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我心,我心如赤子
你有沒有聽見過雪花飄落在屋頂的聲音?你能不能感覺到花蕾在春風裡慢慢開放時,那種美妙的生命力?你知不知道秋風中常常帶著來自遠方的木葉清香?……只要你肯去領略,就會發現人生本是多麼可愛,歲月中有很多足以讓你忘記煩惱的東西。你能不能活得愉快,在於你是否懷有一顆赤子之心,是不是真的想快快樂樂地活下去。
每天微笑,抹掉感傷的眼淚
杜甫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時候人很容易觸景生情。
很多遠離家鄉、身處異地的人,每逢陰雨連綿、陰風怒吼時,看著昏暗的天空中太陽和星星隱藏了光輝,山嶽隱沒了形跡,滿眼望去,天地間一片蕭條的景象,便會感慨萬千,十分悲傷。
而在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時,入眼一片碧綠,廣闊無際。花朵綻放、香氣很濃,夜晚推窗望月,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這時便會心胸開闊,精神愉快,煩惱盡去,快樂到了極點。
為什麼會有悲傷和快樂兩種不同的心情呢?因為人們大多由於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南懷瑾說,月亮、太陽、風、山河,它們永遠如此,古人看到的那個天、那個雲,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天、這個雲,是一樣的世界。未來人看到的也是。風月雖是一樣,但是情懷有深淺。有些人因為風景而高興,有些人因為風景而難過,都是自己心中所造。
有些人總喜歡說「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其實人生哪有那麼多的不盡如人意啊?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心」覺得不如意。如何擺脫內心的煩惱憂愁,感受生活的快樂呢?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擁有正確的心態。
道信禪師還未悟道時,曾經向三祖僧璨禪師請教。
道信虔誠地請教道:「我覺得人生太苦惱了,希望你給我指引一條解脫的道路。」
三祖僧璨禪師反問道:「是誰在捆綁著你?」
道信想了想,如實回答道:「沒有人綁著我。」
三祖僧璨禪師笑道:「既然沒有人捆綁你,你就是自由的,就已經解脫了,你何必還要尋求解脫呢?」
後來,石頭希遷禪師在接引學人時,將這種活潑機智的禪機發揮到了極致。
有一個學僧問希遷禪師:「怎麼才能解脫呢?」
希遷禪師反問道:「誰捆綁著你?」
學僧又問:「怎麼樣才能求得一方淨土呢?」
希遷禪師接著反問道:「誰污染了你?」
學僧繼續追問道:「怎麼樣才能達到涅槃永生的境界呢?」
希遷禪師繼續反問道:「誰給了你生與死?誰告訴你生與死有區別?」
學僧在希遷禪師的步步逼問之下,開始迷惑不解,繼而恍然大悟。
還有一則故事這麼說:
有位信徒問無德禪師說:「同樣一顆心,為什麼心量有大小的分別呢?」
禪師並未直接回答,他對信徒說:「請你將眼睛閉起來,默造一座城垣。」
於是,信徒閉目冥思,心中構想了一座城垣。
信徒說:「城垣造完了。」
禪師說:「請你再閉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徒又照樣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徒說:「毫毛造完了。」
禪師問:「當你造城垣時,是否只用你一個人的心去造?還是借用別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徒回答道:「只用我一個人的心去造。」
禪師問道:「當你造毫毛時,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還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呢?」
信徒回答道:「用全部的心去造。」
接著,禪師就對信徒開示:「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個心;造一根小的毫毛,還是用一個心,可見你的心能大能小啊﹗」
其實人的心何只能大能小,痛苦和快樂也源於人心的不同。
張中行先生在《快樂》一文中說:「快不快樂,完全是由自己的想法決定。」其實,生活中不可避免地發生一些讓人傷心或煩惱的事,但是作為生活主角的我們,應該學會適應自己所處的環境,不鑽牛角尖,樂觀地面對生活。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心理自我調整」,一個善於調整自己心理的人,一定是一個健康的人、一個快樂的人。
巴辛每天總是樂呵呵的,當有人問他近況如何時,他總會回答:「我快樂無比。」
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會告訴對方怎麼去看事物好的一面。他說:「每天早上,我一醒來就對自己說:巴辛,你今天有兩種選擇,你可以選擇心情愉快,也可以選擇心情不好。我選擇心情愉快。每次有壞事情發生,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受害者,也可以選擇從中學些東西,我選擇後者。人生就是選擇,你要學會選擇如何去面對各種處境。歸根結底,你要自己選擇如何面對人生。」
有一天,銀行遭遇了三個持槍歹徒的搶劫。歹徒朝巴辛開了一槍。幸運的是搶救及時,經過十八個小時的搶救和幾個星期的精心治療,巴辛出院了,只是仍有小部分彈片留在他體內。
六個月後,一位朋友見到了他。朋友問他近況如何,他說:「我快樂無比,想不想看看我的傷疤?」朋友看了傷疤,然後問當時他想了些什麼。巴辛答道:「當我躺在地上時,我對自己說有兩個選擇:一是死,一是活。我選擇了活。醫護人員都很好,他們告訴我,我會好的。但在他們把我推進急診室後,我從他們的眼神中讀到了『他是個死人』。我知道我需要採取一些行動。」「你採取了什麼行動?」朋友問。
巴辛說:「有個護士大聲問我對什麼東西過敏,我馬上答『有的』。這時,所有的醫生、護士都停下來等我說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大聲吼道:『子彈﹗』在一片笑聲中,我又說道:『請把我當活人來醫,而不是死人。』」
我們無法改變環境和現實的時候,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無論正面臨什麼狀況,只要你願意選擇積極樂觀的心情,你就可以擁有快樂。
人是精神力量極其強大的動物,心可以決定生活的悲哀喜樂。一個擁有健康心態的人,不會因為外物的壞或自己的失而輕易沉浸在痛苦之中。想幸福快樂嗎?那麼,像巴辛一樣每天微笑吧!
