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何飛鵬
推薦序2
人間福報總編輯 妙開法師
推薦序3
將缺憾還諸天地——真理新詮!
華人世界第一位將孫子兵法運用於生活之女性學者
國科會研究員 嚴定暹
多年前在一個場合看到一位朋友聚精會神的讀一本書,專注的模樣令人非常好奇,忍不住看看她讀什麼書——「行銷心經」!捧讀之下,筆者也忍不住專注的讀了起來,一面讀一面感嘆:「想不到竟然有人先我一步完成我的夢想」,將「了凡四訓」作現代化詮釋;並且比我的期望更好!後來才知道這位作者是深受人敬重的壽險業達人---陳亦純先生。
常常自思:此生最大的福報即是在初入社會時有幸得知這本書「了凡四訓」!而且深信不疑,因此在人生道路上得與諸多善知識結緣!
讀碩士班時,台大哲學系一位教授很樂於為學生算命,筆者在一位朋友的引介下也煩請他指點迷津,這位教授在排完命盤、沉思半晌之後說:「我推薦妳讀一本書——「了凡四訓」!」此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凡四訓」成為筆者的床頭書,每晚入睡前總要翻讀一會兒。
「了凡四訓」的作者袁黃(了凡先生),是一位真真實實在紅塵人世走過一遭的人,而且《明史》對於袁黃記載有多篇,偶舉可見《曆志》、《藝文志》、《循吏列傳》等。了凡先生的最高官職是「諫官」,曾帶兵打仗,征討日寇有功;了凡先生的專長是水利工程,因此活人無數;而且博學多聞,著述甚豐。
第十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南京,2004/08/20-26)中有一篇學術論文提及:萬曆33年(1605 AD),了凡先生的門生楊士範在〈刻《了凡雜著》序〉上,描述了凡先生在當時的重要影響力:「四方從游者甚眾,隨緣接引,人人各有所得……先生識高古今,學貫天人,上自天文、地理、曆律、兵刑之屬,下至奇門、六壬、遁甲、翻禽、陰陽、選擇之類,靡不涉其津而咀其真,聽其言者,如聞蕭韶雅樂之音,愈暢愈和,有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者」——楊士範對了凡先生的讚詞,的確也反映了凡先生在十六、十七世紀中國社會的高知名度!不過,了凡先生眾多著作流傳最廣的是這一本教子書——「了凡四訓」!
筆者常和人開玩笑:世界上最壞、最壞的人也不會欺騙自己的兒子!這位以肉身在紅塵人世走一遭,並無神通的了凡先生,在晚年以自身的生命經驗告訴摯愛的兒子:如何面對人生的不盡完美、如何恪盡人事以自求多福,因為「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天地之大德曰生」,體察天心、造福眾生,自然獲天庇祐!四篇寫給愛子的書信中不涉怪力亂神,只有樸素的天道觀:「天道無親,常與(贊助)善人(善體天心之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陳亦純先生改寫「了凡四訓」是「流傳中國千古的幸福寶典——全球華人及通華文者都必須看的一本書」,確實道出這本書的價值!「了凡四訓」是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落實於庶民生活的省思實錄!
中國文化的價值體系對「偉大」的定義是「適用性廣、涵蓋面大」,是自平凡之中尋繹不變之原理原則,而非與眾不同。
「了凡四訓」中質樸的天道觀、天人合一的思想原本就是亙古長新,沒有人、地、時、物的差異:不會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因物而異!也因此筆者當年曾期待尋繹當代事例以詮釋「了凡四訓」的觀念,惟俗務冗雜,延宕至今。
欣見陳亦純先生「了凡四訓心想事成版」面世,整合了凡先生的生命經驗與現代事證,推陳出新,賡續先賢激濁揚清、淑世善群的志業,衷心感佩,謹撰短文綴於書後,期能為此裨益世道人心的文化事業略盡綿薄!
推薦序4 覓得生命之源,人生真美
《了凡四訓》推薦序 馬來西亞 祟德文化教育基金會 陳健發
《了凡四訓》,原名《了凡家書》,是佛學入門初學者的導向,更是普羅大眾易於接受的佛書,因為,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世俗所求,不外如此。然而,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凡夫愛財與名,取之無道,則難於恆久;凡夫憂貧與賤,去之無道,則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是故,袁了凡以自身的生命歷練寫下《了凡家書》,分為四篇:立命、改過、積善與謙德,以此生命大學問教導其子循序漸進創建人生。孟母美名「母儀天下」,了凡鬚眉不讓巾幗,堪稱「父表天下」,倘若天下父親皆懂得以此家書教育子女,則一家興教,一國興教;家道必然興旺,國家必然繁榮。
