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7 項符合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2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人類是一種可笑又可悲的生物,自...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4/02/01
人類是一種可笑又可悲的生物,自我中心、只會滿足自己的慾望,缺乏利他與公共的概念,短視近利,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長遠的未來。彼此之間可以毫無尊重,只因為擁有權力,就盡情地剝削沒有權力者。就這點來看,與其他動物相較,人類實在遠遠不如。 人類也是一種高貴與聰明的生物,有時候就是會...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作者:戴倫.艾塞默魯詹姆斯.羅賓森 / 譯者:吳國卿鄧伯宸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3-01-30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經濟長久繁榮的關鍵,竟然是政治!
是要深化民主,或者向威權靠攏?

《槍炮、病菌與鋼鐵》後,最具啟發性與解釋力的經典之作

克拉克獎章得主,經濟學界最耀眼的新生代大師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致推薦

「真正傑出的作品……提出一個簡潔有力的卓越答案。」
──李維特,《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

「應該列為政治人物以及所有關心經濟發展的人的必讀書目。」
──賈德.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

以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解釋人類社會的命運
為什麼有些國家十分富裕,有些國家卻異常貧困?為什麼窮國都集中在熱帶或下撒哈拉非洲,富國都在溫帶?帶來繁榮富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富裕的社會能夠一直繁榮下去嗎?一個社會的貧困與富裕,是如同《槍炮、病菌與鋼鐵》所說,受到風土與物種之類地理因素的影響呢?或是受到宗教文化的影響?也許是窮國的官員想不到好的政策?
作者的研究顯示,窮國之所以貧窮,不是由於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祟。糟糕的政策很可能不是因為執政者愚笨無知,而是他們刻意圖利支持其權力的特權菁英,代價是整體社會的利益。繁榮富裕的關鍵在於這個社會採行何種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
一個社會若能將經濟機會與經濟利益開放給更多人分享、致力於保護個人權益,並且在政治上廣泛分配權力、建立制衡並鼓勵多元思想,作者稱為廣納型制度,國家就會邁向繁榮富裕。反之,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若只由少數特權菁英把持,作者稱為榨取型制度,則國家必然走向衰敗,即使短期之內出現經濟成長,卻必定無法持續,因為特權階級為了保有自身利益,會利用政治權力阻礙競爭,不但犧牲多數人的利益,也不利於創新,阻礙了整體社會進步。
數千年的全球史也說明,制度可以往更具廣納性的方向移動,也可能會倒退回較具榨取性的狀態,淺層的民主也可能被綁架成為實質的權貴政治。
中世紀的威尼斯因為採行較廣納的政治與經濟制度而邁向富裕繁盛,反過來又帶動制度朝更加廣納的方向前進,盛極一時而稱霸地中海。但早期的菁英豪族不甘於新人輩出瓜分利益,在當時全球最先進的民主制度下反撲成功,將威尼斯快速拉往封閉的榨取方向,因而導致它逐漸衰落。
作者將備受推崇的多年學術成果,化為架構完整順暢易讀的一般讀物。他們以全球史為素材,運用嚴謹的經濟學分析與政治學洞見,幾乎全面檢視歐美亞非等地的歷史發展,並提出簡潔有力的理論解釋。對於臺灣當前的內外處境,此書恰是幫助我們釐清方向的重要啟示。

* * *

基於十五年的原創研究,艾塞默魯與羅賓森列舉出許多精采的歷史證據,從羅馬帝國、馬雅城邦、中世紀的威尼斯、蘇聯、拉丁美洲、英國、歐洲、美國與非洲,建立了政治經濟學的嶄新理論,非常貼近當前世界關心的重大課題:
♦中國在威權統治下的經濟發展,是否能持續狂飆並超越西方國家?
♦美國的好日子是否已經到了盡頭?美國是否正從抵抗既得利益菁英擴大自己權力的良性循環,走向讓一小撮人更富有並掌控更多權力的惡性循環?反觀臺灣呢?
♦要幫助數十億貧困國家的人民脫離貧困,最有效的方式是什麼?西方富國提供更高金額的人道援助?或是從本書作者對於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的互動觀察當中找到可行方法?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將會改變你看待世界與理解世界的方式。

作者簡介:

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曾任教於倫敦政經學院。2005年獲頒克拉克獎章(John Bates Clark Medal),這個獎專為四十歲以下對經濟學思想與知識有重大貢獻的經濟學家而設,是僅次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榮耀,也是未來最熱門的諾貝爾獎人選。艾塞默魯是全球經濟學文獻引用次數最多的前十名經濟學者,他的論文產量驚人,是經濟學界最猛悍的新秀。

