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愛的代價(文◎顏九笙)
主角總是要面對無窮無盡的麻煩
首先希望翻開這本書的各位,都已經看過《虐殺三聯圖》了——那是本書的主角之一,喬治亞調查局幹員威爾‧特蘭特的初登場。我這麼問,不盡然是擔心本文會影響到沒讀過《虐殺三聯圖》的人——老實說沒那麼嚴重,即使我在此明白提到威爾隱瞞的秘密是什麼,《虐殺》作為一部驚悚傑作,還有很多別的「驚喜」在等待沒讀過的讀者——我只是認為,像威爾這樣迷人的南方紳士,各位如果有機會從頭認識,那是最好的了(如果「南方紳士」之類的說法聽起來很老氣,那也沒辦法——威爾成年前的經歷,大概可以把每個人都摧殘得提早老去)。要是你從《少女的悲劇》才開始認識威爾,唔,也不算晚,從某種角度來說甚至更好:因為在《虐殺三聯圖》裡,威爾必須跟另外三個角色一起爭奪讀者的注意力,再加上情節設計的關係,你或許很難看出他怎麼會有高達百分之八十九的破案率;但在《少女的悲劇》裡,你就可以看見他完整展現個人的堅強實力——以及弱點。
威爾身為喬治亞州調查局幹員,這回再度奉派支援亞特蘭大警察局辦案。在富有白人聚居的平靜社區裡,一位上流貴婦在午後打完網球回家的時候,發現家中遭人闖入;妙齡女兒衣衫不整地死在血泊裡,一名年輕男子俯視著她,手上還握著刀子——於是驚怒交集的母親與欺近的歹徒搏鬥,最後竟赤手空拳把對方掐死了。乍看這像是搞砸的闖空門,戲劇性的結果則證明了母愛與腎上腺素的力量如何彼此加乘——但如果不是這樣呢?這位人母家世顯赫,她的父親是交遊廣闊、朋友很多仇敵也不少的富商,打通電話就可以讓州調查局派員「關心」案情;威爾精明的長官阿曼達‧華格納,從中發現了某種加官進爵的可能性——說不定這是有政治動機的仇殺案件,偵破了大有面子,所以她率領她的「愛將」威爾(雖然他本人的感覺並非如此)直奔現場。
威爾踏進的是一個充滿敵意的環境。半年前他剛辦完的貪污案,讓亞特蘭大警察局很下不了台;而他接下來做的事情,讓他們更加顏面無光。這是個很「推理小說」的轉折:威爾綜合現場的線索,發現事有蹊蹺——所有人對犯罪現場的解讀都錯了。就結論來說,他們手上待查的並不只有男性死者的身分,還有一樁動機不明的綁架案;起初的誤會,已經害他們損失寶貴的時間。
調查局順理成章地接管此案,但威爾眼前絕非一片坦途。他不但要把亂成一團的案情理出頭緒,還必須用他「野生猴子般的社交技巧」(其實這種評價對他或野生猴子都不太公平),來處理人際關係上的絆腳石。其一,他有個代表市警局共同辦案的女性搭檔,費絲‧米歇爾,她從一開始就看他不順眼;威爾搞懂原因以後,想盡辦法釋出善意(畢竟他是個溫柔的好人啊),卻不幸總是適得其反——史勞特很擅長設計這種情境;透過她的描述,讀者很容易理解雙方的想法,也很容易明白他們為什麼會對彼此的行動做出錯誤的詮釋——而且老實說,這些誤會還挺滑稽的 。其二,肉票的爸爸也看威爾不順眼——威爾知道這種敵意是從何時開始的,卻壓根不明白為什麼。除了不合作的被害人家屬、肝火很旺的同僚以外,隨著他越來越逼近案情核心,他還要對付心防如銅牆鐵壁的嫌犯,絞盡腦汁猜出生死未卜的肉票到底在哪裡……
在此同時,威爾一直隱瞞的秘密與能不提就不提的身世,一方面幫助他洞察真相,另一方面也冷不防地扯他後腿。他的新搭檔會不會看透這一點?
