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人生的幸福需要智慧
峰宇是我的同事,也是很投契的朋友,他的《人生三思》將要付梓,請我幫忙寫序。說實話,我原本是想推辭的,可是他那種發自內心的既誠懇又信任的態度,又使得我無法推辭。而待我看完了全部書稿,倒是在心裡為自己沒有推辭而暗自慶幸,並有了一些想法,正好借這個機會來說說。
書中這些文章,多是作者的瞬間靈感,或是讀了一本好書、一篇好文章,看了一部電影,聽了一場音樂會,遇見了什麼人、碰到了什麼事,譬如路邊看人下棋、橋頭看賣鞋墊的小販,大概都是我們常見怪不怪的小事,可是作者有心,即興寫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境,日積月累,就累積了不少。
若是單篇看到這些文章,可能也不易看出什麼,隨意的東西往往都是這種情形,但是累積起來集結,就不一樣了。盡管說不像寫一篇論文、一部著作,事先總得苦心經營,謀篇佈局,啟承轉合,邏輯性那麼嚴謹,可是這些隨感到底又是圍繞著一個中心,應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規制。這個中心,就是對人生的反思。
作者將書名定為《人生三思》,想來也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的,書中表達的是作者對人生際遇的種種之思,自然也期望讀者在「林中路」上前行的過程中能夠處處留意、時時思。在這個崇尚感性和流行速食、到處都瀰漫著浮躁氣息的時代,在人們都忙得顧不上「思」的時代,強調「思」的重要性,無疑是非常具有警示意義的。
「思」是人獨有的特徵,甚至可以說是人的本分亦或本能。巴斯卡把人比喻為「會思考的蘆葦」,意為正因其會思考,才使得這個柔弱的存在物成為宇宙間最強的存在物,成為萬物之靈。確乎如此!
但當人借助於思而能駕馭萬物的時候,卻不斷地強化著思作為工具理性的功能,一味地向外擴展,一味地以功利價值為依歸,於是,一切都被置放在功利價值的平台上予以考量,人也就變成了一種經濟動物。人生意義的豐富性被銷蝕甚至被掏空了,意義世界出現了危機。人們都在匆匆地行走著,卻忘記了欣賞路邊的景色,更不知道要走向何方;人們都刻意而專注地追求著目標的效率,卻往往忽略了整個生活的目的。個體層面的行為都是高度理性及經濟的,整體上卻表現為一種非理性和不經濟。盲目的競爭、致命的無序、巨大的浪費、環境的破壞、生態的失衡,人類的家園已經從裡到外都被人自己蹧蹋得千瘡百孔,變成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如果說,生物進化過程中存在著一種「無目的性的目的性」的話,那麼,處於進化之頂端的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卻在生活中表現出一種「合目的性的無目的性」。茲事體大,非三言兩語所能說得清。可是現代社會、現代人的許多所謂的「現代病」,思想家們稱之為「弔詭」或「荒謬」的東西,都與此有著直接的關聯。當然,以此為由,試圖恢復到前代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肯定是行不通的,不過,在人生過程中,多一點「閒敲棋子落燈花」式的閒情逸致,多一點看雲卷雲舒、聽花開花落的悠閒情趣,未必不是一劑療治現代病的良藥。
蘇格拉底曾云:未經過反思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中國古人也講,人貴有自知之明。要自知,就需反思,反身而思,並在思中不斷超越,這樣才賦予了人生一定的意義。少了這種反思的功夫,反思的能力也越來越萎縮,想自知想自立,怕是難矣哉了。而缺乏了自知之明,表面看上去可能很自由,實際是很不自由的。比如時下許多人,為金錢,為房子,為權位,為面子,總之都是為了一些「他物」而拚命奮鬥著,在名韁利鎖中掙扎著,為「獲得」而喜,為「失去」而悲,由終日的盤算和苦悶演化為終生的緊張和焦慮,那裡還會有自由呢?即使形式上很自由,內心裡又何曾自由過?
