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台灣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 王蘋
使讀者等待的續集,貼近社會脈動的深刻之作。
《哈蘭的旅程》是《風速王子》的續集,儘管這兩本書是杜撰小說,但作者華倫巧妙鑲嵌重大同志歷史事件(如石牆、哈維米克被殺等),構築如臨其境的社會氛圍,幾個身為名人的主角逃避不開同志生活暴露在眾人眼皮底下,成為恐同報復的焦點,近身牽引生活在集體恐同社會中每個同性戀個人時時提心吊膽的恐懼。
一九七四年的《風速王子》,處理的是恐懼與偏見;相隔二十二年,《哈蘭的旅程》一樣在面對恐懼與偏見,不同的是,同志社群已長出自主性與反叛性。而伴隨著愛滋的浮現,帶給同志社群致命的打擊,也警醒了運動的再出發。
本書提供豐富的直接表白,赤裸裸的需要與感受,讓讀者看見,性需求正是人賴以生存的元素,既不污穢、更不邪惡。
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恐同,是你心中的醜陋思想讓你覺得討厭。」開啟了哈蘭面對恐懼的旅程,它扎實地座落在恐同的社會實境裡,而同志好像都「活得很好」卻充滿恐懼的現下表象,反映的社會真實又是什麼?
台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好性會)秘書長 許斐凱
奔跑翻滾在同志生命的路途上
我期待這本書很久了!若說《風速王子》是哈蘭與比利的愛情故事,那麼《哈蘭的旅程:風速王子後傳》則更著重哈蘭在面對家庭、朋友時的景況與心路歷程。雖然這是以美國歷史文化背景寫出的故事,但不論是運動界的狀況,或是社會面對同志的反應,與台灣都很相似。身為一個同志,如何在社會如此不友善的情況下存活?對同志來說,前妻、前任伴侶、曖昧對象與朋友,又各自代表了什麼樣的意義呢?這本書給了我們一種角度。
寫本書推薦序是件開心又痛苦的事,開心能把這本好書介紹給大家,但痛苦的是怕一不小心洩漏太多情節,削減了讀者們閱讀的樂趣。總之,趕快翻到第一頁,品嚐這本好書吧!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副理事長 Lupy
我們所選擇的家庭
在英文版的「哈蘭的旅程」簡介中,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字「his chosen family」,他所選擇的家庭。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我們可以選擇未來想要組成的家庭。對於家庭的想像,因閱讀本書而有更開闊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