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你需要的邏輯基礎在這裡
蔡清田(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本書作者安東尼.威思頓是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艾隆大學哲學系哲學與環境研究教授,專長為環境倫理學,他在此方面有許多知名的學術著作。除此之外,威思頓在寫作、論證、創意思考等研究領域的著述豐碩也頗負盛名,特別是他所撰寫的這本書。
本書豐富而嚴謹,內容包含:一、簡短論證;二、概推;三、類比論證;四、資訊來源;五、因果論證;六、演繹論證;七、延伸論證;八、論證式論文;九、口頭論證;以及常見的謬誤、定義、延伸閱讀。
其中第八章〈6大法則,寫出論證清晰的文章〉,有如醍醐灌頂,提醒讀者進行論證式論文要能一針見血、宣稱或提議要清楚、論證就是你的大綱、詳察反對意見並迎頭面對、取得回饋加以利用、務必謙虛等等,這是從事論文寫作非常重要的論證策略。
尤其令讀者眼睛一亮的是,本書舉出不少生動、活潑、有趣的實例,以說明口頭或寫作用詞常犯下的混淆不清、似是而非的邏輯謬誤,並能適當地指引讀者避免發生這些謬誤,協助讀者找出論點的破綻,以及如何加以因應克服,可以有效地協助學生建立邏輯和辯論的基礎。
本書不僅是大學生通識課程的重要讀物,也是哲學、文學、科學與相關系所學生的重要參考書籍,更是研究生論文寫作的入門之徑,可與拙著《論文寫作的通關密碼》相互輝映。
整體而言,本書內容能夠引導讀者學習如何簡單明瞭、有條有理、合乎邏輯地表達個別論點,再由個別論點的陳述,擴展到整篇論文的舖陳、排列、組合,不僅要經過精心設計,在論證上也要能運用具說服力的理由和豐富證據來支持結論。書中提供具體的法則,每個法則都有明確清楚的範例,以及嚴謹可靠的詳盡解說,是許多學習領域及學科尋找論證與建立論證的有力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已經譯成八種語言,是流傳相當廣泛、聞名於學界的一大傑作。尤其是這個新版本(第四版)提供了全新的範例和主題、用更簡潔清晰的焦點來探討延伸論證,以及深入淺出地探討口頭論證的新章節,都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譯者王志弘是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翻譯過許多有關都市研究、人文地理學與文化研究領域的名著,因此由王教授來翻譯這本名著,可說是最恰當的不二人選,能與原著相得益彰,值得推薦。
推薦序
論證有力,歪理無所遁形
畢恆達(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許多研究生撰寫論文時,對於研究方法的命名歸屬有著深層的焦慮,於是沒有讀過胡賽爾就企圖使用現象學方法、不理解高達美的著作就標榜使用詮釋學方法,或者用到資料編碼就宣稱是扎根理論研究。這個時候,我會建議他們閱讀本書,告訴他們,與其使用花俏的命名卻名不符實,倒不如札實地(從簡單到複雜的)把論證說清楚。
本書通篇以生動的實例,篇幅雖短卻又深入而有系統地告訴讀者論證的種種。首先討論何謂論證,作者認為提出論證就是「提出一組理由或證據來支持結論」,並且以實例來說明前提、理由與結論。接著教導讀者如何從可信賴的前提開始,避免抽象複雜的語言,進而建構論證。第二到第六章討論各種不同的論證形式,包括歸納論證、演繹論證、因果論證、類比論證。中間的第四章特別說明如何引用公正、充足的資料來源,進行交叉檢驗,還特別警告讀者小心使用網路資源。第八與第九章則按部就班地利用許多實例、建議與提醒,分別討論口頭報告與撰寫論文如何提出論證。附錄有兩部分,包括常見謬誤與定義,雖然是附錄,其實與正文同等重要。
這本書的核心就在於鍛鍊批判思考,不只適合研究者,也適合所有想要訓練獨立思考與論辯能力的一般人。社會存在許多具有爭議的議題與政策,例如死刑是否該廢除、通姦是否該除罪、流浪動物是否該結紮、女性專用車廂是否該設置等。這些決策與我們息息相關,任何人都可以表示意見。然而,我們要避免情緒用事、人云亦云,就要提出有力的論證。
讀者可以參照本書試試,首先用詞與定義要具體而清楚,並且前後一致;搜尋公正、充足、具代表性的經驗證據,並進行交叉檢驗;嘗試各種可能的解釋與替代可能;考慮反例,並針對反對意見給予正面回擊,同時態度要謙遜;適當地使用類比或比喻;檢查是否出現邏輯謬誤(如循環論證、過度概推等);提出具體而清楚的宣稱與提議。
本書不會是研究方法課程唯一的教科書,但卻是每位研究者應該隨時翻閱的參考書。對於社會上歪理充斥而感到憤怒,進而苦思對策的人,更是不能錯過此書。
譯序
生活中不能缺少這些能力
希望這篇譯序吻合本書精神:論點清楚而簡潔。在此先說明兩點:第一,這是一本重要的書,人人都需要;其次,這本書的翻譯是個眾志成城的過程。
本書作者設定的讀者群是大學生,因為他引介的法則,正是協助大學生理解和探索知識的基本技能:澄清思路、提出與評價論證、撰寫條理分明的學術論文,以及有效的口頭發表。同類型的書籍不少,但這本言簡意賅的作品,顯然廣受歡迎。自一九八六年出版第一版以來,歷經一九九二年第二版、二○○○年第三版,以迄目前二○○九年的第四版。在極度市場導向的美國出版界,有機會持續增訂改版,顯示該書擁有穩定銷量,也受到不同世代讀者(包含大學生和授課教師)的歡迎。我們可以推測,輕薄短小、簡明扼要應該是它受歡迎的重要因素。雖然,略有基礎的有識之士,或許覺得太過簡單,許多法則只是老生常談。但是,簡單正是入門指南的關鍵,而老生常談往往富含易受忽略的真理。
