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問題連環爆!
尋找安心食物,蔚為全民運動!
32%糧食自給率,卻有98%黃豆小麥玉米依賴進口
數萬公頃農地流失、產銷失衡、氣候變遷.....
台灣的食安、農業和小農,亟需你我的守護
小農復耕,遍地花開!
五個台灣小農組合,以具體行動回應——
台灣食安與糧食危機、生態破壞、精耕傳統的式微
邀你一起看見台灣新農村
守護我們碗中的未來!
【本書簡介】
台灣以「小農」為基礎的農業發展模式,有著島嶼深耕細作、底藴深厚的農耕傳統與技術。
數個世代以來,維繫著台灣美好的田園地景與農村生活,也是穩定社會的中堅力量。
然而,台灣的農業和農村,近年面臨嚴峻的內部、外部挑戰——食安危機、糧食自給率
偏低、農地流失與零細化、農家所得偏低、從農人口流失、氣候變遷與環境資源耗竭、國際自由貿易競爭對在地農業的衝擊......
「小農復耕」以積極行動、面對挑戰,守護台灣糧食安全、生態環境以及小農精耕的傳統!
■青梅、小米、豆禾、芝麻和我們的餐桌
台灣農村陣線、浩然基金會合作之「小農復耕」計畫,透過輔導陪伴、經濟支持方式,鼓勵農友適地適種、發展在地農法和農產加工。從農出發,連結綠色消費、建立城鄉共好的未來,為我們帶來好食材、好生態、好市集、好旅行。
台東歷坵、高雄勤和、雲林水林、雲林北港、高雄美濃,這五個小農復耕點,包括了河口、平原、丘陵、高山等各有特色的農業地景,五個志同道合的農友團隊,從實驗田開始,一步步邁向農業的新航道,為我們種出了安心的好食材、自然的好生態:
●部落三代農:歷坵部落的金黃小米傳奇
●媽媽農:桃源勤和部落的青梅好食
●留鄉青壯農:雲林稻米花生的農藝復興
●豪氣新農:雲林雜糧豆類的本土復育
●半農半X:美濃傳統的芝麻產業鍊
■小農復耕:好食材、好生態、好市集、好旅行
這群友善小農,不用農藥化肥和除草劑,找回傳統的農具和田間知識,如轤輪、水鴨母、枝長竿、人工除草小蜜蜂、鴨間稻、草木灰、黑螞蟻⋯⋯加上新進的有機耕作方式,發展出適切環境的友善農法。充滿生機的田間生態,就是這片土地對農人最好的回報! 青年朋友也組成「援農團」,捲子袖子褲腳、下鄉幫農,支持小農「讓台灣農業有生機」的共同夢想。
本書透過小農復耕、農友心路歷程的記錄,呈現小農組織合作、友善耕作的田間故事,以及農產加工、共同產銷、農夫市集的努力。邀請你一起踏訪土地──青梅、小米、豆禾、芝麻,品嘗農家當令私房菜!高山、丘陵、溪河、平原,走一趟在地特色小旅行!
有人為生活勞動,生產美味食物
有人為土地生機,守護農村價值
有人為衷心感激,深深彎腰道謝
來和小農手牽手
一起守護我們碗中的未來
作者簡介:
●小農復耕計畫簡介╱浩然基金會、台灣農村陣線合作之「小農復耕」計畫,透過輔導陪伴、經濟支持方式,鼓勵農友適地適種、發展在地農法和農產加工。以農為中心,連結綠色消費、建立城鄉共好的未來。
●作者╱陳芬瑜 蔡培慧 李威寰 周季嬋 周馥儀 鄭雅云 蕭褘涵
●攝影╱連偉志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李根政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
黃淑德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
徐世榮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
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
郭志榮 漂浪島嶼部落客Munch
黃國昌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番紅花 知名作家2
蔡培慧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台灣農村陣線秘書長
賴青松 穀東俱樂部農伕
蘭 萱 知名媒體人
【推薦序之一】
小農復耕──協力重生,共造有韌性的社區
──黃淑德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理事
二〇〇九年莫拉克風災的山海毀村後,浩然基金會與台灣農村陣線攜手,四年來培力部落與社區的復耕,並透過彎腰市集將友善耕作小農及產品介紹給都市消費者。這是完全由民間發起的計畫,集結五個社區的「農業復興」的故事,每個社區的故事都有發動者、關鍵夥伴及重新找回中斷多年的農作物的連結。希望惜農愛土的朋友能安排小旅行,親近這些生命力旺盛的農友和他們的家園。
