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可以贏得有趣,只要帶著嚴謹態度去演出的人,都能愉悅地對待生命中嚴肅之事。
學習的目的何在?為了生命本身,還是為了謀得一職半位?填鴨式的教育會培養出什麼樣的下一代?特殊的孩子只能躲在特殊學校裡嗎?評分制度是創造出贏家還是輸家?還有其他評鑑學生能力的更好方式嗎?我們的孩子需要什麼樣的學習環境呢?
在這本書中,施密特用他親身的經驗與你分享,人與人之間要如何互相扶持,才能讓彼此的生命散發光采,大人們要如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挑戰他們生命的學習鬥志,讓我們一起為現在的學校教育方式把脈,共同思考如何為孩子打造一個更美好的學習環境。
先透露兩招基本的激勵祕訣:一招是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個「有用的人」,另一招是讓他覺得自己「可以做些事」,那你就成功一半了。令一半呢?答案就藏在書裡面,等你自己去挖掘!
本書特色
什麼樣的力量,可以使人變堅強?
什麼樣的學習動機,可以激發生命的潛力?
什麼樣的學校,可以讓孩子在其中學得有趣、活出自信?
施密特認為,找到學習的樂趣,才能贏得精彩的人生。
讓我們一起用愛與尊重,打造一個充滿學習樂趣的環境吧!
我夢想一個世界,在那裡,人本身的價值,勝過他所有能力的總和。—萊納.施密特
作者簡介
萊納.施密特(Rainer Schmidt)
2008年北京帕奧盛讚他為:殘奧會七朝元老、賽場英雄、生命強者!
1965年2月18日出生於德國波昂附近的加德洛特(Gaderoth),是個典型的多重障礙孩童。他生無雙臂,腿部殘障,但卻克服了這些障礙,成為德國勇奪多屆殘奧桌球獎牌的傳奇人物。家中是虔誠的新教徒,從小就上主日學,青少年時期並積極參加教會青少年團體。在26歲的時候,因為想透過信仰與神學的探究,連結自身殘障的生命問題,因而進入傅伯塔與海德堡大學神學院就讀神學,2000年封立牧師。現任職於波昂的教育神學中心擔任部門負責人,也受邀在各企業、民間團體進行教育、心理、生命教育等主題的演講,同時擔任殘障桌球的客席教練,也是自由作家。
譯者簡介
陳惠雅
東吳大學德文系畢,德國畢勒費德專科大學(FH Bielefeld)社會教育系碩士,目前是出版社的主編,兼職德文譯者,譯有《力挽狂輪—潘霍華的生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