正如了凡本身,一個入贅內家的窮小子,不但無功名利祿,且活不過51歲,最淒慘的是無子送終。然而,當他不再相信孔先生的批命而改為實踐雲谷禪師的「運命」之學,即立命、改過、積善與謙德,命運方逐漸的轉化,家道亨通,不但壽達74歲,且有子繼承香火。此理印證《易經》開章第一義所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無非說明行善積德的長遠效益,不但可清還業債,尚可累積功德以改造命運,盈餘還能保佑子孫。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了凡于生命示現人生的當世,立德、立功、立言,寫下《了凡家書》,名為教子,實為渡眾,希望人們有方法、有條理、有步驟的重作新民,以開展真、善、美的幸福人生。
現代科技高度發達,人類的智力卻相對的退化,很難以豐美的心靈去解讀生命的實學,而白話文版的《了凡四訓》淺白易解,惟其意旨不限於改造當世之命,誠如六祖惠能所言:「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當世的福田有盡時,唯有方寸寳田無盡期。勸君用心思索,從心而覓,期許生命的實相躍然心上——那一刻,顏如玉和黃金屋皆可退之無憾,因為,覓得生命之源,人生真美,何愁無水。
推薦序 5 不僅是一本奇書,更是一本聖書
中國太平人壽 高級顧問 梅汝彪
認識亦純兄已三十餘年了,目睹他從一位奮戰市場一線的超級壽險業務員到創建臺灣經營績效卓越的經紀人公司創辦人,給人的印象永遠是那麼溫文儒雅,充滿熱情活力。
在華人保險界如果有傳奇人物,陳亦純先生絕對是眾所公認獨一無二具有傳奇色彩的壽險行銷大師,他不僅從最基層保險業務員開始做起,屢創輝煌紀錄,最終成為臺灣著名保險公司高層領導。
更令人感佩的是他博大無私,慈悲度人的胸懷,在百忙之中,亦純兄經常熱心公益,慷慨捐贈百萬書款幫助貧寒,並始終熱情分享他豐富的壽險行銷經驗,他常年受邀擔任華人保險大會,亞太保險大會講師巡迴海峽兩岸暨東南亞等地,以他妙語如珠,幽默風趣的陳式演講風格將人壽保險的精義演繹的淋漓盡至,風靡了千千萬萬的保險代理人。
同時,他最令人敬佩的,也應該說是世界壽險業三百年來前無古人最偉大的成就,就是他不僅會做會說更會寫,從他1991年出版第一本書《我有理由不買保險》到今天已整整出版了二十多本書,基本上是一年寫一本,這絕對是創造了世界壽險發展史的奇跡。
我是一個熱愛讀書也是熱愛藏書的人,亦純兄的每一本書我都拜讀過,在壽險界像他這樣舉凡領導統禦、經營管理、教育訓練、市場開拓、客戶服務、投資理財各個領域均能深入探索總結經驗並能夠訴諸文字集結成書的人絕無僅有,是保險界的奇才,更是中國人的驕傲。
如今看到亦純兄仍然筆耕不斷再出新書《了凡四訓心想事成》,又是一本啟迪人心,教化世人的煌煌巨作。了凡四訓不僅是一本奇書,更是一本聖書,中國人講格物致知修心養性、然後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切從自我修煉開始做起。此書以更開闊的視野,更前瞻的眼光,更慈悲的胸懷引領大家堅定對助人益世的信念,要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我相信這本書絕對值得所有人一讀再讀,我也樂意在此向大家鄭重推介。畢竟萬事都從做人開始,做人成功,一切成功!敬佩之餘,特此書序以志推薦。
自序---關於了凡四訓心想事成版
這一生好像與了凡四訓這本書脫不了關係,三十多年前偶然看到此書,驚為天人,當下就誓言要把古體文改為現代語句,花了約一年的時間和精力,但突然市場出現現代本,我只好收下稿子,可是心裡頭的願望並沒拋開,隨著時代變化,我是一路改進裡面的結構。終於心想事成,1998年出版專為保險人寫的「行銷心經」---了凡四訓與壽險行銷工作者。
出版後,頗受歡迎,也再版多回。但時日一長,終被眾多的新書淹沒了。但說也奇怪,切是一直有人多方找尋這本書,甚至還上網要我代購,顯然好書不寂寞。
嚴定暹老師在講述孫子兵法和易經時,往往推薦學生要看此書,又引起我的心念,既然大家喜歡,何不再精進改寫。念頭一起,行動遂不可遏止,加上幾個朋友也游說要我加快腳步,因此定位為了凡四訓心想事成版。為何有此方向。原因思考如下:
一、 台灣歷經十多年的政治混亂,競爭力下降,資金外流、老齡化又少子化加上單身化,養不起的未來是心理最大的威脅,該是有一分「事在人為」的力量振衰起敝才是。
二、 中國國力崛起、經濟起飛貧富懸殊,大家爭相向錢看,引導除可以「心想事成」外,更應該注意因果關係。奧運、世博已給國民禮讓、排隊的好風氣, 若在加上本書強調的立命、改過、積善、謙德,則多一些軟實力,更可傲視群倫、冠蓋群芳。
三、 自2000年起,水瓶座心靈時代啟動,「水到渠成」,講求潛意識的開發、探求前世今生的相對關係,彌補前生的不是,創造來世的福祉,關懷蒼生,友愛大地,這是眼前要修的功課。
四、 2012的威脅。地球的重災可說無日無之,人
五、 命如草芥絕非虛言。「敬天愛人」才能避免危機,遠的要讓子孫有可居住的地球,近的是不要讓預言成真,學習了凡先生的愛惜物命,慈心增長。多一分的環保意識,多推廣樸實簡純,人生用減法,災害盼望減少些。
六、 根據商業周刊的實地大規模調查,大陸八O後(台灣稱七年級生)的新一代,並非我們原來所想像的脆弱和自大,反而他們要公平、要誠實、要團體合作,這就是「心」時代的開始,我們有機會在高科技的帶領下,降低資源耗損,提高資訊交流的便捷,帶動「克己復禮」的規範,而此書更是可作為圭臬,帶來無窮的希望與新局。
重新改寫,用新時代的觀念與意識,盼望引來樂觀與熱情。
作者簡介:
陳亦純
1975年進入保險界至今。
由業務代表至處經理期間,連續11年獲得公司全省業績首獎。並蟬聯三屆業務大會會長。
