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帝王打天下治天下,無不求賢若渴,以人才謀士為依靠。商湯、周武、秦始皇、劉邦、朱元璋、皇太極、毛澤東……都如此。「三顧草廬」、「房謀杜斷」、「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等經典佳話,無不折射著那些謀士們的智慧與貢獻。一部三國史,就是一部人才爭鬥史;一部中華史,就是一部謀士智慧史。
在歷史上,謀士有很多稱謂——軍師、智囊、幕賓、參謀、拾遺、顧問、門客。謀士又不同於智謀之士。智謀之士大概有三種人生作為:一是為帝王之師或帝王謀臣,出謀劃策,輔主成功,如姜太公、張良、劉伯溫;一是為帝王相將,躬身實踐,匡扶宇內,如曹操、李世民、曾國藩;一是為布衣書生,著書行世,人不知其詳,如黃石公、李筌、趙本學。很顯然,謀士只是智謀之士中的一類,也就是帝王之師或帝王謀臣,當然也有身居世外但心繫天下的謀士。
在國外,謀士同樣歷史悠久。比如17世紀30年代,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他的軍隊中就設置過類似智囊角色的人物,需要時,就召見他們,請他們作諮詢出主意,以後被各個領域運用。
《易經》自始至終都在探討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生」。怎麼才能「生」呢?又說了——孤陽不生,孤陰不長。也就是說,要「生」,就必須有陰,也有陽,且陰陽相交、相感、相和。
天是陽、地是陰,有天有地,天地交感,才有了自然萬物。男人是陽,女人是陰,世界上有男人也有女人,才有了人類的繁衍。在歷史上,凡是宦官專權的朝代,肯定是混亂不堪、民不聊生。唐朝的末年、明朝的後期,都是如此。原因就是這些宦官,不男不女,違背了陰陽和諧的自然法則,他們執政必然引起混亂。
對於一個朝代而言,它要開疆闢土、生生不息,就必須遵循陰陽法則。它的陽就是一國之君,就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它的陰就是深藏智慧與謀略的謀士。有天子,也有謀士,一個國家才有了存在的根基。天子和謀士能夠心心相印、和諧相通,一個國家才能夠興旺發達,才能為百姓帶來福祉。這樣一個朝代才有了無限「生」的根本。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而最精彩、最富有智慧的就是歷朝歷代的謀士們所思所想所謀所做。他們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或成就一國、改變一史,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或扶危濟世,志在四方……歷史若是少了他們,不知少了多少精彩與智慧,文明的腳步也會因此停滯不前。當今是和平盛世,更離不開謀士的謀劃與輔佐,這樣才能夠實現真正的大生、大富、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