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

哈佛大學政府系教授,既是政治學家也是經濟學家。他是世界知名的非洲與拉丁美洲專家,目前在剛果、獅子山共和國、海地與哥倫比亞各國皆主持研究計畫,每年夏季會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安地斯大學授課。

譯者簡介:

吳國卿

現任國內財經專業報紙資深編譯,負責翻譯本書序言至第八章,譯有《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下一個榮景:當經濟遇上政治》、《碳交易:氣候變遷的市場解決方案》、《趨勢力:改變未來15年的世界樣貌》、《誰劫走了全球經濟》、《衰退危機下的6大價值型投資》、《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等。

鄧伯宸

資深譯者,負責翻譯本書第九章至十五章,譯有《族群:集體認同與政治變遷》、《東方與西方的心靈交會》、《時間等候區》、《生活之道》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專文推薦

吳乃德(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叡人(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孟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馮勃翰(香港城市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推薦

有三個理由讓你愛上這本書:它是關於現代世界各國的所得差異,這或許是當前世界面臨的最大問題。它充滿許多迷人的故事,可以讓你在雞尾酒會上滔滔不絕,例如為什麼非洲的波札那發展迅速而獅子山共和國卻完全沒有。而且它非常好看。就像我一樣,你可能會拚著一次把它讀完,然後回頭一讀再讀。

──賈德.戴蒙,《槍炮、病...
»看全部

章節試閱
【書摘1】

推薦序:大哉問,大哉答

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交換學者



在戴蒙(Jared Diamond)教授親自主持、依其暢銷書《槍炮、病菌與鋼鐵》製播的影片中,一開頭戴蒙的新幾內亞朋友就問他:「為什麼白人有這麼多好物,而我們新幾內亞人這麼少?」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平淡無奇,但卻很可能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問題:長期經濟成長與發展的來源到底是什麼?一千年前,世界各地人的生活水準並未有太大的差異,為什麼一千年後,美國人的所得是阿富汗人的五十倍?而非洲大部分國家每人平均國民所得都不超過一千美...
»看全部

目錄
目次
推薦序:大哉問,大哉答/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序言
第1章 很近卻很不一樣
第2章 無效的理論
第3章 富裕與貧窮的形成
第4章 小差異和重要關鍵:歷史包袱
第5章 「我已見過未來,它行得通」:榨取制度下的成長
第6章 漸行漸遠
第7章 轉折點
第8章 別在我們的領土:發展的障礙
第9章 倒退發展
第10章 繁榮的擴散
第11章 良性循環
第12章 惡性循環
第13章 當今的國家為什麼失敗
第14章 打破桎梏
第15章 瞭解富裕與貧困
致謝
參考書目與資料來源
引用書目
»看全部

商品資料
  • 作者: 戴倫.艾塞默魯、詹姆斯.羅賓森 譯者: 吳國卿、鄧伯宸
  • 出版社: 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3-01-30 ISBN/ISSN:9789868879348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560頁
  • 類別: 中文書> 社會科學> 政治
圖書評論 -   評分:
 人類是一種可笑又可悲的生物,自...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4/02/01
人類是一種可笑又可悲的生物,自我中心、只會滿足自己的慾望,缺乏利他與公共的概念,短視近利,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長遠的未來。彼此之間可以毫無尊重,只因為擁有權力,就盡情地剝削沒有權力者。就這點來看,與其他動物相較,人類實在遠遠不如。

人類也是一種高貴與聰明的生物,有時候就是會出現那麼一位與眾不同的英雄,格局遠大,可以為了整體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很快能適應環境,並不斷改良做事的方式,每一次都能比前一次更好,下一個制度往往修正了上一個制度的缺點。就這點來看,人類能席捲全球有其道理。

不同的人可以創造出完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也能創造出完全不同的生活。你,是哪一種人?你,選擇成為哪一種人?
 新制度經濟學家 Elinor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3/12/16
新制度經濟學家 Elinor Ostrom (1933-2012) 於2009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後,這本「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更顯珍貴!
任何經濟體或制度,都必須拉大時間軸才有辦論辨好壞!
熊彼得提出「創造性的破壞」可能造成階級改變,有的升、有的降!
重點是現有的制度是否允許發生「創造性的破壞」?以及現有的制度是否保護財產權?

書中點醒大家,菁英是「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美國、英國、法國...如此!
俄國、非洲烏干達...等落後國家也如此!

