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人要有點Guts!
勇氣呀勇氣,多少先人假汝之名。
在這個沒有路自己找路,
吞不下去就得吐出來的世代,
老天呀!我很怕,
但男人還是要有點Guts!
電視的奇幻旅程
偉忠勇氣真言:臺灣常在政治正不正確中找論述,四年河東,四年河西,其實河裡游的人都一樣,但是遭遇就會不同!
周末帶兩女兒吃早點,遇到觀眾跟我打招呼,這位仁兄說,偉忠哥,電視怎麼愈來愈不好看?以前過年還有特別節目,現在居然全是重播!我答,時代進步,電視卻愈活愈回去了!
想想電視這行確實像進入了「班傑明的奇幻旅程」,開始返老還童。記得參與TVBS創立時,三臺新聞習慣以黨政掛頭條,笑我們是小孩玩大車,T臺像初生之犢突破傳統,經營有特色、生活化、觀眾關心的新聞,大受歡迎,找到了藍海。
十多年後,所有新聞臺都在播該吃什麼、手機壞了怎麼辦這類小確幸生活新聞,藍海又打成紅海,難怪T臺舉行論壇宣布要好好經營國際新聞,想回到大家都還關心國際局勢的老時光。
會造成電視圈愈活愈回去的局面,美商難辭其咎,負責調查收視率的,是美商,媒體購買主力,也是美商,他們依CPRP賣廣告,電視臺心算就知重播比較划得來,所以我趁著到美國商會演講、好好告了一狀,要他們趁新年反省反省!哈哈!
但最新消息是電視臺過年檔靠重播《甄嬛》與《三國》輕鬆賺進兩億元廣告費,誰會反省?全國只有臺視董事長黃崧還願花大錢製作過年節目,台視即將股票上市、營收壓力肯定不輕,不過他那認真執著的老電視魂,更值得敬佩。
過完年看新聞,陳國富在《今周刊》的專訪居然延燒為電影圈內鬥,而爭論焦點是臺灣電影圈到底能不能拍出「少年PI」?相信語重心長的陳國富也始料未及。
寫專欄這天,李安才剛抱回第二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上臺謝臺灣、謝臺中、謝謝幫助他的所有人,讓原本矛盾的電影人又感動得一同讚美「臺灣之光」。
該向李安學習的不是本土不本土,而是他的胸懷,他願意張開雙手擁抱不熟悉的文化,沒有企圖當霸主自我誇耀,但他用各國文化拍的電影,美國、英國、印度、古代、未來,都有他的儒生味道,都能從中看到靦腆的他,應該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電影這行賣的是情緒,票房起起伏伏有時沒有道理,因此投資硬體要比軟體穩當。像《魔戒》導演彼得傑克遜把電影後製中心帶進紐西蘭威靈頓,讓家鄉成為全球影壇後製之都。當然希望李安能夠拉臺灣一把,提供好萊塢經驗結合政府建設製作及後製硬體,並想辦法建立製片學校,由製片扛起臺灣導演肩頭上過重的負擔,結合各界資源,應能在國際闖出條路。
在文創跌跌撞撞中體會到一點,從政府角度分析,在影視圈投資硬體確實比較單純,因為投資「人」太危險,因為臺灣常在政治正不正確中找論述,四年河東,四年河西,其實河裡游的人都一樣,但是遭遇就會不同!
--------───────────────────────────────
二,從別人的故事裡找到勇氣
說起上海人,印象中是勢利,
想起演藝人,想像中是美麗;
談聽到的故事,總是別人的傳奇。
但是當了爸爸讓人靠,
闖江湖前,還是得必備行走的勇氣!
後宮真煩傳
偉忠勇氣真言:人不可能天天活在掌聲底下,失意與黑暗才是常態,要學會承認失敗挫折,並且從中學習、通過磨練,終能獲得智慧。
專欄向來都是由特定人士寫些奮鬥心得、對事物提供「正確」看法、或是好吃好喝風花雪月供讀者參考;但「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很少針對「八九」來做文章,現在經濟入谷底,全民「八九」,當週期進入不順、沒有「一二」好說,還該寫專欄嗎?又該分享什麼?
猶豫中拿起近期愛讀的《猶太人入門》一翻,猶如醍醐灌頂。書上寫猶太人計算時間的習慣與我們不同。我們說日出為一日之始;猶太人卻認為太陽下山是開端,經過黑暗、進入黎明、到第二天太陽下山算一天。
猶太法典還說上帝造人有黑白分明的眼珠,正是因為上帝希望人類透過黑暗看世界,因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學習,往往發生在失敗挫折當中。真有意思!