所有寫過小說寫作指南的作家都異口同聲表示,別讓你的主角太好過。我隨手撿來《卜洛克的小說學堂》,二一五頁就有這段話:「小說,就是一連串倒楣經歷的組合。」
所以嚕,威爾的麻煩當然是從頭到尾,絕無冷場。
如何彌補破碎的心
這些情節已經夠豐富了(還有更多我沒提到的轉折呢),絕對可以撐得起一本從頭到尾絕無冷場的驚悚小說。但閱讀史勞特的好處是,你可以得到刺激之外的感動——好比說,這個故事裡也細膩地呈現親子之情。你可以說,親子關係是《少女的悲劇》裡最顯眼的主題;焦點尤其集中在母親與子女的關係上面。
為了你的孩子,你可以做到什麼地步?養育子女是什麼感覺?——當然,世界上不只有一種父母,不只有一種答案。威爾與未婚妻安潔都很清楚不稱職的父母可以造成多少災難,因此對於自己為人父母的可能性充滿說不出的疑懼。費絲是個警探也是個單親媽媽,看著跟自己孩子差不多年齡的死者,就不由得心頭一陣發緊。有一對父母,悲痛欲絕卻安靜地認領唯一孩子的遺體。另一對父母的悲痛反應是決定興訟,告翻所有相干或不相干的人。還有一對父母,他們的孩子被擄走,他們在煎熬中等待,不知道孩子到底會不會回來,也不知道如果孩子真的回來,會是什麼模樣。古老傳說裡,壞心眼的精靈會換走美麗的孩子,把醜孩兒放進搖籃裡。被壞精靈傷害過的美麗孩子,還能夠保有原來的單純美好嗎?
即使你連一隻金魚、一棵萬年青都沒養過,你一定也聽過其他父母(或者你自己的父母)現身說法,證明養兒育女是一種多麼「刺激」的過程。每位父母都有一大堆千鈞一髮的恐怖故事可以講。可以發生在小孩跟大人身上的意外或災難實在太多了,世界上多的是騙局與陷阱;而且有時候就算你小心翼翼又精打細算,別人卻沒這麼精明,一樣可能把你扯進意想不到的險境中。年紀越長,我就越能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顯得嘮叨過頭、保護過度、動輒擔心到睡不著覺的父母,也越來越想不通年輕時的我到底哪來的自信,認為自己三不五時突破門禁、夜不歸營都不會有事(雖然就結果來說是沒怎樣啦……否則就不會坐在這裡打字了)。
問題是,一般的年輕人根本不會意識到活著是這麼驚險的事。日常生活的基礎,其實是許許多多近乎盲目的信任:我們假定身邊的人事物就是我們看到的樣子,今天跟明天大致上會照著以前的規律繼續進行下去。但只要某個環節出了差錯,日常生活就當場冰消瓦解。是的,年輕人,也許你知道你是跟可靠的朋友出去,你在安全的地方,但不管你父母是超嚴厲型還是超開明型、不管他們平常問不問你的行蹤,你一時沒接手機,他們腦子裡面肯定有那麼幾秒閃過某些恐怖的想像(雖然他們通常會立刻恢復理智,覺得那些念頭太荒唐)。就算你說你在電影院,關機理所當然——想想發生未久的電影院槍擊案吧。那是多麼荒謬不合常理的事件,卻真實上演了。現在肯定有些父母會覺得讓自己的孩子去電影院,需要某種勇氣。
可是除了硬著頭皮放手,還能怎麼辦?如果不想開一點,人類生完小孩以後,就等著得強迫症加憂鬱症了。這就是愛的代價:你永遠隱隱約約地在擔心,會有某種非常荒謬、不合理、不該發生的不幸巧合,把你的心頭肉奪走。但是你必須把這種憂慮關在心裡繼續過活,在那個小鬼不聽話的時候照樣大吼要把他帶去丟掉,然後半夜睡不著,自問這樣會不會造成小孩子的心靈創傷,害他長大變成壞人。《少女的悲劇》裡,肉票的父母在警察面前撕破臉大吵,母親怪父親太過縱容,父親怪母親太過嚴厲——「要是沒有沒收她的車子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這樣說或許太過冷血,但人死於車禍的機率顯然遠比死於綁票案的機率來得高。可是對於父母來說,去他的機率,只要「我的孩子」出事了,全世界的所有事情都是錯的。
