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另類學生運動,現代哪吒初降臨
--記戒嚴時期中國海專中華路大戰
民國七十年代,在台北西門町仍然是年輕人群聚活動的最主要場域的時代,稀來攘往的人群有時候會突然像保齡球被撞擊了似的向四方炸開,留下不成比例的空間,只為了迎接一群身著黑色短大衣的輕狂少年。
他們不是「艋舺」中的混混,也沒有「流氓」的蠻橫,但是所經之處就是黑壓壓的壓在每個人的心頭,炫惑的魅力及無聲的魄力使人深受震懾。
筆者當時身為自動往兩旁讓位者,心中也曾質疑,政大的高材生怎麼會讓位給末段班的中國海專小痞子?難道就只是「秀才遇到兵」?或是自我選擇了「明哲保身」這麼簡單的原因嗎?
帶著疑問的青年很快就被歲月折磨成一個歷經風霜的中年教書匠,而且在因緣際會下,竟然在中國海專改制升格的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做起了校長(二○一○~一二)!
直接到疑問的根源找答案,是最能解惑的好方法!
在海院工作的兩年期間,我接觸到第一屆以降畢業而仍在校任教或任職的同仁,接觸到各行各業努力打拼而成就一番事業的校友。拜社子島禁建數十年之所賜,古樸的校舍仍保持原樣,使我親歷既教育出郭台銘陽剛霸氣的突出性格,又成就了郭子乾學什像什的傑出才藝的河岸海口,屋宇草木。
我體會到航海專業的信念:「海洋無疆界、大洋任我行」、「付出不一定會獲得,但仍要不斷的付出,奮力前進,義無反顧!」
我理解了海事人才的理念:「立定目標,堅定方向,絕不回頭!」
這就是海專人身上的海洋氣質,這種特質及氣魄,使安於逸樂的陸地生物,回不自覺的屈服在海上霸主面前。
當濤天巨浪當前仍能沉著以對,逆風而行的氣質一旦成為我們血液中的主要成份,面對當時仍以威權治國的政治體制的箝制,力求學生俯首聽命的教育體系的壓抑,來自四面八方各級學校同學的挑釁,我們海專人能做的唯一選擇當然就是奮力一搏,以寡擊眾!
七十年代的中華路大戰,海專學生與層層密密的情治系統的憲警人員,以及教育系統的訓導人員鬥力鬥智,在首善之區的博愛特區旁,以一校之力對抗十校大軍,雙方混戰於中華路,海專學長們戰鬥再戰鬥,前進再前進,終於威服各校,大展雄風。
在沒有政治力動員的情況下,這場青年對社會壓抑氛圍的不滿的發洩,被定義為「太保學生打群架」。然而敢在肅殺的特定時空勇於挑戰各項禁忌的年輕人,豈是一個「太保學生」的標籤可以抹殺的?
所以,雖然從此海專的社會定位江河日下,但由今天的觀點來看,這種服膺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豈不令人豔羨?若說這是台灣的青年人自發的第一場學運,誰曰不宜?
台北海院經營管理系教授兼主任秘書,前教務長彭思舟博士,以法學博士的專業眼光,曾任職中央通訊社的媒體人的犀利觀察及敏銳感觸,將我們海專前輩所做的轟轟烈烈的往事,以小說的筆法細膩的呈現,為讀者們重建當時的時空。在如今一切求安穩的宅世代當道時代,期待讀者以這本書與曾經充滿生命力與拼搏精神的青年台灣神交,找回向前奮進的精神,重新在困難險阻當中再出發,航向自己生命的光明。
特以此文為推薦序。
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教授
前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校長
劉廷揚 謹致於高雄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