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喻為「史上最多讀者的哲學書」,全球銷售超過五百萬冊,影響千萬讀者。
★獲選時代雜誌70年代十大最有影響力的書籍。
★亞馬遜累積超過1000條的讀者迴響,至今仍是暢銷排行榜常客。
★時代雜誌、紐約客、紐約時報、巴爾的摩太陽報、村聲雜誌、衛報……媒體一致好評。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奧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曾表示,願將《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推薦給歐巴馬及任何一位美國總統。
挑戰成見,深刻入骨,感人至深的現代經典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於1974年首次出版,出版前曾遭121家出版商拒絕,出版後卻迅速創下銷售奇蹟,首年狂賣超過百萬,攻占美國暢銷榜長達10年。這本幫助作者從挫敗的心靈找回自我的作品,至今依舊被認為是美國青年探索自我人生必讀的經典小說。
故事改編自作者波西格的一趟公路旅程。他騎著摩托車,帶著11歲的兒子克里斯從明尼蘇達州出發,用17天的時間,飽覽美國中西部美景。旅程中,作者波西格以維修摩托車為例,將哲學問題連結到日常生活的細節,使得這趟旅程不但探索動人的美景,也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波西格智商170,極端聰明,卻在鑽研哲學的過程中,被診斷為精神分裂,受28次電痙攣療法,長期居住在精神病院,人生幾經絕望。出院後,他藉由這趟旅程,憑藉著愛子克里斯的信任與依賴,在大自然的洗禮下,再次面對思索哲學的困境。這次他不但找到拯救自己的方式,從陷入泥濘般動彈不得的人生中掙脫,也找到與這個世界相處的絕妙平衡。
這本書創下銷售佳績時,正是美國嬉皮文化盛行的年代。這些嬉皮留著長髮,穿著簡單甚至邋遢的衣服,藉此反諷社會爭權奪利的荒謬。波西格在書裡捨棄物質成就並重新探索事物的本質,成為當時年輕人心靈的出口。這本書不但改變了一整個世代的青年,也成為今日美國文化重要的基礎,至今已指引近半世紀的年輕人,探索自我生命的方向。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以優美流暢的文筆,將偉大的哲學思考化為簡易的故事流洩至讀者心裡,隨時翻開書頁,就像到了美國西部曠野,在平靜廣大的自然裡,踏上重新發掘自我的旅程。這本書在台絕版多年,此次行人再度出版,期望讀者再次體會經典的價值,活出最好的人生。
作者簡介:
波西格(Robert M. Pirsig)
美國著名哲學家及作家。1928年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於明尼蘇達大學主修化學及哲學,並攻讀傳播學碩士,後赴印度貝拿勒斯印度大學(Banaras Hindu University)修讀東方哲學,回國後於蒙大拿擔任修辭學教授。《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是他整合哲學思考的作品,幫助他尋得了心靈的解脫。出書後,他過著隱士般平靜的生活。
譯者簡介:
宋瑛堂
台大外文學士,台大新聞碩士,波特蘭州立大學專業文件碩士,曾任China Post記者、副採訪主任、Student Post主編等職。譯作包括《修正》、《祭念品》、《賴瑞金傳奇》、《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宙斯的女兒》、《全權秒殺令》、《創意無限公司》、《單身》、《馭電人》、《大騙局》、《數位密碼》、《斷背山》、《人魔崛起》、《冷月》、《永遠的園丁》、《幸福的抉擇》、《蘭花賊》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吳明益 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感動推薦
阮慶岳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兼系主任
郝譽翔 中正大學台文所教授
媒體推薦:
好評推薦
我很樂意推薦《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給歐巴馬及任何一位美國總統。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奧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
※摘錄自2012年11月8日,美國總統歐巴馬連任後,紐約時報專訪。
我希望拙作(指《時間簡史》)和《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一樣使人們覺得,他們不必自處於偉大的智慧及哲學的問題之外。
──《時間簡史》 作者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波西格的文筆優美,且把哲學化為行動,將這趟成長、探險、硬派旅行的記憶,寫成一部騎出「心智深山」之書,引導你看見的是陷入苦思人生的絕望泥淖,而非膚淺的心靈勵志。
──吳明益 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探討的主題猶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同一事件如何看待,因人而異,各人從自己喜愛的觀點去閱讀,各自演繹字裡行間的奧祕。
──宋瑛堂 知名譯者
本書改造了一整個世代,書寫一段難忘的父子夏日摩托車之旅,橫越美國西北部,刻劃成長、發掘、接受過程中的愛與懼,期間演變為一段深刻的心靈與哲學之旅,探索人生的基本問題。
──《時代雜誌》
奇特而美好……本書中深思的哲學大問題曾被美國文豪梭羅與梅爾維爾(Melville)探討過……讀來清新動人,數十年如一日。
──《紐約時報》
一本輝煌的巨著……每個人都應一讀。
──《衛報》
名人推薦: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吳明益 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感動推薦
阮慶岳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兼系主任
郝譽翔 中正大學台文所教授
媒體推薦:好評推薦
我很樂意推薦《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給歐巴馬及任何一位美國總統。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奧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
※摘錄自2012年11月8日,美國總統歐巴馬連任後,紐約時報專訪。
我希望拙作(指《時間簡史》)和《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一樣使人們覺得,他們不必自處於偉大的智慧及哲學的問題之外。
──《時間簡史》 作者 史蒂芬•霍金(S...
