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本定點海洋生態專書
◆媲美生態書寫經典法布爾《昆蟲記》、卡森《海洋三部曲》的力作
◆收錄最新發現台灣特有種
◆海洋教育入門書首選
他跑遍全世界,只有這窪小池塘讓他最著迷!
潮間帶是潮汐的絕對高潮和絕對低潮間所露出的海岸,蘊藏著豐富的生態活動。台灣東北角的海洋,得天獨厚匯聚南方黑潮與北方海流,為平靜無波的岩岸潮池孕育出二百多種生命。
陳楊文帶著熱愛自然的家人,深入探訪一個位於東北角的小小潮池,歷經四年,將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資料,融入活潑輕鬆的敘述,搭配鮮豔迷人的寫真照片,記錄兩百多種海洋生物的外貌與特殊習性,以及每每叫人驚奇的共生關係,為大家揭開台灣東北角前所未見的潮間帶秘密。
如果你尚未探訪過潮池,這本書是你最好的入門導覽。如果你曾經造訪過潮池,你將發現原來自己錯過這麼多!
當然,無論你有沒有探訪過這個精彩的小世界,下次造訪它時,都請記得要好好保護這個豐富的小小生態圈,因為我們人類的生存也與它緊緊相連。
※書中照片大多使用 Canon D90拍攝
關於陳楊文的潮池世界
1.作者花了四年時間,探索位於台灣東北角的這個潮池,並且持續記錄他在池裡的發現,挖掘屬於台灣獨特的潮池生態系統。潮池大小不過12公尺 x 5公尺大,但是在裡面生活的各式生物,就高達236種。
2.作者也親手拍攝這些生物,書中收錄近千張精彩繽紛的第一手寫真,並且以四季變化加以安排,以時序面貌為主軸,將潮池中的海洋生物系統性地呈現。書後也附有動植物學名檢索表提供查詢。
3. 本書有別於一般圖鑑書,作者以輕鬆自然的生動敘述,帶領大家進入潮池的世界。經典生態書籍,例如法布藍的《昆蟲記》、瑞秋‧卡森的《海洋三部曲》,都是採用同樣的寫作方式。
4.海洋教育是高國中小等各級學校重點教育項目,本書記錄了豐富的潮間帶研究資料,是目前資訊最完整的海洋生態教育書。
作者簡介:
陳楊文
美國伊利諾大學科學碩士(神經生物)畢業,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環境計畫主任(2004~2011)、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監事(2007~2010)、行政院農委會野生動物保育法諮詢委員(2007~)。
著作
《全校式能源教育經營指南》(2009)、《台達趨勢報告:氣候變遷與市場、綠建築趨勢》(2005,2006,以上兩本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出版)、《常見華盛頓公約植物指南》(2001)、《野生動物保育執法參考手冊》(1997,以上兩本為編著,由行政院農委會出版)、Management and trade of Whale sharks in Taiwan (2002, TRAFFIC East Asia-Taipei, Taipei, Taiwan)
譯作
《野生新視界─生物多樣性教材暨教師手冊》(2003)、《野生新視界─海洋生命》(2006,以上兩本由農委會林務局出版)、《CITES辨識圖鑑—鳥類》(1996)、《CITES辨識圖鑑—鱷魚》(1998)、《CITES辨識圖鑑—龜類》(1999)、《CITES與植物使用手冊》(2000)、《CITES辨識圖鑑—蝴蝶》(2002,以上四本為編譯作品,由行政院農委會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海洋生物博物館創設館長 方力行
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偉文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執行長 邵廣昭
台灣創意遊學協會、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陳木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陳瑞賓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 郭兆偉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永續環境教育科科長 黃詩芳
