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5 項符合

幹嘛要有小孩?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8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本書分成謊言及真相兩大篇,正反...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3/05/09
本書分成謊言及真相兩大篇,正反論述育兒背後不為人知的心酸甘苦談。我覺得作者巧妙的利用反諷方式,道出初為父母的內心層面,喜悅與澎湃的心情或許\是謊言;而無奈痛苦以及想要放棄的念頭才是真相。書中引用不少的報章雜誌及暢銷書籍,作為佐證與說明。 在書裡分成兩部分進行,的確可以讓...
幹嘛要有小孩? 幹嘛要有小孩?

作者:潔西卡‧瓦蘭提 / 譯者:陳品秀 
出版社: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日期:2013-04-25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幹嘛要有小孩?

內容簡介

  一本炮火四射、讓你啞口無言的育兒真相!

  我老公和我要嘛買條狗,要嘛養個孩子。
  我們無法決定到底是要毀掉地毯,還是毀掉我們的生活才好。
  ——喜劇演員瑞塔.拉德納(Rita Rudner)

  我們向全世界保證:
  成為父母是我們一生中做過最好的決定!這不僅值得,而且此生從未如此快樂過!

  ──哦?我們確定自己是真心的?

  小孩是幸福的泉源、女人是天生的母親、好媽媽都餵母奶、身為母親,就必需知道所有事情──這些透過書籍、雜誌和網路所傳遞的「育兒標準」,不僅讓每一位母親都喘不過氣來,更造成嚴重的信心危機!

  事實呢?當然囉,很不一樣。

  通常我們只睡兩小時,乳頭因為使用擠奶器而紅腫不堪,每二小時餵一次奶,每二十分鐘換一次尿片,每天早晨要計算奶粉倒了幾匙,站在超市門口想不起來家裡還剩多少尿片奶粉、消毒一個幾秒鐘前才剛消毒過的奶瓶,讓自己活像個傻瓜……

  作者潔西卡.瓦蘭提自己就是一位新手媽媽,在女兒出生後,不僅沒有馬上體會到「天生的母愛」,更在緊迫盯人、間刻不停的育兒雜事裡,對「身為父母是世上最幸福的事」起了疑心!

  潔西卡發揮契而不捨的精神,抽絲剝繭、透過重重舉證,揭發醫學、育兒、營養專家以及各式各樣「教妳如何當個好媽媽」的專家們掛在嘴邊「完美育兒標準」的荒誕不羈;戳破媒體廣告在其實充滿各種育兒挫折的日常生活中打造「小孩讓你快樂」的漫天大謊;當頭棒喝的告訴所有人,是這些種種誘人的謊言蒙蔽我們,讓我們看不清楚有了孩子後的真相!

  這是一本炮火四射、來自一位新手媽媽對育兒教條的反擊!

  如果你堅信「孩子讓我們快樂」,那麼這本書無疑的會激怒你。

  如果你是不敢承認「儘管自己愛孩子,但育兒真的是一件讓人心力交悴」的人,這本書讓你不再否認自己的感覺,從此坦然接受「拜託讓我多睡一點」──這曾經讓你感到罪惡的念頭。
 
  如果你已婚,且正在養一個(或數個)小孩,這本書絕對讓你心有戚戚,點頭如搗蒜。

  如果你已婚,小孩正在子宮裡,這本書讓你對育兒的真相了然於胸,更有自信面對之後育兒過程的種種。

  當然,不管你已婚或單身,如果你心裡有一幅打了柔焦的「母與子」夢幻畫面,這本書教你如何面對現實裡一定會有的打擊,好讓你在畫面破碎後不會受傷太重。
 
  沒有完美的媽媽,也沒有完美的小孩。

  「我們之所以要小孩,是基於我們對幸福的期待。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身上;問題在於期待完美,或是,最最起碼,高估了幸福。」潔西卡.瓦蘭提如是說!

