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成功為人
怎樣才算是一匹上乘的馬匹呢?答案是一匹充分釋放天性的馬。將人類自身的成功天性展現出來,這應是我們前進的一個方向。如果一本書沒有讓我們獲得這方面的知識,那麼,這就是一個錯誤的人生指引。
希羅多德①曾說:「人類這種動物的數量是龐大的,但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則是稀少的。」
什麼是做人的氣概呢,什麼方可稱為一個成功之人?學習如何對自身行為的價值進行判斷,這難道不應該是人生學習的第一堂課程嗎?難道真正的成功不是與此息息相關嗎?
難道精神的純淨,憐憫之心的推及,洞察力的深入以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常識,與人生的活動或是成功沒有關聯嗎?如果真的如此,那麼,我們人類也不免太可悲了。
難道真誠的性情、忠實地履行自己的諾言,全身心投入的精神,這些不是衡量真正成功的標準嗎?世上只有來去無蹤的風,才會將朝秦暮楚的人視為成功的人。
人與低等動物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具有一種道德性。達爾文②說過:「良心的驅動,與我們自身的愧疚之情及責任感相連。這是我們區分於動物最大的不同點。」這只是我們在人生早期所見的另一種闡述方式:上帝在創造人類的時候,融入了自己的影子。
那麼,當我們再去問諸如何謂成功這個問題時,答案在於道德層面上。一匹優秀的馬,必然在其種群中有稱得上優秀的特性,讓牠區分於其他的動物。如果我們不發展自身的道德水準——這是我們區分於其他動物的唯一標準,那麼我們豈能奢談成功呢?
最近出版了歷史學家吉本的一封書信,在信中,吉本③就自己最近到洛桑拜訪的查理斯・詹姆斯・福克斯④作了一個深入的研究。在整篇信件中,吉本熱情洋溢地描述著與福克斯的對話,但在結尾處卻以一種深深遺憾的口吻去質問,點出了福克斯本身的不足:「難道福克斯從來就不知道品行的重要性嗎?」
從某個層面上說,福克斯無疑是他那個時代最為傑出的英國作家。在演講口才方面,風頭一時無兩。他是一個具有廣闊視野的政治家,他的仁慈超過了那個時代的桎梏。他強烈倡議廢除奴隸貿易,頂著自己強大政治對手皮特的反對。雖然,在政治的鬥爭中起伏不定,險象環生,但他仍能保持一種樂觀豁達的性格,沒有結下任何私人恩怨。但是讓人跌破眼鏡的,是他在私人生活的所作所為。私底下,他是一個頗為優柔寡斷的人,一個賭徒,一個十足的酒鬼,絲毫不顧及自身所背負的道德義務。結果,他逐漸失去了國民的信任。看到自己不斷被一些能力平平的人,甚至是能力遠遜於自己的人超越,他的內心倍感屈辱。其實,這些人的確沒有什麼才幹,但是卻有一定的道德品質。
人們時常談到的成功,實際上是由精力、堅忍以及全面組成的。其他一些零碎的暫且不提。誠然,這三種品質確實可以帶給人們成功。但是,很多人只是擁有其中的一種能力,深受缺乏其他兩種的拖累之苦。拿破崙⑤是擁有這三種素質的罕見之人,這讓他成為了一個勇於進取、無所畏懼與堅定不移的人。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像他這樣富於天才與軍事才華的人,也沒有哪個統帥能獲得如此之多的幫助,贏取這麼多的追隨者。但是,這位不可一世、威震四方的人,在到處焚毀城市、揮霍珍寶,讓數百萬人生靈塗炭,讓歐洲為之顫抖之後,得到的是一個怎樣的結果?他的窮兵黷武讓法國疆土更小,民眾的生活更差,國力更加衰微。一位法國作家曾這樣描述過:「當拿破崙大帝死亡的消息在巴黎到處流傳的時候,在穿過巴黎皇宮前,一個人在大聲的呼喊著『這就是波拿巴死亡的下場』,而這就是當年那位振臂一呼,讓整個歐洲為之驚慌,讓人們的臉色為之惶恐的拿破崙所獲得的待遇。我走進幾間咖啡廳,看到人們臉上幾乎一致冷漠的表情——一副毫無所謂的神色。沒有人為此顯得焦躁或是傷感。這個曾經將歐洲踏在腳下、讓世界顫抖的人,卻無法獲得自己國民的愛戴。他以自己無與倫比的才華在世界的歷史上留下深深的痕跡,讓人們時常在回味的時候仍覺得不可思議。但這一切的得來,卻沒有一絲愛的成分。」愛默生曾這樣說:「拿破崙是一個『命定之人』。他將自身的才華發揮到了極致,毫不顧忌人類所存在的道德原則。他本人其實就是一個實驗品,闡明了即便是在最佳的環境下,一個人可以在毫無良心驅使的情況下,多大限度地發揮自身才華的道理。最終讓他功敗垂成的,不是他的敵人,而是事物的一種性質,人類與世間一種永恆不變的法則。在往後的歲月中,類似的效仿都將無一例外獲得同樣失敗的下場。」
半個多世紀之前,一群擁護共和制與建國者理想的學生聚集在哈佛大學。其中的一個學生是查理斯・舒姆納⑥。他一生高尚與光明磊落的事業生涯對每個有志於政壇之人都是一種激勵。他與溫德爾・菲力浦一樣,都是出生於家境優渥、富於盛名的家族。他覺得,自己的生活應該有一個目標,讓自己的人生服務於人類。舒姆納說:「服務人們,這比巴亞德用武力征服更為高尚。」