新竹實驗中學教師 揭維邦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賴榮孝
部落格「阿簡生物筆記」作者 簡志祥(阿簡老師)
聯合推薦
(按姓名筆畫排序)
名人推薦:海洋生物博物館創設館長 方力行
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偉文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執行長 邵廣昭
台灣創意遊學協會、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陳木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陳瑞賓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 郭兆偉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永續環境教育科科長 黃詩芳
新竹實驗中學教師 揭維邦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賴榮孝
部落格「阿簡生物筆記」作者 簡志祥(阿簡老師)
聯合推薦
(按姓名筆畫排序)
章節試閱
謎樣的海中珠寶──海蛞蝓
如寶石光彩一般的海蛞蝓是大海絕妙的調色盤,色彩奇妙的組合,
不惶多讓印象派大師捕抓光線與色澤的能力。
在每次前往潮池的路上,心情總期待遇見驚喜,如尋寶者在行動前總隱藏著喜悅的小苗,希望能蒙大海的恩賜,無須下海就可一眼穿透水面的反射掩蔽,見到鮮豔亮眼的珠寶靜靜地躺在海中,散出誘眼的魔法。海中萬象,吸引泳者的目光,除了悠游多彩的熱帶魚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寶石光彩的海蛞蝓。海蛞蝓大多行動緩慢,悠悠閒閒地漫步在潮池的各處,各自尋覓著喜好的食物。
儘管如此,潮池中的海蛞蝓來去無影無蹤。除了幾種常出現的海蛞蝓外,常常一週前看到的是某幾種,過一陣子又換了一批,使得潮池變成一個走秀的舞台。這也是吸引我不斷造訪潮池的原因,每次都有驚喜,永遠猜不透這次會出現什麼樣的海蛞蝓。有些海蛞蝓甚至很難辨別出確實的品種,留下更多潮池的祕密。
鮮豔美麗的海蛞蝓其實是海中使毒的高手,除了帶防護面具的人類外,在海中少有生物會去招惹,往往在第一接觸時,就先嚐到苦果,一身鮮豔的裝扮,反而是警告其他生物的招牌。對於大多數的水下觀察者而言,除了喜歡看繽紛的魚類,有幸見到多彩的海蛞蝓,也無不都驚喜如獲寶石。這往往也是我到潮池的動機,有時運氣好,不用下水就能見到在岩塊上爬的海蛞蝓,頓時旅途疲勞一掃而空。
有些海蛞蝓有寶石般閃亮的顏色,也有的身體色彩與質地極像周遭環境,無經驗的觀察者無法一眼看出形狀。有大到體長近20cm的巨無霸,也有不到1cm的微小個體。大致上來說,相對於海兔的素食主義,牠們幾乎都是肉食者,吃食其他定著性、像是植物般的動物,例如網狀的海綿、壺狀的海鞘、長條或羽毛狀的水螅體,甚至有些海蛞蝓不懼同類者的毒,專食同類伙伴。
目前有紀錄的海蛞蝓總類近3000種,其種類之繁盛如同珊瑚的種類。海蛞蝓在血緣上屬於軟體動物,也就是為人所熟知的貝類,但海蛞蝓不具貝殼,因此不像貝類「死後留殼」留下記錄。大多情況,海蛞蝓是單獨出現,少以群體出現。即使個體爬行看來緩慢,但極可能隨著潮水或洋流有大範圍的行動。研究者如果想以採集後飼養的方式瞭解其生活史,或許能夠順利產卵,但之後進入體積微小的漂浮期,卻食性不明,因而難以繼續飼養最終失敗。人類對於這群美麗動物的認識還十分有限,並非只靠著捕抓標本就能瞭解,隨著現代潛水技術的發達與普及,才有越來越多人在海中累積觀察。
多彩的海蛞蝓,總是令人眼花撩亂。要是見到鮮豔的小型動物緩慢地爬行,加上前端有兩枝伸長的觸角,大抵上就是海蛞蝓了。因為這兩枝長觸角,也像牛角,因此有人又稱它們海牛,甚至聯想到有角的神話動物麒麟,稱為海麒麟。從外型來看,海蛞蝓除了兩隻觸角之外,呼吸器官鰓是裸露的,因而被稱為裸鰓目動物(Nudibranchia)。體型呈現長卵圓形,鰓由背後伸出,開出像是一輪花朵或是鰓藏在體側兩旁,稱為海牛海蛞蝓(dorid);另外一類,體型修長,身上長滿了細長軟刺,有點像是刺蝟的刺,也是裸露的鰓,稱做翼蓑海蛞蝓(aeolid)。
海牛海蛞蝓家族
牠們頭上長了兩隻如蛋捲霜淇淋的嗅角,儘管如此招搖炫耀,
卻根本連自己都弄不清自身到底長成什麼樣子!