作者簡介

潔西卡.瓦蘭提(Jessica Valenti)

  擅於女性議題的美國知名作家,也是提升女性意識的美國知名網站Feministing.com的創辦人,《衛報》讚喻她為「全球一百位最具啟發性的女性」之一。《哥倫比亞新聞》(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描述潔西卡「關於女性議題的闡述比主流媒體所說的要更精湛」。潔西卡在美國受邀至各大學校園、公司組織演講,與民眾在關於現代女性的現況與處境、媒體與行動主義等議題上有深度的對話與討論。其作品散見於《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The Nation》、 《衛報》、 《The American Prospect》、《Ms. Magazine》、《Salon and Bitch magazine》。

譯者簡介

陳品秀

  台大哲學系畢業,先後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學和亞歷桑納大學藝術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主要關注為視覺藝術和大眾文化。現為英文教師,並從事翻譯。譯有《生態設計經典1000》、《和蘇格拉底吃早餐,與傅柯一起跑步,跟著佛洛伊德去shopping,隨著彌爾去蹺班……哲學家教你學會過一天》等多部作品。

 

目錄

前言

謊言
1.  小孩讓你快樂
2.  女人是天生的母親
3.  餵母奶最好
4.  孩子需要父母
5.  「世上最辛苦的工作」
6.  媽媽最懂

真相
7.  放棄親職
8.  「壞」母親捉去關
9.  聰明的女人不要小孩
10. 核心家庭之死
11. 女人應該工作
12. 幹嘛要有孩子?

 

前言

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身上

  就在住進醫院的兩天前,我才悠閒地參觀了一下聖路克羅斯福醫院(St. Luke’s-Roosevelt Hospital),心裡盤算著要怎麼生產。我在生產中心那放鬆的浴缸以及自吹自擂的「自然式」生產,和能夠提供美好無痛分娩的醫院病房之間徘徊。但我未曾想過女兒誕生的情況會無從選擇,我當然也從沒有預料自己會生下一個病寶寶。

  接著我又被一顆親職曲球擊個正著,因為我感受不到家人朋友告訴我的,那種對蕾雅全然的愛和喜悅。(一個朋友跟我說,她對兒子的濃烈愛意,感覺起來幾乎就像是感情上的性高潮。)當同事問我,做為一個新手媽媽,什麼情緒最令自己感到驚喜,我必須承認自己很矛盾。現在,蕾雅出生所伴隨的可怕經歷絕對影響我對女兒的感覺,我不敢感覺自己對蕾雅的愛意,因為我仍然害怕失去她—可是幾個月過去,我已能夠畫分清楚什麼是在女兒出生後所感受到的「創傷後」壓力和悲傷。

  這種感覺是另外一回事,是智慧良言和育兒書中不曾告訴過我的。這種感覺不像為人父母卻沒有感到「完整」,因而帶來極度慚愧、失落感、空虛感那麼令人不悅。這是我沒有預期到的。

  簡單來說,為人父母需要懂得轉換思維。美國人的父母夢—我們被如此教導的理想模式,完全與現實不符,而這樣的落差讓我們變得悲慘。

  少於百分之五的美國人雇用褓母。大多數父母不會花超過五百美元買一部嬰兒車,或使用布尿片。見鬼了,儘管每個人都說母乳最好,不過許多母親餵母奶的時間不會超過兩個月。我們透過書籍、雜誌和網路所接收到的育兒標準,其實是例外。真相一點都不迷人,真相棘手多了。

  的確,美國人太想知道為什麼對於親職他們總是那麼不滿意、總是焦慮。他們向每一位馴兒虎媽或寵兒慈母尋求忠告,希望能夠化解身為父母的苦惱。然而指望其他文化—甚或,說得更精確一點,指望出自於其他文化得出的結論,注定不能成為解決問題的捷徑。

  美國人的育兒工作繁複到讓人無法相信單憑嚴苛的鋼琴課程,亦或是牛角麵包就可以奇蹟式地抹去撫養小孩會帶來的瑣事和麻煩。在多數美國人所處的職場上,育嬰假政策極不充足—如果真有育嬰假這回事。孩子一旦出生,許多媽媽便擔心會失去工作,或者被迫重回「媽咪軌道」。父母親因為托育花費過高,每次將小孩踢下車送進托兒所時也滿懷罪惡感。構成好母親和壞母親的社會期待,總糾葛著你我的每個決定,而育兒相關產業的興起也讓爸爸媽媽們老是覺得匱乏。孩子(大部分時候)帶給我們喜悅,然而育兒障礙,不管是體系的還是個人的,依舊存在,絲毫未變。

  這本書要談的是:美國人理想中的育兒工作如何不符合生活現實,而那種不協調又是如何地傷害父母和孩子。因為期待想要擁有某種特定的育兒型態—擁有完美伴侶的完美母親,最擔心的是要不要使用布尿片,這便使真實情形更難以忍受。

