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改變孩子一生的人
看完《老師您不要走》的文稿後,非常感動,竟不知現在還有這種充滿愛心、安貧樂道的老師,真是太難得了。
在看書稿時,腦中不由自主浮現我的指導教授,他曾經跟我們說過一句話,他說:「一百年以後,你住什麼樣的房子、開什麼樣的汽車、穿什麼樣的衣服、銀行裡有多少錢,已經沒有人在乎了,但是你只要是個好老師,盡了你的本份,你就開啟了一個孩子的心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孩子會發明癌症或阿茲海默症的新藥,這個世界會因為這孩子而不一樣,而這孩子會因為你而不一樣,這時,你就沒有白走這一生了」。我們幾個當時拿到教書工作,要離校的同學聽了都非常感動,暗暗立誓以後一定要成為一個改變孩子一生的人。
現在這位劉湘吟老師就是我們指導教授眼中學生的貴人,所有老師都應該像她一樣。她現在播下的種,一時還看不見成果,但是時間過去,成效會出來。她的學生不一定是國家的領導人,也不見得是大銀行家或企業家,但是他們會是個好的孩子、好的父母、好的公民。她在人生的路上已經留下痕跡,世界已經因為有她而不一樣了。
這是一本非常感人的勵志好書,但願每一個老師都能像劉老師一樣!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推薦序二
為什麼不可以是我?
試著問任何一個有經驗的旅行者,「為什麼要去那裡?」「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通常都不會有讓人滿意的答案。並不是因為旅行者不負責任、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做什麼,而是問題本身不夠好。
旅行者真正在想的問題永遠是「為什麼不去?」跟「為什麼不做?」
世界各地有那麼多需要幫助的學童,不旅行的人會這麼想:「如果有能力幫人,為什麼不先幫助自己人?」旅行者想知道的卻是:「既然有人需要幫助,為什麼不可以是我來做?」
這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旅行者清楚知道如果不是因為許多陌生人的善意,旅行者無法在世界穿梭,因此行有餘力,也想當別人生命中那個的善意陌生人,作為證明自己、回報世界的一種方式。
劉湘吟到陝南當支教,並不是因為雲南、北京、天津,或是台灣,沒有需要幫助的孩子。從頭到尾,根本不是這個問題。
十餘年前我到緬甸山區,跟當地少數民族的小農一起開始嘗試用樸門農法改變慣行農法、停止種植罌粟花,並不代表台灣農業不值得努力。2009年選擇前往北韓幾個瘋狂的瑞典人,決定在平壤製作一千件NorkoJeans,提供當地工人工作機會跟技術學習製作可以外銷歐洲的牛仔褲,不也同樣理直氣壯。
就像劉湘吟曾經在她的部落格裡寫過的:「我旅行,所以我存在。」將人生一段美好的歲月浪費在陝南山區當支教老師,只是貫徹著旅行者的生命價值。
理直氣壯地活著,是旅行者的態度。如果有時還可以成為別人生命中那個善意的陌生人,在有人需要我們的時候,問自己「為什麼不可以是我?」而不是只有在樂透開獎時感嘆地問「為什麼不是我?」
充滿存在感的人生,雖不見得就萬事如意,但無論再怎麼錯、也錯不到哪裡去。
褚士瑩/國際NGO工作者、作家
作者序
那一年,當一些朋友聽說我賣了小房子、收拾了行囊,準備到大陸偏遠山區小學支教、當志工老師時,除了感到些許不可思議,好幾個朋友說︰「妳真有勇氣!」
但這個決定,並不是靠著勇氣得出的。在那時,一切似乎都是那麼自然而然,這個決定讓我興奮、無悔,甚至我感到老天也在幫助我實踐這個決定。
用張愛玲的形容詞來說,我是一個「活得很不興頭」的人。對於許多人生命中的主題,如結婚成家、生兒育女、經營事業、投資理財、美容養生……等興趣缺缺。我覺得這些事並不能真的使我滿足、快樂,不但不好玩,還會把自己綑綁、束縛住——即使是金子打造的枷鎖,也還是枷鎖。