鮮豔多變──多彩海蛞蝓(Chromodoris spp.)
不分光明與黑暗,無視白天或黑夜,少了有靈魂之窗之稱的眼睛,難道靈魂就無寄泊之處?
軟體動物大多有眼睛,即使不像章魚有發達的眼球,而貝類、海兔、泡螺等的眼睛雖然不發達,也有簡單感受光線的眼點。偏偏奇怪的是,唯獨海蛞蝓沒有眼睛,色彩鮮豔多變化的海蛞蝓,裝扮如此多彩的牠其實是個瞎子,因此海蛞蝓的色相並不作為動物間彼此溝通的媒介。海洋科學家說導引海蛞蝓行為的是「頭上方如蛋捲霜淇淋的兩隻嗅角」,但是無法說明多彩海蛞蝓這麼裝扮是為了誰?
儘管如此招搖炫耀,卻根本自己都弄不清自身到底長成什麼樣子。多彩海蛞蝓是海蛞蝓家族中的大家族,也是潮池中發現有最多種類的海蛞蝓。難道演化上開了一個玩笑,連自己都弄不清的鮮豔外型,卻造成子孫繁衍的成功因素?有此一說,海蛞蝓的豔麗外表,是有毒的象徵,讓可能的獵食者知難而退。就像昆蟲是陸地的霸主,其中不乏色澤鮮豔的種類,如甲蟲或是椿象。而一些我們所熟知的鮮豔瓢蟲,要是遇到鳥類捕抓時,在腳關節會分泌一種黃色刺激的液體,讓鳥類嫌惡吐出。不知多彩海蛞蝓是否在豔麗的外表下,也分泌令人厭惡的液體,讓魚類當看到這種鮮豔的外表,就聯想到嘔心的味道,而即使遠遠看見了也敬謝不敏。
人在水中,嗅覺無法發揮作用,無法感知氣味。對於所有不具視力的海蛞蝓,我們憐憫牠們的無明世界,竊笑或懷疑牠們錦衣夜行,空有一身華麗炫耀外貌;海蛞蝓們如有知,也會恥笑人類或陸地動物在水中嗅覺的失能,明明世界是有如此豐富的味道,卻戴上面罩蒙蔽自己的鼻孔,無法體驗這個寬廣的嗅覺空間,只知仰賴視覺來建構腦海中的世界模樣,不也如盲人摸象,以管窺天?