但在真正捲進噩夢的漩渦以後,為人父母者也最強悍,除非見到屍體,否則都有瘋狂的信心,堅信孩子必定會歸來——但當真歸來之後呢?在我們的時代,我們見識過許多現身說法:被綁架十八年的潔西‧杜加(Jaycee Dugard)和被綁架八年半的少女娜塔莎‧坎普許(Natascha Kampusch),各自出了一本回憶錄。同類案件在接連幾年不斷曝光,更催生出愛瑪‧唐納修(Emma Donoghue)的小說《房間》。這些書都告訴我們,重建日常生活並不容易。
女兒被擄的母親,也是別人的女兒。她無助地問自己的母親:「如果我們把她救回來,她會變成誰?」
同樣為外孫女憂慮,卻必須為親生女兒堅強的資深母親這麼回答。
「她會是妳的女兒,而妳會是她的母親,妳會讓她安然度過一切,因為這就是母親的職責。妳聽到我說的話了嗎?」
在山窮水盡的時刻,或許還有親情可以做最後的避難所,彌合破碎的心。
本文作者:顏九笙,喜歡怪書的推理文學研究會(MLR)成員。
媒體推薦:
凱琳‧史勞特的《少女的悲劇》是本無與倫比的犯罪小說……在描述警方辦案過程的細節令人印象深刻,在亞特蘭大少女謀殺案和尋找被綁架的另一名少女的著墨上也讓人驚嘆……比大部分的犯罪小說家更為精進的是,史勞特對人際關係頗感興趣,她筆下的角色之間的複雜糾葛,栩栩如生。史勞特熟知那城市的群眾、情感和歷史,使得這本犯罪小說更有深度,更富挑戰性,總歸來說,也比大部分的同類書籍更值得一讀。
──《華盛頓郵報》
大力推薦!史勞特以格蘭特郡系列中,那份獨樹一格的鮮活精力和兇殘暴力來書寫這一新的系列,結果令人震駭……讓書迷引頸期盼下一集的出版。
──《出版者週刊》
史勞特的步調極快,感情強烈……她赤裸裸地揭露經歷過嚴重創傷和未曾遭逢過悲劇的人之間的重大情感差異,令人戰慄不已。
──《書單》
對在一個城市的小宇宙間,希望、恐懼和危險錯綜交織的精湛探索。
──《圖書館雜誌》
抓緊囉!你正要展開一場刺激的馳騁。
──《浪漫時報》
情節峰迴路轉……警探間怪異的關係──如同越來越引人入勝的辦案過程──讀起來更為有趣。
──《時人》
令人讚嘆,因為它同時仔細鋪陳情節和角色人物……這組合傲視群倫。
──《克里夫蘭誠報》
令人意想不到的情節和迷人的角色。
──《娛樂週刊》
一本回味無窮和情節複雜的驚悚小說……結合了睿智與社會觀察洞見,角色塑造成熟,愈來愈緊張的懸疑張力和突發的暴力場景,使《少女的悲劇》令人無法釋卷。
──《納須維爾現場》
史勞特嫻熟的敘述技巧讓她原本已經夠複雜的情節更加出人意表,她剝下筆下人物的層層偽裝,展露他們的恐懼、疑慮和動機……單靠這些元素就足以使這個警察辦案故事讓人陶醉再三,但在史勞特的小說裡總隱藏著更深刻的主題。暴力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在史勞特的虛構世界裡,沒有人能免於暴力和其後續效應的戕害,就像在真實人生中。
──《亞特蘭大憲法報》
很難想像能有比本書更生動的開場。
──《毒筆》
史勞特的精湛之處在於讓我們的推理完全被推翻……她寫出優異又讓人高度滿意的驚悚之作。
──《標準晚報》(英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