記得朋友曾說,當人失意的時候,還能不經意從書上讀到智慧話語,表示是老天爺伸手幫忙。讀到這本書、翻到這一頁,正是這種感受。
人不可能天天活在掌聲底下,失意與黑暗才是常態,要學會承認失敗挫折,並且從中學習、通過磨練,終能獲得智慧。猶太人認為生命是一段課程,每個人都是學生,而且課程不同,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課程,就該自己修。
周末參加辜濂松先生追思會,看到辜老生平,才知他三歲半喪父、讀高中時母親坐黑牢,妹妹又在極度年輕時過世,這些人生課題好艱難,卻讓他更堅強,而且對這塊土地有感情,願意為國家付出,生意之外還擔任無任所大使、為臺灣做事。
辜老是子女眼中的嚴父,他認為「成功」不在商場,要在家庭裡做個好父親才是成功,極度看重對孩子的承諾。做生意總會遇到危機,有人瞞著孩子假裝一切沒事,我寧可告訴孩子真相,讓孩子信賴父母,因為信賴是一切關係的基礎。
像周末老婆帶女兒們購物,請計程車司機先送貨回家、跟管理員收車錢,果然順利送達。大女兒覺得不可思議,她在美國的經驗是不可信任陌生人,但在臺灣,就是這麼可愛。
可愛中也有些血腥,同為陌生人,網友言論有時尖銳到受不了,即使雙方用武器打一打,痛過就算;言語的惡毒往往讓人終身難忘,發言前應好好思考。
不順利時想著該怎麼轉念,壞事中總都能找出些好處。像這次YIF的視頻魔術引起批評但也激發創意,眾人KUSO他法國麵包魔術拉出各式各樣的東西,有小貓、美女、甚至是我的照片,真有趣。
因此在這段不順利期間,預將本專欄改為「後宮真煩傳」,民意猶如天威難測,就讓我這不順利專家跟大家分享該如何度過苦日子,歡迎大家收看!
--------───────────────────────────────
三,亂世下的遊戲規則
這個什麼都亂,什麼都奇怪ㄟ的亂世,
亂烘烘的臺灣,等著大家加入遊戲。
快樂一日,沮喪也一日,
不如,調配出自己人生的pH值!
鬧烘烘的臺灣
偉忠勇氣真言:國家跟人一樣,不能只看高點,時窮節乃見,不好的時刻更顯風骨。
過去總覺得臺灣名嘴亂國,最近有另外一些想法。上週大陸一視頻網站派三組人馬來臺,拍女作家單車環島、男女情侶來臺求婚等等,很有意思。工作人員說他們出發前就聽過我有句名言,「北京好看不好玩,臺北好玩不好看」,逛了一圈覺得確實如此,而且臺灣在新聞上看似不和諧,內部是和諧的,大陸在新聞上看起來是和諧的,私底下……其實不。
原來,鬧烘烘的臺灣某種程度上是健康的,像小孩吵架,有話就說,不會陰著來。有一種人表面和善,但不知道何時會抓狂,像上週挪威大屠殺震撼國際,誰能想到這樣一個以良好設計聞名的優雅國家會發生如此慘案,讓北歐神話破滅,而且兇手已經默默籌劃犯案多年,更顯恐怖。難怪有句老話說,「不怕賊,只怕賊惦記著!」
國家跟人一樣,不能只看高點,時窮節乃見,不好的時刻更顯風骨。像歐洲發行歐元,各國疆界消失,標榜成為共同體,但標榜與實際的包容胸懷還是有差距,外來移民大量遷入,享有與本國人同樣的福利,狀況好時,還有餘力照顧弱者,等歐債風暴一起,民族間的矛盾更礙眼,如果缺乏吵吵鬧鬧的宣洩管道,可能逼出極端分子。
不過移民也分多種,上週看了畢卡索畫展,他也是移民,因為討厭西班牙獨裁的佛朗哥而移居法國,九十二歲病逝在法國,為了抵稅,部分作品成為法國政府的財產,廣納天下豪傑的法國可說是名利雙收,這次來展覽的就是這批抵稅作品。
臺灣對畢卡索的作品似乎不如像莫內那樣熱情,有個朋友曾到西班牙巴塞隆納參觀畢卡索故居,他說,展覽品豐富,但都看不懂,只有一幅畫,畫了三根排水管,像得不得了,讚嘆不已,後來館方說那不是作品,是真的水管,怕漏水才加框……
要理解畢卡索或是任何畫家,得先理解他們的人生,作品往往是人生的縮影。像畢卡索自小在父親的高壓教育下長大,沒有童年,畫功極好,十四歲就能畫出栩栩如生的人像,終其一生都在擺脫束縛、追求自由奔放,他的奔放如果發生在普通人身上,就是淫亂,因為男女關係太複雜多變;同樣,作品也不斷轉變,從寫實到印象派到立體派,進而抽象,年老時反而以兒童為師,因為畢卡索畫了一輩子,就是無法像孩子般毫無顧忌。晚年突破畫框限制、大筆塗料,應是彌補失去的童年。
看著北歐的屠殺、一方面難受、一方面也暗想該兇手按當地司法最多二十一年!若是臺灣得看媒體和網友判他什麼?另有個新聞令人反思,有一外國移民在發現兇手是芬蘭本地人後漸吐口氣,他想若是外來者,以後身居芬蘭,何地自容?這種心情臺灣人多少有之,有事發生!先探肇事者是藍?是綠?多年前籍貫還未改成出生地,也問是外省?本省?這心情五味雜陳,不可言喻。多元化絕對是進步社會的唯一前途,但是……多難呀!就如同畢卡索如果知道吾友把他家水管看成名畫是哈哈一笑呢?還是屠殺了我朋友!
