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只是一個窮人,只要你具備某種美德,也可以過上一種富於尊嚴而簡樸的生活,並從中獲得純粹的樂趣。
快樂之感並非源於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在於一顆雀躍的心。自願且認真地工作,這就是快樂的秘密。
作者簡介:
亞瑟•克里斯多夫•本森
(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
英國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作家,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的第28屆院長。他的父親是19世紀末坎特伯雷大主教愛德華•懷特•本森,其叔叔是著名的哲學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傳統,也很自然地遺傳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樣遺傳在他身上的還有家族性的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鬱性的精神病,雖然身患疾病,本森仍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和多產作家。他曾就讀於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的國王學院,並在1885~1903年間,在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的莫德林學院講授英國文學,1906年後,出任格雷欣學校校長。1915~1925年間,他擔任莫德林學院院長。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譯者推薦
亞瑟•克里斯多夫•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英國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作家,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的第28屆院長。他的父親是19世紀末坎特伯雷大主教愛德華•懷特•本森,其叔叔是著名的哲學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傳統,也很自然地遺傳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樣遺傳在他身上的還有家族性的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鬱性的精神病,雖然身患疾病,本森仍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和多產作家。他曾就讀於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的國王學院,並在1885~1903年間,在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的莫德林學院講授英國文學。1915~1925年間,他為莫德林學院院長,1906年後,出任格雷欣學校校長。
他的詩歌和散文著述頗豐。令人驚嘆的是,他在人生最後的20年間,每天堅持寫日記,寫下了世上最長的400萬字的日記,給世人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思想遺產,代表作有:《障山及其他故事》(The Hill of Trouble and Other Stories)、《日落島》(The Isles of Sunset)、《曙光中的少年》(The Child of the Dawn)、《吟遊詩人保羅及其他故事》(Paul the Minstrel and Other Stories)、《逃脫及其他論文集》(Escape and Other Essays)、《無所畏懼》(Where No Fear Was)、《劍橋教育論文集》(Cambridge Essays on Education)、《靜水之旁》(Beside Still Waters)、《祭壇之火》(The Altar Fire)等。
在該書的翻譯過程中,我常感同身受,並為作者樸素而深刻的論述拍案叫好,同時也有著久逢知己千杯少的酣暢淋漓。這種快樂讓我絲毫感受不到歷時半年翻譯的辛苦,取而代之的是導師般的引領與知心好友「跨世紀」般交談後的豁然開朗。因此我也由衷的希望將這份收穫與喜悅與讀者共用,以便有助於對本書的理解和閱讀。
翻譯過程也是心靈接受洗禮的過程,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本森的論述竟能引起我如此之多的共鳴。這是我在閱讀其他書籍時很少遇到的,我常常因這種心靈和精神的共鳴而會心的一笑,或是被作者那些對事物深邃而又獨特的視角與見解深深折服,且常在掩卷時感嘆:「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也!何時,如若中國的大學也有一批這樣的大師,那將是今日中國青年人之幸、中華民族之幸、中國之幸也!」
本書是本森各類主題文章的結集。在這些文章裡,作者以第一人稱娓娓道來。在第一章中,他坦誠地寫道:「這本書只是彙集了自己對人生一種坦然與樸素的看法。」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作者在書中沒有隱諱,宛若一位諍友,將自己對自我、美、藝術、社交、簡樸的生活、教育等觀點坦率而真誠的進行了表述。
本森可以說是深諳大學妙趣之人。他在第一章《一種觀點》中寫道:大學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即使你只是一個窮人,只要你具備某種美德,也可以過上一種富於尊嚴而簡樸的生活,並從中獲得純粹的樂趣。他還發出了一種呼籲:在這個喧囂塵上的世界裡,應存在這樣一個角落,在這裡,生活的節奏沒有那麼快速;在這裡,生活就像一個古老的夢境靜靜地流淌,瀰漫著富於變化的色彩及輕柔的聲音。說到共鳴,本森對快樂的秘密的定義則讓人耳目一新,他說:「快樂之感並非源於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在於一顆雀躍的心。自願且認真地工作,這就是快樂的秘密。」而對於人生的醜惡一面,本森的觀點是這樣的:「我無意於掩蓋人生醜陋或是冷漠的一面,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個人的理解是,若你不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學家或是統計學者,那麼耿耿於這些陰暗面是毫無裨益的。」而作者令人振奮的一個觀點是:「在文學、藝術或是人生領域裡,我想,唯一值得推敲的結論,就是自己得出的結論。若是自己的結論與所謂的『行家』相一致,那是他們的厲害之處;若是他們與自己不相符,這則是你厲害的表現。」讀著這些文字,我們是否尚可以遠離塵囂,透過「豐富人生」感受到心靈的「世外桃源」,在與大師的交流中完成對自我、對世界的認知?