廣納式政治制度、廣納式經濟制度
榨取式政治制度、榨取式經濟制度

怎麼的制度就有怎樣的菁英!
 一家之言──《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3/08/11
一家之言──《國家為什麼會失敗》讀後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一書主張,國家貧富的核心在於制度選擇,源頭是政治,然後是據以形成的廣納或榨取型政治制度,再受政治制度影響的廣納或榨取經濟制度,最後建立良性或惡性的反饋循環。

作者先破後立,駁斥解釋世界不平等的地理、文化、無知等三大假說,但在論證過程有其自相矛盾處:如在阿茲特克與印加管用的殖民模式,卻無法複製到北美洲,「原因是基本環境差異太大」。(頁45)因環境而造成制度不同,這不正是地理假說?作者為凸顯制度假說,刻意略過造成制度選擇的地理、文化、無知因素,這是讀者在閱讀時要加以留意的。

或許是科普讀物的緣故,作者在討論制度的相關定義甚為寬鬆,如「政治就是社會選擇管理社會之規則的過程。」(頁104)社會上的權力分配狹窄侷限者屬於專制制度,廣泛分配並使權力受到節制者屬於多元制度。(參閱頁105)問題是,狹窄侷限和廣泛節制如何具體區別?

作者將足夠集中化和多元化的政治制度稱為「廣納的政治制度」,集中化與多元化二缺一就稱為「榨取的政治制度」。集中化是指國家有足夠的力量行使公權力。(參閱頁105~106)這裡同樣有定義寬鬆的問題,怎樣才算「足夠」?

作者指出,「廣納的經濟制度」具備五要件:一是具備安全的私有財產、二是公正的法律制度、三是提供公平交易和簽約的公共服務、四是允許新企業跨入、五是自由選擇職業;而「榨取的經濟制度」則是為了使一部分人獲利,而向社會的另一部分人榨取收入和財富。(參閱頁100~102)乍看似乎沒問題,但從資本主義實際運作下的極度貧富不均的事實看,形式上符合「廣納的經濟制度」,在實質上不也是「榨取的經濟制度」?進一步說,作者只著眼世界各國間的貧富差距問題,卻不論各國內的貧富差距問題。我們要進一步探究的是,在本書研究中所謂的富裕國家,國內為何有貧富差距?而這些差距對於國家的發展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作者提出廣納性的經濟和政治往往形成「良性循環」,其運作機制為多元政治制度形成權力制衡,並保障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觀念,去除榨取式經濟關係,以及自由媒體的監督。(頁362~363)但光是法律之前的平等並不夠,重點是法律之後是否依然平等?而無「有錢判生無錢判死」的情事發生。還有,日益財團化的媒體,還能發揮實質監督的功能嗎?或是成為特定政黨和財團的化妝師跟打手?這也是我們在肯定自由媒體功能時所必須注意的。

從新制度主義的角度看,本書的制度假說是自變項,以此決定國家發展的興盛衰敗;而在地理、文化、無知等假說中,前三者為自變項,制度則為依變項。變項不同,推論的結果自然迥異。

定義寬鬆,或許是為了接近更大多數的讀者。整體來說,瑕不掩瑜,作者另闢蹊徑、旁徵博引,成一家之言,在取材與論證上,仍有可觀之處。惟盡信書不如無書,切不可貿然全盤接受。
 本書先預設了結論再找材料支持自...
轉載自博客來  很差  2022/10/20
本書先預設了結論再找材料支持自己的結論,和另一本《自由的窄廊》一樣,看似從現象裡發現了通則,其實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描述現象,還偷渡了自己的偏見,兩本書都讀之無益。

本書宣揚的不外是美國的經濟新自由主義,其實開發中國家之所以會失敗,西方富國也有責任,想了解實情的人可以參閱 Jason Hickel:The Divide: A Brief Guide to Global Inequality and its Solutions,自 1960 年以來,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的收入差距大約擴大了兩倍。大約有43億人,也就是世界60%以上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不足 5 美元,其中約一半的人甚至無法獲取足夠生存所需的食物。而世界上最富有的8個人擁有的財產,卻相當於世界上最貧窮的那一半人口財富總和。
窮國之所以窮,是因為它們以不平等的方式被迫納入全球經濟體系中。「發展」的說法背後隱藏了導致貧困和不平等的獲利模式:富強國家利用操縱貿易協議、逃稅、掠奪土地等手段確保自己的經濟優勢。

西方富國真正長期保持優勢的成因本書沒有提及,就像《自由的窄廊》完全迴避美國民主政體的制度缺陷,導致資本家可以合法影響政治的嚴重問題。
 這本書是朋友推薦的,不然題目的...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1/11/22
這本書是朋友推薦的,不然題目的中譯有點不順,不如英文原名來的簡潔有力,我可能就不會翻開來看。