相對於政府重建計畫或大企業主導的資本農場模式的好大喜功,這五個計畫卻都是「小小規模」,不但尊重在地農友的關係串連,引介與其他地區農友的經驗交流,協力團隊以鼓勵、陪伴的方式,扶持重建與重生的信心,斷除施用化學藥劑,建立友善環境的農耕的自信。
台東歷坵部落的小米復耕與杜爸爸的十七種小米的種子保存,成為傳承部落文化的新力量。「桃源香梅」是勤和部落的媽媽們自創的地方品牌,透過旗美社區大學與農陣向其他梅子生產者學習的技術與經營,展現社區婦女的創業精神。
雲林「水賊林友善土地組合」是都市返農者的半農半X的生計實踐,摸索著技術與在地通路的CSA(社區支持型農業)之路。北港溝皂里的故事始於對抗工業污染的自救,組織了新農老農成立「古早田小農之家」,展開多樣的世代傳承、學校的食農教育及恢復豆稻輪作,未來希望能恢復榨本土花生油的自足夢想。美濃的故事,則是由第四代接手百年麻油坊而起的「把芝麻重新種回來」的豪氣行動。
台灣經歷了二戰後的農業政策增產,引入了化肥、農藥及產量效率的思維,五十年後我們糧食自給率32%,而榨油種子自給率僅3.3%。這五個社區的農業轉型的努力,由摸索生計與在地農糧問題、填補經驗斷層、克服從耕作╱採收╱加工╱流通的種種困難,皆透過參與小農無數次工作會議的討論、共識到執行,包括公田種植、公積金管理,都展現了自主管理的合作社精神。
為了集結公民參與「綠色消費」行動,主婦聯盟發起「共同購買運動」已走過二十年,這幾年探索著如何與部落發展國內的公平貿易(或社區貿易),從桃源香梅、梅精,到茶山部落的小米,我們很樂意成為原鄉復耕及本土雜糧的消費支持。
這幾個小故事,雖無法改變當前政府的「GDP思維」──把經濟發展當成創造人民幸福的唯一方法;但青壯年選擇從都市移居農村,加入友善耕作小農社群已蔚成新風潮。
浩然基金會近年從「反思全球化」到推廣「另一種世界是可能的」,與台灣農村陣線的青年協力透過反思、創造、實踐開創出「公民社造」的新典範,都值得我們關注。二〇一四年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家庭農業年」,本書的出版格外有意義,讓台灣的「小」因新農、老農及消費者的互助相惜,重新找回務農與護土的生存尊嚴。
【推薦序之二】
農村的未來,就在你我的菜籃和餐桌上
──番紅花 知名作家
飲食不只是我們個人吃吃喝喝的消費行為而已,飲食是經由是農村與農民的歷史風貌,從而形塑出人們的庶常生活。《小農復耕》讓我們了解到,台灣農村的未來與出路,就在你我每天的菜籃和餐桌上。
【推薦序之三】
農藝復興──來自小農的草根革命
──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近代農業歷經「綠色革命」與「基因革命」之後,目前則是「草根革命」方興未艾的時期。草根革命的範疇包括有機、自然、生態農業的生產體系,食物碳足跡、農民市集、社群(社區)支持型農業、公平貿易的銷售體系,以及地產地銷、慢食運動、綠食育等飲食體系;其理論乃是揚棄「化約論」,轉以「機體論」、「整體論」的科學哲學觀為基礎;其目標在於把農業產銷以及飲食的自主權重新奪回;而其作法乃是基於健康、生態、公平、謹慎的原則,說服專家學者攜手來完成使命,創造出和諧永續的社會。
草根革命在我國約萌芽於一九八〇年代,包括有機農業的推動以及消費者團體如新環境、主婦聯盟等的出現;而在二〇〇九年八八風災後,公益基金會與民間團體合作,進行農業的復興運動。其中浩然基金會與台灣農村陣線的合作可說是相當突出;其工作涵蓋草根革命的三項範疇,對象不分族群但以小農為限,而視野則由在地拉高到國際。這本書就是記載這番合作主要的成果,在聯合國宣布二〇一四年為「國際家庭農場年」之際適時出版。
就在地而言,國內各界特別是年輕學子近來興起關懷農業的風潮,於此這本書的出現也很適時。書中一開始就簡單明瞭地解釋重要的概念,包括糧食自給率、糧食主權、復耕、休耕、農業GDP、各種農法、藏種於農、地產地消、小農等。重頭戲當然是介紹台東的歷坵、高雄的桃源與美濃、以及雲林的水賊林與溝皂等五個工作基地。每個地方不但敘述工作的內容,也寫活了參與的在地人物與傳統知識,更近一步以鄉村旅遊的角度說明當地的交通以及風味餐點,讓讀者心嚮往之。
農業草根革命除了農村的生產外,還包括農產品的銷售與消費者的教育;這兩方面合作單位推出了「彎腰市集」來達成。對此第四章有詳細的描述。但我覺得最後的章節「小農復耕實戰手冊」是全書的靈魂。合作單位不藏私地透露近年來的工作經驗,包括如何組成與經營團隊、如何連接社群、發展品牌與多元產銷等項目,讓想參與小農復興運動者能夠吸取經驗,更上一層樓。
