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序
自古以來有生必有死。人死了就有殯葬活動。殯葬,指安置並悼念往生者的一系列活動及其相關的禮儀規範。它是人類最古老的活動之一,與人類同在。自城市產生,殯葬服務就成為了一個行業。所謂殯葬服務業,就是專門提供殯葬服務的行業。
「工業革命」以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道主義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人類進入了一個以人為中心的現代社會新時期。殯葬服務逐步社會化,服務品質也獲得了全面的提升,殯葬服務業也被視為體現人的尊嚴的一個行業。這就是殯葬服務學產生的時代背景。
「殯葬服務學」屬於運用社會學範疇,是社會學的一個分支。一門職業要上升到一個學科,必須既有理論體系又有操作規範,必須有一個完整的教材體系,這樣它才可以進入院校教學的課堂。本書就是企圖使殯葬服務從一種職業操作,上升到一個學科高度的嘗試,故名之為《殯葬服務學》。
1993年春,我書寫了「關於在中國的院校開設殯葬職業教育的論證報告」,此為筆者涉足殯葬之始。自那以來,我到過的殯儀館和公墓已不下百家。每到一地,多會注意其制度管理、人員素質和企業文化、操作過程、硬體建設、環境衛生等,並留意他們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包括職業之於人生所帶來的酸甜苦辣。1995年秋,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招收了第一屆「殯儀技術與管理」專業的學生。該年也是中國院校進行殯葬職業教育之始。1998年2月,筆者所著的《殯葬文化》(上、下)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此後便著手編纂這本《殯葬服務學》,以期為中國殯葬行業提供一部規範教材,因為迄今這一領域還是一個空白。將自各殯儀館所搜集的資料,結合筆者本人對殯葬服務的理解,進行系統化和理論化的提升,開始是給殯儀系學生上課的教案,隨之編綴成書。由於本人的教學工作,以及殯儀系的教學管理等行政事務十分繁忙,加之本人對殯葬服務的理解也有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因而原以為很容易寫的一部書,卻斷斷續續撰寫了四年。常常是寫了又改、改了又寫,現在仍然覺得不盡人意。本書中的表格是從一些殯儀館搜集而來,僅供參考。各殯儀館的業務量不同,從一年的幾百、幾千到一萬、數萬具不等,各地的文化水準也存在著差異,因而使用的表格不盡相同。有的已採用了殯葬服務軟體,有的則還是手工填具表格。各表格之間雖存差異,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前後銜接,不出漏洞」。
第五、六兩章引徵於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於1995年編的《防腐整容學》。根據殯儀館現行的防腐、整容、化妝的實際情況,進行摘錄並重新排列次序,同時還參考醫學院編的一些同類教材。本書的討論側重於殯儀館,其中的服務原則及服務模式對陵園同樣有借鑒作用。
謹向本書寫作過程中,提供筆者援助的單位及個人表示深深的感謝,他們有:臺灣龍巖集團龍譽國際有限公司及董事長李世聰先生、深圳市殯葬管理所及所長王簡先生、江西南方環保機械(集團)總公司及總經理金治平先生。由於本人經常出差在外,龍巖集團曾贈送給我一台價值2萬元人民幣的手提電腦,深圳和南方則向本人的研究活動提供過資金援助,在此深致謝意。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主任朱金龍先生曾審閱本稿,提出了許多的寶貴意見,對此謹表謝忱。惟書中若有誤,仍由本人負責。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王夫子
蘇序
「禮儀師」、「喪禮服務證照」雖然在最近幾年已成為臺灣地區輿論與求職社群間的熱門字眼,但對於臺灣地區的一般民眾而言,從小到大的求學、社會工作歷練中,「殯葬」二字被書寫的次數不但極為少見,甚至就連主動閃過腦海的頻率也是屈指可數。至於對「殯葬」義涵與相關活動內容的接觸、瞭解,除了收到所謂的「白包」,參與往生親友的公奠禮之外,大蓋僅有在自身至親往生時才會有較為深刻的體會;在一般狀況下則因著忌諱、怕觸霉頭的心理作用,對「殯葬」多抱持著「懼」而遠之的態度。