書中內容簡單來講,一個國家經濟要長期向上發展,必需有廣納型的經濟體制。也就是人人都可以為自已做蛋糕,然後分蛋糕的人不能太多。若是做蛋糕的人少,或是做出來的蛋糕會被其它人搶走,那這個國家不可能長期向上發展。

而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國家社會長期向上發展,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國家長期處在掠奪式的經濟走不出來。這要歸因於把全民當韭菜收割對於上層階級而言是非常美妙的滋味,所以上層階級在缺乏制約的情況下,天然會產生壟斷財富供自家享用的傾向,如果人民社會沒有辦法產生足夠的力量制衡,就會陷入惡性循環無法自拔。

歷史上,社會能被賦與能量來制衡上層菁英,常常是有許多偶然及必然的原因組成,或者可以視之為歷史的機遇,能在眾多偶然條件之下,走上正確的道路,只能說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哉!

但是感謝作者梳理歷史脈絡,讓我們了解何謂正確的國家制度發展脈絡。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若是讓更多人能認識正理正道,或者會讓那些意圖竊國者,在陽光下無所遁形吧!推薦這本書。
 不少人認為近二十年來,台灣的經...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6/10
不少人認為近二十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是處於停滯的階段,甚至是倒退的,台灣似乎無法再開創新的時代,台灣到底怎麼了? 

這本書,或許可以找到一部分的答案。

作者以榨取型制度與廣納型制度2種經濟模式,去比較分析歷史上的大帝國與世界各國的興衰。

我們可以藉由作者的例子跟分析,來思考當今台灣的困境。台灣的經濟問題在於有嚴重的政商裙帶關係,雖然看似有廣納型的法律、管道與社會系統,但執行程度不佳,我想就形成作者所謂的榨取型制度,要如何打破這樣的關係,我們也可以從本書的實例,找出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

雖然這本書篇幅很長,涉及的內容很廣,但是值得一讀。
 政治權利更廣泛分配的社會,是貧...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6/02/05
政治權利更廣泛分配的社會,是貧窮國家與富裕國家的分野,這是”國家為什麼失敗”這本書的主要論點。
社會、學校、企業(以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包括流程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其後面創新過程的可能是失敗風險的極小化,也就是擴張型的國家經濟條件。這在不同環境下包括權利的轉移與協調的機制,也就是政治學上的民主化、經濟學上的創新風險降低、教育上的課程自主及教學創新與學生學習成效提升。
中國目前的上升基礎是以資本密集及追隨美國為主的網路創新來做上升的動力,但在藝術(含電影、舞台、電視等)、醫療市場服務分配、宗教、社會議題、國有企業活化(含商場利用的監督與利潤共享)等等等,都需要更進一步的動能,也就是在人口、硬體設備等到達一定水準,就必須有一個跳耀性結構改變,當然中國可能還有20~30年的時間來做改變。但這必須政治上的改革,這泛稱為民主化。
台灣在解嚴1987到去年的太陽花導致整個民主化的推進過程已到達今年的二次政黨輪替,時間為28年,目前還在低檔,也在改革的道路上。
所以國民黨下台從社會經濟學上的角度來講,並不是民進黨上台就好這麼簡單,若是如此台灣亦可能像很多非洲國家的表面民主,也就是資源分配換一批政治菁英,國家一樣貧窮。當然台灣透過375減租及公地放領、出口替代、及加入以美國為主的WTO等世界架構,已經脫離壓榨性的負向經濟回饋很久,而是國民黨主政下在美國的支持下成為擴張型的經濟模範。
台灣目前的挑戰是思想型的擴張型架構還在建立,而漸漸成形,這在太陽花等公民運動下蘊釀,所以才有洪慈庸、林昶佐、黃國昌的當選,其重要性與指標性遠比二次政黨輪替更顯重要。因為只有擴大公民政治權利的參予將是富裕國家的必要條件(也就是思想架構的充實),政治結構上的轉型必要,也是廣泛社會民主化的過程,因為只有如此新一波的社會創新才會到來~一個更公平分配的擺盪才能形成、一個成功國家的運作機制才能夠不斷複製。否則諸如獅子山國、伊拉克、菲律賓,有些出現短暫光榮,有些未出現,部分出現過榮景的時段多數透過榨取而獲得,無法長久穩定而持久。