類似的論述貫穿該書的始末,作者在信手拈來的論述中敢於挑戰人們慣常的思維,發出質疑,如在第十三章《論「簡樸生活」》中,作者就將矛頭指向了公認的「簡樸代表」||梭羅,直陳其虛偽。老實說,那一段也是我很喜歡的,其批評的風格頗與今天的新生代青年作家韓寒類似。
另外,在第九章《論「教育之道」》中,有一段話令我頗為感觸,彷彿就是中國教育現狀的生動寫照。作者在談到當時古典教育失敗之處時這樣痛斥:但我們教育的失敗之處在於,我們對眾多的學生進行培養,可是到最後他們為了一場無關緊要的考試就要漫無目的、東拉西扯地學點東西。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不存在什麼高標準的要求。我們很難去想像一個得到畢業證書之後的人,在離開大學校園之時所感到的巨大空虛與無助之感。沒有人想要為他們去做點什麼,或是在某個領域中專心致志地培養他們。但這些畢業生卻將要成為我們這個國家下一代的父母啊!而我們扼殺他們在心理反抗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讓這些「受害者」處於一種可悲的心理狀態及智力低等的狀態之中,那麼,這些「受害者」也就壓根不會抱怨他們曾經是遭受過多麼不公平的待遇了!翻譯這段話的時候,我深受振動,這簡直就是我自己在讀過大學後的感受!毫不誇張的說,該書的出版將對中國那些正在努力構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高等學府及其管理者們也是大有稗益的。
以上是我在翻譯過程中一些粗淺的感受。
限於譯者才疏學淺,深恐不能還原作者的思想,還請讀者多多雅正!同時更願與讀者分享讀過此書後的感受。願我們都能在快樂的閱讀之旅中收穫喜悅,願今日中國之青年都能透過這本《豐富人生》開啟自己的人生之窗。
名人推薦:譯者推薦
亞瑟•克里斯多夫•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英國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作家,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的第28屆院長。他的父親是19世紀末坎特伯雷大主教愛德華•懷特•本森,其叔叔是著名的哲學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傳統,也很自然地遺傳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樣遺傳在他身上的還有家族性的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鬱性的精神病,雖然身患疾病,本森仍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和多產作家。他曾就讀於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的國王學院,並在1885~1903年間,在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一種觀點
最近,我發現一點,就是在任何一件藝術品中,無論是書籍、畫作或是音樂,它們的價值皆是緣於其所蘊含的那種微妙與不可言喻的某種特性。這種特性,我們可以稱之為「個性」。在任何創作中,無論是多麼辛勤的勞動、多麼熾熱的情感還是所謂的「成就」,都無法彌補這種 「個性」的缺失。我認為,這純屬一種發自本能的特性。毋庸置疑的是,對於任何一件藝術品來說,僅存有「個性」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藝術品中所呈現的「個性」可能是毫無魅力可言的,而藝術作品的這種魅力應該是天然存在的。這種魅力並非是哪位藝術家的「專利」,一些藝術家可能夙興夜寐,但仍然無法捕捉。但是,每位藝術家卻能夠去追求一種全然發自內心的真誠觀點。在這一過程中,他必須要冒險去追尋這種富有魅力的觀點,而真誠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對某種觀點不假思索地吸收,然後不加分辨地傳播,這樣是沒有價值可言的。一種觀點的形成必須要經過構思、創造及自己真切感受其中的過程。那些藝術家用真誠塑造出來的作品幾乎都是具有它特有的價值的,而那些缺乏真誠的作品則被人視如敝履。
