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寬容待人,人亦寬容
人生在世,生活可能會很平淡,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缺乏真情和愛心,也不意味著缺少理解和寬容。送人一朵鮮花,最先聞到花香的是自己;扔人一個泥塊,最先弄髒的也是自己的手。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一份寬容,一份理解,一句問候,一個動作,大度和愛心給了別人春天般的溫暖,別人會報以陽光般的微笑,而自己最終收穫的將是滿滿的快樂。人生其實並沒有那麼累,只要能夠給別人一點幫助和包容,少一份計較和冷漠,也許就會發現,陽光無處不在。
美玉有瑕又何妨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太完美,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就能從中找到讓自己快樂的東西。
亞瑟對玉石一類的東西從來都不感興趣,但有一天卻買了一個玉石墜子,而且那個墜子上的玉留有明顯的瑕疵。
正是因為它的斑點,這塊玉在首飾店裡擺了好多天,沒有人買,直到亞瑟來到了這個店。
其實,除了斑點外,這個墜子很精緻也很漂亮。亞瑟把它買回去,掛在家中顯眼的地方。他認為,有瑕疵的玉自有它可愛的地方,它能將自己的缺點毫不掩飾地暴露在人們面前,這種胸襟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比得上的。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世間的事情很少是完美的,因此不妨寬容處之,坦然待之。滿月有滿月的美好,弦月有弦月的奇妙。虎有紋,豹有斑,人們不是從來沒有嫌棄過這些東西嗎?能夠將自己的缺點毫無隱瞞地呈現出來,這塊玉難道不應該值得人們去珍惜嗎?
美玉有瑕,卻顯露在外,足見其內在的坦誠。以寬容的心態去對待他人的不足,快樂自然不再遙遠。
人至察則無友
世界是繽紛多彩的,世上的事物也是複雜多變的,每個人都不一樣。理解和寬容是朋友間良好相處的基礎,失去這個基礎,友誼便難以繼續。
中國早在古代就有對朋友的闡述:「相交滿天下,知心能幾人」說明了知己的難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則講述了分別時與朋友的依依不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達了距離並不能影響朋友間的感情。
之所以成為朋友,多半是因為性情、愛好、脾性相投。但要想很好地處理朋友間的關係,還是得下一番工夫的。處理不好,輕則造成隔閡,重則友情斷絕,甚至反目成仇;如果處理得當,就能相互扶持,有難同當。
朋友之間貴在相知。所謂「相知」就是知心,也就是能夠相互理解。歐陽修被貶後,因官場失意,心中憂憤,於是寄情山水,以「人知從太守遊而樂,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的感傷,道出心中無人理解的鬱悶。倘若有人能夠為他排解苦悶,讓他心情快樂,也許他老人家就寫不出這樣的文章了。
然而理解和寬容是多麼的不容易,即使相交多年也未必能夠做到。
《世說新語》有這樣的故事:管寧和華歆本為同窗好友,曾經同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一天,有個顯貴人物前呼後擁地從門口經過,管寧照舊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華歆卻放下書本,走出去看熱鬧。不料管寧就此割斷席子,將座位一分為二,宣佈與華歆絕交。
「水至清則無魚」,朋友之間不應要求得過於苛刻。多一份理解,才能保證友情的持久。管寧與華歆同席讀書,同師教導,朝夕相處,怎麼說也應該有點感情。雖然古聖賢講究君子安貧樂道,恥言富貴,管寧割席正是因為華歆有崇尚富貴的嫌疑。但管寧因一點小事就割席絕交,實在是一件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從處世交友上看,作為朋友,管寧沒有直言勸諫在先,又輕易割席絕交在後,如此對待友誼,未免過於苛刻,既談不上寬容和理解,更難以稱得上品格高尚。
人生在世,固然應該追求情投意合、志同道合的友誼,然而千金易得,知己難求,也就是俞伯牙、鍾子期才能成就高山流水一般的友誼。不過,與他們二人的友誼比起來,管仲、鮑叔牙之間的交情所顯示的內涵,更為現在人所稱道。
相傳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的名相管仲,與鮑叔牙交情很深。兩個人曾經在一起做生意,管仲出力少卻得利多;在上戰場打仗的時候,管仲還屢屢做了逃兵。如果以管寧對待朋友的標準,與這樣的人恐怕絕交10次都不止了。可是鮑叔牙並沒有這樣做,他認為管仲家貧,還有老母,這麼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在齊桓公要求鮑叔牙主管朝政的時候,鮑叔牙竭力舉薦他的朋友管仲,認為管仲治國的才學高於他,只有管仲才是輔佐齊桓公稱霸的不二人選。歷史證明了鮑叔牙是正確的,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眼光,更因為他對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管仲是幸福的,因為他擁有鮑叔牙這樣一個朋友,不但能夠理解和支持他,還不遺餘力地幫助他;鮑叔牙也是快樂的,不僅僅是因為他成就了管仲,更因為他理解了生活的真諦。
世界是繽紛多彩的,世上的事物也是複雜多變的,每個人都不一樣。理解和寬容是朋友間良好相處的基礎,失去這個基礎,友誼便難以繼續。水至清則無魚,要求越高得到的也就越少。給心靈一些空間,多一份寬容和理解,人生會更快樂。
以德報怨,坦然安樂
人世間最難忘的事情不外乎別人的好和壞,有仇報仇、有恩報恩是一些人的做人哲學。不過看過這個故事後,你的觀點或許會有些改變。