1991年起轉入行政工作,曾擔任數家保險公司業務副總,2002年開創保險經紀公司,績效皆卓越不凡。
常應邀至國內外企業、社團、學校授課演講。內容生動豐富,為激勵高手。
長期在數家報紙、雜誌專欄文章發佈。
著有「我有理由不買保險」、「增員兵法」、「退休要有錢」、「營銷寶典」、「重視保險經代的108個理由」等二十多本著作及有聲書。尤以「我有理由不買保險」二十年來印行兩百多萬本,被譽為保險教科書。
他能作、能寫、能說,還是多個社團領導人,如「世界華人講師聯盟2008年」會長。
座右銘為「寧可為笑生皺紋,莫因嚴肅而蒼老。」
章節試閱
了凡四訓心想事成版—風行中國千古的幸福經典
「了凡四訓」是一本奇書,從明朝以來,已在中國及日本、韓國、越南及有華文之地流傳了五百年。
書中對命運的剖析與創見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們對「宿命」、及「生涯規畫」的看法。更啟發無數失意者或有心人對生命的束縛作最大的挑戰。
日本著名漢學家安岡正篤先生對此書推崇備至,建議日本天皇及首相當作治國寶典。對明治時代的青少年產生巨大影響力,迄今仍深切教化日本政經領導人士。
原作者袁了凡先生是一名儒將,一生的心路旅程在此書中表露無遺。本是一個相信命運隨上天安排而渾渾噩噩度日之人,但經高人指點而醒悟後,努力行善去非,終於解脫命運的安排,創造了自我的另一條開朗之路。
心境的轉折、畢生的修為,他將之寫下送給兒子當訓勉。當初名為「戒子文」,後來成了動人心扉的「了凡四訓」。
本書當為所有看懂華文字之人所必看,本書更應作為案頭必備之書。
改寫者陳亦純原於1996年為保險從業人員惕勵參考用而寫,現再重新為所有各行各業人士闡述,具備豐富的案例,全新的觀點,更活潑的體悟。
若吾人一生只能有一本書相陪,此書無疑最是恰當。
第一法則 萬般皆非命,一生在個人
2010年秋天北京有一年輕人劉偉參加電視「達人秀」才藝比賽,他一出場大家都呆了,他要彈琴,但他沒有雙手。當他用雙腳彈起理查.克萊德門的鋼琴曲時,全場的觀眾都哭了,因為這麼悠揚的琴聲一般人用雙手都不見得彈出來,主持人不可置信的問他如何做到,他說「要嘛早一點死去,要嘛精彩的活著。」
我們不知道劉偉是否因前世的甚麼因緣讓他今生喪失兩臂(根據美國精神科醫生布萊恩.魏斯Brian L.Weiss與艾德格.凱西Edger Cayce1877-1945所根據數千個案例發現今生很多的精神或肢體障礙皆和前世有關),但他若只是承受,他必然潦倒窮困,甚至乞討維生,可是他鼓起勇氣,不受業力所困,創造了奇蹟,甚至還可以激勵多少失去生命希望的人的鬥志。這就是他的天命,他在改變自己和別人的命運。
【語譯】
先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家母要我放棄從科考得功名的打算而學習醫術。
她老人家曾說,「學醫不但養生還可以濟世,若是醫術高明,尚可博得世人
的讚譽和欽仰,更何況這是你父親生前的心願。」因此我順從了母親的意思。
一日,我在慈雲寺遇到一位氣韻不凡、貌似仙人的老人。我畢恭畢敬的與他打招呼。他凝望了我一眼後說道:「你有做官的命,明年就可考取秀才,為何不讀書呢?」
我告訴他原委,並請教老人的姓名與府居。
老人說:「我姓孔,雲南人,得有邵子『皇極經術』正傳,命該傳你。」
聽了他的話,我雖無法完全相信,卻也覺得不妨瞭解一下,於是接引孔老先生回到家裡,將此事經過告訴了母親。母親要我好好地招待他,並觀察他的預言是否準確。很叫人驚訝的,孔老先生在隨後所推算的一些事情,居然不管大小都非常的靈驗。
所以我接受了孔老先生的勸告,動了進學的念頭。首先我和表哥商量,表哥說有位郁海谷先生在友人沈友夫家中開館授課,我到那兒讀書是再方便不過的。因此我便聽從表哥的建議,拜郁海谷先生為師。
孔老先生為我起數推算,他說我縣考童生會得第十四名,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結果在次年的三次考試裡,錄取的名次與預言完全相符。
孔老先生又說我某年會考第幾名,某年補上稟生缺,某年當貢生,而後某年任職四川省內的一個知縣,在任三年半後即應告退歸鄉,五十三歲的八月十四日夜裡二時左右逝世,很可惜的是沒有子嗣。這些預言我都一一紀錄下來。
自此以後,凡是考試,其名次的先後都不出孔老先生的預料。
唯有一次,孔老先生算我須領用九十一石五斗的稟生米才能升為貢生;但當我領到七十一石的時候,上司屠宗師便批准補貢。因此我心裏有些懷疑預言的準確性。
誰知我的補貢還是給退了回來,直到丁卯年,另一宗師殷秋溟先生看到我的試卷嘆聲道:「這五篇文章太好了!這和給皇上御覽的奏摺並無不同,怎能讓人才給埋沒呢?」於是吩咐縣官替我呈文正式升為貢生。居然連同以前所領的稟生米,竟恰好是九十一石五斗。
因此我相信人的功名富貴和一切都是早就安排好的,所以便看淡了一切,無所妄求了。
【演申】
很多人碰到不幸和困難時,常會脫口而出:「萬般皆是命,一點不由人。」真的是命運無情的安排嗎,命運難道不能改變!我們來看看幾個觀點:
一、 真的有命運存在嗎?
甚麼是命?命是一種主觀的因素,注定要發生的事,好比人只要出生,就立刻面臨老、病、死的發生,這是無法避免的事,任是聖賢偉人、英雄豪傑、才子佳人一概避不了命運鎖鏈的安排。
可是操弄命運的那一雙看不到的手,為甚麼要把有些人的命運安排那麼乖張?