以上的這些論點還是有一些不足,一個國家的發展牽扯到文化、歷史、地理位置、氣候、這個國家的鄰居、政治架構、所面對的風險等等。我想絕對不是只有”政治權利更廣泛分配的社會,是貧窮國家與富裕國家的分野”這樣二分法。雖然我同意政治權利更廣泛分配的社會比較能夠成為富裕國家,但政治權利無法落實到全部公民的社會一樣有機會(只是他們機會比較被限縮),諸如一黨獨大的新加坡與現今的中國、以及被美國封鎖的半世紀的古巴甚至是越南。
我們輕易的看出2016年的世界發展穩定且表現良好的國家除了西歐與美加澳紐外,東亞經濟奇蹟創造者日本、南韓、台灣、新加坡、香港、中國與東協,其實他們在透過世界貿易與產業策略國民生活權利都到達一定的水準,這種正向回饋的擴張經濟讓他們建立了基礎。而政治權利上的廣泛分配則是長久穩定、較容易迎接下一個挑戰的基礎,是降低風險的工具。
 這篇只是簡評,因為吐槽的點實在...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很差  2015/05/23
這篇只是簡評,因為吐槽的點實在多到一個無法相信的地步,我實在沒有辦法一一寫出,只是希望多一點不同的聲音。

簡單來說,本書的兩位作者以論帶史,以不負責任的論證方式,對各種歷史事實削足適履,以此來達成宣揚作者信仰的、十分明顯西方中心論的理論模型。

而作者們在前面對文化、地理決定論等各種論點的批評同樣可以適用於他們自己的論點,所謂的廣納型和榨取型的政治與經濟制度,既然要提出理論模式,就應該說清楚,但是作者一直說得不清不楚,削足適履地運用有利的地方說自己的模式好,然後切出不好的失敗層面說明別人不好,十足地充滿偏見(對共產主義尤然)。況且制度固然重要,但制度從何而來?仍然來自各地的歷史文化,儘管兩位作者批評韋伯的文化決定論,但事實上兩位作者使用的仍然是文化決定論,因此有受到西方良好制度(文化)影響的、有學習西方良好制度(文化)就是好,反之則否。

更別提作者們一直忽略歐洲在世界上汲取的各種資源、殖民的剝削與殘暴等事情,單方面強調他們的論點多客觀,然後藉此形塑自己假中立的立場,騙取讀者的信任。

這本書的兩個作者以其偏見與荒謬的假設,以創造更多西方好棒棒的偏見,因此奉勸對這本書有興趣的人,千萬不要浪費時間金錢。

同時也希望台灣出版業不要老是出這種西方中心論的書(除了這本,還有很明顯如Niall Ferguson),我知道這種書賺錢,因為台灣人很親歐美(我們的教科書也是教學生親歐美),有時親到盲目的地步,所以好賣,但正是因為我們已經太過傾斜了,所以才希望少出這種書,能夠再多出一些其他視角的書(例如John M Hobson的《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調整一下對西方與各地世界的視角。

這本書在台灣相當流行,除了書中的觀點跟我們自幼接受的教育、媒體、主流論述與市面上流行的書的觀點一致外,加上觀點捧民主(經濟)貶威權(經濟)等論調更合很多自318以後的台灣人的胃口,因此似乎廣為流行,但內容實在太過偏頗,大家閱讀時一定要謹慎。
 很棒的書!...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極力推薦  2014/10/10
很棒的書!
 如果想知道臺灣為何變成這樣,值得一看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極力推薦  2014/04/13
大家都想知道臺灣為何年年經濟成長,但是卻沒有幸福上升。
這本書用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分為榨取式與廣納式共四個象限的交互作用來看人類歷史上出現的政權,並對未來中國發展提出看法。
為何每次選舉都會選出失敗的政府,身為公民該知道,我們的決定是會怎樣的影響我們的政治制度進而影響我們的經濟生活。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與超靈有約有聲書第4輯
作者:陳嘉珍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2-09-01
66折: $ 21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日日減醣超市料理攻略
作者:張晴琳(圈媽)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8-05
66折: $ 23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賽斯書輕導讀有聲書 第1輯
作者:王怡仁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8-11-01
66折: $ 1379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個人實相的本質有聲書第1輯﹝2015年新版﹞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5-11-16
66折: $ 66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臺灣漫遊錄
作者:楊双子
出版社:春山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4-01
$ 30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妄想老師(14)
作者:春輝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6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與她做愛(全)
作者:龍牙翔
出版社:紳士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23
$ 22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全集(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9
$ 86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山野花香(10)
作者:清風九度
出版社:北京億森同創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17
$ 5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中小學生必讀】好好說話超圖解:「換句話說」就能建立好人緣
作者:齋藤孝
出版社:小漫遊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09
$ 294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