  我們必須讓期待變真實。小孩不是來讓我們快樂的,如此對待小孩只會讓雙方悲慘萬分。然而,如果我們能夠設法擊退罪惡感以及許多女人會買帳的個人失敗感,當我們願意承認,儘管愛孩子,不過養育小孩可能會是一件令人生厭且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時,我們才可以承擔起真正抹滅育兒樂趣的社會、政治問題。

  這本書可能會激怒你。它理當如此。書中的主題極具爭議性,並且切中要害:這是一個防衛處方,如果真有這麼一個的話。我必須說,基於個人的信仰和政治主張,我並不贊同現今的某些美國育兒潮流,我的看法也許會讓你感覺受辱,不過沒有關係。所有的爸爸媽媽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應該接受挑戰,都應該更深入思考他們的選擇,以及他們是如何衝擊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生活以及整個社會的。沒有人喜歡「媽媽戰爭」,亦或是對「哪種父母親最好」這類的問題進行無止境的爭論,然而之所以爭論代表我們在乎。代表我們在乎親職工作,在乎小孩。還有什麼比這些更值得大動干戈,奮戰爭取呢?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8905573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本書分成謊言及真相兩大篇,正反...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3/05/09
本書分成謊言及真相兩大篇,正反論述育兒背後不為人知的心酸甘苦談。我覺得作者巧妙的利用反諷方式,道出初為父母的內心層面,喜悅與澎湃的心情或許\是謊言;而無奈痛苦以及想要放棄的念頭才是真相。書中引用不少的報章雜誌及暢銷書籍,作為佐證與說明。



在書裡分成兩部分進行,的確可以讓讀者經過正反兩面的說法,對於育兒所產生的種種問題有了更清晰的體會,我想如果是正在進行育兒的父母親,對於作者的論述應該會非常能夠融入其中,或許\能從中發現一些受到忽略的問題;倘若尚未有育兒經驗的人妻(人夫),這本書可說是上了一課,對於日後的育兒工作,也可以做個提前準備及心理建設。
 「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身上,問題在...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3/05/09
「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身上,問題在於期待完美,或是,最最起碼,高估了幸福」

這一句話,在我一翻開本書時,立即越過眼簾,重重地搥打進我的心。



當我第一次成為母親前,我的母親的形象,以及「就是要如此」的完美母親形象,就像傑克的魔豆一般,已經將我和我的小孩,緊緊包裹纏繞了。我時常沮喪、不開心,那感覺糟透了。整個世界,似乎再沒有我可以勝任的工作了,我連一個「母親」都做不好。仔細檢視,每一件事情我都做了,小孩沒有餓到冷到,甚至沒有感冒。煮菜、洗衣、整理內務,無所不包。我每天就像個陀螺,比雞早起,比狗晚睡。但我還是很灰心,我常常用「育兒書籍」等相關資訊鞭策自己,我也常常被長輩(尤其是我的母親)耳提面命地「敦促」,她們相同的重點就是:妳不夠好,當媽媽沒有這麼容易,妳應該完全地犧牲自己!



「我感覺到如果不能餵母奶,就好像做錯了甚麼事」。

當然,哺餵母乳這件事情,也在我的世界裡掀起滔天巨浪!沒有母乳,就像是小狗不會抬腿撒尿一樣,四面八方的「關心」(或者可說是指謫、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因生產時大失血,氣血不調,只想睡覺的疲憊,被當成最好的抨擊理由。每個人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問你:哺乳狀況如何?而每個人也都可以頤指氣使地指導妳:就是因為妳都不吃「**」(請自行代換成各種食品)。彷彿我的小孩,成為了全世界最悲慘的孩子。那時她正安穩地睡在自己的小床上,生長曲線更是達到前百分之10。



但,擠奶器拉扯著我的奶頭時,我依然沮喪不堪。



我安慰著(其實,我想尖叫)沒有提供預期中的豐沛奶水的女人。「這不是妳的錯!!」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了,沒有對錯。



