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輿論突然看好李克強?
--代序
2011年8月,中共下一代領導人習近平和李克強無疑是最受關注的新聞焦點人物。習近平與不遠萬里專門前來「套近乎」的美國副總統拜登舉行數場會晤,賓主相談甚歡,眉飛色舞,皆大歡喜;李克強南下香港不但送上大禮還送去最新挺港政策,卻左右不討好,抗議連連,示威不斷……
習近平陪拜登一帆風順,李克強訪香港卻「引火燒身」,因此,《明鏡月刊》(第20期)發表長篇文章釋疑:為何中共頭號接班人和二號接班人在短短幾天內遭遇冰火兩重天?在十八大召開前的敏感時刻,海內外輿論出現的「重習輕李」或「挺習貶李」的導向,難道真的是中共高層權鬥的「陰謀論」?
我們再回頭看看李克強在8月份所經歷的那段「政治滑鐵盧」,以及接下來幾個月他所展示出來的強勁風頭,令媒體和輿論在大起大落中突然發現,已從胡錦濤無所作為的政治陰影中走出來的李克強,正通過一系列帶有自己印跡的行動,悄然中坐穩中國的下屆總理。
那麼,媒體,尤其是港台和海外媒體,為什麼在短短三四個月內就突然看好李克強的政治前程呢?
「苦差事」與「費力不討好」
在北京政界人士和政情觀察家看來,李克強首訪香港,實際上是個「苦差事」,雖然美其名曰是給香港送去大禮,還帶著中央政府最新挺港政策,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中央讓李克強走的,他又不得不走的一個「窟窿橋」,因為「不論此番李克強有多少表現,他都得過挑剔的香港傳媒這道關,只要稍有不慎或某個環節出現漏洞,遭到狂轟濫炸實屬正常,何況李當時在香港的表演,的確有點太高調,左右都不討好不說,還把香港傳媒惹火了,炮轟李克強或借李到訪炮轟港府,都是自然而然的,」一位資深北京政情觀察家強調說。
歸根到底,香港的言論自由決定了李克強此行的政治收穫--險些遭遇滑鐵盧,在香港的名望跌至最低點,甚至中共十八大能否如願接班也一度在港人看來大打折扣。相比之下,習近平會晤拜登卻是一件「美差事」,因為沒有言論自由的內地決定了習拜會晤的政治成果--媒體稱讚習向美國展示出自信,美國也達到了進一步相識中共未來領導人的目的。「而中共也通過這次的習拜會晤,肯定地告訴世界:習接班已板上釘釘,」上述北京政情觀察家指出。
「正是香港與內地傳媒和輿論的不同標準,注定了習李的不同遭遇,產生令外界質疑的天壤之別的政治成果,從而流傳出中共高層權鬥的『陰謀論』,『挺習貶李』等說法,其實也挺正常的。這樣的結果並不會對李克強的接班有多大影響,更不意味著他的政治能力已遭到質疑,」這位政情觀察家分析說。
不過,當初李克強香港之行的「費力不討好」,幾個月後卻被香港傳媒否定了。這一點,我們通過香港《明報》11月中旬發表張志剛和方舟撰寫的的評論,便可看出港媒的「反思」:
2011年8月,李克強副總理率領中央政府的高級財經代表團訪問香港,並發表重要演講,宣佈了涵蓋經濟各個方面的多項支持香港的措施。這是中央在充分考慮香港在經濟上的優勢和如何進一步促進香港繁榮穩定基礎上,經過多部門的協調,精心準備的一套完整的政策措施。
香港本來應當認真研究李克強的講話,並通過政府各個部門和工商業界,積極部署如何回應和用好中央給予的各項政策。很可惜的是,因為港大保安措施引起的爭議,不但演變成一個巨大的政治爭拗,而且還引發了港大內部的人事鬥爭,變成了一場互相指摘的事件。而事關香港經濟未來前途的李克強訪港演講,反而被這些政治鬥爭所掩蓋。