在接下來的篇章裡,我將力求對讀者開誠佈公,袒露心跡。看上去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實則不然。因為這意味著自己必須放下成見與先入為主的偏向去感知事物,不被自身接受到的教育或是環境等因素所羈絆。
有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要把自己的觀點全都抖出來,公開給別人看呢?為什麼我就不能「明哲保身」,將某些「寶貴」的經驗據為己有呢?我的經驗對別人到底有沒有價值呢?所有這些疑問的答案是:是為了知道與瞭解別人是怎麼看待生活、於生活作何期待、對生活生發的感觸抑或每個個體所不能領略的東西。此上種種的答案有助於我們對生活築起一種「合宜感」。就我本人而言,我對別人所抱有的觀點存在一種強烈的興趣。我想知道,當他們孤單一人的時候,他們會做些什麼?他們在想些什麼?愛德華・菲茲傑拉德①曾說:他希望能有更多關於芸芸眾生的人生傳記。我是多麼冀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去問一下諸如火車站長、管家、廚房員工等這些淳樸、默默無聞的老百姓的真實想法,瞭解他們各自人生的軌跡。但這是很難做到的,即便有這樣的機會,他們很可能也不會告知於你。接下來則是一段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真摯坦白的話語。我將毫無保留地袒露自己的心跡,力求把自己對人生的一些感悟與讀者分享。老實說,這對我而言有點怪怪的感覺。
我將以淺白通俗的語言來談論一下自己的人生軌跡、對人生的一些看法。我出生於英國一個普通家庭。在記憶中,父親總是一副忙碌的樣子。在外人眼裡,他可能算是一位身處高位的人。父親是一位理想主義者,有著出色的組織及對細節的把握能力。總之,父親算是一位見過大場面的人。但他卻時刻像一位學生一樣汲汲學習。因為父親經常變換工作地點的緣故,所以在輪廓上,我對英國各地都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更為重要的是,我是在一個有著良好學術氛圍的家庭環境裡成長的。
在高中階段,我上的是公立學校,在大學期間,我獲得過獎學金。我是一位中規中矩的學生,勉強算得上一個出色的運動員吧!需要補充的一點是,我對文學有著強烈的興趣。在年輕時,對於歷史與政治學的興趣不大,只是想在屬於自己的交友圈中過一種與世無爭的生活,過一種本色的人生。若是當年我有通往這些目標的「捷徑」,那麼我敢肯定,自己將徹底成為一個「半桶水」式的人物。幸好我沒有這些機會。日後在公立學校擔任校長的多年生涯裡,我的人生顯得既忙碌又成功,但我不會流連於此。我必須承認自己對教育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對於中等教育在學生的智力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負面作用感到無比憂心。後來,我越發覺得,現行的中等教育是以一種漫無目的、程序冗長及效能低下的方式組織開展的。在保持對原有這一系統的忠誠之外,我將盡己所能去糾正教育中的錯誤傾向。但當我不期然地發現自己更感興趣的是文學,心頭不禁為之一寬,這可以讓我暫棄學術上的繁重工作。與此同時,我對自己在實踐中所獲得一系列經驗,深懷感激之意;對同事、父母以及業已成材的男女學生,我也是銘記在心。
一個人若總是憂心於自己的人生該何去何從,這是對心智多麼揮霍的浪費啊!在我遇到人生十字路口時,我被選為大學團體的成員,這著實出乎我的意料。這給了我長久以來夢寐的生活,而實現我人生的理想也看似咫尺之遙。
實際上,我成為了一個規模不大、但目標明確的某個團體中的一員。我有些固定的職責。坦白的說,這恰好可讓我過上相對休閒的生活。在當校長期間,我養成了並且一直保持著文學寫作的習慣,這絕非出自某種責任感,而是一種為使內心感到愉悅的本能驅使。當我回到規模雖不大、但處處洋溢著美感的校園之時,內心充盈著歸家的溫馨。在這裡,人們到處可以看到形式各樣的既古老而又讓人頓生敬意的傳統。建築顯得那麼的質樸,於細微之處彰顯優雅之妙。而那黑色屋頂的小教堂,則是我落腳的一個地方。長廊環繞的廳室,裝飾著盾形徽紋的玻璃,圖書館顯得低矮,其狀如書;漫步在綜合室裡,可以看到陳列在四周琳琅滿目的畫像,顯得既高貴又昏暗。讓這樣的場景充當恬靜、甜蜜生活的背景,這是再適合不過了。我有屬於自己寬敞的房間,透過窗櫺,可看到果園、花園交錯的庭院,小鳥在灌木叢裡揮之不去,傲然聳立著樹齡不知幾何的老樹,在盤根的老樹下面,潺潺的流水在流淌。這是一幅多麼恬淡、靜謐的畫卷啊!
