場候機室發楞、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