有人生來肢體畸形、器官缺陷、面貌醜陋、過高或過矮、過胖或羸瘦。
有人生在極貧賤的家庭、充滿暴力憤恨的環境。
有些夫妻郎才女貌,但偏偏生出智商有問題的兒女。
或是夫鄙俗不堪學歷又低,但妻子卻高學歷美麗又賢淑。也有丈夫英俊廷拔,妻子卻平庸無比。
有人無才無德,可是事業有成。有人才智非凡,但一路坎坷。
也有人養身保健,但病痛不斷早早夭折。反而是菸酒不離、晨昏顛倒之人卻能健康無礙。
這很難用一般的常識去判斷分析,冥冥中似有一股神祕難以解釋的力量在操弄。
聖經傳道書第三章寫著「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期。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論語記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先哲名師都肯定有命運的存在。因為透過先肯定才能夠對症下藥的。
二、 命運是可以預見的,有現世報的。
先不從三世因果論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來談,因為有人說那太遙遠了、看不到。
我們來看看眼前的實例。
大企業家不肯據實報稅,縱然富可敵國一旦東窗事發負責人還需鋃鐺入獄
公司不肯擇賢培育,造成傳承時分崩離析。父母縱容子女,令致子女為爭產大打出手或官司不斷。
平日不能善加保養身體,甚至錯亂生理作息,讓身體承受無門。
這是現世報例子,再舉兩個因緣果報的命運現世報供大家參考。這是透過文字記述真人實事的案例。
一是自稱「跛腳法師」的台灣名法師廣化法師,他是第一個在台灣軍中公開信佛、公開素食者,後來出家後,1974年在廟裡拜懺,當第一拜拜下去之後,突然聽到很多雞鴨的叫聲,回頭一看,不得了,綿延數公里,成千上萬的雞、鴨、牛、狗、豬排隊著。他知道這些動物是來索報算帳的。因為在軍中,他仗著財務官職位,整天吃喝不停,甚至一天都可以吃下三五隻雞鴨的。曾駐守在浙江定海的溪口村,不過三個月,整村原本到處可看到的家禽都被吃光了。
看到這麼多的動物排隊,他知道在劫難逃,請其他法師保護他,但一個不小心,平地一摔跤,左腿跌斷,怎麼治療都無效。這是殺生食肉的業報。
另一個案例是最近幾年的實例,一位張姓修道者,突然在馬來西亞怡保傳道時高燒不退,住進加護病房一住一個月,生命垂危時,台灣的道親燒大把香幫他祈福,居然香的火焰顯示出蛇啦、蝦啦、鳥啦的形狀(有照片為證),一問方知,他小時住在山裡面,擅長打蛇抓魚蝦與鳥獸,這些生畜是報仇來的。
業報除了最直接、最快速的現世報外,還有下世報、隔世報等,如環境汙染、化學變化、風氣導引,有些是直接明顯,有些會是間接影響。
書經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遺傳或先天的缺陷仍可克服和治療,後天自己所造的惡業,就很難逃避果報了。)」
愛因斯坦認為宇宙的每一個現象都有它的原因,心理學家也認為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是有原因的。這論點和三世因果不謀而合。
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出未來的各項際遇都不差,「神機妙算」當之無愧,古今中外都有相當靈驗的命理學家,他們有些憑著當事人的生辰八字即可預言此人的一生,看來八字應是前生的作為,留在此生的密碼。也是讓我們作為做人處事的參考和警惕。
相信因緣果報的人不會佔別人的便宜,不會結惡緣,不會傷害人。因為他知道吃人一斤還要還人半斗,佔便宜的後果是自己吃大虧,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莎士比亞說「有些人的富貴是與生俱來的,有些人的富貴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有些人的富貴卻是被逼出來的。」這說明命還是可以掌握的。只要看懂因果關係,就有機會跳脫現世報。
三、 好命與壞命都是自己造成的。
有一年春節,同事和我一起從台灣的東北部宜蘭縣回台北,當時高速公路還沒蓋好,走得依然是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
沿路和他有說有笑,感覺開得很舒服,但是有一點奇怪,照理講,過節應該車會很多,而且要堵車才對。可是一路無阻,前面都沒車。
到了中途站的坪林,我把車停在路邊,下來稍事休息,並說道:「今天都沒堵車!太棒了!」他顯出一個怪異的臉「你看看後面!」
我頭一轉。哇!不得了。整個山路曲折迤邐明亮的車龍,少說百來部挨著緩緩而來。
原來我開著太慢,後面又跟著兩部有修養不超車的駕駛。整個山路被我堵個結實。
霎時我轟然頓悟了兩個觀念。
原來人生很多問題都是自己的因素。常有人喜歡埋怨,怪別人、怪環境、怪時機、怪家人,一句話說:沒有錢怪政府,長得醜怪父母,有痔瘡怪屁股。就是不懂得怪自己,殊不知大部分的問題來自本身,甚至自己就是造成最大禍害的根源。這就是「業由己造」之理。
第二個頓悟是別小看自己,人往往看輕自己,認為自己沒什麼力量,也不能有多大作為,一生平平淡淡就好,別人擁有財富,是他家族傳承,或他運氣好,或者他為非作歹不當賺來。怨天尤人,就是不相信自己也有成功致富的能力,其實願意改變自己的看法,改造自己的做法,命運會因信念及態度而改變。
四、 改變命運要創願力、改業力
以色列人從小被教導,他可以擁有所有他看得到的土地。但擁有多少,完全取決他內在願景的大小。
我在1975年進入保險業時,家人反對、朋友不看好、社會不認同,但我聽到保險的宗旨與理念時,我深深認為這是一分多有意義的神聖工作。我聽從主管的命令每天一早到公司參加早會,中午不回公司休息,每天要收一百張名片。初出社會的我完全聽命行事,至今仍保持每天早上八點即進入公司的習慣。早出晚歸,樂在不疲。
每天要收一百張名片不容易,但量大機率高,受拒絕次數多,當然進步比別人快。所謂「吃多少米、受多少罪、都是注定好。」如果這是真的,早早享受的人,福份也快快用完,先苦後甘,苦盡甘自然來。
巴頓將軍說:「成功並不太重要,成功代表的是全部。」有的人像流星,燦爛但瞬即消失,有的人長期屹立,受人尊重懷念。但不管生命長短,在曾經擁有的歲月裡,每個人都應該盡力把自己潛力發揮出來,改變受約定的一生。「掌握機會,創造歷史。不掌握機會,成為歷史。」人的一生,最怕是什麼都沒留下來,連自己回想都不值,一生短暫,只有盡力而為,讓我們創造命運吧!