章節試閱
第七章
我應該趁這時候來討論斐卓斯的刀,往後才有助於理解我們探討的一些事物。
這把刀的應用、這世界的切割、這套結構的建構,這些事情人人會做。人人都能察覺周遭的萬物─變化多端的形狀、被烤焦的丘陵、引擎的聲響、油門的感覺,以及路邊的每顆石頭、每株雜草、每根籬笆柱、每樣垃圾,人人全察覺得到,卻不是真的心領神會,除非這些東西有何不尋常之處,或是這些東西能反映出我們容易看見的特點。這些事物繁多,人不可能察覺之後全記在心上,否則腦袋裡會裝滿沒用的細節,塞得頭腦無法思考。在這麼多可以察覺的事物中,我們必須精挑細選,而選中的事物、稱為意識(consciousness)的事物,與我們的知覺(awareness)絕不相同,因為事物在篩選的過程中突變了。姑且將知覺到的萬物比擬為沙子。我們四周是一片無窮盡的這種沙子,從中抓起一把,將這把沙子稱為世界。
一旦手中握著這把沙子─我們意識到的世界─區別的程序就此展開。刀子在這時登場。我們以刀來劃分沙子,分離這一種沙子和那一種沙子,分成這一堆和那一堆,分成黑色和白色,分成現在和當時,將意識宇宙區隔開來。
乍看之下,這把沙子的組合成分一致,但看得愈久,愈能發現其中的差別。每一粒沙都不同。任挑兩粒來相比,都能比較出差異。有些沙子的某一特點相近,有些則在其他特點上彼此近似,我們能根據異同點來區隔這把沙子,可依照色調來分成幾堆,依照顆粒大小分堆,依照顆粒形狀分堆,依照顆粒形狀的細部差異再分堆,根據沙子的透光度分堆,以此分類下去。繼續細分、分門別類下去,總會分到無法再分的地步吧?其實不會,會永無止境。
古典式理解注重分堆,注重分堆與相互關聯的依據。浪漫式理解的焦點放在分堆之前的這把沙子。兩種理解模式自有其看待世界的道理,只不過兩者相互掣肘。
當務之急是開發一種不至於殘害這兩種理解方式的世界觀,同時能結合這兩種理解方式。改良後的理解方式不會排斥沙子分堆的舉動,也不會排斥審視整堆沙子的想法。改良後的理解會摒除兩者的模式,將焦點導向沙子的出處,也就是無垠的景觀。可憐的外科醫師斐卓斯想做的正是這件事。
若想理解他的做法,必須正視一件事:景觀的一部分是置身其中的一個人,這人正在分沙堆。這人無法從景觀中抽離,因此非將這人視為景觀之一不可。不將這人視為景觀的一部分的話,等於是完全沒看見景觀。若將參與分析摩托車的佛陀割除在外,等於是完全不讓佛陀參與其中。
爭議不休的一個典型問題是:摩托車的哪一部分、哪一粒沙子是佛陀?明顯可見的是,問這問題的人是看錯角度了,因為佛陀無所不在。然而,同樣明顯可見的是,問這問題的人看對了角度,因為佛陀無所不在。有一種佛陀獨立於任何分析思考之外,這種佛陀/悟境已經有無數人探討過了─有些人認為探討得太多了,會質疑再探討下去有何助益。但是,如果探討主題在於分析思維的核心﹐在於分析思維的方向﹐這一類的問題幾乎無人探討過。無人探討,自有歷史上的因素。但是,歷史不斷演進,在這領域對歷史增添探討的心得,或許對歷史有益而無害。
將分析思考之刀應用在經驗時,免不了會有東西死在刀下。這一點普遍為人所知,至少在藝術的方面如此。以馬克.吐溫的經驗為例,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學習航船之道,精通了分析型知識之後,卻發現江河之美不見了。有些事物絕對會死在分析之刀下。但是,在藝術上,比較不為人所知的是,有些事物也必定會在刀下誕生。與其為了死在刀下的事物喟嘆不休,不如同時重視誕生刀下的事物,將操刀的過程視為「死─生的連續體」,無關好壞,純粹是一種過程。
第七章
我應該趁這時候來討論斐卓斯的刀,往後才有助於理解我們探討的一些事物。
這把刀的應用、這世界的切割、這套結構的建構,這些事情人人會做。人人都能察覺周遭的萬物─變化多端的形狀、被烤焦的丘陵、引擎的聲響、油門的感覺,以及路邊的每顆石頭、每株雜草、每根籬笆柱、每樣垃圾,人人全察覺得到,卻不是真的心領神會,除非這些東西有何不尋常之處,或是這些東西能反映出我們容易看見的特點。這些事物繁多,人不可能察覺之後全記在心上,否則腦袋裡會裝滿沒用的細節,塞得頭腦無法思考。在這麼多可以察覺的事物中,我們必須精挑...