幽默,給生活塗上一抹亮色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各種相聲小品、娛樂節目,我們的身邊也不乏有一些做笑的人,但是,在這些節目和人中,能夠真正稱得上幽默的並不多。有位名人說:「浮躁難以幽默,裝腔作勢難以幽默,鑽牛角尖難以幽默,遲鈍笨拙難以幽默,只有從容、平等待人、超脫、遊刃有餘、聰明透徹才能幽默。」真正的幽默來自於智慧。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幽默沒有旁的,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
中國是一個缺乏幽默的國家,卻不缺乏幽默的人。孔子是眾所周知的學術大師,也是一個很幽默的人。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南先生認為這是《論語》中最具文采、最優美的一段話。孔子說,只要有粗菜淡飯可以充饑,喝喝白開水,彎起膀子來當枕頭,靠在上面酣睡一覺,便感到人生的快樂無窮。這是一種苦中作樂的幽默。對於孔子而言,幽默是一種很好的應付人生的方法。
孔子在政治上始終不得志。有一次,子貢就說:「這裡有一塊寶玉,在盒子裡裝著出賣,是不是待高價賣出呢?」孔子聽了後就迫不及待地說:「賣,當然賣,我就正等著高價賣出呢!」說完後,眾人都開懷大笑。
顯然,孔子的話是一句玩笑話,這種話給他不得重用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正是有了這種幽默,孔子才能有一個豁達的人生,在不得志之後,還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業。
俄國文學家契訶夫說過:「不懂得開玩笑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孔子是很懂得開玩笑,所以,他雖然不得志,但內心並不憂鬱。他的學說得不到政治家的認可,他便開壇講學,以另一種方式傳達自己的觀點。
西方有一句意義深遠的妙語:「當人生給你酸澀的檸檬時,你就把它搾成一杯甜美的檸檬水。」中國也有一句相似的歇後語:「含著黃連吹口哨––苦中作樂。」孔子的幽默,使他戰勝了人生的不如意,排除了可能存在的幽怨,抓住了生活中富於趣味的一面。
「幽默」這個詞是林語堂從英文字humor翻譯過來的。他本身就是一個很幽默的人。
有一次,林先生參加一個學校的畢業典禮,在他說話之前,有好多長長的講演。輪到林語堂說話時,已經十一點半了,於是他站起來說:「紳士的講演,應當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大家聽了一愣,隨後哄堂大笑。
幽默就是這樣,它可以使你開心,使你脫離塵世的種種煩惱;它可以使你增加活力,使你的生活多一點情趣;它可以使你令人難忘,同時給人以友愛與寬容;它可以使你更加樂觀、豁達……
幽默是一種生活藝術。人生在世,能夠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地過一生,相信這是每個人心中的夢。然而,人生路上總會有些不如意,總會有些無奈。正如尼采所說:「人生就是一場苦難。」而幽默是化解苦難的靈丹妙藥,它可以淡化人的消極情緒,使人脫離沮喪和痛苦的窘境,讓心態在沉重的壓力下,得到放鬆和休息。
事情和境遇無法改變,掌控在我們自己手中的只有心態。因而林語堂先生說:「我倒覺得越是在血與火的人生中,越是需要幽默與寬容。人生離不開幽默,幽默是死水般的生活裡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