第二法則 不信好運換不來,心有多寬路有多廣
對日抗戰時,有一戰士趕赴沙場時,救了一位要跳河自盡的婦女,問是何因,因為夫遭陷害,典當飾品欲救之,豈知被奸商假銀圓欺騙。生路斷絕下只得出此下策,戰士憐之,將自己唯一的銀圓和她交換。假銀圓鑚洞綁絲繩當項鍊掛在脖子,在一次和日軍激戰中,一顆子彈打中胸前,他以為必死無疑,一摸胸口,居然子彈打在假銀圓上。
一善之捨,非但救了婦人一家,也救了自己一命。
業報差別經中說道:「一切眾生都被業力牽著走,隨著自己的善業惡業而轉動,因為這種緣故,所以有上中下的種種差異。」
甚麼是「業」。就是因緣果報,跳脫宿命論的範疇。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短期收穫種菜種稻即可,要中期收穫必須種果樹,要長期有利民生福祉是種樹成密林的。
不想做一個凡夫俗子,先要知道這一生,我們要甚麼得甚麼,創造甚麼或能留甚麼,最怕渾渾噩噩不知何去何從。
【語譯】
當了貢生後,我在北京住了一年。這段期間內,我一天到晚只是參禪打坐,讀書和功名對我已無吸引力。已巳年回到南京,依照規定,補了貢生是要進國家設立的國子監進修的,趁尚未入監前,我先到棲霞山拜訪名重全國的雲谷會禪師。在廟裏,兩人對坐一室,三晝夜裏,不發一言。
雲谷禪師問我說:「一般人之所以不能成為聖賢,都是因為雜念慾望所交纏;您靜坐了三天沒有一絲妄念,這到底是什麼緣故?」
我回答:「我給一位孔先生推算過了,榮辱生死皆有定數,就算要妄想,也是沒有任何用處,所以我不妄想。」
雲谷禪師聽了不禁笑道:「我還以為你是什麼豪傑人士,原來也不過是個凡夫而已。」
我問為什麼。他說:「人若不能達到無心之境地,就難免會被陰陽氣數所控制,若被陰陽氣數所控制也就會有定數。但也只有凡夫俗子才有定數,不但極善之人命運無法約束他,就是極惡之人命運也左右不了他。二十多年來,你一直被命運所控制,這還不算是一個凡夫嗎?」
我再問道:「難道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雲谷禪師說:「沒錯!命是自己去建立的,福也是靠自己去爭取。各種詩書上常可看到此箴言,絕對是正確無誤的明訓。佛經上也有說:『若要求富貴就會得富貴;求兒女就會得兒女;求長壽便得長壽。』說謊是釋迦牟尼佛的大戒,諸佛菩薩怎敢妄語欺人呢?」
我半信半疑的繼續問道:「然而孟子曾說道:『所能夠求得來的東西是本身既有之物』,道德仁義可以自行努力而得到,功名與富貴則須靠別人成全,自己怎能硬求呢?」
雲谷禪師說:「孟子的話並沒有錯,只是你錯解了。你沒有看到六祖慧能祖師所說的:『一切福分,不離自己的心地。從自心去尋找,只要意志堅切,沒有達不到的事。』人只要真心去努力,仁義道德可以做到的話,自然能贏得他人的敬重,並且得來身外的功名富貴,此就叫做內外雙得。這道理便是說:求是有用的,但還是要靠自己下定決心。若不知反躬自省,一昧往外追尋,不但功名富貴無法求得,就是本身既有的一點道德仁義之本性也會散失掉,所以強求完全是沒有用處的。」
【演申】
命到底可不可以改變?
袁了凡先生遇見了禪宗大師,他向袁了凡指出命是可以改變的,不能改變命運的人是凡夫俗子,是不能成大事之人。
人生就像是搭上一班駛向終點站的火車,一般人都是跟著火車的前進側身其中,到了終點,被人叫下車、或自己隨著人潮下車,這就是命。如果在途中,突然覺得沿途風景優美,萌生參觀之意,搶身下車,車子仍然前進,而你已經進入另一個境遇裏,隨後的一切發展就非原來的安排。但這需要大勇者,或俗語所說:大善大惡之人不在命數中。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自心去檢討、去反省審思,才有可能達到自己所要的境界。
常可以看到原本條件很好的年輕人進入社會,但多年後卻一事無成;而有些條件並不被看好的人士,他們後來的發展卻是出人意料的好,觀察他們的差別,有幾個因素是造成結果不同的原因:
一、 知識要豐富
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多閱讀具備學習力是重要的。拿破崙說: 「讀書就是力量。」蘇格拉底說: 「多用一點時間閱讀別人的書,了解他人所遭遇的艱苦後,就比較容易改善自己的問題。」
1986年美國蓋洛普調查1500個成功人士,他們有五個成功的特質。明白事理、廣博知識、多方面的能力、好的生活習慣、毅力超凡。
台積電的董事長張仲謀為了跟上最新資訊,他每天用五個小時閱讀,中英雜誌和報紙一小時,半導體高科技資料兩小時,書本和書評再用兩小時,這習慣已有十多年。他說讀外文書籍擴大視野。讀名人傳記增加經驗能量。
記者問他: 「你這麼忙,怎麼有時間讀書? 」他回答: 「我就是因讀書而忙。」
聲寶企業創辦人陳茂榜是個愛書人,青年時代在日本人開設的商店就是因嗜書如命以致被賞識和提拔。他說:「一個高中生,一周看一本書,一年52本,四年讀208本。必定在知識面贏過一個不喜歡讀書的大學生。」
他又說: 「學士要維持水準,每天要讀一個鐘頭的書。碩士維持水準要讀兩個鐘頭。至於博士則要讀三個鐘頭不可。」
讀一本雜誌,快者不到一個鐘頭,看一本書也不過一兩個鐘頭,約是看一部電影的時間,這是最有價值最經濟的投資。
若還是沒時間,無妨購買「百家講壇」之類的演講錄影片在開車中學習,「百家講壇」內容多樣化、學者勝出實是有心向學者之幸。
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要說無法得到知識的力量,這只能怪自己了。