「讓妳的小孩快樂並且長得好,比餵母奶來得更重要。」





「當妳告訴女人她們的天生角色只能是母親時,不啻更易於說服她們不必成為醫生、科學家、政治家。」 

我不想只待在家裡,我不喜歡這種苦悶,我想發揮自己,我想成就自己。這樣的念頭,讓人像被萬隻螞蟻鑽咬一樣痛苦。

老大6個月後,我拼命找工作,像逃難一樣,逃離了家庭。但,悲劇仍然只是延遲上演。不說每天趕下班接小孩,也不說每天回到家還有一堆事情要做,更不說,我往往必須加班。每個星期的每個星期假日,必不是休息日,而是「還債日」。一樣是像個陀螺般,清償平日積欠的「家務事」。



 「剛當媽時,我滿腦子想的都是公平這事」。

也就是說,儘管我在外工作,但照顧家庭與小孩的責任,依然是理所當然地落到我一個人的頭上。我的家人朋友,住在離我4個小時車程的地方。不只一次,我暗暗地慶幸著沒有與長輩同住。更多的時候,我緊咬牙關,撐過每一天,實施著「缺乏支援網絡」的親密育兒法。



「事實是,育兒的喜悅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只需再多一點知識,一些努力,以及改變現狀的想望。」

現在,我有二個小孩,一個即將出生。很慶幸,因為我的先生憑藉著智慧、耐性和積極參與(這一點好重要),我脫離了那個「被期待」的枷鎖。

目前,我開心,我承擔,但我不「堅持」,也拒絕「傳統」。儘管,我還是因為「傳統」被迫選擇了居家育兒,但這是大環境的狀況,仍須努力改革。我希望每個母親,都能開心、自在,擺\脫不必要的罪惡感。



這本書,每個母親或者那些可能也許\大概會成為母親的人,甚至每位父親或者那些可能也許\大概會成為父親的人,都應該看看,儘管我們比較傳統,沒有這麼「女性主義」,但我相信,這本書一定可以在某個程度,某篇章節,像隕石一樣,擊中妳的心。



最後,我慶幸的是:我生在台灣。美國,這個號稱「人權立國」的國家,竟然是唯一一個產假期間不發工資的工業國家!!
 在社會框架與世俗目光取捨中,我...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3/05/08
在社會框架與世俗目光取捨中,我們把自己視為支援孩子的唯一提供者,於是戰戰兢兢,深怕自己無法勝任孩子們強而有力的後盾。這些念頭周而復始打轉,無形中產生愧\疚,就像是無間地獄,不斷周而復始糾纏,壓垮自己。



家事分配不均、推卸預設責任和積壓內心的罪惡感,讓女人不敢承認對孩子教養有錯誤認知。



我想說的是,人非完人,是不可能沒有缺陷的。往往,母親對自己的過度要求和追求完美,讓她們產生惶恐與困惑。



誠如作者所言,撫養孩子是一種社群課題,改變亦關乎社會意識。作為一個母親,要想讓自己從苦難中解脫,除了得寄託大環境外,也得建立好正確心態,認定教育孩子不是工作,而是一種雙向感情關係的昇華。
 「幹嘛要有小孩?一位新手媽媽的...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3/05/07
「幹嘛要有小孩?一位新手媽媽的真實告白」的作者潔西卡‧瓦蘭提(Jessica Valenti)紀錄了她因為懷孕併發症提前產下其女兒蕾雅,面對措手不及的突發狀況進而思索關於母職的大哉問。作者以一個新手媽媽的親身體悟去探究在她所居住的美國,社會環境對於母職的高度期待及隱性制約。作者還藉由引述許\多相關書籍或資料參考去剖白她的親身體驗,還提及法律上對於母職的一些規範。



    就如同書中第一章開頭的「無論有沒有小孩,是不是計畫養小孩,已婚,單身,抑或自己是個孩子,最基本的假設就是總有一天我們全部都會為人父母。如果妳是女人,那麼這個信念更會跟著妳一輩子。」,這段話真得很貼切。記得前幾年去看劉若英的脫掉高跟鞋演唱會,在開場時,劉若英閒聊地說:「不論在什麼樣的年紀總是會有不同的話題來到妳身邊。有人會問有對象了嗎?如果有,再來就問什麼時候結婚?之後問有小孩了嗎?總有問不完的話題。」是的,在人生途中總是會遇上關於生育的話題,尤其身為一個女性,這個話題無可避免,而且周遭的關切無所不在,誰都想參與。