個人有幸能夠參與合作單位「藏種於農」的工作,感念團隊無私的奉獻,因此不揣鄙陋,禿筆為文推薦。
【推薦序之四】
在地經濟、環境永續的動人實踐
──黃國昌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在自由貿易的浪潮早已席捲全球之際,聯合國卻宣布二〇一四年為「國際家庭農業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Family Farming),倡議小規模家庭農業生產的重要性,顛覆了既往透過集中大量生產以追求效率利潤的想像。
當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已下降至不及三分之一的低點,而休耕農地卻高達二十餘萬公頃的今日,以「小農耕作、綠色消費」為主軸的本書,詳盡解說了台灣農業發展面臨的困境與合理的出路。在《小農復耕》一書中,讀者將發現「小農復耕」不僅是「在地經濟」、「環境永續」等概念的清楚闡述,更是一篇篇具體實踐這些理念的動人故事。
名人推薦:李根政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
黃淑德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
徐世榮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
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
郭志榮 漂浪島嶼部落客Munch
黃國昌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番紅花 知名作家2
蔡培慧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台灣農村陣線秘書長
賴青松 穀東俱樂部農伕
蘭 萱 知名媒體人
【推薦序之一】
小農復耕──協力重生,共造有韌性的社區
──黃淑德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理事
二〇〇九年莫拉克風災的山海毀村後,浩然基金會與台灣農村陣線攜手,...
章節試閱
【第三章之一】
台東歷坵:魯拉克斯的金黃小米
文╱鄭雅云 攝影╱連偉志
台東歷坵位在島嶼南方,處金崙溫泉之上,依偎南大武山旁。歷坵是由排灣族、魯凱族組成的原住民部落,部落的傳統名稱Rulakes魯拉克斯,在排灣族語中是「樟樹滿佈之地」的意思。
二○一○年在歷坵展開的小農復耕,部落耆老杜爸爸和幾戶農友一起在公田上種下小米,嘗試友善環境耕作,找回過去與環境共存的傳統耕作智慧,以及屬於族人的文化與驕傲。
◆
搭著火車,搖晃過大半個台灣,總在沿途睡睡醒醒,窗景變換,色調由灰轉綠,穿過夾道綠蔭的沁涼,才能抵達這個以樟樹為名的小部落──魯拉克斯。
魯拉克斯部落,最早是以「羅發尼澳」頭目家族為首的七戶住民,歷經兩波政策遷徙,發展至今約有近百戶規模。部落傍山而生,多賴農業生活,洛神花、花生和蔬菜是主要的經濟作
物,而小米、樹豆、芋頭、生薑在族人的餐桌上,荏苒度過日治、國民政府至今,網咖旁的雜貨店歌曲從鄧麗君的柔籟放到謝金燕的電音,依舊穀氣芳香。
和台灣多數農村一樣,隨著現代化與商品化的腳步,歷坵也面臨了資源不足、人口外流、長期使用化學藥劑造成土地環境傷害等問題;年輕一輩前往鄰近鄉鎮或更遠的都市讀書工作,少數有能力有際遇者,兜兜轉轉之後決定回到家鄉,懷抱各自理想與人際網絡,共同為部落服務。
八八風災,吹斷路,也將民間浩然基金會的小農復耕計畫帶進部落。小農復耕計畫,以部落的文化與自主為土壤,期望透過經濟支持的澆灌,生長出屬於族人的在地產業。
●小米達人杜爸爸
年過七旬的杜爸爸,杜義中,是小農復耕團隊中農耕經驗最豐富的長者。他幼時在屏東阿禮部落出生,十歲左右隨著族人到歷坵來,是最後一批遷居的魯凱族人。杜義中從小跟著媽媽務農,在那個還沒有農藥化肥的時代,用小小的步伐跟著媽媽在小米田裡穿梭,耳濡目染,儘管父母早逝,但一直到現在,種小米仍是每__________年最重要的事,他也成為部落數一數二的小米達人。
「我很喜歡種小米。我的母親在我十三歲的時候過世了,在那之後,我就一直保留著媽媽所留下來的小米品種,每年種下。小米開花的時候很漂亮,讓我想起媽媽對我的好。所以我一直種小米,感覺就好像還跟媽媽在一起一樣。」杜爸爸說。
