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給大小朋友們的閱讀分享
「我們屬於大地,而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每根閃亮的松針、每片沙灘、每座森林深處的薄霧、每隻鳴唱的蟲兒,在我族人的記憶與經驗中都是神聖的。⋯⋯芬芳的花朵是我們的姊妹,鹿兒、馬兒和大鷹是我們的弟兄。嶙峋的山峰、草原上的露水、小馬溫暖的身軀,及我們人類,都是一家人。⋯⋯波光粼粼的溪流,對我們而言,不只是水,而是先祖的血液。⋯⋯每一件事物都是有關連的,就好像血緣讓一家人緊緊相繫,⋯⋯今天在大地上發生的事,終將應驗到人類自身。⋯⋯ 」這是一百五十年前,西雅圖酋長面對美國政府收購土地時,留給後世堅實而發人深省的智慧語錄。
如同酋長對自然萬物的關愛與崇敬、珍視人與大地的共存關係。作者蔣家語,將她長期投注關懷生命與環保議題的精神,從新聞報導,轉化為繪本文字。在當初環保觀念尚未普及、都市環境尚未惡化的年代,她是先行者,以居住於都市的小樟樹為題,提醒大家重視生命與環保的問題。然而,當故事放到現在的時空,都市中的樹木綠地,早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甦活管道,無數的「小樟樹」,帶著它們的生命能量,持續提供我們無私的支持與陪伴。
各位大小朋友們,我們是否曾細細傾聽樹木花兒們傳遞的訊息? 是否曾想過生物間有各種不同的交流方式? 像小丑魚與海葵的共生關係,或當鳥兒為樹木唱歌、替它抓食侵襲的蟲子時,樹兒會極為愉悅並發出振頻。長期以來,大自然一直涵容付出著教導人類。人類如果懂得這個道理,便會懂得珍惜我們賴以維生的大地,也會懂得與自然界和平共處。
當人類有了愛的頻率,就能夠與大地的頻率溝通,傾聽萬物的聲音,了解自然萬物彼此之間無條件的互動,是一種恆常和諧的規律。每個人都曾經是個純真的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對未來滿懷理想,我們可以藉由閱讀、學習、理解來表達自己對環境的觀察與對大地生命無限的想像。
繼去年《池塘真的會變魔術嗎?》出版後,我們持續一年的光景與憲宏大哥及志賢老師,進行這部睽違20餘年的精心作品。這本當時以《 長不大的小樟樹 》為名的圖畫書,完成於環保意識尚未普及的年代,一舉榮選波隆那童書插畫家大展。其率性純真的繪畫風格、極具藝術性的圖像語言,吸引了日本知名繪本雜誌《 MOE 》的報導,使台灣的繪本作品受到國際上的注目。
這是一部文學與藝術兼備的美麗繪本,卻因為在大套書興盛的年代裡,隨著出版等策略調整的原因,齊頭的消失於市場上。然而,這本台灣最早期榮獲國際肯定之作,質優自不必贅述。我們本著好繪本大家來分享的初衷,加上繪者志賢老師新設計的互動頁面,讓本書的閱讀每每都有新發現。透過文圖的來回賞析或共讀,使觀察的 「眼」和創作的 「心」得以交還給讀者。
現在,邀請所有大小朋友一起伸出手來,讓閱讀繪本成為一場別具意義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