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本書為作者過去一年部落格(台灣能源)文章結集而成。個人設立部落格的目的在於糾正瀰漫於社會上有關能源議題的錯誤報導。
近日核四議題在報章雜誌上沸沸揚揚,但仔細檢視新聞報導,竟然大半是偏頗及錯誤的。被大量錯誤報導所洗腦的民眾,有何能力在「核四公投」時作出正確的判斷?糊里糊塗投下的一票不知將為國家社會造成多麼重大的傷害。
今日政府幾將全部威信押於核四之戰,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核四問題只是我國能源問題的冰山一角。核能對台灣極為重要,政府力挺核四續建及運轉是十分正確的政策。但核能既然如此重要,政府又何能對反對「核電延役」的錯誤政策自圓其說?
政府強調核四重要的全部論述(穩定供電、價廉,減碳),核一至核三至少有兩倍的好處(因後者年發電量為核四的兩倍)。
從更巨觀的角度來觀察,核能如此重要是因為核能提供了廉價的基載電力。但核能發電也只不過提供了我國百分之二十的電力。如果政府力挺核能是重視基載電力的表現,則又何以辯解「節能減碳」政策對提供更大量基載電力的燃煤電廠造成的重大傷害?
強力推動核四,並不能解決其他錯誤能源政策對我國經濟所造成的災難性後果。政府「穩健減核」及「節能減碳」是能源政策的兩大支柱,但如果全面施行,在十年後我國發電成本每年將暴增三千億元。基礎建設方向錯誤,影響至少一個世代,錯誤能源政策對國家經濟的長遠影響將超過十兆元。
不論「穩健減核」還是「節能減碳」,都是「恐懼」壓倒「理性」的後果。前者是對「核能災變」的恐懼,後者是對「全球暖化」的恐懼。本書針對媒體對此兩者的過份渲染也有所解說,希望能化解民眾長年受媒體誤導所造成的錯誤認知。
錯誤的政策應立即修正,因再生能源仍不成氣候,「穩健減核」加上「節能減碳」兩政策的後果是發電只有燃氣一途。我國目前已加速在海外大量購買液化天然氣,並簽下無法反悔的長約。此一行動不立即停止,下屆政府將無任何空間導正錯誤的能源政策,因為大錯已鑄,無法修正。針對錯誤的能源政策,政府應立即改弦易轍,才能挽救不可避免向下沉淪的經濟。
一年前曾出版《能源與氣候的變遷》一書,全面性的論述我國能源政策問題。與前書不同,本書每篇文章都只討論單一議題,應較為容易閱讀,希望經由正確資訊的不斷傳播,終可導正政府能源政策及挽救我國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