我最喜歡的事,就是旅行。從二十歲到三十五歲,還非常熱衷於戀愛,後來發現,戀愛不是你想玩就可以去玩的,時機、因緣很重要,否則也就是被一種想像、激情推著走,不久就像浪花被推到了沙灘上,悄悄褪去,水過無痕。
從一開始的跟團旅行到後來的自由行;從四、五天到一個月、兩個月的旅行……漸漸地,「一年出去旅行兩三次」這樣的模式已不能滿足我。我認識的一些戶外活動界的朋友,有的人把旅行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我也在想,怎麼把旅行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我不想一年裡只有一兩個月在旅行,我希望天天都在旅行的狀態中。
除了時間的延展,純粹為滿足吃喝玩樂、感受新奇的旅行內涵也不再能滿足我。旅行既然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那也必然能夠具有更多一點意義。近年來「公益旅行」、「志工旅行」的概念和模式在台灣也逐漸成形,我非常認同這樣的理念。
為什麼想去大陸偏遠山區支教?因為這是一種結合志工服務與深度旅行的生活方式。
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發展下,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愈來愈大,許多偏遠地區的孩子營養不良、沒有基本的教育資源甚至缺乏父母的關愛,這些都是真實的情況。
像我這樣一個人,在台灣或台北生活著,多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也不少,可是對山區缺乏老師的孩子們而言,意義就不同了。
旅行要花錢,做志工是沒有報酬的,我必須有一點錢,才能過幾年這樣的生活,所以我把還沒繳完房貸的小房子賣了,這樣就有了一筆錢,可以去過我想過的生活。
也許你會問︰就這麼離開自己熟悉的家鄉和環境,到人生地不熟的山區去生活,你就沒有一點不捨?
讓我告訴你︰只有離開了家,才能真正知道家的好;只有離開家,才會想家、愛家。
那時,我覺得台灣社會讓我感覺到很煩悶,明明大家衣食不缺,但都覺得自己很窮,錢永遠都不夠;明明大家都很注意身形、打扮了,但都覺得自己不夠美不夠瘦不夠年輕不夠有吸引力;明明大家的學歷都不低,但網路電視報紙雜誌所討論的熱點話題永遠不是消費就是娛樂,不是吃喝玩樂就是美容養生各種八卦。
那時我待得很悶。整個台灣社會像一個溫水瓶,一切都泡在溫水瓶裡,貌似舒適、安全,但其實人被困在裡面。溫水瓶裡無法了解沸點的滾燙,也無法體驗冰雪的刺骨。
我不想再這麼悶在裡面。我想去旅行,去流浪,去經歷我所陌生的生活;我想給山區的小孩當老師,教他們最基本的知識和道理;我想去過一種陌生的、有點意義的生活。我想去體驗未知。我想在夜裡躺在山坡上看星星……
從我有這個想法到實際採取行動,中間也隔了幾年。因為我想,如果能找到某個機構或組織派我去,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各方面多少有點保障!可等了幾年,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後來在網上認識了老丘,老丘是江西人,年少時他在老家當過兩年小學老師,我和他提起這個夢想,他很爽快地說︰這有啥難的?我幫妳安排。我們老家的小學就需要像妳這樣的老師。
因為老丘的出現和答應安排,我於是決定︰實踐夢想,行動吧!
很順利地,我把小房子賣了。
在離開台灣之前,還去花東、屏東走了一趟,算是告別前對家鄉寶島的巡禮。
2009年4月16日,我背著一個登山包,拉著一個行李箱,帶著一個人在外生活的行當,告別台灣,展開當時尚不知為期多久的支教旅行生活(2012年7月底,我結束了三年多的支教生活,回到台灣)。
這本書記錄的,是我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的支教生活。
這是我一生中非常寶貴的經歷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