    身為30something的女性,在這些年來身邊陸續也有些朋友走入婚姻,有小朋友,開始小家庭的生活。在彼此言談的話題中,多少會談及對於新生兒的教養,以及父親在養育新生兒的參與度問題。作者所提及的「餵母奶最好」的這個議題,應該是當新手媽媽最容易遇上並受到關切的事。其實,對於一個新手媽媽而言,太多的關注或是意見很容易造成壓力。餵母乳對新生兒好這個道理媽媽們都知道,但是也要考量許\多現實面問題,母體是否有足夠的奶水可以餵,擠奶過程的心酸。總之,在關照小孩的過程中,媽媽也需要的相同的支持與關愛,去面對這養育歷程中會遇到的大小石子。  



    相對照之下,台灣比較不一樣的方面,應該是傳統做月子的習俗。也許\還是有其必要性。雖然,做月子的形式隨著現代社會變遷,增加了不同的選擇,如做月子中心,或請專職的阿姨到家幫忙。不論媽媽們的考量點如何,做月子的這段時間也算是緩衝期,讓媽媽們得以轉換心緒及調適自我,來迎接面對另一個新身份的種種挑戰。



    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一本媽媽經,針對自己的所在環境狀態,以至於來自夫婦雙方之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都在在影響媽媽的思緒與反應。雖然我還沒有小孩,但是希望自已以後能朝向不過於焦慮的媽媽步調邁進(完全不焦慮應該是騙人的),在尋求社群的支持之中,在參考他人的教養分享中,能保有一份淡定之心,不讓自己陷入所謂的「必須」之陷阱,而為難了自己。



   想到之前上課時學到的一句德國諺語“Niemand ist Perfekt.”─沒有人是完美的。畢竟,每個小孩都是不一樣的,不是嗎?幹嘛要有小孩,也許\就是讓我們練習不去追求完美吧,就看能帶領彼此到哪種歡樂境界囉。
 我想光看書名,應該就可以知道這...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極力推薦  2013/05/04
我想光看書名,應該就可以知道這不是一本快樂的育兒書吧!(不要傻傻放親子教養區噢,會嚇到對於有小孩有美好幻想的準父母們的。)

這本書的前言便開宗明義了--問題不在孩子身上,問題在於期待完美,或是,最起碼,高估了幸福。

整本書分為「謊言」與「真相」兩個部分。「謊言」的部分舉出了幾個普世價值:小孩就是幸福快樂的來源、女人是天生的母親、餵母奶最好、當母親是世界上最辛苦也最偉大的工作。這些看起來相當一般的觀念,實際上也造成了媽媽的困境--我如果不這麼想、這麼做,是不是就是個壞媽媽?然而育兒工作的繁瑣與艱辛是極度考驗人的耐力的,越會將這些普世價值套在自己身上的母親,越容易感到心力交瘁,越是想要成為既定印象中的完美媽媽,越感到挫敗。

因此作者提出許多精彩的疑問和辯駁:母性是天生的嗎?什麼樣才是「自然的」生養小孩法?有什麼生養小孩方式是不「自然的」?如果母愛是天性,是源源不絕的,為什麼會有新手媽媽感到沮喪?為什麼會有父母拋棄或虐待小孩?如果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作,那男人為什麼不自願放棄工作來做這偉大的工作?

我覺得很有意思但作者沒有細說的是這文化的形成來源,也許一部分是媒體塑造的完美媽媽,其它或許是傳統的家庭觀(也許還有其他?),當現代媽媽追循著完美媽媽的作為,或遵守傳統家庭觀(也許來自她的媽媽)的時候,卻忽略了完美媽媽雇了三個保姆帶小孩和傳統家庭有社區的育兒支援。沒有支援的媽媽們,又要賺錢養孩子,還得對孩子保有源源不絕的母愛,同時需要面對社會與自我的評價,不累才怪。

真相是,育兒工作的疲倦、辛苦還不算什麼,最可怕的是,當女人成為母親後,她便一點一滴失去自我。這不只是指個人有失去自我的感覺,還包括了在社會上的定位,在他人眼中變成「媽媽該有的樣子的媽媽」。不僅如此,在更極端的例子中,還失去了支配自己身體的權利(<「壞」母親捉去關>,我覺得這段裡的案例簡直就是獵殺女巫了)。作者指出,在美國,懷孕、撫養小孩是個人的責任(沒有政府支援),然而小孩或嬰兒(包含未出世的胎兒)的人權卻是公眾的事,這之間,母親的人權很弔詭地被忽略了。儘管台灣沒有這麼可怕的案例,但仔細想想,日常生活中,母親的需求是不是也常被放在孩子之後就很自然地被忽略了?

