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教導過的美容常識
最近,有沒有好好地照過鏡子呢?
『想擁有美麗的肌膚』
世上的女性們無論身在哪種年代即使有了這麼明確的目標為什麼總是迷失在其中呢?為何無法爽快地過去美容專櫃呢?
這個答案卻是相當簡單『因為不了解自己的皮膚……』
因此當美容專櫃推銷新產品的時候,是說不出口『不!』因為對自己肌膚來說無法判斷什麼是必須的,什麼卻是不要的,會變成『好像會被推銷買下各式各樣的東西好恐怖』這種事發生。追跟究底,通常被建議購買的保養品,有不少人事後感嘆『這個保養品,不適合我用耶!』,或『強迫被購買的』。
比如說去醫院的時候,被尋問『是肚子疼痛嗎』『是頭痛嗎』卻無法答覆,連醫生也不知道該下哪種處方的藥了。如此,說不定只好匆忙拿出安全的藥『請先喝喝看這個吧』。
美容專櫃也是相同的。『自己的哪裡想要怎樣呢』像這樣無法釐清目標的話,結果往往是買了不需要的東西,容易被新產生吸引住,選擇錯誤觀念的『高價商品會更有效果』。
我認為保養品有沒有效果,一半是選擇這個自己的責任。要確切了解自己的肌膚,正確使用必須品的話,是不可能會失敗的。
因此現在,我想要大聲呼籲,『請確實照個鏡子吧』。
恐怕會有多數女性回答『鏡子有每天照呀』但是就我在長年在肌膚專櫃的經驗看來,若是說『請照個鏡子吧』,大家多會檢視的是化妝的吃妝度或是眼睛和嘴唇的的形狀,更或是檢查髮型等。
而且,只要是臉頰有一點乾燥,就恣意認定自己『因為是屬於乾燥肌』。像這樣錯誤的觀念往往會讓肌膚導向不正確的方向。
也可以去檢視化妝的吃妝度,但比這更重要的是,比如,『臉有沒有歪斜呢』『氣色如何阿』『有無光澤』等,希望能將檢驗這些項目養成習慣。這樣下來,會看見自己肌膚真正的狀態和這一天的情況。
大部分的客人,只會列舉自己肌膚的缺點。『斑點……』『皺紋……』『鬆弛……』等。我想或許是謙虛,但這些都並不是真正的問題阿!幾乎都不是這樣想。好的壞的全部攤開來之後,才能了解自己肌膚真實的一面。理所當然的事卻往往是最讓人恐懼的,但願各位能早點認清。
意識到『想要變美麗』這件事
『人並不是因為悲傷而哭泣。是因為哭泣而倍感悲哀。』
這是美國的心理學家、貝姆所主張有名的說法,換作我,會這樣說。
『因為肌膚很粗糙所以『已經不行了』,而是當意識到『已經不行了』開始肌膚會變得粗糙』。
也就是說即便塗抹高級的化妝品,沒有信心的人還是不會變漂亮,保養肌膚論也可說是精神的理論。所以我主張,『要想改變肌膚,請先改變想法吧』。
無論如何,女性在結婚生下孩子之後,容易忽略自己的事。接著會出現兩個論點,『我已經沒救了』『因為孩子的未來需要花費很多錢』。從旁來看,這些全部都是藉口。因為,就這些人來說,買名牌或旅行等,其他的事都確實已花費不少金錢了。
換個話題來看,『製作酒的酒場若是在制造時播放古典音樂的話,會釀造出美味濃厚的酒』,或是有『光聽搖滾樂的水果店裡頭的商品都是酸的』等這樣流傳的耳語,我相信這絕不是謠言。也就是,並不是在乎『使用這個了嗎?』而是對於『該怎麼用?』這部分,把它擺在第一位才是重要的吧。
舉例,有兩位使用同樣的化妝品保養的女性來比較,每天光是照鏡子這件事,『無意識的A小姐』這麼想『就這樣了吧』,和『有意識的B小姐』會自言自語說『今天的臉色不錯嘛』,她們的肌膚差異不容小覷。老實說,因為女性同性間的褒獎多少含有嫉妒成份不必太去理會。更需重視的是自己對肌膚的讚美。這種『孤芳自賞派』是非常有效果的。
為什麼,我明明在闡述肌膚保養卻在此提出這種精神的理論呢?其實我自己本身有過因執著把肌膚從地獄逃出來的經驗。
從現在算起約在20年前,我的丈夫因病去世,整整一年的時間我都是以淚洗面。導致不僅身心俱疲肌膚也是變得粗糙不堪,好像變成另一個人。那時候我從 一個機緣開始,心想只要救命什麼都好,一邊祈禱『上帝阿拜託您,請讓我變漂亮吧』,一邊努力使用化妝水面膜、保濕面膜等。然後不斷給予乾燥肌膚水份之下,肌膚終於回復飽滿亮麗。但是,如果那時想著『反正沒用了』就放棄的話…..。一想到這不禁不寒而慄。
從自己意識到『想要變漂亮』的時候,就是開始保養的吉祥日。這樣的意識能勝過任何的化妝品,請千萬不要忘記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