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住在一個連門牌號碼都沒有的地方。
我的住處非常寒酸、原始,所以也乏善可陳;但是,能夠純真地活著,就足以令我喜悅,我只是暫時依止在這樣的狀態而已。
對修行者來說,哪裡會有永久的居所?只不過如過客一般,暫借一宿而已。
――法頂
禪師箴言
外在的富裕永遠比不上內心真正的充實。沒有任何理由能夠阻止我們去領悟人生最重要的課題。禪師的句句箴言,就像雨後湍急的溪流,又像竹林中悄然落下的霰,帶領我們進入另一種靜悟的境界。
因為我個人的福德因緣,能夠常常與禪師見面,所以寫下許多與禪師相處的紀聞,放在每一章的開頭,希望能與讀者分享那如沐春風的感受。對於每篇拙作,我都感到誠惶誠恐,惟恐一不小心,就會扭曲本書的意義與主題。
此處整理出來的文章,或許過於片面,或違背了佛陀與祖師的教言,那完全是因為我這位編者的無知所造成的。可以確信的是,雖然我見識淺薄,卻沒加入任何浮誇之詞,僅以禪師話語中寂靜的境界,獻給至高無上的讀者。
柳時華
1998年6月
1 山間獨居
對於像我們這樣一生都仰賴山林的人來說,
山林已不僅僅只是大自然。
山林猶如巨大的生命體,
是永不凋零的胸懷。
山林不只有花開花謝,
還有詩、音樂、思想與宗教。
偉大的思想與宗教,
不是從磚泥建造的教室裡誕生的,
請正視這一事實,
它們是在純淨無染的自然草叢中萌芽的。
——摘自法頂大師隨想集《水聲風聲》
✽
不久前遇到尊敬的童話作家鄭蔡峰老師,他告訴我一件法頂禪師的逸文軼事。某年夏天,鄭老師前去拜見禪師,那天異常炎熱,通往佛日庵的小路鳴蟬唧唧,讓人不覺生起在樹下小睡的念頭。
鄭老師到達佛日庵時,不見禪師的蹤影,心想,或許禪師正在午睡吧?走近涼亭喊了幾聲,良久,見禪師從遠處走來。
「禪師,天氣這麼熱,您正在做什麼呢?」鄭老師隨口問道。
「怕打瞌睡,所以我正在削竹子呢!」禪師答。
為驅走睡意,故用刀削竹;但刀與竹均是鋒利之物,稍不留神,就會傷己。炎炎夏日正好眠,禪師一人獨居,就算喜愛午睡,也是極為自然的事情,沒想到禪師竟然為了不打瞌睡,用刀去削鋒利的竹子。
過去我在印度、美國等地學習過許多冥想法門。那時正流行許多新興的靈修方法,某些人也引介了小乘佛教中的毗婆捨那(毗婆捨那,俗稱內明,指禪思的修習)。他們認為透過這種實修法門,能夠獲得真理。可是我們萬萬沒有想到,就是因為生活過於安逸,才會出現喜愛打瞌睡這種過失。
對我而言,禪師削竹的故事是一種警醒。每次只要一看到竹子,我就會想起禪師削竹的故事。禪師淡泊名利、力行獨居的意趣讓我明白,禪師是多麼盡其本分地活著。
中國禪僧仰山慧寂即使在開悟後,仍繼續在廚房裡作務。有些僧人問他為何這樣做,他答:
「為了預防牛只闖入田野,我正死命抓住韁繩哪!」
仰山大師的答案明白點出,唯有克制自心,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法頂禪師以削竹來抑心,也是同樣的道理。
禪師私下曾說過:
「我一直獨自生活,如果自己都不自律,那要怎麼修行?即使獨居,我也從不會忘記早晚做禮拜。因為只要有一天沒做,就可能變成隔一個月才做。如此,生活步調就會混亂不堪。」
坐禪與修行的真正目的,就是要獲得自由。想要獲得內心真正的自由,就需要不斷地自我檢討,就像「用斧頭敲開冰面好獲取水源」那樣,禪師的生活方式,時時刻刻都成為我的借鏡。
——編者
✽
所以懼由心生,害怕與否,皆歸因於我們內心瞬間生起的動念。
小時候我非常膽小。那時住在鄉下,如果想要上廁所,都得央求奶奶在前面領著帶去,如廁後再飛奔著回來。
後來因為某次特殊因緣,從此再也不怕黑。記得那一年,我在智異山雙溪寺掛單(掛單,亦名掛褡,是佛教裡的一種術語。意思是:在寺主的許可之下,行腳僧的衣缽,即可掛在僧堂內的鉤上,依止在那兒食宿)。除夕時有事外出,在火葬場下車。我還得從火葬場再走十五哩的路,當時下著小雨,視線不清,我一邊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一邊跑步,抵達目的地時,已是汗流浹背。
自此以後,我再也不會感到畏懼。因為,我已有體悟:一切的恐懼皆由心生。
✽
其實不只獨居的人會感到寂寞,世上大多數人都是背負著自己的影子而活。回首望見自己的影子時,誰不感到孤寂?若無法領受寂寞的感覺,此人必定是麻木不仁的。
也許,過於沈醉寂寞的世界也會產生問題,但通過這份孤獨,亦能達到自我淨化、提升生命的境界。所以偶爾,我們也應該如感覺到饑餓那般,本能地去體會孤寂。
我早已習慣了獨居生活,所以並不感到孤單。對我而言,獨居已經成為一種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
與別人同住,最終會忘卻對生活應有的感激之情,忘記生活的意義,逐漸喪失獨特與光彩,因此可以說,獨居者總會有些怪癖;簡言之,就是個性倔強,所以註定要一個人獨自生活。
習慣獨居後就不會給人添麻煩,還能做自己鍾愛的事。