該文著重強調、明確指出:作為未來中央政府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李克強此次訪港有著標誌性的意義,但香港對其解讀卻遠遠不足。雖然這次訪問已經過去數月,香港仍然需要全面回顧一下李克強訪港所傳遞出的信息。
文章還認為以候任總理身份訪港的李克強,與1997年時任常務副總理朱鎔基訪港參加世行年會,有些相似之處。「從李克強訪港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可以看出未來國家新一代領導人的風格」。
事隔幾個月後,香港《明報》還強調指出:從李克強訪港的參訪和考察安排上,可以看出李克強特別關心普羅市民的生活,「這與李克強近年主持內地多項民生工作,包括住房、醫療改革、食品安全等重要領域,有直接的關聯」。
李克強「『以民為本』的執政思路」是這篇評論文章所強調的另一重點:李克強在總結內地與香港經濟合作時,除了「利國」和「利港」這兩個大家都知道的好處之外,特意加上了「利民」這個詞。這體現了新一代領導人「以民為本」的執政思路。香港和內地合作,不僅是促進兩地工商、金融等產業的繁榮,更要「增進內地和香港民眾的福祉」。也就是說,要讓兩地的全體民眾都能夠享受到經濟合作所帶來的成果。
「從李克強訪問過程中的一些點滴,還可以看出他個人的親民風格。在香港一戶人家的家訪中,李克強饒有興致地為家庭成員起親切的稱呼。與他接觸過的市民都眾口一詞地讚他毫無架子。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國新一代領導人,雖然是做政治工作或技術官僚出身,但在貼近民眾和把握民情上做得相當到位,值得香港的官員學習借鑒。」--當初對李克強訪港也沒少進行抨擊的《明報》,如今又發出這樣的肯定和稱讚,給了李克強一個遲到的正面評價。
宣傳習李,官方調整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李克強並未受訪港「苦差事」影響,反而在9月份後接連在重大國際舞台亮相--以東道主身份赴新疆參加亞博會,以調停者身份出訪朝鮮半島,贏得西方媒體和海外輿論的高度評價後,香港傳媒的「再讀李克強訪港」,則恰到好處地「還給李克強一個公平」。
也許,許多關注中國政壇的人都沒有太留意,中共官方已從9月份以來開始「調整」對習近平和李克強的宣傳。一位熟悉中共宣傳部門的北京政界人士對筆者分析說,「自從李克強在香港遭遇港媒強烈反彈,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後,中央宣傳部門就作出了一些調整,因為中南海不想看到,對習李宣傳‘顧此失彼’,從而導致外界對十八大權鬥的猜測。」
這樣一來,加大對李克強公開活動的報導,似乎已成為中共宣傳部門的一項新任務。據北京政情觀察家強調,9月份以來中共和海內外媒體對李克強的報導和評論,正好與9月份之前對習近平的宣傳報導,調換了一個位置。早前的輿論導向給人的印象是「重習輕李」,現在則變成了李克強在唱主角。
對於這個微妙的政治變化,北京政情觀察家對筆者強調,「沒必要去刻意解讀它,因為十八大的基本框架早在十七大就敲定了,無論中南海的權鬥有多激烈,習李體制都不大可能被推翻。有了這個大前提,中共宣傳部門什麼時候多宣傳習,什麼時候多宣傳李,只能根據他們的政治活動來展開,不會太刻意或有意而為之。」
比如說,自9月以來,作為國務院常委副總理的李克強,在國內外的官方活動明顯要比主抓黨務的習近平多...
