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週年典藏版
於梨華俠道義筆的代表作
於梨華俠道義筆的代表作
一個讓於梨華最難忘的筆下人物。
一部真實得令人顫慄不已的長篇小說。
在那個保守衛道的年代,
於梨華以筆代劍,
直逼人性最脆弱、最陰暗的一面。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童年是在第一次的香港之行以後就宣告結束,
但當時自己並不覺得。才六歲,怎麼知道童年的意思?
自己改變了,但自己自然是最後一個發覺的。
把兔娃娃扔掉之後,某些我不知道的是什麼──
至少當時不知道是什麼──的臭皮囊也被扔掉了似的。
又好像身上長了瘡,長在一個不可告人的,自己看不見但摸得到的地方。
不知道用什麼藥去治,更不敢問人怎麼辦。
像我現在這樣:坐在黑暗裡,想過去黑暗的日子……
作者以寫實主義筆法融合許多象徵主義的技巧,真實且富寓意地描寫一位小女孩自六歲稚齡遭近親姑父染指的故事。故事場景發生在美國一個華人移民家庭,作者藉此探討了華人文化中對性話題的隱諱,以及華人父母對孩子生活與學習改變的忽視。
性侵的課題在所有族群或文化背景中永遠都是衝擊倫常道德的,但華人的隱諱態度也往往讓性傾向有偏差的人疏於求助醫療,成為在黑暗角落裡傷害他人的兇手。故事殘酷地揭露女性在求助無門下,加上個人性格的弱點,終於演變成一樁悲劇的過程,筆法犀利,女主角遭逢的困境令人身歷其境,完全達到作者欲藉文學震耳聵聾的目的,也將作者原本就關懷女性處境的寫作領域再攀新的顛峰。
名人推薦
王鼎鈞、尤今 聯合推薦!
「小三子幾浮幾沉,萬生萬滅,起惑造業,流轉不窮,狂暴的場面不斷出現,海嘯長決,橫掃人間的細緻精巧。故事節拍迴環往復是於梨華的另一特長,在這裡發揮起來遊刃有餘。」
散文大家 - 王鼎鈞
「她將關懷的筆觸,大膽地伸向了一個一直暗暗地存在著、但卻極少作家觸及的社會問題──近親的性侵犯。」
新加坡華文作家 - 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