「我們原住民,每到一個地方就會種下小米。」小米耐旱,能適應多種地形與土質,傳統原住民慣於輪耕,每開墾一新地,就先種下小米,藉此瞭解土地特性;已開墾的土地,在每一次耕作之後便要休耕,以自然方式恢復地力。
如同漢人以種植水稻建立起自己的飲食生活文化,原住民的文化則與小米息息相關,除了諸多傳說與祭典,最令人垂涎的便是味覺豐富的各式傳統料理。例如小米加入野菜燉煮成大鍋「搖搖飯」,方便又美味,是老一輩最懷念的兒時滋味;小米放肉裹上假酸漿葉,長粽型的「奇納福」是慶典時不可或缺的美味;小米酒更是家家獨門、每季限量的香甜。不過到了近代,傳統耕作引入化學資材、農業機械,加以村莊人口外流,仍然維持人力耕作的小米逐漸被其他經濟作物取代,雖然並未消失蹤影,但已不復昔日榮景。
●要把祖先的小米智慧,教給VUVU們
二〇一〇年在歷坵展開的小農復耕,在作為復耕基地的公田上種下小米,嘗試友善環境耕作,找回過去與環境共存的傳統耕作智慧;祈願還給土地自然休養生息的空間,也還給部落一塊有生機的土地。要恢復的,不僅是天然環境,還有屬於族人的文化與驕傲,一些隨著時光流逝的無價財富。
第一次嘗試無農藥耕作,大家的心裡總是不太踏實,已經習於慣行的操作方式,對於「有機」還是感到陌生與模糊。靠著杜爸爸回憶年輕時候,他的媽媽是如何利用既有資源,回應自然的呼吸吐納,一一克服田間的病蟲害侵襲。「種小米,就是要像對自己的小孩子一樣,經常去看他、關心他,」杜爸爸說。而對於小米最容易碰到的鏽病,老祖先也有方法:「以前我媽媽會把燒柴的灰燼灑在泥土上,治療鏽病。而現在,我也會這樣告訴我的VUVU們。」
除了傳統智慧的寶藏,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的復耕團隊,也像認真的學生一樣,積極學習不用農藥的耕作方式。他們透過基金會聯絡東部的幾個有機農場,先後邀請曾在花蓮吉拉卡樣農場工作過的蘇秀蓮大姐,和曲冰部落的廖金池老師到歷坵,實地勘查田區狀況與分享自製液肥的方式。也曾到台東羅傑的自然農場探詢種植黃豆的方法。團隊決定試種黃豆以後,羅山的阿盛農夫慷慨幫忙,第一批花蓮一號豆種進入歷坵,為部落點綴了不同的風景。雖然後來黃豆不敵病蟲害的侵襲,收成欠佳,老人家們也就繼續專心的照顧小米,但是每一次與人交流,學得新知的溫暖與興奮依舊存在,支持著大家繼續努力。
回到部落,大家更進一步思考如何有效的以人力取代化學藥劑。因為不使用除草藥劑,也不像種水稻一樣,可以用水位來抑制雜草生長,該如何有效率的管理雜草?熱愛小米的杜爸爸,於是決定使用條播的方式種下小米,以便於之後的除草與田間管理作業。他花了許多時間,經過不斷苦思與修改,製作出公田專用的劃行器。
●保存魯凱、排灣族的小米原生品種
杜爸爸不僅長於耕作,出於對小米的喜愛與情感,他持續在田中保存小米品種,「因為我很喜歡種子的東西啦,所以我看到別的老人家有其他品種,我就會請他們給我一點點。」除了家鄉魯凱族原生的品種,他也篩選移居歷坵後當地排灣族的品種,甚至是後來農改場研發的品種保留下來。到現在一共保存了十七種的小米品種,是個小小民間保種達人。杜爸爸與他的太太何玉美,一個前前後後張羅復耕所需的種子、農具與資材等等,一個負責聯絡與溝通協調種種事宜,可說是團隊中的靈魂人物。
何玉美的好朋友,林美麗,則是團隊中身手俐落的田裡巾幗。從年輕時候,她就跟著先生一起養牛耕田;十多年前,先生在工作中受了傷,她一面照顧先生,一面獨立擔起家務,田裡則改種些比較粗放省工的樹豆。林阿姨跟她的姪子李新義兩人是團隊的生力軍,從最初開墾一塊廢耕田作為復耕基地,林阿姨單槍匹馬背著砍草機深入雜草密林的英姿,讓人留下深刻印象。而每季整地翻耕的工作,都倚仗李大哥推著中耕機一如他忠實的牛,將田土翻得鬆軟而井然。
邱江南是歷坵現任村長,年輕時在台東當廚師,這幾年才回來務農;他的兒子謝聖華是前任村幹事,兩人對部落事務都很有想法,在忙碌的公務之餘,還是積極參與復耕計畫的討論與工作。聖華就像許多部落青年一樣,在成長過程中漸漸的往都市求學、居住、工作,卻也一面興起了「回部落」的想法。六年前謝聖華回到家鄉擔任村幹事,雖然忙碌,但在自己的家鄉,為部落付出讓他感覺十分踏實。
曾經從事設計工作的聖華,醉心於自然和部落文化藝術,每年參加彎腰生活節擺攤,他帶來各種部落的美麗植物,小米、野薑花、月桃、腎蕨,搭配木器藤編作為攤位擺設,優雅而富生機,每每引人駐足。市集上販賣的小米美食,也總是早早就銷售一空,市集常客都知道,若晚來,只得等明年了!