這些充滿美感的景物教會了我「如何從冥定的人生裡偷取多點時光,讓自己減緩衰老的過程」。我感覺在自己的周圍,充溢著朝氣蓬勃的生命所迸發出的快樂湧流。那些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莘莘學子,他們既友好、聰明且尊師重道。在無憂閒淡的時光裡,汲取所需的養分。當他們翻開世界那一頁頁飽含風雨的頁卷時,他們的心中可以不受煩憂侵襲的。
我所在的學院在大學裡算是規模最小的。昨晚,在一個廳室裡,我坐在一位著名人士的旁邊,他是一位友善和藹之人。他告訴我他對大學的一些看法。他希望將大學裡所有的小學院合併起來,這樣就可以形成只有6個學院規模左右的大學。透過他的語氣,無疑可以探出一點,即那些最優秀的學生都只會去那些享有名氣的2、3個學院,而小的學院則像是奔騰的主流中無意間溢出的一點滯水而已,作用不大。他說,跟他們意見一致的人都被選為學術團體的成員,這些人反對改進,宣稱許多金錢都被浪費在繁冗的管理運行之中。而從整體來看,這些小學院的存在是很微小與不足道的。我想,在某種程度上,這是有道理的。但試著換個角度來看吧。我想大學院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在大學院裡,並不存在真正的大學精神。在大學裡,有2、3個頂尖的學院無疑是件好事。但不同大學裡的學院是由不同學科組成的。如果某位學生從重點高中畢業去大學讀書,他就不可避免地進入其相應的學科,生活在這所大學的傳統以及他原先屬於的學校的閒言閒語之中,對別的學校知之甚少。而那些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則會組成屬於他們的「低級」團體,這些學生也很難從中得到什麼益處。其實,規模大的學院之所以擁有良好的名聲,因為許多優秀的學生都想去那裡學習。而對於一些從開始起步不順的普通學生而言,這樣的區分著實作用不大。
至於解決的唯一方法,我的朋友說,就是讓這些小學院開放他們的團體,試著招募更多富於公共精神與自由思想的大學教師。這些老師應在某個學科有所專長。只有這樣,那些有志於此的學生將願意到這些學院就讀。
今天天氣潮濕,我不是很喜歡這樣的天氣,但我不想悶在房間裡||於是我出外溜達一下,在一些小學院之間悠閒漫步。我膽敢說一句:在我看來,將所有的小學院組合起來,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這美麗且柔和的地方,擁有屬於它們自身悠長與光榮的歷史與傳統,這是多麼具有吸引力與美感啊!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小學院,我對於自己之前沒有早點發現感到羞愧。學院背靠大街的那堵灰泥牆,斑駁剝落,而更為古老的建築則在這堵牆隱藏的背後。我步入了一間規模小、黑色屋頂的教堂,在祭台的後面,高高地矗立著一面柱狀木製人字牆,天花板吊的很高;在圓柱狀的壁龕上有精美的雕刻,這裡曾是達官貴人所坐的地方。在畫廊後面,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散發著古樸煥發的圖書館,無形中彷彿散發著對那些高貴典籍隨著歲月流逝而消褪於人們記憶的一種無聲的控訴與悲痛,好像在低語泣訴:我是明日黃花啦!接著,我來到了一幢寬敞的會議室,四周有很大的凸肚窗。透過窗子,可以看到恬靜的花園,周圍環繞著參天大樹、彷彿在微笑的小草。廳室四周掛著過去許多著名人物||貴族、法官、主教,以及一些戴著假髮、臉色紅潤的校長們的肖像。看著這些肖像的時候,我在默想:這些既平凡又高尚的人物當年就生活在這樣一個普通、莊穆的環境裡生活著。在過去那個充斥著葡萄酒與慵懶之人的年代裡,想必這裡也曾見證過觥籌交錯、連篇八卦的場景。他們只是混著日子,全然放下了手中的書,在沉迷中驅散無聊與鬱悶。在這種情緒之下,很容易會有以上的這些想法。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就在這個地方,那早已化為塵土的睿智之士也曾過著勤奮與思想的生活。當年所有耽於一時的喧囂早已不復存在。整個地方本應該是充滿活力與愉悅的。