也因此,當各類服務業在臺灣地區蓬勃發展,學術與教育領域也多所探討、紛紛設立系所的現今,唯獨殯葬服務業一直無法獲得官方教育機構的正式支持,一直被視為旁門技術之流,而學術界也遲遲未能將臺灣地區特有的殯葬文化內涵、知識、技術、產業結構、服務作業標準與經營管理模式等,整理出一套完整、具公信力,且兼顧學術與實務的殯葬服務系列教科書。反觀大陸,近十餘年來,在政府公部政策的強勢主導及高額經費支持下,各地的殯葬設施、設備不斷地整建、翻新,其創新度、管理格局早已超越臺灣地區各縣市的公有殯葬硬體;在行政與技術人才培育方面,更設立了多所技術院校層級的殯葬相關科系,而且直名「殯儀系」。其中由王夫子教授(本名王治國)於湖南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所發起、催生的「殯儀系」,至今已成為大陸各省市殯葬服務人才的主要培育搖籃。王教授早於十年前,以其多年的學術、教學與實務經驗為基礎,彙整文化典籍與實務技術,陸續編寫成《殯葬文化學》、《殯葬服務學》及《殯葬管理學》等專業教科書籍,該系列書籍已然成為殯儀相關科系學子所必讀的經典。幾年前,臺灣地區幾位長期涉略殯葬領域的學者也曾撰寫並出版一系列殯葬教育叢書,目前任職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的鈕則誠教授,曾有打算將王教授所撰寫的系列書籍出版成繁體字版,然而因為鈕教授的教職工作與教育行政能力為校方所倚重,事務繁忙而分不開身,故遂將《殯葬服務學》一書繁體字版本的修訂、增補與校閱工作,交付給身為學生的我來執行。
王教授與我已有十二、三年的情誼關係,多次到長沙參訪及傳授經驗的過程中,屢屢都能深深感受到殯儀系在設備軟硬體及教學品質上的長足進步,而王教授也曾多次率殯儀系老師群或大陸地區殯葬業者抵臺觀摩殯葬各地主管機關、教學機構與私人經營組織之教育發展、硬體設備及服務作業。故在與王教授的互動過程中,雙方對於兩岸殯葬議題的看法與趨勢走向也有了一定的默契與共同願景。承蒙王教授的首肯,答應由我將其所撰寫之《殯葬服務學》重新修整成以臺灣地區大眾為主要閱讀人口的繁體字版本。
筆者考量海峽兩岸在政、經、法律、用語與實務面上的差異性,這本繁體字版的《殯葬服務學》與原著比較起來,首先,做了一些文字用語、述說語氣,以及殯葬專有名詞的調整;其次,為使本書貼近臺灣地區殯葬產業現況,本書所使用的死亡統計資料已轉化成近年臺灣地區的數據;此外,為使本書內容有較為完整的「服務學」論述,也將原著中較偏重於「管理學」的篇章刪略,並增補了臺灣地區殯葬服務鏈所特有的章節,例如:「喪葬後續關懷」等。
海峽兩岸之殯葬服務流程目前有不少差異點,讀者需要先瞭解這些差異的重點,方能於閱讀本書後,對於兩岸的殯葬服務有較為完整的認知。這些差異重點提示如下:
1. 從死亡至出殯(告別奠禮)火化所需時間:在臺灣,都市地區平均10至15日,非都市地區時間拉得更長;在大陸人口密集地區則有法律限制,遺體須在3日之內火化。
2. 殯葬專有名詞差異:例如在臺灣的「豎靈期間」,在大陸則多稱之為「守靈期間」或「守喪期間」;在臺灣民眾較為知曉的是「告別式」或「告別奠禮」一詞,在大陸則通稱為「奠禮」、「追悼會」、「追思會」或「追思奠禮」。
3. 宗教影響殯葬服務的程度:臺灣地區90%以上之個案深受宗教或臺灣民間信仰之影響,而在大陸地區目前較不受宗教影響,但隨著宗教信仰的逐步開放,宗教對於殯葬服務的影響力也有增加的趨勢。
4. 遺體火化率:臺灣都市化地區幾乎均已達90%以上,非都市化地區平均亦有75%以上;在大陸,除特殊地區或個案得申請土葬外,絕大多數均須依法火化。
5. 火化後遺骸入葬方式:近二十餘年來,在臺灣地區塔葬已成為主流,但火化後入穴之商品近年來有增加趨勢,惟使用量上尚不及塔葬的5%;而大陸火化後的遺骸,則多採用墓穴葬。
6. 殯葬用品種類:臺灣的殯葬用品種類極其繁多,且日新月異;大陸地區因儀式流程較為簡化,故此類的用品種類與選擇性則較少。
7. 可販售葬儀用品者:臺灣的公部門不銷售棺木、骨灰罐及葬儀用品,全數由私人禮儀公司或葬儀社提供;大陸地區的棺木、骨灰罐(骨灰盒)等主要用品,仍以公部門或與公部門有關之機構為主要銷售者。
8. 遺體存放地點:除了公部門之殯儀館、自宅備冰櫃之方式外,臺灣地區的遺體存放地點還多了醫院往生室(太平間)及打桶(大體直接入殮封棺)的方式。
9. 守喪期間喪家活動地點選擇:大陸地區民眾多選擇以殯儀館為主,部分地區已有私人守靈場所之發展,少數喪家則於自宅守喪;臺灣地區則多了醫院往生室(太平間)之選項,而私立的守靈場所,殯葬業者則仿日本說法,稱之為「會館」。
10. 靈堂布置方式:在臺灣仍以鮮花與布幔為主要素材;大陸地區的奠禮布置則以既存建築硬體及相關設備為主,簡單隆重,點綴多以花圈為主,且材質多為可重複使用之素材,鮮少鮮花。
今年適逢湖南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儀系成立十五週年,該系亦於10月中旬擴大舉辦海峽兩岸之學術交流研討會議與系慶,謹以本書之出版向王夫子教授及湖南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儀系所有歷屆師生慶賀並致上敬意。在此也同時感謝揚智出版集團葉忠賢總經理與閻富萍總編輯的協助,繆力完成本書之出版。希望本書之出版,就像王教授常說的,可以拋磚引玉,讓更多有意願投入大中華地區殯葬學術建構之有心之士早日完成全套殯葬教科書之撰編與出版,促進殯葬文化之再次提升,並讓殯葬學術成為專業的顯學。
蘇家興 誌於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