●金黃飽滿的小米豐收
無農藥耕作的小米田,在復耕團隊辛勤的努力下金黃飽滿,也改變了部落的人對友善耕作的看法。近兩年,鄉公所成立歷坵小米產銷班,擴大面積,向部落契作無農藥栽培小米,發展在地品牌,同時擴大舉辦部落聯合豐年祭,吸引觀光客前來體驗部落文化。每年小米收穫祭,部落遊客絡繹不絕,全村總動員分工接待,到了夜晚,星空下的營火堆人聲鼎沸,足堪是部落裡數一數二的熱鬧夜晚。
在另一個微雨的潮濕日子裡,雨後山嵐正好,有一群人緩步走過部落。平日裡,部落的喇叭並不播放原住民音樂,唯有雜貨店間或傳出卡啦OK的音樂聲響。不遠方一處工寮升起狼煙瀰漫。
這是小農復耕團隊首次舉辦的「好農小旅行」部落體驗活動,燃燒雪桐樹枝的杜爸爸,告訴大家在過去點燃狼煙的方法與用途。待煙散去,大家悠悠從杜爸爸說的傳統故事裡醒過來;另一邊,杜媽媽與林阿姨備好了食材,接著指導大家做小米粽與搖搖飯。午餐過後,杜爸爸領著大家到他的小米田去,學習在沒有自動脫殼機的從前,老人家是如何捻下小米的莖,再一束一束用草稈綁起,井然宛若供神鮮花。
安靜與喧鬧,傳統與現代,存在在這個山中的小部落。因為基金會與鄉公所的協助支持,讓歷坵這個小部落在災後走向了不一樣的產業模式,也觸發了更多的可能。這條路終將走向哪裡?須賴族人的思考與團結,可以確定的是,愛小米愛芋頭的族人,在許久以後,不論外面的流行之聲震天價響,回到部落的餐桌上,穀香依然芬芳。
【第三章之二】
桃源香梅:部落媽媽的香梅好滋味
文╱陳芬瑜 攝影╱連偉志
媽媽的能量有多大?可以勤勞踏實、可以懷抱夢想、可以無畏前行!桃源香梅手作坊是八八風災之後,高雄南橫山區的布農媽媽們胼手胝足經營的小小梅子加工坊。面對環境的破壞、生計的挑戰、以及遷村的壓力,是媽媽們堅毅的韌性支撐著手作坊的運作;為留鄉的族人、孩子找到發展的未來,則是支持媽媽們努力前行的動力。
小小工坊的堅持就像當地的梅子,個頭小巧卻滋味醇厚;不撓的生命力,總要每年開花結果,年年用心手作。
◆
位於玉山南麓、荖濃溪畔的勤和部落是布農族人的村落。曾經,依山傍水的環境特色恰恰呼應了當地的區域名稱「桃源」,美麗而吸引人。勤和及相鄰的桃源村,是荖濃溪流域著名的少年溪風景區所在,夏天有冰涼的溪水、冬季可以泡湯,一到假日就遊客如織,很是熱鬧。當地村民主要以種植果樹維生,春天有梅子、夏天有蜜桃、紅肉李跟芒果,秋冬之際則是忙著果樹的剪枝、砍草等工作,生活單純而充實。
然而,二〇〇九年八月八日莫拉克颱風夾帶豪大雨來襲,嚴重破壞這樣的景緻與生活節奏,取而代之的,是河床中幾乎與道路等高的淤泥、雨季動輒中斷的聯外道路,以及持續進行中的山壁邊坡強化工程。如今,災後四年,環境修復還在緩步地進行著。回鄉的村民決定組織「就地重建協會」,爭取民間團體的協助,在祖先選擇之地「勤和平台」搭建公共避難屋及家戶型的避難工寮,作為汛期的避災所。
環境的修復需要時間,村落的重建及村民生計恢復,更需要時間與新的可能。居住在高山的布農族人世代以務農維生,傳統的游耕方式有地力循環、水土保持的優點,四時耕作、狩獵也自有節奏。從日治時期開始,因治理及南洋戰事軍糧的需求,布農族人被迫遷移到地勢平坦處並進行水田的開墾;接著,國民政府於一九四〇至五〇年代開始進行的山地生活改進運動及山地育苗、造林運動,及八〇年代開始推廣的夏季蔬菜及果樹種植等政策,一步步改變了布農族人自足共享的經濟及生產方式,由游耕轉為定耕及商業化農業,朝向市場經濟發展。
遍植桃源山區的青梅,是山區農業轉向市場經濟作物發展的典型代表。青梅主要種在中央山脈兩側二百到一千五百公尺高的山坡地,是台灣山坡地重要果樹之一。風災前,高雄桃源地區是僅次於南投信義鄉的第二大產區。
●尋找災後部落產業的新出路
現年四十多歲、從小跟著父母務農的秋櫻,恰好見證了台灣山區農業的發展。她十幾歲就跟著父母種油桐、生薑,到林務局的林班地砍草,十六、七歲時跟著大人到南投打梅子,二十幾歲開始自己種青梅、跟農會契作飼料玉米,也種過台東李、紅肉李等。她回憶,市場需求成了種作的主要考量,傳統生活與祭典最重要的作物小米,反而很久沒有種植。