若是大學教師有冗長的會議、太多的教育灌輸,那麼,學生本應有的學習生活就會被忽視掉。讓我稍感欣慰的是,即便是在當代,仍有不少人甘於平淡,在生活中不斷學習。他們也許沒有什麼雄心壯志,效率也許沒有那麼高,但他們在學習中「不知老之將至」,然後淡淡然地望著窗外那一片沁人心肺的美麗花園,靜聽著婆娑樹葉的沙沙聲響,鐘聲厚重的迴響,不亦樂乎?現在,很多人都活在一種緊張與忙碌的生活節奏中,全然忘記了世上竟還有這等恬淡與無憂的生活時光。大學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即使你只是一個窮人,只要你具有某種美德,也是可以過上一種富於尊嚴與簡樸的生活,從中獲得純粹的樂趣。許多人都會犯這樣的一個錯誤:即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言傳來解決的,而事實上,身教才是真正具有巨大威力的。這些莊穆且美麗的大學校園之所以成立,在某種程度上歸結於是想讓人們能過上這等清靜生活。在這個喧囂塵上的世界裡,應存在這樣一個角落,在這裡,生活的節奏沒有那麼快速;在這裡,生活就像一個古老夢境在靜靜地流淌,彷彿某種富有變化的色彩及輕柔的聲音。相比於那些喜歡沉思與冥想之人以及那些懷著對人類做出有益影響的純真希望持開放態度的人,我不知道那些為別人發財而工作的銀行職員是否更為高尚。時至今日,美德似乎與現實的生活緊緊捆綁在一起了。若是某人不孜求於財富,擺脫婚姻的枷鎖,過著簡單的生活,他就能在這裡過上一個高尚與舒適的生活。同時,他還可以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在人生晚景與年輕歲月之間作一個妥協,這的確是值得一試。許多孩子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受到牧師或是老師的教誨,而這些牧師與老師的年齡都是在半百之上。因此,學生們就會認為老師是神經質與目光短淺之人,恰如撒冷國王及祭司麥基洗德②,從不知道生活的起點與終點。學生們覺得老師總是樂於用藍色的筆指出他們的錯誤,然後在懲罰學生之時,獲得內心的滿足。但校長們沒有想到的一點是,他們可能為如何正確指引學生走上正途而憂心忡忡,而學生們卻認為老師們缺乏激情,顯得四平八穩,沒有棱角,彷彿他們只是在沉悶空間裡來回穿梭,直到最後乖乖地爬進墳墓。即便是在一個尋常家庭裡,在孩子與父親之間,要想有平凡的父子情誼也是很少見的,無疑,雙方有血緣上的關係,但卻沒有如同志般的友情。其實,從很多方面來講,小孩子是古怪與讓人厭煩的,有很多天性野蠻的因數。我想很多父親會有這樣的感覺,若是想維持自己對孩子的權威,他就必須要與自己的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或有時讓自己變得難以理解。所以,通常孩子只能從母親或是姐姐那裡獲得同情與關懷。若是某位教師想要糾正這一點,他可就要下番功夫了。我的一位好友是我們學院的一位資深教師,他與我的父親是同輩人。他喜歡與年輕人打交道,我經常向他詢問一些不能向同齡人請教的問題,並尋求他的建議。我們沒有必要讓自己假裝的年少老成,逞一時之勇,與年輕人在大學賽艇比賽中一決高下。雖然這些都是很有趣的事情,但必須是要符合自然的,而獨缺的一點就是其中的可行性及一種淡然的真性情。在這般影響下,年輕人就可在年輕之時明白一些積澱深厚的道理。
而要做到這一點,困難之處就在於人養成的習慣及言談舉止。某些人會遺傳一些先天性的急躁與冷漠的性情。但正如佩特所說的,人生的一大敗筆就是受制於養成的習慣。當然,人們必須要清楚自己的能力範圍,明白自己的能力怎樣才能最大化發揮。但任何人都不應讓自己變成一個鐵石心腸、形容枯槁、棱角分明之人。大學最低的一個級別就是讓其畢業生內心躊躇不定,因為他們日後必須要為生計勞累奔波,除此之外,他們的人生沒有什麼追求。就一個有血有肉的心靈、一個富於幽默與理智情感的學生而言,大學的生活應該是一種踐行仁慈與友愛的生活,應該讓小額的投資結出碩大的幸福果實。當我們以一種不偏不倚的眼光去審視之時,就可清楚地看到,這種生活才是在人生中最大限度擷取幸福之果的生活:在一種休閒與簡樸的莊穆中肯定自我;以自己完整的尊嚴昂然活於世上;與年輕人及慷慨之人交往;與別人開展熱烈與睿智的對話;自由地選擇參與社交或是獨處;讓自己的工作得到別人的尊重;而在休閒之時,則能獲得應有的慰藉。這難道不比在那所謂的職業成功浪潮中隨波逐流更好嗎?在這股大潮中,人們被迫在工作之時忍受苦悶與疲倦,在千篇一律的家庭瑣碎中打轉。家庭生活是重要的,且給人帶來許多歡樂。但若是必須為此付出全部,我寧願以自己的獨身來換取自我的獨立。