作者序
推薦序
騎入心智深山
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吳明益
念碩士班的時候,曾上過一門課叫作「明代禪典」,授課的鄭琳教授只選了一位禪師的著作做為整個學期的研讀,就是憨山德清的《憨山老人夢遊集》。由於只有我一個人選課,每堂課就是我說一段,老師說一段。憨山老人最被稱道的是「禪詩」,期末報告我便寫了關於「禪詩」裡的文學表述,簡單地說,也就是禪詩的修辭學(rhetoric)。
禪詩裡最常出現的譬喻之一,就是「水」、「月」的關係。比方說「月本無塵,水自清潔;從何處洗,求之不得。月墮水中,水涵月影。可惜觀者,熱夢未醒。」讀詩的人通常會試著去解釋「月」象徵什麼?「水」又象徵什麼?詩中的這種比附又意謂著什麼?另一種更令我著迷的敘事是,比喻消失了,詩中只呈現了某種景象。比方說「一片寒心雪夜,數聲破夢霜鐘。爐內香銷宿火,窗前月上孤峰。」禪宗認為文字不可靠,因而不採直說,而用「比」、「興」。只是當時年輕的我迷惑得很,靠修辭學就能「接近」真理嗎?
羅伯特‧波西格(Robert M. Pirsig)這本上個世紀七○年代的暢銷書《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在台灣並非第一次出版,早在九○年代就已譯出一個名為《萬里任禪遊》的版本,當時也正是台灣書市大量出版禪學相關書籍的尾聲。高中時代的我閱讀了類似鈴木大拙與諸多禪門公案的書,因此對這樣一本書產生了興趣。彼時「禪」這個字在科技發展起飛的台灣社會,似乎仍帶著某種呼喚與誘惑的力量,彷彿在暗示著那個社會底下潛藏的迷惘情緒。
多年後已不再年輕的我再次閱讀到《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的新譯本,我不再把它當成一本禪學延伸書籍,而是一部以「實踐」去試圖「思維」真理的書。而那個接近真理的管道,波西格用的是摩托車,以及摩托車所展開的旅程。
書中大致上有兩個主要的敘事架構,一個是作者和十一歲兒子克理斯及友人共同騎摩托車十七天跨越半個美國的經驗;一個是在旅程中穿插回憶、夢境、旁觀的敘事筆法,所回溯的「斐卓斯」(Phaedrus,其中很大一部分算是作者年輕時的化身)的思維與經歷。但還有另一個我認為也可以把它區分開來的潛敘事,就是以摩托車的維修技術來比附各種哲學與科學觀的段落。
回到成書的時代,那正是美國成為世界強權,科技至上主義強勢,但「垮世代」(beatnik)的嬉皮文化也蔚為風潮,神祕主義甚具魅惑力量的時代。作者在多年後的後記提到,他認為「承載文化的書會挑戰文化價值觀,而且在文化因應挑戰而變遷時經常如此。承載文化的書未必是優質書。《湯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稱不上是文學傑作,卻是一本能承載文化的書。」波西格是個誠實的作者,他認為自己的書,就是一部承載文化之書。這部被認為充滿愛默生、梭羅智慧的書能風行,不妨視為是彼時之川,映出了彼時美國文化的心靈之月。
這本書第一次來到台灣,已經距原著出版二十年了,而當時也正是台灣社會面臨傳統價值觀與科學價值觀衝擊的時刻,彼岸之月,正好映照在此岸之川上,機緣具足。然而,此刻呢?
