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膚色,辨疾病
皮膚的顏色,因年齡、日曬程度以及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主要由三種色調構成:黑色有深淺,由皮膚中黑色素顆粒的多少而定;黃色有濃淡,取決於角質層的厚薄;紅色的隱現,與皮膚中毛細血管分布的疏密及其血流量的大小有關。
觀察皮膚顏色的變化,對判斷疾病有很大幫助。一般正常的人皮膚是紅潤的,如果一個人的膚色,在短期內發生較大變化,並排除了正常的外來影響,就要考慮疾病發生的可能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從皮膚的顏色開始,看看我們身體中可能存在哪些危機。
1.皮膚蒼白
貧血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皮膚蒼白。寒冷、驚恐、休克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通常會導致末梢毛細血管痙攣或充盈不足,使皮膚蒼白。雷諾氏症後群、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疾病,因肢體動脈痙攣或阻塞,也會表現為肢端蒼白。
2.皮膚發紅
皮膚發紅,是由於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血流加速以及紅血球數量增多所致。在生理情況下,見於運動、飲酒時;疾病情況下,見於發熱性疾病,如大葉性肺炎、肺結核、猩紅熱等,以及某些中毒,如阿托品(Atropine)等藥物中毒;紅血球數量增多,如真性紅血球增多症等,也會引起皮膚發紅。
3.皮膚呈櫻桃紅色
十有八九是一氧化碳或氰化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其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結合成碳氧血紅蛋白,失去攜氧能力,造成機體缺氧。當碳氧血紅蛋白達到30%~40%時,病人的皮膚就會呈櫻桃紅色。
4.皮膚暗紫
由於缺氧,血液氧合血紅蛋白含量升高。當還原血紅蛋白升高到每一百毫升血液五克以上時,血液就會變成暗紫色,此時病人的皮膚、黏膜出現青紫。皮膚出現暗紫的情況,常見於重度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等。
5.棕色或紫黑色
多半為亞硝酸鹽中毒。腸道細菌能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氧化劑,能奪取血液中的氧氣,使血紅蛋白失去攜氧能力,從而造成組織缺氧,使低鐵血紅蛋白變成高鐵血紅蛋白,血液就變為棕色或紫黑色,患者的皮膚黏膜呈現泛青紫色的情況。
6.皮膚發黃(黃染)
當血液中膽紅素濃度超過34.2微毫克/升,皮膚、鞏膜、黏膜就會發黃。食用過多胡蘿蔔、南瓜、橘子汁等食品飲料,也會使血中胡蘿蔔素含量增多,當超過2500毫克/升時,即導致皮膚黃染。長期服用帶有黃色素的藥物,如阿的平(atabrine)、夫喃(furan)類藥物等,亦可導致皮膚黃染。
正確區別皮膚發黃的程度及發生的部位,可以鑒別是否患有疾病及疾病的嚴重程度:胡蘿蔔素含量過多,皮膚黃染發生在手掌、足底、前額及鼻部皮膚,一般不發生於鞏膜和口腔黏膜。黃色素過多,以角膜緣周圍最明顯,離角膜緣愈遠,黃染愈淺。溶血性黃疸患者的皮膚常呈檸檬色。黃綠色或褐綠色,常為持久的肝內膽汁淤積、肝內或肝外膽管梗阻所致。橙黃色常見於重症肝炎。皮膚黃染進行性加深多為胰頭癌、膽管系統癌腫或原發性肝癌。
7.色素沉澱
肝硬化、肝癌晚期、黑熱病、瘧疾,以及服用某些藥物如砷劑、抗癌藥等,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皮膚色素沉澱。僅在口唇、口腔黏膜和指、趾端的掌面,出現小斑點狀的色素沉澱,往往見於胃腸息肉病。
看面色,知病變
古有「望面色,審苗竅」之說,即從面相可辨疾病。那麼該如何根據自己的面相,審視其中透露出的疾病資訊呢?