八八風災後,當地大規模種植的經濟果樹,加上仰賴盤商收購的農業生產結構,更受到考驗。脆弱的山壁邊坡,遇到大雨隨時有崩塌路斷的危險,非常不利於青果的集貨與運輸。因此,在地的理斷牧師與部分留鄉的農友開始發想梅子加工的可能,尋找災後部落產業的新出路。
二〇〇九年底,在高雄旗美社區大學的協助與引介下,浩然基金會與台灣農村陣線組成的輔導團隊,和農友們召開了第一次討論會。當時有部分農友認為災後的安頓、汛期避難屋都還在混亂不明的階段,談產業發展會不會太快?現任桃源香梅手作坊重要幹部的 Savi回想,當時自己是抱持猶豫的態度,現在則可以說是「愛死了梅子加工了」,她可愛而坦率地說。
當時,多數農友對於發展加工仍然陌生或有質疑,也為了紓緩災後半年多來的緊繃情緒,二〇一〇年二月,基金會安排了一次參訪之旅,邀請農友們到南投水里地區參觀家庭式梅子加工廠的經營,及信義鄉農會自有品牌「梅子夢工廠」的發展過程,同時也與當地農友交流請益梅園有機管理與資材使用的經驗。
●轉型友善農業,發展地方品牌
這一次的旅程,讓農友對青梅加工有了比較具體的想像,於是同年三月下旬,青梅進入採收時節,透過旗美社區大學協助開設的一系列學習課程,以及鄰近的六龜龍山農場吳崇富先生慷慨傳授的加工技法,農友們組成加工班,在邊學邊做中完成了第一批加工品,包括梅精、脆梅、Q梅跟梅醬,並在各界朋友及公司行號中秋禮盒的採購支持下,大致售罄。這樣的成績,讓農友有信心持續第二年的生產至今。
發展加工之餘,八八風災的警鐘,也讓農友們意識到長期生計的發展與環境修復密不可分,因此在青梅的挑選上,不施用農藥和除草劑的梅園是優先的選擇。為求慎重起見,更將採收的青梅送至屏東科技大學進行農藥殘留的檢驗,確認無農藥殘留。同時,加工坊也以高於盤商收購的價錢,手採梅每公斤十八元向農友購買,雖然初期數量很少,但負責行政運作的秋芬說,「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慢慢影響還在打農藥跟草藥(除草劑)的族人作轉變」。
即使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由農友們共同討論構思的地方品牌「桃源香梅」邁開了步伐,決定從當地盛產的梅子發展無毒農產加工品,作為部落生計重建的方向,要靠自己的努力重新站起來;也希望未來消費者可以透過「桃源香梅」來認識自己的家鄉――台灣第二大的梅子產區。這是一開始在討論品牌命名的時,就由農友主動提出與強調的精神。
●以婦女為核心的社區工坊、部落照顧
支持農友轉型的「小農復耕」計畫,目標在培力農友團隊自我組織與再生產的能力,農友合作組織與資源共管,則是過程中重要的原則。因此,除了加工學習,舉凡品牌命名與包裝設計、公基金的管理、加工坊的建置與小型加工機械的採買、以及工坊的常態運作與經營,農友的參與都是關鍵,也慢慢形成以婦女為核心的小組,分工張羅工坊的各項工作。但這樣的發展並不容易,資源分配的問題,一直牽動著部落內部的張力與人際互動,合作與公共性總是在共同的勞動中被挑戰、互相折衝、然後得以慢慢前進。
秋芬、秋櫻、秀英回想起二〇一三年經歷的困難與挫折。當時有部落長輩對工坊的運作及農友的參與有疑慮,爭論中,甚至擾起了過往的家族糾紛和重建過程中的緊張與摩擦。「最難過的時候,哭過、吵過,也想要放棄過」,持續參與工坊運作的秋櫻(Umav)說到這段過往,還是相當難過。「也許先低調,再來想辦法」,秋芬當時相對冷靜地分析。於是在工坊獨立運作的交接期,婦女也同時討論後續的參與機制,強調「社區工坊」的運作定位。八月份並舉辦「米如呼實踐獎學金計畫」,鼓勵學童提出「部落照顧」的行動方案,希冀從共同關心的事務中,慢慢修復關係。
●我們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
走過四年,是媽媽們的韌性,支撐著桃源香梅手作坊的運作。二〇一三年開始,手作坊承載先前的能量與資源,正式開始獨立運作了。
手作坊主力是一群堅毅的女性,以及支持她們無畏向前行的家人。高秀英(Savi)、吳秋芬(Lau)、吳秋櫻(Umav)、曾淑賢(Agus),是踏實勤勞的媽媽,也是永遠懷抱希望的夢想家。