想解開這「無眼美人」的祕密,或許與海蛞蝓的食性有關。根據前人的觀察,知道海蛞蝓多以固著性動物為食,這包括多顏色的海藻、海綿、苔蘚蟲、有螢光色的海鞘,以及微小含有毒性的腔腸動物。由於海蛞蝓的口部在頭部的正下方,難以觀察到其攝食行為,只能從牠常出現的地方猜測食性。海蛞蝓似乎具有將食物顏色轉移到體表顏色的能力,對食物的毒性不會起中毒反應,反倒能夠轉化成為自身的毒性,成為鮮豔色彩的警告元素。一隻幼小的橘點多彩海蛞蝓(Chromodoris rufomaculata),縮起白色身體,圓球球的像是有著一對紅耳朵的小白兔,專心吃著岩石上微小的白色腔腸動物,如倒蓋的杯子罩上白色的細絲,一絲一絲快速揑取,如不仔細看,很快就會漏掉這種攝食行為。
紅衣舞者──血紅六鰓海蛞蝓(Hexabranchus sanguineus)
相較於其他海蛞蝓,血紅六鰓海蛞蝓除了一身雪紅豔麗,身段也可柔軟彎曲,動作更是靈活。從幼時的爬行動作來看,就可看出將來舞動的基本功相當了得,前仰後翻都難不倒,靈活度遠勝同儕僵硬的體軀,當時機來臨,到海中自由的水體空間,舞動身體兩側的膜翼,揮動頭上兩個如指揮棒的觸角,身體垂直劇烈的波動與轉動,彷如身穿紅裝的舞者在海中勁舞,難怪被人稱為西班牙舞孃(Spanish Dancer),而這舞動便是血紅六鰓海蛞蝓游動的方式。
紅衣舞孃小時衣著偏白,綴以紫紅色的圓斑,鑲邊的膜翼雖未長成將來的舞裳,在海中觀尚帶有螢光的淡藍色,然現代化相機仍無法捕捉這細緻的色澤。雖然大多說海蛞蝓是肉食性,但我所見到血紅六鰓海蛞蝓都在藻類附近活動,由於其體型大,活動力也較大,可有機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牠兩片掌狀的口器貼在藻類上吸食,所以蠻懷疑這種海蛞蝓兼有素食的習性。但也有可能吃牠的是黏附在藻類上的微生物。
如果你以為舞者都是纖細楚楚動人的話,西班牙舞孃的另一個面貌可是巨無霸。在紅海與南太平洋斐濟,曾經發現巨大的血紅六鰓海蛞蝓,長可達60cm,大多發現於水深20m左右的海床,我自不必擔心牠會到潮池與我擠這狹小的空間。
怪異體與小霸王──扁海蛞蝓(Rostanga sp.)
有明目張膽、昭告天下的海蛞蝓,自然就有低調不欲人知的。看到豔麗的海蛞蝓,覺得是遇見幸運之神的召喚;但也常常遇見「就發生在眼前,卻不識廬山真面目」的窘境。還好有相機紀錄,在事後審視照片才恍然大悟。拍照時以為拍的是一種潔白的匍匐海綿,因質感呈細緻踏實的網狀,加上平展緊貼在石塊上,下意識就猜想是一種小型的海綿。還為了確認這種猜測,用手觸摸,順手除去上面附著的「異物」。等到回去觀看照片時,咦?以為是異物的東西不就是海蛞蝓的兩隻觸角,那被除掉的,不就是背後的鰓?然而牠只是收縮了起來,並不是真的被抹掉。從來沒見過這麼扁平又不動的海蛞蝓,查過圖鑑才大略知道是超級會偽裝的扁海蛞蝓,且遍查圖鑑無法比對出是哪種物種。而當時出現在一旁那數圈雪白上縐折帶狀的卵囊,極可能就是牠的後代。扁海蛞蝓有齒舌(Radula),以刮取海綿組織為食物,把自己的長相變成食物的一部分,也是一種偽裝的好方法。
被扁海蛞蝓擬態海綿的外表所瞞騙,錯過難得的觀察機會,一直是我心中的遺憾,卻也是個期待,期待能遇見下一個識破偽裝的驚喜。一年後,果然又遇見一次機會,同樣先是被橘紅色鮮豔的卵囊吸引,發現有一片圓形淡桃紅色如粗纖維的海綿組織,上面還有長出稀疏白色毛狀的附著物⋯⋯乍看有點噁心,不想多看一眼。但等會!心中有股預感,便多仔細檢視看看——怎麼石鱉會鑽到海綿的下方?再耐心等候,只見牠慢慢伸出兩隻棒狀的觸角與一團花朵般的東西。找到了!一種從未見過的扁海蛞蝓。在耐心的等候下,或許牠感受到我的注視,認為大概被識破身分,便讓僵硬且緊貼的身體浮動起來,看來是想要逃離現場,現出了海蛞蝓的原形,我心中也浮現新發現的喜悅。