大學校園裡有一些老師,他們對希臘小品詞頗有研究,經常端杯葡萄酒,臨風抒懷。而這種人物形象卻被許多小說家描繪成與生活中所需的那種勇敢、機智及全面相悖的。這實在是一個極大地誤解。在大學校園裡,我不知道是否還存在這樣的老師。就我個人而言,我對希臘小品詞並不感興趣,對於葡萄酒的愛好也只屬一般。但是我全身心地愛著大學這些 古蹟所散發出的優雅之美,彷彿把庭院中那斑駁剝落的堵牆用酒濾過一般,嗅上去芳香醇厚。而幾個世紀以來的人事變遷,而那將人性顯露無遺的傳統則緊緊地纏繞著這片土地的每個角落。我愛那歷經風霜的庭院的每個角落散發與閃耀的意氣風發,釋放出灼灼的精神之光。一春又一春,桂香花開滿枝頭,流盼著黃褐色的光澤,催發著一股質樸的野香向坍塌的牆襲來。對那些安於平和與沉思之人而言,這是美好而恬靜的生活。這裡的生活沒有一絲劇烈的跡象,沒有時刻饑渴於統治別人的慾望,沒有壓制別人的野心。這裡的生活讓世人明白:生活中對美好的獎賞並非只屬於那些智力上乘者,同時屬於那些懷著謙卑之心、向別人伸出援助之手的人,那些既能慷慨陳詞又能屏氣凝神靜聽別人觀點的人。這裡的生活讓世人發現,原來世上還有一個溫柔、略帶惆悵與細微的情感漫溢出來的地方;還有柔軟與舒適的印記,所有這些都能和諧共處。無論這種理解之光是多麼的暗淡與模糊,因為人們能感到,洋溢著智慧與忠誠之愛,在默默中耐心的希望,這些都是人們精神上的食糧。宗教並非是那些聰明之人甚至是牧師的事情,而是靈魂深處渺遠的視景。
我深知自己上述的種種思想或是希望是迷離與微妙的東西,譬如一隻害羞的小鳥,讓人難以觸及。但我想說,人活於世,絕非是虛無縹緲的事,也不是一昧沉迷於不切實際的空想之中,而是與此全然相反。在人的一生中,我們要不斷地努力,與同事開展交流。我教過書、參與過組織、教導等工作。我時常關注著成人與孩子;我已發現了人生的歡樂、興趣乃至悲傷的源泉。但我越發覺得,我們教育所經常宣導的野心或是處心積慮的成功,這往往是錯過通往簡樸人生的道路,進入荊棘與險峻高山的迷途;我越發覺得,我們需要專注的是心靈平和與人生的簡樸;我們與別人的關係應該是真誠、直率,而非圓滑世故的。我們的惡語傷人、卑鄙、冷漠及無動於衷,這都是難以原諒的罪惡。墨守成規是倦煩之母,快樂之感並非源於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在於一顆雀躍的心。世界是一個充滿樂趣與美好的地方。自願且認真地工作,這就是快樂的秘密。當我寫下這些句子時,也許很多看上去是老生常談或是陳詞濫調。但對我而言,這是十分珍貴的,就好比在路旁撿到的珠寶一樣。
透過這扇豐富人生,我伸出頭向外面張望。在窗外的一面,我可看到綠草鋪地的花園,隱約散出一股隱士般冥思的寧靜。這是一個可來回踱步的地方,一個在清醒之際可享受心靈愉悅冥想的地方。但透過這扇窗,我也看到另外一面,世上不斷催生與變化的生活,在學習與活動之間飛速地轉換。我看到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彷彿一個發出巨大聲響與泡沫的浪潮,這其間充斥著濃重的商業氣息、爽朗的笑聲、悲傷、疾病,甚至那炫耀性的葬禮出殯。
