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對我來說,Eric好像是班上養的寵物,,就像是被關在籠子裡的小白兔,每一位同學學習要好好照顧他、對他好、要輕輕碰他之類的態度……卻從來不會自動自發地在玩遊戲的時候想到他、生日宴會邀請他、遊戲日邀請他。你知道嗎?他從來沒有一位真正的朋友。雖然在學校,這些自閉症孩子總是說每個人都是他的朋友,但是當你說班上同學都是你的朋友時,那根本都不是真的朋友!
節錄自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100,36(3), 88
我們的世界
姜義村/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健康研究所教授
因為與生俱來的特質,像我們這樣的自閉症朋友,對於言語、臉部表情或肢體語言的訊息接收處理困難,造成在溝通上的障礙;再加上有時對聲音、光線或觸覺訊息在大腦處理過程與一般人不同或過度敏感,使我們不自覺避免與人產生眼神交會、在公共場所出現退縮或抗拒行為,或是被一般人覺得無所謂的細微訊息吸引(例如:滴水聲)。因此,我們常常被認為是「怪咖」,總是做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行為,也使我們在社交上出現許多困難。
此外,因為自閉症的孩子特別喜歡規律性的事物,所以經常會「黏附」一些習慣,例如:把東西排得極為整齊、做事一定要按步就班、超級有耐心的重複做一件事、不厭倦看著同一樣東西……(咦,這些不都是很多家長期待孩子的行為嗎?)但因為「黏附」程度和對象的不同,也經常讓身旁的人抓狂。舉例來說,這些孩子可能每次洗完澡就要將每條毛巾的順序和方向都排得整整齊齊,沐浴乳和洗髮精的位置和開口方向都要和原來一模一樣、肥皂擺在皂盒上的位置也要一樣……所以洗完澡可能得花一個小時在整理浴室把東西歸位呢!出門前一定要先跨右腳、然後左手一定要拿著鎖匙,將書包背在左肩,並且要在7:26分打開門,早或晚一分鐘都不行!如果喜歡畫畫,每次畫畫就必須連續畫超過三個小時,只要有人打斷,絕對會發飆!有時,可能會不小心看到地上的螞蟻,對螞蟻行進的路線有了興趣,就花一個月的時間,每天起床到睡前唯一想做的就是看螞蟻排隊,其他什麼事都不想做!
因為這些特質,加上每個人都有很不一樣、難以預測或歸類的特質,也讓我們這些自閉症的朋友從小在生活上就充滿了困難,不管是在家裡與家人親友的日常生活、上學與老師或同學的相處、長大後找工作的過程或找到工作在職場上和同事相處……都充滿許多的挑戰。其實,對我們來說最辛苦的是,我們因為外表看起來與一般人無異(有的還長得很帥哩!),所以經常被別人誤會我們是故意的!故意對他人冷淡、故意找碴、故意大叫、故意傷害自己、故意傷害他人……其實,這些都是我們的特質,沒有特效藥可以醫治,也沒有絕對的治療或復健方式,我們只能「偶爾可能」透過學習,「儘量」去壓抑和克服內心的恐懼和衝動,將我們天生想要表現的行為壓抑下來,以符合「社會的期待」和「大家的習慣」。可是,這不是每個自閉症朋友都有能力做到,因為我們當中有將近30-80%的人,也會伴隨著智能障礙,根本無法判斷或學習到底哪些是符合「社會的期待」和「大家的習慣」(其實,很多一般人也經常學不會這些複雜的東西,不是嗎?)
相當感謝清彥老師和盈帆老師能夠創作出<弟弟的世界>如此感人的繪本。我們除了在故事之中可以深刻感受一位哥哥對自閉症弟弟的關愛和期待,更可貴的是,也能讓許多不了解自閉症孩子的朋友,開始理解自閉症孩子生活上所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我好喜歡故事中有關受傷小鳥的那一段,自閉症孩子並不像許多外界所誤解的「無情」、「冷漠」或「喜歡孤獨」的,通常是因為表達或溝通困難,而沒有辦法清楚表達對他人或事物的愛而已呀!根據目前許多的研究都開始發現,很多自閉症孩子也會有情緒,也會渴望親情、友情和愛情,也會害怕孤獨、寂寞和被排擠,只是因為不善於表達,而讓自己陷入更多的無助呀!(詳細請參見刊登於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00年,36(3), 87~114, 「不想成為班上的小白兔!」:以符號詮釋自閉症學童在融合教育中友誼建立之挑戰ㄧ文)。
最後,除了向大家推薦這本書,我也期待所有這本書的讀者能像故事中的哥哥一樣,對您身旁的自閉症朋友,能像故事中對弟弟有著不斷的關懷和期待,並永遠將這句話放在心中:
「真希望有一天,弟弟也能像小鳥一樣,飛出那個困住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