人生本來是很豐富很多樣化。人們都追求幸福,可是對幸福也難以有統一的理解。勉強為人們提供一個人生範本或幸福模式,一如要為天下所有人做雙合腳的鞋子一樣,實乃愚蠢之念、愚蠢之舉。但無論如何,「人生需要智慧,幸福需要智慧。」這智慧就依賴著學和思,也表現著學習思的智慧,運用思的智慧,盡可能地把自己人生中的各種豐富性及各種潛能實現出來,並從中獲得幸福的體驗。充盈為美,恬淡自然,自由自在,夫復何求!
峰宇有心,也有才,能靜心,肯吃苦,學思有成,成績斐然,是同輩中的翹楚。《人生三思》本書的出版,也是他「三十而立」的又一個證明。我打內心為他高興,也願讀者們能從中得到應有的教益。
(本文作者馬俊峰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班教授)
序言
「林中路」上的昔花今拾
這本書是我多年來斷斷續續寫成的,它承載著回憶與成長,沉澱著以往閱讀的激動瞬間。當它面向讀者綻放容顏時,希望能有一分屬於自己的氣質,以表達筆者真實的感受。她完成於筆者而立之年,頗具紀念意義。
書中文章此前大多曾經在報刊上發表過,最早的發表於西元1996年,最晚的發表於西元2008年,除少數文章外,大多經過認真的修改,有的與最初發表時相比已是容顏各異,對這些作品的修訂是必要的,恰如對草稿的凝練與擴充,是充分表達作者人生感知的必經路程。
作家王安憶所說:「當我們在地上行走的時候,能夠援引我們、在黑夜來臨時照耀我們的,只有精神的光芒。精神這東西有時候就像是宇宙中一個發亮的星體,光芒是穿越了冰冷的內核,火熱的岩漿,堅硬的地殼,最後才噴薄而出。」我深知世界的物質構成與生活的經濟尺度,但迷戀「精神的光芒」,如果缺乏對生活世界深切的實踐體認,對這種光芒的感知極為艱難,我覺得自己曾是探尋這種光芒的跋涉者,今後仍願秉力前往。
本書熔鑄我而立之年審視生活酸甜苦辣、凝結人生多層面的思考,目的在於檢視過去的生活,探究通往未來的思之路徑,恰似「林中路」上的昔花今拾,這種檢視與探究對我而言是重要的,對讀者而言或也有一定的啟示。
在本書完稿之時,很多感動的話溢於言表,關於人生智慧與體驗之成思首先要感謝父親臧鳳生先生,父親畢生就讀的唯一的大學只是在高爾基的意義上成立的,這所大學為他頒發的榮譽都刻在他滄桑的臉上,沒沒無聞的背景上寫滿了一個男人的皺紋,他多年教誨我「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實踐這個並不複雜的教誨似乎不難,卻也並不容易。從上小學到博士畢業,艱苦求學二十二載,歷經大大小小的考試數百場,對很多問題是否交上了滿意的答案仍是值得質疑的?在這種質疑中,我始終在揣摩父親的教誨,以前也曾多次與他探討人生的困惑及其解答,父親的勸慰總是讓我感到人生的踏實,並堅守有益於社會的人生準則。及至父親突然撒手歸去,我對人生的理解凝重了許多,願將這本書視為對父親的希望所作的逐漸成熟的回答,盡管至今尚未大有益於社會,但孩兒一直在努力。
感謝馬俊峰教授在百忙之中為本書作序,他一以貫之地堅持哲學不可替代改變世界的現實力量對我啟示頗深,簡潔而深刻的文字對後學者構成久遠的鼓勵。也要感謝曾編發本書收錄諸文的編輯們以及積極促成本書出版的王軍博士,他們提供的文思超越的契機令我久難忘懷,還要感謝我的母親王段彩女士和我的妻子姚穎博士,她們伴隨我度過很多艱難的日子,默默地為我升起溫暖而堅韌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