[5:58:12 PM] 石爺:而且李又放開了手腳,大有輕車熟路如魚得水之勢,得到了海內外輿論的認可,也讓人看到一些中國未來總理人選的真實水平。「正是由於李克強公開亮相的機會多了,外界對他的瞭解就加深了,接班之勢只待水到渠成,」這位北京政情觀察家指出。
不過,據來自中南海的消息證實,在輿論宣傳上,中宣部的確作出了一些調整,主要是因為「習近平不希望宣傳自己」,他也「不希望熟悉他的人跟媒體介紹他過去的經歷」,來避免造勢之嫌。
因此,我們看到在拜登訪華後,美國之音記者前往習近平曾下鄉七年的陝西省文安驛鎮梁家河村採訪時,吃到了「閉門羹」--當局已經給村民們下達了封口令。
美國之音說,自打習近平2007年10月進入中共核心決策圈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後,梁家河村就成為中外記者關注的地方之一。人們希望通過他插隊時的表現,瞭解他的脾氣秉性和行事風格,以便捕捉中國未來發展走向的蛛絲螞跡。但現在村民告訴記者,沒有上面的允許,他們不能接受採訪。
然而,兩個月後香港《明報》記者深入李克強安徽老家定遠縣採訪,卻「暢通無阻」,並且挖出一些有關李克強的很難得的「細節」,讓人對這位中國未來總理有了更直觀更感性的瞭解和認識。
「故鄉改名風波」與「孝順」
長期以來,筆者一直是李克強的關注者,曾走訪過他的同學、校友、同事和部下,但卻一直沒有機會去李的老家--安徽省定遠縣--看看。因此,對《明報》記者深入李克強家鄉所得到的第一手資料「愛不釋手」:
四年前,李克強的老家--定遠縣九梓鄉被併入吳圩鎮,但2011年年初,縣圩又上報省民政廳,希望將有數百年歷史的吳圩鎮改名為九梓鎮,理由是九梓係李克強家鄉,改名引來民眾爭議,有民眾上書反對。
改名在當地引起爭議,有當地民眾計過條數,稱改名涉及到的諸如全鎮各種招牌、印章、戶口簿、居民身分證更換等大量後續工作,按照更換戶口簿每戶6元、更換身分證每證20元算,僅此兩項就將耗資逾百萬元人民幣,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對此李克強的堂兄李克文說,大家都希望家鄉好,但李克強並沒有專門為家鄉帶來什麼,「從這點看可以說他的境界比我們都好」。對於九梓改名,他本人也不贊同,他說政府不能搞成商業廣告的樣子,要領導做得好才行,而且九梓鄉的人都不願改名,「把我們的名改到哪幹嘛?鎮政府又不會搬到九梓來。」
雖然李克強多年未踏足定遠,但他的一舉一動仍受到定遠人的關注。許多定遠的變化,都被當地人認定與李克強有關。他們希望和一縣之隔的吳邦國家鄉肥東縣有一條「邦國大道」一樣,定遠也出現一條「克強大道」。
「定遠就那麼大一縣城,憑什麼京滬高鐵可以在這裡建一個高鐵站,前後兩個站相距僅100多公里,這就是因為李克強的原因。」縣城的士司機黃先生說,「縣城現在也蓋了許多的保障房,比我家的商品房都建得漂亮,這肯定是政府擔心李克強掉面子,才蓋得這麼漂亮的,因為李克強就管這個的」。
《明報》記者在採訪中還獲知,李克強多年來與在定遠鄉下獨居的親叔父李敬初關係密切,雖然兩人甚少見面,但每逢過年過節,李克強都會寄錢或寄食物關心問候。
據當地的士司機講,九梓鄉很窮,不過因為李克強的關係,政府還是很重視當地的交通建設,早幾年已經重新維修了道路,九梓大街亦有統一建成的商品房,李克強的堂兄李克文就買了一套房自住。不過李敬初則獨居在離九梓大街仍有數公里遠的崗頭村。
比李克強大10歲的堂兄李克文,是李克強三叔的兒子,20年前曾做過九梓鄉的黨委書記,退休後在九梓大街上經營一間小商店。他透露,李克強五叔李敬初2011年初被發現患了肺癌,當時到定遠縣醫院住院一個多月做化療。不過醫生說已是末期,剩下的時間不長了,還是讓他回家吧,「大家都將病情瞞著叔叔,擔心他看不開,騙他說是得了肺氣腫,讓他不要擔心。」
「病情只有我們幾個堂兄弟知道,不過大家也都沒有把叔叔患癌的事情告訴克強,怕他分心。」他說,以前叔叔在老家住,現在把他接到了大街上居住,還請了一個人專門照顧他。就在鄉衛生所附近,有時他覺得不舒服時,大家就會馬上把他送到衛生院治療。李克文還說,因為叔叔是「五保戶」,醫藥費可以報銷。
堂兄李克文還說,李克強對這個叔叔很關心,叔叔常對人說,李克強每年春節都會寄錢給他,中秋節也會寄兩盒月餅,「離開這麼遠,還記得他,真算孝順啦。」
讀完上述報導,筆者第一次透過多年來李克強給人留下的不苟言笑的印象,看到他更真實的更有血有肉的一面。比起這些年來,官方媒體對習近平在梁家河村插隊時,與當地老鄉結下的被廣泛傳頌的深厚情誼,李克強的「孝順」恐怕更「難得」一些。
但最難得的是,我們應該通過更多更詳盡的細節,來還原一個真實的李克強,讓讀者對這位中國未來第二號領導人有更多的瞭解和判斷--這也是筆者和海內外傳媒工作者的一個共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