這些就是我的觀點。我可以坦誠地說,這並非一種前景黯淡的觀點,同樣也不是一種讓人捧腹的觀點。我不會學究式地滿腹經綸地說些大道理。我知道詹森博士③的一位君子之交愛德華斯曾說過:「在我的人生裡,我曾努力嘗試去成為一位哲學家,但我總是找不到入門的途徑,因為生活的歡樂總是不時地闖進。」這並非一位飽含學識的學生所持的「知識無功用」的觀點。我也並非是一位幽默的作家,因為自己喜歡美勝於笑聲;我不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因為我憎恨在自我情感的圈子裡來回打轉。要把自己的本色袒露出來,這不是一件易事。我希望自己能做到這一點,我只是希望能與讀者進行坦誠的交流,以一種舒暢明快的方式就人生經驗、所抱有的希望、耐心等方面可以私底下竊竊私語地探討。我無意於掩蓋人生醜陋或是冷漠的一面,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轉移。我個人的理解是,若你不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學家或是統計學者,那麼耿耿於這些陰暗面是毫無裨益的。我始終堅信,激勵他人比糾正別人的錯誤更為有效;讚揚比懲罰更為舒坦;幫助別人比一昧譴責更為仁慈。如果說哪種態度是我所要去避而遠之或是憎恨的話,這就非憤世嫉俗這種態度莫屬了。我相信浪漫的存在,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對於一些情懷高尚之人來說,他們在勇於面對人生慘澹之時展現出來的情懷。我覺得人們應從事物中發掘美感,或是從人群裡找尋其有趣的一面,而不是沉湎於發現別人的卑鄙或是失敗,並從中暗暗竊喜。還有一種態度也是我所深惡痛絕的,這就是那種貌似的肯定、積極與偽善的態度。這種態度讓人頑固地認為自己總是站在正確的一面,而對手則幾乎總是錯的;那些探究公理或是等式的人常常認為妥協就是示弱的表現,而原創則是庸俗粗野的表現。就我個人而言,我是厭惡任何一種權威的形式。我是一位堅定的共和主義者。在文學、藝術或是人生領域裡,我想唯一值得推敲的結論,就是自己得出的結論。若是自己的結論與所謂「行家」的相一致,那是他們的厲害之處;若是他們與自己不相符,這則是你厲害的表現。每個人都不可能讚賞或是喜歡任何事物,但是我們卻很有必要以一種公正與不偏不倚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本身,作出自己的選擇,然後就堅守它。以此同時,切莫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有需要的話,我們可以為自己稍加辯護,但不要妄稱權威。
站在智力發展的角度來看,我認為自己浪費的時光時常出現在以下情況:當我對某項工作感到厭倦,但仍以一種道不明、說不白的「死忠」態度去堅持;去讚美別人眼中值得讚美的東西。而那些我認為時間物有所值的,通常出現在以下情形:當我發現全世界都對某物喝彩之時,我卻仍然故我;而被利用最好的時光則是當我學會欣賞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價值,學會因事物本身去愛某事。
在文學、藝術領域裡,那些為君王歌功頌德的文體早已成為過去式。若是某人能放棄自己的一些偏見,那麼他也就開始了「朝聖之旅」。人們必須學會給予別人適度的尊敬。在那些高尚情操之人面前,心悅誠服地鞠躬,不論他們是身穿黃袍、達官貴人或只是一介默默無聞的布衣。
真誠與簡樸!若是要我說怎樣尊敬他們,如何想讓自己按照他們的軌跡去塑造自己的人生,這是我想追求的。我還需在混沌的塵世裡機敏地發現那活生生的精神,無論這是散發於老年人或是年輕人身上。這種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我相信,在人生裡面有一座龐大而又安全的城市。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其市民。若我們得到上蒼的眷顧,就能快樂地生活。但我們也要跨過多舛的命途與傷痛,涉獵錯誤與莽撞之苦,才能步入康莊大道。有時,我們只能看到遠處那朦朧模糊的城市輪廓,那如珍珠般的城門。終有一天,我們會發現通往那座城市的大道,然後從容地走進去。若我們待在裡面,就可享受快樂與幸福了。但即便我們不是棲息於此,我們依然會快樂無比的,因為我們知道,無論徘徊多遠,我們都有那個爐火熊熊的壁爐,還有一張張笑臉。
上面我所講的這個寓言,但那些正在找尋的人將會明白我所指代的。而那些業已找到方向的人,當他們看到這些字句的時候,望著遠處城市的燈光閃閃,則會嘴角一翹,莞爾一笑,然後風趣地說:哈!原來他也是在這座城市裡啊!