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對我而言,可真是莫大的歡喜,如果不是有幸漫步於山谷之中,怎麼會有機會聽到冰層下潺潺的流水聲呢?這就是山居生活的美妙。
✽
人類、大自然及整個世界,都是自心的顯現;唯有保持心靈的純淨與澄明,世界才能純淨與澄明。世界上的一切不幸,以及所有不合理的事物,都是因為我們的心靈不夠純淨、清澈與芳香所致。
我們過份在乎外在的事物,才會讓心靈荒蕪。就算擁有更多物質,內心仍感到無比空虛,完全摸不著頭緒。
因此,即使不是佛教徒,也要經常捫心自問:我是誰?我真正的內心是什麼模樣?如此不斷地自問,生活品質就會漸漸獲得改善。
✽
人不要作繭自縛,應該像花朵一樣,能有不斷綻放的勇氣。
有生命的花,昨天開放的姿態與今天是不一樣的,因為花兒每天都散發出不同的香氣與光彩。
✽
放下,並不是要你離家出走,而是要你跳脫舊有的思想與生活習慣。如果不這麼做,只是一味地追隨他人,便無法主宰自己的人生,只能跟隨他人的節奏,隨波逐流,失去自己的光彩。
走出來,是要讓自己能夠自主地重新展開新生活。只有徹底擺脫老故事、舊籬笆、舊思想,才能展開全新的人生。
生命常新。生命猶如奔流的河水,不斷向前。如果我們的生命被框限在沼澤裡,生命之流必定會受阻。我們應當隨時把阻攔生命之流前進的堤壩推倒,使之奔流不息。
✽
幸福是什麼?我們能因外在的事物感到幸福,但是發自內心、散發著花香般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我們不會從顯而易見的事物中感受到幸福,因為幸福藏在微細處;對生活心懷感激,細心入微地關注周遭,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幸福。
不要過度依賴現代文明的工具。找個晚上把電視關掉,不用電燈;點燃一根蠟燭,即使不在山中,我們也能間接體會山中的幽靜。
與兩三親友一起啜飲淨雅的綠茶,暢談恬淡的話題,感受生活的香氣;偶爾放下電話,不看報紙,用十分鐘或三十分鐘,挺直腰杆面對牆壁,問問自己:「我是誰?」
如此就能從最源頭處認知生活的面貌,自現代文明工具的束縛中解脫。每天哪怕僅擁有一瞬間的清靜、自由,我們的生活品質就能大大改善。
✽
分享彼此的生活,並不是指互相共用財物這類物質的東西,而是分享溫暖的話語,分享你的所見所聞。與人共事或共處,若缺少了分享的喜悅,就會失去生活的樂趣。在任何時空裡存在,若沒有與人分享的喜悅,就稱不上「生活」了。
即使生活很貧困,只要懷有分享之心,就能與他人共用。我們在與他人分享內心的同時,自然也能與大家共用自己的財富。這麼做,能讓我們的內心更充實。從世俗的角度來看,與人分享似乎會讓我們所擁有的減少,但從精神的層面來看,分享會讓我們擁有更多。
禪思小徑
✽
不管擁有多少財物,永遠都不會滿足,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大多數人長期處在精神饑荒的狀態,他們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生活闊綽,精神上卻貧乏空虛。由於只追求「大」與「多」,就將「小」與「少」所具備的美麗、珍惜、愛與感謝全都忽略了。
幸福的條件是什麼呢?幸福就藏在美麗、珍惜、愛與感謝之中。從香氣怡人的一杯茶中,有時候也能感受到幸福,這使我心懷感悟。走在路上不經意看見一朵盛放的丁香花,也能讓我體會幸福的感覺。那朵花讓我獲得了一整天的精神愉悅。
有時,朋友的親切話語,哪怕只是一通電話,也會讓我感到無比幸福。幸福就是源自如此細微的小事,而不是從顯而易見的特殊大事而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幸福。
✽
如果用繪畫來比喻,「單純」就是水墨畫的境界。用墨彩渲染而出的,不是單一的水墨色彩,而是所有的色彩。
我們經常把東西填滿到溢出來,卻從不考慮將容器清空。若用其他方式來表現,單純與簡樸就是沈默的世界,或空寂與圓滿的世界,是空闊又充盈的境界。留白與空間之所以美,就是因為它很單純。
✽
只有清空才能聽到內在心靈的聲音,清空才能容納新東西。大多數人不懂清空,只知道執取與擁有。
拋開執念,放棄一切,我們才能真正聽到心靈的聲音。全部清空時的那種純粹的飽滿感,就是淨土;捨棄一切,從束縛中解脫時的那種純淨的圓融感,便是極樂。
✽
內心充實的人是幸福的,淨土屬於他們。雖然他們擁有的比別人少,卻能從單純和簡樸中,不捨生活的純真和喜悅。他們是真正懂得清貧之道、懂得生活的人。
簡樸中不忘生活的喜悅和純真並不是貧窮,而是富有。不應縱容欲望,而應拋棄欲望。
捨,使內在發光。我強調清貧,不是要你外現窮相過日子,而是為了遏制無盡的欲求。所謂的清貧,就是打起精神,客觀冷靜地審視自己的人生。將過去的生活與現在的生活重新比較一下,省思自己正在過何種生活。
✽
清貧並不是為了克服經濟危機的一時之舉,而須成為我們慢慢熟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