幾天後,將此海蛞蝓的圖片寄送給澳洲海蛞蝓專家理查威廉博士(Dr. Richard C. Willan),他表示這海蛞蝓在外套膜有兩種構造:許多小的圓形突起(pustules)以及一些白色長鞭毛(filament),應該屬於Thordisa屬的新發現種扁海蛞蝓,並建議我在 「nudi-pixel 海蛞蝓網站」(http://www.nudipixel.net/)發表。這下子好像生了一個小孩,當務之急,是要為此新物種命名,好申報「戶口」,此物種才能在人類的文獻中流傳下去。我當然就以熱愛的台灣島命名,如此牠的科學名就成為「台灣扁海蛞蝓 Thordisa taiwanensis Chen, 2010」,斜體是屬名與種小名,後面正體字為命名者與命名的年代。
謎樣的海中珠寶──海蛞蝓如寶石光彩一般的海蛞蝓是大海絕妙的調色盤,色彩奇妙的組合,不惶多讓印象派大師捕抓光線與色澤的能力。在每次前往潮池的路上,心情總期待遇見驚喜,如尋寶者在行動前總隱藏著喜悅的小苗,希望能蒙大海的恩賜,無須下海就可一眼穿透水面的反射掩蔽,見到鮮豔亮眼的珠寶靜靜地躺在海中,散出誘眼的魔法。海中萬象,吸引泳者的目光,除了悠游多彩的熱帶魚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寶石光彩的海蛞蝓。海蛞蝓大多行動緩慢,悠悠閒閒地漫步在潮池的各處,各自尋覓著喜好的食物。儘管如此,潮池中的海蛞蝓來去無影無蹤。除了...
目錄
目錄
自序
Chapter1 12m×5m的潮池世界
動與靜,超越想像的世界
潮池的誘惑──海綿
口袋怪獸──海鞘
煙火與掃把──管蟲與苔蘚蟲
潮池的建築師──石珊瑚
Chapter2 冬之浩蕩
海兔家族
無根的植物──海藻
Chapter3春之風華
謎樣的海中珠寶──海蛞蝓
海牛海蛞蝓家族
翼蓑海蛞蝓家族
潮池的兩大軟體動物──背盾目與頭盾目
魔毯海扁蟲
海中寶貝──寶螺
軟生硬,硬化無的貝類
發現肉中貝──「肉覆貝」屬
Chapter4夏之沈寂
夏之溫泉
鐵甲雙武士──裸掌盾牌蟹&底棲短槳蟹
扇蟹家族
為什麼是蝦兵蟹將
魚族世界
水行魚族
地行魚族
逗留魚族
Chapter5秋之蟄伏(秋居)
與智者拔河──章魚
半硬半軟──寄居蟹
人不欺我,我不欺人──海膽
海中浴火鳳凰──海星
啟動盔甲機制─海參
陽燧足與海百合
驚奇四陸客
糾結的緞帶──曙光紐蟲
蜘蛛俠──微海蜘蛛
見毛生畏──剛毛蟲
花刺客──奶嘴海葵
結語 通往未來的祕密
動植物學名檢索
目錄
自序
Chapter1 12m×5m的潮池世界
動與靜,超越想像的世界
潮池的誘惑──海綿
口袋怪獸──海鞘
煙火與掃把──管蟲與苔蘚蟲
潮池的建築師──石珊瑚
Chapter2 冬之浩蕩
海兔家族
無根的植物──海藻
Chapter3春之風華
謎樣的海中珠寶──海蛞蝓
海牛海蛞蝓家族
翼蓑海蛞蝓家族
潮池的兩大軟體動物──背盾目與頭盾目
魔毯海扁蟲
海中寶貝──寶螺
軟生硬,硬化無的貝類
發現肉中貝──「肉覆貝」屬
Chapter4夏之沈寂
夏之溫泉
鐵甲雙武士──裸掌盾牌蟹&底棲短槳蟹
扇蟹家族
為什麼是蝦兵蟹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