在不同人的心中,這座城市有著許多不同的名字,其地位也是輕重皆有。但可以肯定一點,那就進入城市之後,人們對生活將不會再有什麼疑問,他們可能漫遊到遠方,或只是偶爾地拜訪一次,但這座城市卻仍是安詳與榮耀地矗立著。在人一生短暫的歲月裡,這是唯一真實與可觸摸的,直至永恆。
﹏﹏﹏﹏﹏﹏﹏﹏﹏﹏﹏﹏﹏﹏﹏﹏
①愛德華・菲茲傑拉德:Edward Fitz Gerald,1809~1883年,英國詩人、翻譯家。他翻譯的《魯拜集》(Rubáiyát of Omar Khayyám)(1859年,第一版)一直以來都很受歡迎,這部作品不是單純的字面翻譯,而是在釋義。菲茨傑拉德還翻譯過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卡爾德隆的作品。他的著作包括《幼發拉底人》(Euphranor)(1851年)和《波洛尼厄斯》(Polonius)(1852年),前者採用蘇格拉底式的對話來評論教育體系,後者是一本格言集。1889年,他的書信被出版。菲茨傑拉德出生在薩福克。在劍橋大學讀書期間,他結識了薩克雷,兩人成為一生的好朋友。後來,他又結識了卡萊爾和丁尼生。
②麥基洗德(Melchizedek),舊約中的人物,被稱為撒冷王。
③詹森博士:即山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 1709~1784。英國作家。
第一章 一種觀點
最近,我發現一點,就是在任何一件藝術品中,無論是書籍、畫作或是音樂,它們的價值皆是緣於其所蘊含的那種微妙與不可言喻的某種特性。這種特性,我們可以稱之為「個性」。在任何創作中,無論是多麼辛勤的勞動、多麼熾熱的情感還是所謂的「成就」,都無法彌補這種 「個性」的缺失。我認為,這純屬一種發自本能的特性。毋庸置疑的是,對於任何一件藝術品來說,僅存有「個性」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藝術品中所呈現的「個性」可能是毫無魅力可言的,而藝術作品的這種魅力應該是天然存在的。這種魅力並非是哪位藝術家的「專利...
目錄
譯者推介………………1
題 記………………7
第一章 一種觀點………………11
第二章 論「老之將至」………………33
第三章 淺談「書籍」………………53
第四章 論「社交」………………73
第五章 論「交談」………………89
第六章 淺談「美感」 ………………109
第七章 淺論「藝術」………………135
第八章 淺論「自我中心主義」………………151
第九章 論「教育之道」………………169
第十章 淺談「作家之道」………………193
第十一章 別人的批判………………213
第十二章 談「野心」………………231
第十三章 淺談「簡樸人生」………………249
第十四章 也論「競技之樂」………………263
第十五章 淺談「靈魂」………………277
第十六章 論「習性」………………291
第十七章 淺談「宗教」………………305
譯者推介………………1
題 記………………7
第一章 一種觀點………………11
第二章 論「老之將至」………………33
第三章 淺談「書籍」………………53
第四章 論「社交」………………73
第五章 論「交談」………………89
第六章 淺談「美感」 ………………109
第七章 淺論「藝術」………………135
第八章 淺論「自我中心主義」………………151
第九章 論「教育之道」………………169
第十章 淺談「作家之道」………………193
第十一章 別人的批判………………213
第十二章 談「野心」………………231
第十三章 淺談「簡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