在美英殖民地戰爭打得如火如荼時,法國視察員兩邊考察後,下了註解,他說美國必贏。有人問他哪有可能,美國獨立軍裝備不如英軍,訓練及效率也跟不上。
但他說:「我看到每週從歐洲運往美國的書籍數目多,而且種類繁複,連深奧的書籍都有,數量還超過整個歐洲的閱讀量。一個喜歡閱讀的地方,力量是可怕的,所以我認為他們會贏!」
文化力贏過軍事力,有深度的人畢竟結果與眾不同
中國這幾年經濟蓬勃發展,甚至成為經濟脫困的最重要藥方。但雖萬方矚目,但領導人都沒有得意忘形。他們更謙卑的走向有深度的文化建設。
先是某政委當著最高領導胡錦濤的面前,建議領導幹部們「少一點菸酒味,多一些書卷氣。」
領導人不但不以為忤,還順水推舟。總理溫家寶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說:「我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讀書伴隨我整個生活。」他的床頭擺著「沉思錄」隨手翻閱。某省新省長送給各廳局長和縣市長的見面禮是「致加西亞的信」。這本名著強調遵命行事,不找藉口,行動必成。含意不言可喻。
哈爾濱啟動「月讀一書,打造書箱哈爾濱」,市委率先發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後感。
大國崛起並不可怕,但勤於打造文化力,創造深度的閱讀感讓人敬畏。
北京、深圳等大都市的書城面積廣大不輸大賣場,購書者用推車拿書,且多的是心靈和精神層面的書,外國人及海外人士看了無不嘖嘖稱奇,中國之強大是必然之事。
二、 心態要健康
所謂心態影響一切,有一個科學實驗證明;美國羅伯特博士在哈佛大學主持一項為期六周的老鼠過迷宮實驗,對象是三組學生和三組老鼠。
他對第一組學生說:你們將和一群天才老鼠在一起,你們要多準備一些乾酪在終點賞賜它們。
對第二組說:你們與一群普通的老鼠為伍,不要對他們期望太高。
對第三組說:SORRY。這些都是愚笨之鼠,所以你們不用作甚麼。
六周後,天才老鼠都迅速通過終點。普通老鼠速度慢。愚笨的老鼠只有一隻過關。
事實上,老鼠們並無差異。
差異的是這些學生被暗示了,被誤導了。也讓自己的態度和錯誤的想法連結了。
所以凡事不是能不能的緣故,而是態度正確不正確的問題。
一九七七年金氏世界紀錄記載著一位「最偉大銷售員」--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市的喬吉拉德,他於一九七三年創下前所未聞的一千四百二十五輛個人年度汽車零售紀錄,直至一九九一年金氏世界紀錄年鑑還記載著,他一生總紀錄是一萬三千零一輛,每月最高一百七十四輛,平均每日六輛。到一九七八年退休時,他的紀錄至今無人可破。
喬吉拉德出生貧民窟,口吃,三十五歲以前換過四十個工作,宣告破產,是個失敗者。但三十五歲後開始賣車,創下四個世界第一:單日、單月、單年、總銷售量冠軍。
他在十五年的汽車銷售員生涯裏,碰到經濟環境紊亂的時刻、越戰、石油危機,但一年還賣出一千多輛車子。
他是如何做到的?
一、勤追蹤準客戶—他每個月不間斷地寄不同卡片給客戶,最高紀錄一個月寄出一萬六千封。卡片一年出現在你家十二次!若想要買車,當然要找他!
二、名片傳單化-他喜歡在公眾場合「撒」名片,在球賽裡名片整袋地撒出。到餐廳用完餐,帳單裡夾上三、四張名片及豐厚的小費,經過公共電話旁,也不忘在話機上夾個兩張名片。
三、讓老客戶回頭與幫忙促銷-「我的客戶裡,有九成是回頭客,剩下的那一成,不是搬走了,就是已經過世了!」老客戶成為他的助銷員,在完成歷史天量的那年,四分之一的量是老客戶介紹出來的。
四、形象行銷-如果你想要向紅極一時的他買車,就必須像上醫院看診一樣排隊預約,有時還得等上半個月一個月的。向他買車是一種榮耀,是光榮。
五、善用價值影響力-1978年,喬吉拉德急流勇退。目前依然行程滿檔,應邀到各地演講經驗與推銷秘訣。
要學習他的技術無須多大學問,但問題是一般人沒有他的熱力、做不來他的積極與堅持罷了。
心夠大,任何事情都作得到,心裏認為不可能,當然不可能把事情做好。把綁著腳的繩子砍掉,讓自己踏出不平凡的路,TO BE IS TO BE MORE(存在就只要比存在多一點),不被旁人不健康的言行影響。不消極、不埋怨、不浪費時間;能力差,只要心態正確,一定有出人頭地的一天;技巧不行,每天肯持之以恆,技巧也會純熟。心態不正確,再好的技巧,再高的能力,都會把事情弄垮,所以心態要正確,心術必正當、一步一腳印,終究會完成自己的願望。
英文字也有神奇之處,如果以A是1,B是2,C是3推算下去,再把每個字的字母相加起來,會發覺有相當的奧妙。
知識Knowledge—96
認真工作Hardwork---98
態度Attitude---100
所以擁有知識或認真工作都還不夠,態度正確才是成功的根本。
態度又是什麼呢?作人不敢做、不願做、不能做、作不到之事。
在全世界旅館業聞名的嚴長壽先生,他帶領的台灣亞都飯店是國外來的藝術家,音樂家,畫家,都會指定入住的旅店,這亞都飯店地段不佳,環境不好,面積也不大,本來有99%失敗的理由,但是呢,亞都飯店卻有1%成功的因素,這成功的因素,就是嚴長壽。一個人的用心可以改變一個飯店的歷史,改變台灣的形象。原因就是你肯做一個跟別人不一樣的人。
嚴長壽嚴總裁曾說過一句話:「生命可以平凡卻不必平庸,唯小也可以唯大。找出你存在的價值,找出你使命感跟人生的意義。」他的學歷不高,他開始工作是公司最基層的工友,但是後來變成這個公司的總裁,他怎麼做到的?