穩重的秀英從小務農,八八風災後開始學習梅子加工,是加工坊的重要幹部。她希望可以把加工坊經營起來,讓更多有工作需要的婦女可以在這裡工作。杜拉隆大哥是秀英的先生,起初對加工坊的運作還有遲疑,漸漸地看到婦女們的努力,現在是秀英最安定的支持力量,也持續參與加工坊的工作。
喜歡種東西、農務經驗豐富的秋櫻,希望可以多種一些原生植物,復育生態,慢慢發展生態觀光。淑賢是秋櫻的女兒、也是一個孩子的媽媽,平日在兒童課輔班安排大小孩子們課後活動,加工期則幫著媽媽阿姨們準備就緒,產品開發、設計美感,她總能適時提供年輕人的想法。
說話柔和、凡事總會多想一點的秋芬,年輕時候在地方民間團體工作,後來專心在家教部落的孩子們彈琴。參與加工坊之後,希望能做大家的後盾,穩健地支持工坊各項行政工作及外部溝通。
部落媽媽們承擔了更多的責任,產品開發和通路拓展是持續的挑戰。面對未來,雖然還有擔心卻也篤定,如同秀英所說「我們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秋芬也說「沒有浩然基金會的資源後,我們要看看自己能夠承擔多少?」
儘管村落內仍有複雜難解的互動磨合問題要面對、雨季永遠有路斷的危險,但幾位投入很深的部落媽媽們,從來沒有放棄!箇中滋味就像枝頭上青澀的梅子,要經過鹽漬、糖化、熬煮,才能產生醇厚的風味――她們正沉浸其中,深刻感受。
【第三章之一】
台東歷坵:魯拉克斯的金黃小米
文╱鄭雅云 攝影╱連偉志
台東歷坵位在島嶼南方,處金崙溫泉之上,依偎南大武山旁。歷坵是由排灣族、魯凱族組成的原住民部落,部落的傳統名稱Rulakes魯拉克斯,在排灣族語中是「樟樹滿佈之地」的意思。
二○一○年在歷坵展開的小農復耕,部落耆老杜爸爸和幾戶農友一起在公田上種下小米,嘗試友善環境耕作,找回過去與環境共存的傳統耕作智慧,以及屬於族人的文化與驕傲。
◆
搭著火車,搖晃過大半個台灣,總在沿途睡睡醒醒,窗景變換,色調由灰轉綠,穿過夾道綠蔭的沁涼,才能抵達這個...
作者序
小農耕作:綠色消費,共創美好未來
──蔡培慧 世新大會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 周馥儀 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二〇〇九年莫拉克風災後,在浩然基金會的支持下,得以向身處莫拉克受災區域的友朋,探問以「小農耕作、綠色消費」作為社區性的災後重建方案的可能性。經過多次、多方的探詢與交流,分別與高雄桃源鄉高中村、勤和村的農家,以及台東縣金峰鄉歷坵部落的農家,建立起協力推動的默契。
這項計畫名為「小農復耕」,標舉「小農耕作、綠色消費」精神,透過初級產業的生產、加工、消費與交換,發展區域性多元的經濟行為,以協助地區社群的發展,同時重建人與土地的關係。過程中,抱持著「一起來吧、那就試試看吧」的態度與小農建立伙伴情誼,具體展開以下工作:
1. 藉由公田,學習友善土地的農耕行為;
2. 開拓多元加工、自主品牌,以創造地區勞動與附加價值,讓農產品有更多合理的價值留在農村;
3. 與消費者直接連結、建立在地經濟;
4. 開展外部資源共同管理的計畫模式,在討論、執行過程中,形成自我組織的動能;
5. 試圖在不同層次的共同勞動中,真實碰撞出社群合作在地經濟的可能。
「小農復耕」努力落實「小農耕作、綠色消費」,讓每一項農產品從耕作方式的選擇、加工與否、如何加工、建立品牌以及通路的認識,都回到社區農民本身,以累積經驗,豐富在地農民的社會網絡。
「小農耕作、綠色消費」創造以小農為主體的在地經濟,將個別生產的小農進行再連結,並與消費者形成合作經濟體系,不僅改變田間勞動與生產面,同時也是意識型態之戰,意味著健康的食物、豐富的文化肌理、綿密的社會網絡,以及涵養這一切的環境空間。
縱然橫亙在眼前的結構如此強固,一波又一波有志於農村工作者,從支農、援農甚至是從農的角色,面向歷史、面向農村,試圖在資本主義已竭澤而漁的荒蕪焦土上,重新耕耘一片新天地,傳承老農邊做邊學的智慧,適地適種、照顧土地,連結綠色消費,開創任何互惠協作的可能,甚而主動介入體制政策,見鏠插針地鬆動結構,扭轉城市偏向的當代社會關係。
小農耕作是經,社會需求為緯,「小農耕作、綠色消費」正在創造可循環社會生產交換的新模式!