書中三個層次的敘事,恰好提供給讀者三種不同的閱讀經驗。在與克理斯的旅程記述裡,我們讀到親情、友情間的付出與矛盾,長途旅行莫可奈何的衝突,以及美景詩意的呈現(這部分在後記出現了極大的張力)。
而「斐卓斯」的段落,作者顯然想以〈斐卓斯篇〉為隱喻,來重現年輕時讓作者幾近分裂的靈魂追尋與純粹理性思辨:那辯論的兩造有時是斐卓斯與體制,有時是斐卓斯與斐卓斯自己,而用以跨越這兩者的,意外地是「摩托車的維修技術」。由於作者曾擔任過撰寫使用手冊的工作,在遇到摩托車故障相關意外時,微妙地把化油器、齒輪比、活塞、火星塞、進氣、旋螺絲等等零件與維修動作,轉化成詮釋「理性」、「科學」、「先驗」、「經驗」、「質素」、「道與禪」這些科學與哲學語彙交錯的段落,把看似「無聊」的哲學思辨化為迷人的文學語彙。
而「摩托車」這個「詮釋之橋」,我以為正好是在此刻台灣重譯之後,最有意義、也最可能引起讀者迴響的內容。
譯後記
由於《禪》的老讀者眾多,我在美國碰到不少面對面交流心得的機會。有人覺得這是一本哲學入門書,以遊記的具體架構做抽象論述;有人認為遊記是追尋真諦的暗喻,人循著來時路往回走,可以一步步找回原來的真我;也有人認為全書反映嬉皮世代的自我中心意識,有自我反省批判的含義。
總而言之,《禪》探討的主題猶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同一事件如何看待,因人而異,各人從自己喜愛的觀點去閱讀,各自演繹字裡行間的奧祕。因此,喜歡看遊記的讀者會跳過古希臘哲學的部分,鑽研「質」的讀者會反覆咀嚼本書討論的章節,重視人與人關係的讀者則會推敲對話當中隱而不宣的內涵。有一種讀者讀不下去,原因是主角對待十一歲的兒子太冷淡了。這類讀者消化吸收到的是《少年Pi》的濃縮真相版。兒子腹瀉,主角不僅淡定如常,居然還能端坐野地,遐想古詩,叫兒子自己去洗乾淨再回來(主角提醒兒子「記得要用香皂洗喔」)。其實,能將全書映進心坎的讀者最後都能發現,硬心腸的父親才是惡鬼,讀者無法認同他,正是作者的本意。忝為譯者的我只能忠實呈現作者的初衷,將最終詮釋權媒介給繁體中文版的讀者,讓譯本的讀者各自漂流領會奇幻之旅。
後記
本書問世時,正處於社會文化不滿物質成就的年代。嬉皮排斥物質成就,令保守派人士困惑不解。
美國夢追求的不正是物質成就嗎?無數的歐洲農民畢生奢望物質成就,前仆後繼來美國實現美夢,終於讓自己以及後代獲得充分的滿足。而現在,子孫被寵壞了,拿起美國夢砸向他們的臉,罵說,美國夢一點也不好。這些人要的究竟是什麼?
嬉皮明白自己追求的東西是什麼,他們稱之為「自由」,但分析到最後卻發現,「自由」是一個只有負面意義的目標,只會批評壞現象。嬉皮思考不出替代的做法,只提得出五顏六色的近程對策,而有些對策看起來愈來愈像純粹的墮落。有時候,墮落很好玩,但人很難把墮落當成一種認真的終生職志。
本書提供另一種比較嚴肅的對策,想捨棄物質成就的人可以走這條路看看。與其說是替代道路,倒不如說是擴展「成就」的意義,涵蓋到安居樂業以外的範疇,超越自由的範圍,給人一份向上的目標,讓人能朝無限的成果去努力。我想,本書轟動的主因正是這一點。整個文化當時尋找的東西和本書提供的對策正好不謀而合,所以才會成為文化承載者……
推薦序
騎入心智深山
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吳明益
念碩士班的時候,曾上過一門課叫作「明代禪典」,授課的鄭琳教授只選了一位禪師的著作做為整個學期的研讀,就是憨山德清的《憨山老人夢遊集》。由於只有我一個人選課,每堂課就是我說一段,老師說一段。憨山老人最被稱道的是「禪詩」,期末報告我便寫了關於「禪詩」裡的文學表述,簡單地說,也就是禪詩的修辭學(rhetoric)。
禪詩裡最常出現的譬喻之一,就是「水」、「月」的關係。比方說「月本無塵,水自清潔;從何處洗,求之不得。月墮水中,水涵月影。可惜觀者,熱夢未醒。」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