最後,這本書從探討「母親」的角色回到「為什麼我們要有小孩」,為了完整我們的生命、為了得到人生的幸福快樂...等等本質的問題,而這並不是一個只要有父親及母親的家庭就可以達到的,而是必須要深思熟慮後有計劃的育兒,完整的社會支援系統,以及愛小孩的雙親種種加起來才可以達到,同時也不應把女人視為天生的母親,在作為一個母親之前,她首先該被視為一個人。
 因博客來無法增加半顆星,在此以...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3/05/04
因博客來無法增加半顆星,在此以在文字上多附加半顆星所以這本星星是3顆半。



潔西卡.瓦蘭提的這本《幹嘛要有小孩?》以身為母親身分為出發點,以「生養孩子」這件大事上在社會對養育相關所產生的價值觀念與評斷標準中一一擊破造成對養兒過度美化帶來的挫折。作者帶著讀者看著現實中因為養育孩子會帶來著難題與不便,從中讓人得以調適對育兒一事所懷抱的夢想與美好中的差距。養育還的辛勞與不堪是需要身為父母的去正視並接受的,好幫助自己對往在育兒時無法避免的挫敗與不悅時能正向的調整好心態,甚至進而獲得改進的動力,在不完美中以情感為依據建立自己家庭的幸福面相,而非期許\過高卻無形中造成現實落差與夢想落空的美國夢那般。
 我想光看書名,應該就可以知道這...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3/05/04
我想光看書名,應該就可以知道這不是一本快樂的育兒書吧!(不要傻傻放親子教養區噢,會嚇到對於有小孩有美好幻想的準父母們的。)



這本書的前言便開宗明義了--問題不在孩子身上,問題在於期待完美,或是,最起碼,高估了幸福。



整本書分為「謊言」與「真相」兩個部分。「謊言」的部分舉出了幾個普世價值:小孩就是幸福快樂的來源、女人是天生的母親、餵母奶最好、當母親是世界上最辛苦也最偉大的工作。這些看起來相當一般的觀念,實際上也造成了媽媽的困境--我如果不這麼想、這麼做,是不是就是個壞媽媽?然而育兒工作的繁瑣與艱辛是極度考驗人的耐力的,越會將這些普世價值套在自己身上的母親,越容易感到心力交瘁,越是想要成為既定印象中的完美媽媽,越感到挫敗。



因此作者提出許\多精彩的疑問和辯駁:母性是天生的嗎?什麼樣才是「自然的」生養小孩法?有什麼生養小孩方式是不「自然的」?如果母愛是天性,是源源不絕的,為什麼會有新手媽媽感到沮喪?為什麼會有父母拋棄或虐待小孩?如果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作,那男人為什麼不自願放棄工作來做這偉大的工作?



我覺得很有意思但作者沒有細說的是這文化的形成來源,也許\一部分是媒體塑造的完美媽媽,其它或許\是傳統的家庭觀(也許\還有其他?),當現代媽媽追循著完美媽媽的作為,或遵守傳統家庭觀(也許\來自她的媽媽)的時候,卻忽略了完美媽媽雇了三個保姆帶小孩和傳統家庭有社區的育兒支援。沒有支援的媽媽們,又要賺錢養孩子,還得對孩子保有源源不絕的母愛,同時需要面對社會與自我的評價,不累才怪。



真相是,育兒工作的疲倦、辛苦還不算什麼,最可怕的是,當女人成為母親後,她便一點一滴失去自我。這不只是指個人有失去自我的感覺,還包括了在社會上的定位,在他人眼中變成「媽媽該有的樣子的媽媽」。不僅如此,在更極端的例子中,還失去了支配自己身體的權利(<「壞」母親捉去關>,我覺得這段裡的案例簡直就是獵殺女巫了)。作者指出,在美國,懷孕、撫養小孩是個人的責任(沒有政府支援),然而小孩或嬰兒(包含未出世的胎兒)的人權卻是公眾的事,這之間,母親的人權很弔詭地被忽略了。儘管台灣沒有這麼可怕的案例,但仔細想想,日常生活中,母親的需求是不是也常被放在孩子之後就很自然地被忽略了?