他在做公友時,別人不太敢接老外的電話,但他卻當作英文訓練的勇敢承受,別人中午休息,他自告奮勇的代班,學習電報機操作。
他用最低的經費最高的創意在世界各地的旅遊展中打敗勁敵韓國、日本等得到首獎,他發揚中華文化,將中華文化精髓扣人心琁的演譯出。
有人說如果以100分為總分,方法和態度各占幾分,答案是態度要占100分。態度不對,一切都免談。
三、 技巧要熟練
九千九百九十九次的失敗換來成功。愛迪生研究燈泡失敗了9999次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 。想想看 , 9999 次的失敗代表了什麼 。
第一個啟示是為什麼失敗有這麼多次 , 誰統計的 。 應該是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 , 每一次的實驗讓他們知道錯誤 , 但有記錄才知道錯誤在那裡 。有錯則改,凡改便留下記錄,這是科學家的本色和份內該作的事,一點都馬虎不可。
第二個啟示是「數大就是美」。
任何事情都存著機率與或然率 , 量大成功率就高 , 所謂熟能生巧 , 再笨的人作久也可以抓出若干要領和頭緒。世間本無天生的天才可言 , 連音樂神童莫札特也要每天練琴兩個鐘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心存憿倖或自侍能力高超是成不了事的。
第三個啟示是「凡付出必有所獲」, 愛迪生雖然是要發明燈泡 , 但這過程中他必然觸類旁通的得到各種啟發或收獲 。而往往這些附加價值還不少呢 ?
第四個啟示是「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
毅志力與堅忍的心就在一次又一次中被培養出來了 , 耐力也愈積愈雄厚。或許還看不到明確的成績 , 但過程所累聚的能源、潛力已形成了 , 這沛莫能當的氣力正是爆發更大成就的契機。
第五個啟示是「EQ訓練」。
能耐得寂寞與失敗和挫折 , 才可讓一個本沒耐心、沒涵養沉不住氣的人得到最好的訓練。
失敗了9999 次成績還是零 , 但最後的一次試驗成功 , 零就一躍成了一萬。一與零之間相隔有如天壤之大,成功的人在最後一口氣尚存時奮力爭氣,失敗的人總在成功的門口佇足不前。
一步一腳印,志在千里,美夢才能成真。
四、 習慣需良好
「成功者習慣去作失敗者不愛作的事。」成功者未必喜歡作一些必須承受挑戰和艱困的事,但卻因為他能克服怠惰,堅持追求目標,所以有機會出人頭地。
一個人最難的是維持好的習慣,每年年初,大部分的人都誓言要天天寫日記,但真有幾人堅持到年底。每個人也都知道必須早起,早努力才有比別人更多的機會,但大部分的人卻是天天與棉被對抗,無法抗絕貪睡的誘惑。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先生之所以令人尊敬和懷念,八十年如一日,天天比別人更早起,更認真,追根究底在改進產能上,也用全部的心思在企業的求新求變。
名作家李敖讓人又懼又愛,一個因素是他有紀錄及蒐集資料的習慣,每天他和誰見面,講了什麼話,看到什麼新鮮事,回家一一紀錄下來,資料巨細靡遺分門歸檔,所以言之有物。
我常看到一些公司的職員,好像生怕公司佔他便宜似的,早上一定趕在九點快到時才匆匆忙忙搶進公司,怕吃虧,怕多做事,他們是領多少錢作多少事的典型三等人--等下班、等領薪水、等退休。下午五點一到就飛也似的立刻走人,非他職務內的工作絕不多作。
我在擔任推銷工作的十六年歲月中,引以自豪的是,不管是學習的日子還是得意的時候,我每天都會一早就到公司,我熱愛公司,熱愛我的同事,熱愛我的工作,所以恨不得天天快到公司與同仁相處,回想那十六年中,好像除了結婚、出國,遲到、或不到公司的日子未超過十六天,我自認我資質並不如天才型的業務同仁,但是以熱愛工作的習慣,到底也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指出跳脫慣性思維的重要----「天才只不過是以非習慣性的方式去理解事物的能力罷了。」
一般人在生活當中,為了麻煩,自然而然形成一套行為模式。當遇到同樣的情境時,不假思索的用這套機制去處理事情,被後天的「觀念」和「習慣」所操縱。
「覺察」自己的思維,養成不斷省思舊習慣的新習慣,跳脫觀念所困,用新的好習慣去代替舊的習慣,才能成就屬於自己主宰的人生。
知識Knowledge、態度Attitude100、技巧Skill、習慣Habit這四個因素的第一個英文字加起來諧音是CASH,要與眾不同、脫穎而出,就需要勇於承擔。
五、 人脈需豐沛
人際關係比知識力還要有效好幾倍,尤其華人更講求關係,沒關係找關係,有關係發生關係,有了關係就沒有關係。做生意要關係,入學找關係,受人歡迎更是關係非凡。
要有豐沛的人脈需要用心經營,掌握黃金24小時吧,換了名片絕不可束之高閣,發個電話簡訊感謝認識,發個E-MAIL詳細介紹自己和公司。再把相片傳過去,若是寄上小禮物和洗出來且覆貝的照片保證令人一生難忘,短暫交談中對方有所詢問或有所求迅速回應,美國前總統布希善經營人脈,每到一地,就用電話招呼或邀約見面,且見了面立刻叫得出名字,因為他用心去記特徵,這簡直讓人受寵若驚。