有一個富翁,他有萬貫家財,可是他有三個兒子,個個都很優秀,他不能決定哪個兒子才是他最合適的財產繼承人。最後富翁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幾個兒子出去遊歷世界,看看在這期間他們的表現。誰的表現最好,誰就能獲得財產的繼承權。
一年以後,三個兒子都回來了,富翁就讓他們講述一下各自的經歷。
大兒子說:「我在旅途中,看到一個人不小心掉進了河裡,眼看就要被淹死,我就跳下河去把他救了起來,並趕緊送到了醫院。這個人沒錢治病,我又替他付了醫藥費,最後還給了他一筆錢,讓他好好生活。」
二兒子說:「我在途中結識了一個身體不好的朋友,大家原先都不認識,但是他很信任我,把他的錢財交給我保管,後來這個人病重不幸去世了,我把他的錢財原封不動地交給了他的家人。」
小兒子很沮喪:「我運氣不好,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壞人,他覬覦我的錢財,一心想害死我,有幾次都差點被他害死了。」說到這裡,小兒子吁了口氣,笑著說,「後來我看見他躺在路邊的樹下睡覺,周圍連個人都沒有,我只要一動手就可以殺了他,但最後還是沒有動手。不料卻發現樹上有一條毒蛇,彎彎曲曲向他爬來,我本來想一走了之,讓毒蛇咬死他,可是又不忍心,就拿起了棍子把毒蛇趕走了。」
聽完三個兒子的話後,富翁很高興,他點頭微笑著說:「你們的表現都很好,誠實守信、不為錢財所動、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等都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良好品質,但是相比起來,有機會報仇卻放棄,以德報怨的寬容心更加難得。所以我的財產就歸老三掌管了。」
古人云:「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吾之有過於人,不可忘也;人之有過於我,不可不忘也。」以德報怨,寬容待人,自可坦然安樂。
大度能容,是非全消
對於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爭強好勝只能為自己埋下怨恨,排斥異己更是在樹立敵人。有權力責罰而不責罰,有能力報復而不報復,這就是大度寬容。
大度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思想修養。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預料之外的情況,大度寬容的心態能很好地化解危機,讓生活更愉快。
人生難免會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能否讓自己開心起來,還得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遭受批評的時候就多想想自己的過失;被人誤解的時候,就多想想別人的難處;被人出賣的時候,就想想通過這件事情能看清一個人的本質。如此一來,自能快樂無憂。
如果對任何不順心的事情都能一笑置之,生活中還有什麼事情能讓人不開心呢?大度寬容是解決矛盾的前提,能營造寬鬆和諧的環境,能避免矛盾和爭執,能讓人心平氣和地面對問題。
為人大度寬容往往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好,而耐不住性子常常會傷人害己。
以前有一個年輕人說話不多,但是整天悶悶不樂,而且性格暴躁,跟張飛有得一比。不管什麼事情,只要和他對上,肯定就沒完沒了,年輕人的父親為此傷透腦筋,最後想到了一個辦法。
這位父親把年輕人叫到院子裡,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如果發一次脾氣,就往左面牆上釘1個釘子,要是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就往右面的牆上釘1個釘子。
第一天,這個年輕人在左面的牆上釘了30多個釘子,在右面的牆上只釘了1個釘子。年輕人很沮喪,但是他父親認為他今天已經成功了一次,鼓勵他繼續下去。於是年輕人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發脾氣,慢慢地,年輕人發現左面牆上的釘子在一天天地減少,而右面牆上的釘子卻開始慢慢增多。隨著時間的流逝,他不斷控制自己,直到左面牆上的釘子不再增多。這時候,年輕人心態安寧,以往悶悶不樂的情形早就沒有了。不僅如此,他還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人,不是因為他的脾氣暴躁,而是因為他脫胎換骨般的轉變。
後來,父親又讓年輕人把牆上的釘子全部拔下來,並指著留在牆上的洞眼說:「斤斤計較、咄咄逼人、沒完沒了的個性,給別人造成的傷害就如同留在牆上的這些疤痕,就算事後做了修補,這些傷疤也不會消失。」
這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但是卻很感人。生活就是這樣,大度不僅能給別人帶來溫暖,還能給自己帶來歡樂;相反,留給別人的是傷疤,留給自己的也將會是麻煩。
對於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爭強好勝只能為自己埋下怨恨,排斥異己更是在樹立敵人。有權力責罰而不責罰,有能力報復而不報復,這就是大度寬容。為人要心胸寬廣,看到別人的成績、長處不眼紅嫉妒,而是虛心學習,取長補短;看到別人的不足和缺點,個性與己不同,不輕視,大度接納。用一顆寬大之心去包容他人,大度處世,不但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可,贏得別人的好感,更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能容人者別人也能容你。給別人一點陽光,自己也能感受到溫暖;給別人一扇窗,也給了自己更多看世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