當然,銷售數量不足以確證這本書的重要性,以及人人都需要它的理由。我們必須回到本書的廣大用處來考察。如前所述,有效的推論、修辭、寫作與表達,都是理解、探索和傳達知識的基本技能。然而,這些技巧不僅適用於理解、探索和傳達知識,還有助於批判性地檢視各種思想言論(包括自己的想法,因而具有反思性),並在建立、分辨和評價論證的過程中,持平地考慮各種不同意見和可能方案,從而提出更合理的思想,以及解決問題之道(這正是作者的主張)。
易言之,本書並非只是大學生的寫作指南,還是培養具備批判意識的公民的導引。就此而論,讀者群自然包含了全體公民。早先的版本中,作者將此書歸類於「非形式邏輯」,後來則定位於「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這不僅是學術和教育風潮的轉變,也意味了有條理的思辨並非深奧的學院技巧,而是日常生活中人人需要的基本能力。
台灣十餘年來教育改革的重點之一,正是以基本能力的培養為教學目標,並據以建立課程結構與內容(註: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列舉的基本能力包括:「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欣賞、表現與創新;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表達、溝通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規畫、組織與實踐;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這些能力中有許多直接與本書所論有關,也幾乎都以此為基礎)。晚近各級學校「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多元文化」和「性別教育」等新興領域,莫不強調要以反思自省和批判對話的精神,揀選分辨繁雜多樣的媒體訊息、了解異質文化的生活風格與觀點,以及體察不同性別和性傾向(以及年齡、族群、階層和身心狀態)人士的特殊處境和需要。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具備批判思考和合理表達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跟家人討論假日該去哪裡玩、想弄清楚談話性節目來賓的發言有沒有道理、寫一封抗議信給報社編輯;或者,尋思達到快樂生活的各種可能,我們也都需要訴諸暴力、定見及情緒以外的論理技巧(這並未否定在某些情況下,暴力、定見和情緒的重要影響與需要),來構想妥善的行動方案。因此,這本簡潔易懂的書不僅適用於大學,也合乎各級學校的教學所需(中學生或可自行參閱,小學則可以由教師善加運用),更是一般人可以輕鬆參考的指南。它的簡潔明瞭,對各類讀者都是個善意的邀請。
當然,譯文是否通暢,是善意邀請能否奏效的重要因素。這本書裡頭有些邏輯和修辭術語,甚至陌生的拉丁文。不過,這些術語只是慣用標籤,每個觀念都有清楚解說;讀者只要循序漸進,從前言開始讀,應該不成問題。
本書翻譯的因緣始於二○○○年,當時我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任職,面臨了指導研究生撰寫論文的任務,苦於缺乏可以給學生參考的基本思考與寫作技巧材料。我的同事陳信行教授隨手取出了本書的英文第二版,說是美國普遍使用的書籍,應該有幫助。我翻閱後,深表同意,但考慮學生的吸收能力,打算譯為中文。當時我另於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攻讀,為求時效,遂與幾位翻譯所的同學在很短時間內分工譯出。她們是余佳玲、王玥民,以及李向慈,目前都是有豐富經驗的譯者了。雖然目前的第四版經過大幅增刪,換掉了約八成範例與主題,更動文字幅度近七成,但這些同學的初稿,其實是目前譯文不可或缺的基礎。
由於當初譯稿只是當成補充教材,在自己的學生之間流傳,並未多想正式出版之事。二○一○年,所以文化主動邀約此書翻譯工作,我即刻應允,很高興這本人人需要的書得以出版。本書始譯雖經數人之手,但由我總攬最後譯文的責任。
給中文版讀者的信
從我開始收集到最後成為你手上這本書的法則算起,幾乎已經過了三十年。最初的用意只是為了我的學生、還有我自己能夠組織更好的論證提供一本指南,代替大多數在我看來太強調批評的批判思考教科書。這些教科書專注於找尋和揭露謬誤,卻不利於提出良好論證的建設性工作。
我完全沒想到有那麼一天,本書會繞行大半個世界,變成中文版。我深感榮幸,也很高興。在各位開始研讀本書技巧,並善加運用之際,我要深切祝福每位中文版的讀者和學生。
這三十年裡世界改變了許多。無論在政治上、文化上或環境上,我們關係日漸密切,彼此依賴甚深。民眾和民族之間似乎更有文化覺察、更好奇,有時候更相互尊重,但偶而也會因為歧見和爭議而四分五裂,這些歧見往往根深柢固、充滿情緒,使得嚴謹討論或尋求妥協變得十分困難。然而,當今的關鍵議題,像是氣候變遷、食物、神與宇宙、國際關係和全球安全,以及其他課題,都亟需審慎的論證,也需要其他人的仔細聆聽和分析。
同樣的,日常課題的論證也是關鍵所在,讓我們得以朝更加警惕與建設性的方向前進。當然,我所講的「論證」並非打倒對方的意思,而是本書一開始就指明的意義:用批判且開放的心靈,導引自己或對方的思路,用好理由來支持深思熟慮的結論,讓人心悅誠服。這不是件容易的工作,也從來不會完善,但在這種意識下的論證,會帶給我們最佳的指引。
也許有那麼一天,在某個地方,你我會在觀念與論證的交流中相遇,論點有建設性又出色,既前瞻未來又能彼此合作。我深切期盼這一天的來臨!
安東尼.威思頓,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杜倫,二○一○年九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