--------───────────────────────────────
四 家,是男人永遠的微笑曲線
每個男人的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女性
一個偉大的家庭,
兩個偉大的寶貝女兒。
我為人厚道,就認了吧!
男人的微笑曲線
偉忠勇氣真言:男孩與男人的差別真不在年紀,能甘心為家付出才有男人味道,不然不論幾歲,都還是愛玩的大男孩。
上週到澳門進行《寶島一村》第一百場演出,去之前不太能想像澳門觀眾的樣貌,現場驚訝於他們的熱情以及秩序,經過座談,發現澳門也是個移民社會,觀眾有本地人、內地學生、香港人,也有人來自臺灣,很多元。
澳門觀眾說,他們也有一整段生活史消失的記憶,像青洲坊木屋區的拆遷,但澳門人多半習慣不發聲、只默默接受轉變,一九九九年澳門從葡萄牙回歸中國也是如此。他們很能理解這齣劇,覺得《寶島一村》保留了他們的情緒。
澳門真的很妙,接待我們的朋友安排同事接送,這年輕人任何賭場都熟門熟路,偏沒聽說過澳門有「文化中心」。而路上遊客頗具特色,忍不住發了篇微博文章,「見識澳門賭客了,男的肚大,女的皮膚白的像魚腹,但有共同特點,都抽菸!澳門一定不止如此,下次有空再多探。」許多澳門朋友在網路給了回應,表示他們對於家園賭場化愛恨交織,有很多意見。看來澎湖若真要經營賭場,真要三思。
演出結束歸心似箭,大女兒放春假從美國回家,我從澳門趕回來,到家一看,一個人也沒有,原來母女三人到101逛書店了。飛奔過去,輕易在人潮中找到我家三女人,其中兩個女生背影神似、連頭髮的線條都一模一樣,是老婆跟大女兒。小女兒更好找,只要到韓文雜誌區,找臉上帶著快樂微笑的小彌勒佛就對了。
小女兒著迷韓國偶像,我幾乎不反對她學韓文,她還央求若在功課上表現好,希望我們能帶她去韓國,基於民族大義,我第一個反應就是「韓國有什麼好去的」!但隨後想到最近文創產業韓國實在厲害,臺灣除了曾雅妮,能贏韓國的不多,於是默默接受小女兒的條件。看來男人不倔強,很可能是進步的開端。
最近臺灣文創業蓬勃,除了我參與的「文創一號」,上週楊登魁老闆的柏合麗文創開幕,遇到歷代導演,有李行、劉家昌、蔡揚名、朱延平、侯孝賢、鈕承澤等,導演身上都有股俠氣,帶著不同的帥味,蔡導演的大墊肩西裝,以及豆導的潮牌貼身西裝都各有時代意義,而且豆子別得意,聽說大墊肩西裝又「潮」回來了。
最近終於能與老友張大春合作,他是國寶、而我是活寶,跟他談本子時,他一一介紹孩子,兒子不太理老爸,大春正經訓示後說孩子「一言九鼎」,因為他說一句,孩子「頂」九句,我大笑「你也有今天」!男孩與男人的差別真不在年紀,能甘心為家付出才有男人味道,不然不論幾歲,都還是愛玩的大男孩。
看著當年差點打架的老友成為老爸,他臉上狂傲依舊,只是多了微笑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