見了六個人只要聯結起來一定有關係。不是同校就是同學(各種學習機會),不是同好(打球或看球)便是同道(宗教或興趣),或者是同事(曾同公司)或者是同梯(當兵、年期),還有就是同門(師出同門)或同鄉、同宗(同姓)或同族(種族、家族)。關係一扯開來,事情便好辦。
馬來西亞籍的傅政瀚2010年騎著單車從大馬沿泰國、寮國、越南、廣東福建要到台灣成功大學就學,不料在福建南安被偷走錢包,腦筋靈光的他找上當地的「傅氏宗親會」協助,終於圓了長征5千公里的夢。這是應用「同宗」的效應。
比爾蓋茲初出道便取得IBM的大訂單,若非如此,他創業有成的速度恐要延遲多年,為何他這麼幸運取得這訂單,原因很簡單,他的媽媽當時正是IBM的董事。他應用了「同家族」的關係。
六、 借力使力更有力
我們用科學的眼光來看,現代很多問題其實都可以用現代的方法應對。
要身體好,多運動,作息配合生理循環,作事秉持天理公義。不要有太多的享受,也別有太多的欲望。凡事設想危機的一面,用現代的科學機制去防備。
擔心老齡化以後的沒人照顧和缺乏寬裕資金,就需要提前做準備,準備金最好要一大部分放在零風險高保障的金融機制上。
諾貝爾獎金成立於1896年,由諾貝爾捐出980萬美金,只能投資在固定受益的公債及定存。但低報酬使基金的金額節節下降,到1953年只剩下300萬元,眼見不妙,於是修改章程,改變以投資股票、房地產的主力,但是一大部分為定時定額的投資。這一改變,使諾貝爾獎金的命運大大改變,五十年來,每年五個獎項,每項一百萬美金,五百萬獎金加上其他費用,基金不但沒減少,還成長到三百億美元。
人最怕的病症是癌症,在2010年的台灣,每7分鐘有一人罹癌,每13分鐘一人因癌致死,死亡的三個人當中一個是癌症患者。
癌症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為治療癌症所造成的財務傷害。為了張羅額外的醫療費用、無法工作的家庭開銷,這都是難以想像的負擔。
這些負擔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都是一場災難。心力交瘁、求助無門、學業中斷、幸福遠去………..這就是命,無法改變的命。
但若能提早知道這樣的命運,及早用收入的一小部分買防癌保險,就像古老的親族同宗集資存備,當這麼高的危機事件發生時,家庭的災難得以降低,頻臨崩潰的家庭有一線生機,往後漫長的歲月可以保障及改善,定時定額的投資及夠在危機時補償的保險,這會讓危機變轉機,這就是改命。
了凡四訓心想事成版—風行中國千古的幸福經典
「了凡四訓」是一本奇書,從明朝以來,已在中國及日本、韓國、越南及有華文之地流傳了五百年。
書中對命運的剖析與創見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們對「宿命」、及「生涯規畫」的看法。更啟發無數失意者或有心人對生命的束縛作最大的挑戰。
日本著名漢學家安岡正篤先生對此書推崇備至,建議日本天皇及首相當作治國寶典。對明治時代的青少年產生巨大影響力,迄今仍深切教化日本政經領導人士。
原作者袁了凡先生是一名儒將,一生的心路旅程在此書中表露無遺。本是一個相信命運隨上天安排而渾渾...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立命--人生是一場精彩的遊戲
第1法則 萬般皆非命,一生在個人
第2法則 不信好命喚不來,心有多寬.路有多廣
第3法則 愛與感謝,動機決定後果
第4法則 心寬念純,心誠萬事靈
第5法則 敬天愛人,天地助之
第6法則 祝福的力量最偉大
第二章 改過--生命是一場進化的過程
第7法則 千年幽谷可以一灯放光明
第8法則 勿結眾生怨,勿生隔夜愁
第9法則 內心的替換是奧妙的能量
第三章 積善—人生靠內心來支配
第10法則 打造自己的好命運
第11法則 千年前的種子決定今天的神木
第12法則 感動使之感應,心動才會動心
第13法則 做對的事,而不是順著凡俗的批判
第14法則 為善不應怕人知
第15法則 真心換真情,兩文錢勝千金
第16法則 人格決定格局
第17法則 敬天愛人,觀功念恩---人人都是助緣者
第18法則 眾善奉行,布施為先—分享是最大的收穫
第19法則 地球不是向祖先繼承來的,是向子孫借來的
第四章 謙德---柔軟心是生命的根本
第20法則 謙虛的態度決度生命的高度
第21法則 享受改命後的快意人生
目錄
第一章 立命--人生是一場精彩的遊戲
第1法則 萬般皆非命,一生在個人
第2法則 不信好命喚不來,心有多寬.路有多廣
第3法則 愛與感謝,動機決定後果
第4法則 心寬念純,心誠萬事靈
第5法則 敬天愛人,天地助之
第6法則 祝福的力量最偉大
第二章 改過--生命是一場進化的過程
第7法則 千年幽谷可以一灯放光明
第8法則 勿結眾生怨,勿生隔夜愁
第9法則 內心的替換是奧妙的能量
第三章 積善—人生靠內心來支配
第10法則 打造自己的好命運
第11法則 千年前的種子決定今天的神木
第12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