1.面色蒼白
「心主血脈,其華在面。」面色蒼白是血氣不足的表現。一般情況下,面色淡白多是氣虛的表現,如果淡白的臉上缺乏光澤,或者是黃白如雞皮一樣,則是血虛的症狀。另外,體內有寒、手腳冰涼的人,也會面色蒼白,這是陽虛在作怪,這樣的人需要多運動,運動生陽,對改善陽虛很有效果。熱水泡腳和按摩腳底的湧泉穴,效果也不錯,飲食上應多食用紅棗、紅糖等。
2.面色發青
肝在五行當中屬木,為青色。面色發青的人,多見於肝膽及經絡病症,多是陰寒內盛或是血行不暢。天氣寒冷的時候,人的臉色會發青,這是生理反應,只要注意保暖就可以了。如果並非處在寒冷的環境中,臉色還發青,就是肝腎的病了。經常喝酒的人也常臉色發青。
3.臉色土黃
臉色土黃的人,一般有懶動、偏食、大便不調等症狀,這時應注意健益脾胃,而捏脊可以督一身之氣、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對於改善脾胃有很好的效果。
從面相就可以看出健康狀況,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觀察,關注自己的健康。
鼻子的顏色可報疾病
中醫裡有「上診於鼻,下驗於腹」的說法,可見在中醫面診中,鼻子具有很大的價值,有「面王」之稱。鼻子位於面部正中,根部主心肺,周圍候六腑,下部應生殖。所以,鼻子及四周的皮膚色澤,最能反映五臟六腑的疾病。
鼻子在預報脾胃疾病方面尤其準確。病人出現噁心、嘔吐或者腹瀉之前,鼻子上會冒汗或者鼻尖顏色有所改變,一些容易暈車的人,感覺會比較明顯。
如果鼻梁高處外側長有斑痣或者色素痣的話,說明膽先天不足,這是因為鼻梁是膽的反射區。如果這些部位出現了紅血絲,或者年輕人長了青春痘,再加上早上起來嘴裡發苦,多半就是膽囊有輕微的炎症了。
如果鼻子的色澤十分鮮明,這說明脾胃陽虛、失於運化、津液凝滯。就是說,患者的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水汽滯留在胸膈,導致四肢關節疼痛。
如果鼻頭發青,而且通常伴有腹痛,這是肝氣疏泄太過,橫逆沖犯脾胃,影響了脾胃的消化功能,應服用一些瀉肝膽和補脾胃的藥。
如果鼻尖微微發黑,這說明身體裡有水汽,是「腎水反侮脾土」的表現。本來應該是土克水,結果(腎)水反過來壓制住了(脾)土,水汽肆虐,以致腎的髒色出現在臉上。
如果鼻子發黃,這說明胸內有寒氣,脾的髒色出現在臉上。這樣的人,體內中陽不足,脾胃失於運化,吃下去的冷食或者涼性食物積聚在脾胃,這些寒氣上升又影響到了胸陽,所以寒氣就滯留在臟腑中。如果鼻子發黃,但光澤明潤,那就不必擔心了,這是即將康復的好兆頭。
嘴唇是疾病的「信號燈」
許多人都不太注意保護自己的嘴唇,更沒有給嘴唇足夠的重視。其實,嘴唇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僅能為一個人的外貌增色添彩,還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身體是健康的,還是有病的。正常人的嘴唇紅潤,乾溼適度,潤滑有光,如果健康被破壞,嘴唇的色澤就會發生變化。
1.嘴角裂紋
嘴角裂紋常常是在有神經性皮炎的情況下出現,也可能是嘴唇受到了酵母菌感染,患糖尿病時就會出現這種現象。缺乏維生素C,會影響結締組織和皮膚的再生,嘴唇也會出現裂紋。
2.嘴唇蒼白
正常情況下,嘴唇的顏色應該是健康的深紅色。如果一個人的嘴唇經常是蒼白的,可能意味著貧血,這種現象在女性中比較普遍。
3.嘴唇發黑
消化系統異常、食欲不佳、便祕、腹瀉、腹脹時,嘴唇會呈黑色。
嘴唇上出現黑色沉澱、深色斑,可能是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或消化道長息肉,亦有感染梅毒之可能。
4.嘴唇青紫
血液循環不佳所致,易患心臟病、貧血,有中風的傾向。極度寒冷時,身體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嘴唇也會呈現青紫色。
5.唇色深紅
心臟衰竭缺氧或罹患肺病時,嘴唇會呈深紅色。
6.雙唇厚薄有別
上唇較薄的人,先天心臟較弱;下唇較薄的人,先天胃部較弱。
7.口唇潰爛
口角部位疼痛、潰爛,顯示患了口角炎。右口角潰爛,應該戒酒,飲食儘量清淡;左口角潰爛,戒吃零食,少吃甜食。
8.嘴唇附近起水皰
可能患有慢性胃病或肺炎。
嘴唇腫大、起皰、滲液,也可能是化妝品所引起的唇炎。
9.唇緣長顆粒
嘴唇四周長顆粒,表示飲食攝取過多糖分,應該節制。罹患肺炎、胃病時,唇邊也會長出小顆粒。
不要認為嘴唇只是外觀上的問題,對於健康來說,嘴唇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所以,好好保養你的雙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