小農耕作:綠色消費,共創美好未來
──蔡培慧 世新大會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 周馥儀 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二〇〇九年莫拉克風災後,在浩然基金會的支持下,得以向身處莫拉克受災區域的友朋,探問以「小農耕作、綠色消費」作為社區性的災後重建方案的可能性。經過多次、多方的探詢與交流,分別與高雄桃源鄉高中村、勤和村的農家,以及台東縣金峰鄉歷坵部落的農家,建立起協力推動的默契。
這項計畫名為「小農復耕」,標舉「小農耕作、綠色消費」精神,透過初級產業的生產、加工、消費與交換,發展區域性多元的經濟行為...
目錄
推薦序
●小農復耕──協力重生,共造有韌性的社區 文╱黃淑德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
事
●農村的未來,就在你我的菜籃和餐桌上 文╱番紅花 知名作家
●農藝復興──來自小農的草根革命 文╱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在地經濟、環境永續的動人實踐 文╱黃國昌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第一章之一 小農耕作、綠色消費,共創美好未來
第一章之二 12個關鍵字,一次看懂台灣農業!
1. 糧食自給率
2. 復耕vs休耕
3. 糧食主權
4. 農業GDP
5. 慣行農法
6. 有機農業
7. 生態農業
8. 藏種於農
9. 地產地消
10. 小農 vs 資本農業
11. 國際家庭農業年
12. 小農交換的社會基礎
第二章 小農復耕,野地花開
第三章 親親小農風土誌
●之一 台東歷坵:魯拉克斯的金黃小米
◇田間學堂:條播與撒播、間拔、中耕機、劃行器、歷坵農法
◇農家上菜:Cinavu 排灣小米粽、 水煮花生、花生芋頭乾豬肉醬汁、烤黃藤心、辛野菜麵
●之二 桃源香梅:部落媽媽的青梅好滋味
◇田間學堂:果園管理、竿打青梅、脆梅醃漬、熬煮煤精
◇農家上菜:香梅芋排、橘香梅子雞、山胡椒三層肉二吃、原鄉梅醬沙拉
●之三 雲林水林:水賊林,向農業的新航道前進
◇田間學堂:黃小玉、社區支持型農業、半農半X、公田、農具小蜜蜂
◇農家上菜:黃豆香米飯、黑糖芋頭饅頭、黑豆漿、花生米漿、焢番薯
●之四 雲林北港:古早田,一場稻米的農藝復興
◇田間學堂:慣行農法、白露、農具水鴨母、農民保種
◇農家上菜:花生芝麻炒米糖、煨花生、青蔥蒜頭桶仔雞
●之五 高雄美濃:我庄的芝麻豆點事
◇田間學堂:做小冬、芝麻胡椒罐、自留種、撒種知成敗、紅豆大挑戰、勤拔草、手工挑豆
◇農家上菜:麻油家的麻油雞酒、柴燒大封、老蘿蔔雞湯、豬油豆豉拌飯、酸甜白玉脆蘿蔔
第四章 好食材、好生態、好市集、好旅行
●你預期在農夫市集遇見什麼?
●來彎腰市集,和小農做朋友
●風土小旅行:青梅、小米、豆禾、芝麻和我們的餐桌
第五章 牽手彎腰,共同耕作:小農復耕實戰手冊
●如何組織在地小農團隊
●給輔導團隊的備忘錄
●「小農發展」的終極目標
推薦序
●小農復耕──協力重生,共造有韌性的社區 文╱黃淑德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
事
●農村的未來,就在你我的菜籃和餐桌上 文╱番紅花 知名作家
●農藝復興──來自小農的草根革命 文╱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在地經濟、環境永續的動人實踐 文╱黃國昌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第一章之一 小農耕作、綠色消費,共創美好未來
第一章之二 12個關鍵字,一次看懂台灣農業!
1. 糧食自給率
2. 復耕vs休耕
3. 糧食主權
4. 農業GDP
5. 慣行農法
6. 有機農業
7. 生態農業
8. 藏種於農
9.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