最後,這本書從探討「母親」的角色回到「為什麼我們要有小孩」,為了完整我們的生命、為了得到人生的幸福快樂...等等本質的問題,而這並不是一個只要有父親及母親的家庭就可以達到的,而是必須要深思熟慮後有計劃的育兒,完整的社會支援系統,以及愛小孩的雙親種種加起來才可以達到,同時也不應把女人視為天生的母親,在作為一個母親之前,她首先該被視為一個人。
 「幹嘛要有小孩?」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3/05/04
「幹嘛要有小孩?」



還好,這個問題之於我,始終無法流於浪漫的幸福幻想,潔西卡則在這本書中,嚴厲批判了關於小孩的一切「美國夢」。



這是一本典型的美國社會學著作,作者用尖銳的態度挑戰傳統母職迷思,「小孩讓你快樂」、「女人是天生的母親」、「餵母奶最好」、「孩子需要父母」、「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媽媽最懂」都是謊言,而「放棄親職」、「壞母親抓去關」、「聰明的女人不要小孩」、「核心家庭之死」、「女人應該工作」才是真相。



社會學的論述經常把那些經年累月的默契、習以為常的道理,提出批判性思考,美式的社會學語氣激烈而強悍,運用二元對立或舉出反證的方式,讓論述一下子跳出來,再揀選一些對自身論述有幫助的理性證據,為自己提出的論點加分。一開始,讀者會忍不住為這驚天動地的說法所吸引,進入正文之後,在時而感性經驗、時而理性數據的鋪陳下,便建構了一套自圓其說、具有說服力的論述。《幹嘛要有小孩》通篇幾乎由這種論述結構寫成,若仔細檢證之,其實充斥不少過份極端的說法,而書中舉證的代表性,似乎也值得質疑,更危險的是,她還不只一次落入傳統女性主義的窠臼─去脈絡的強調男女之間的不對等關係。只不過,聰明的她,一開始就擺\明告訴讀者,她就是來吵架的。



即使本書論述稍嫌粗糙,又有自我矛盾的現象(在「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中強調親子是一種感情關係,而非工作,卻又在結尾處要求母親應當獲得適當的報酬),那又如何?這完全無損於這本書重新檢視母親角色的不厭其煩和苦口婆心。首先,她提醒對母親角色有浪漫想像的夫妻,成為父母付出的犧牲會降低兩人世界的幸福感;生下小孩以後,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和孩子的狀況,選擇餵或不餵母奶,或用不用尿片;養育小孩的過程中,母親不要過份溺愛、關注、教育和扛起責任。最重要的是,身為母親的人,不要去壓迫另一個母親。



除了身為母親需要破除的觀念,本書也指出了生成這些觀念的結構性問題─被「專家」、「名人」認證的意識形態輿論、現代家庭元素組成的改變、男女依舊不均的經濟所得、種族和階級差異…等等。每一個章節末尾,作者也嘗試提出改進的具體建議,有觀念上的,也有實際作為上的,和論述時不同,她提出的想法通常中肯又受用。



這本西方認證的母親抗議之作,相信對傳統觀念更加根深柢固的東方國家也會十分震撼,一方面是震撼於作者的論述,另一方面是震撼於東西方,對母親的要求竟然是不約而同的嚴苛吧。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改變人類命運的科學家們【全三冊】
作者:金載勳
出版社:啟動文化
出版日期:2019-10-30
66折: $ 93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快眠地圖:按圖索驥保你一生舒眠!高效工作者必備
作者:角谷Ryo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1-01
66折: $ 25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靈界的訊息有聲書第2輯
66折: $ 58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個人實相的本質有聲書第13輯
66折: $ 66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轉向我抓緊我(全)特典版
作者:依子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9
$ 142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博客來獨家書封版】
作者: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2-07-04
$ 33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Jonathan Haidt)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29
$ 379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那女孩的內在
作者:和馬村政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8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青瑟47 瑟七數位寫真(含影音)
作者:瑟七、黃天仁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17
$ 35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轉生公主與天才千金的魔法革命(08)
作者:鴉ぴえろ/きさらぎゆり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8
$ 19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勝算:不再靠運氣!從機率、賽局到AI,解鎖預測與決策的科學(二版)
作者:亞當.庫查司基
出版社:行路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08
$ 315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