麻塞諸薩州人民很快就認識到,年輕的舒姆納能夠帶給人心靈的震撼。在一場場向錯誤抗爭的過程中,舒姆納成為了他們的代表,成為代表民眾心聲的人。
一位朋友在選期臨近時曾對他說:「去成為一名立法機構的成員吧。雖然人們對此感到懷疑。善待自己的影響力吧。」舒姆納回答說:「絕不。我將前往劍橋,在這場選舉塵埃落定之前,任何立法會成員都將見不到我。」
這位來自羅德島的年輕人寫下了一封向品行致敬的著名讚歌。查理斯・舒姆納耗盡一生精力完成的著名演講《論國家自由與地方奴隸制》,就值得羅德斯島人民永遠銘記。他說:「我自己並沒有刻意去爭取或是被慾望所驅使,就成為了一名國會議員。之前,我並沒有擔任過任何公職。在我的個人生活中,獲得了許多的機會,對此我深為感激。在我的墓碑上,就刻上這樣的話語吧:『這裡埋葬著一位沒有名氣與錢財的人,只是為自己的同胞做了一點事而已。』在我的一生中,我沒有計較過自己的榮辱得失。為了我的人民,以及人們賜予我的議員職務,我將鞠躬盡瘁。我希望自己的一生都可以成為人民的孺子牛。」在舒姆納逝去的紀念日裡,三月的麻塞諸薩州,教堂的鐘聲從波士頓傳來,被赤褐色山巒包圍的小城裡,長號奏出哀樂,「審判的讚歌」則發出莊嚴肅穆的音樂。在一個夕陽緩緩西下的黃昏,查理斯・舒姆納的靈柩被安放於墓穴。是的,他找到了一種比巴亞德更為高尚的方式,征服了人心。在他的一生中,他知曉了這個簡單的真理,在臨死前他道出了這個真理:品行大過天。
比徹⑦曾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在建造一座讓靈魂永遠安躺的聖殿——但是,每個人的建造能力與用心程度的差異,是多麼的巨大啊!
某人見到鄰居請人將一些建築材料聚集起來,於是,他就問鄰居:「你在建造什麼呢?」鄰居說:「我也不清楚啊。我也是見步行步,悉聽天命了。」牆一堵一堵地壘起來了,房間一間緊挨一間。而鄰居則在一旁漠然的看著,所有的旁觀者都在大叫:此人愚不可耐!但這就是很多人營造屬於自身美德時的真實寫照。只是在不斷的增加房子,毫無計劃與目標,缺乏遠慮,急切地想看到效果。
我們有時會說,性格是一種產物。但是這種產物在多大程度上是屬於外在環境影響呢?又在多大程度上是內在因素的?簡而言之,性格的形成在多大程度上是直接受制於我們的意志呢?
關於環境對性格的影響,眾說紛紜。一般而言,環境對孩子性格的發展的確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在一些博物館中,我們可以看到石模,上面殘存著人類出現之前雨點的痕跡,還有在遠古時期,一些野生鳥兒留在沙灘上的印記。不斷的沖刷以及淺淺的足印在慢慢的沉澱之中留下了印記。無數個世紀過去了,這些沉澱固化為石頭,而痕跡則依然如故,並且將永久地保存下去。所以,小孩子的性格是那麼的多向性,那麼容易受各種環境的影響。他們樂於接受新的觀念,珍藏起來,逐漸凝結起來,最後永遠地保存下來。
羅伯特・沃特斯⑧說過,一個國家的地貌對其居民的性格與性情有著極大的影響。生活在多山國家裡的人們,一般都具有樂觀、愉悅的性情;而生活在平原或是地貌單一的人們,則有一種強烈的憂鬱或是悲觀的情感。例如,生活在阿爾卑斯山脈的人們,特別是居住在提羅爾的農民,他們以其樂觀豁達的性情而聞名,養成了一邊勞作、一邊唱歌的習慣。實際上,提羅爾民歌的名氣不遜於蘇格蘭民歌。而生活在俄羅斯平原的居民,則是以其悲傷的性情及對生活憂鬱的觀點而聞名。埃蒙德・諾貝爾⑨在一本關於俄羅斯有趣的書中,有這樣一段精闢的描述:
「瀰漫於俄國人們心中的,是一種極為普遍的悲觀情緒。這種情緒充溢於所有的思想層面上,表現在每個圈子或是學校裡。即使是在幅員遼闊土地上,製造形式不同的鋼筆上,都能看出這種相似之處。在一個社會動盪的時代,這也是國民陰鬱心境的寫照。在俄國,沒有這種悲觀的心境,就好似與這個國家人民的生活失去了聯繫,缺乏了共鳴之處,好像自己就是一個異鄉人,或是被某些邪惡的心魔阻礙了自然的天性,遠離了這株國家大樹的正常生長趨勢。任何影響與具有歷史影響的事件,都對此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一望無際單調的山川景色,缺乏自由民主的體制,加之拜占庭式風格所帶來的殘忍之氣與毫無仁慈的專制,一個新生政權面臨的沉重財政負擔,自身與歐洲文明的對比,個人主義價值觀被摧殘得體無完膚,任何在別國存在的讓人富於公民精神的健康活動在這裡都被取締,思想與行為上桎梏,國家機器營造出的歡樂祥和——此上種種,催生了俄國人這種陰鬱的心理狀態,直至今日。現在,悲觀可以說是俄國人思想中一種正常狀態下的存在。」
但是,真正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國民存在的一種心理活動。蘇格蘭只有350萬國民,領土也不過3萬1千平方公里,但相比於人口過億、幅員遼闊的俄羅斯,蘇格蘭在藝術與文學領域上傑出人才的數量,卻是俄國的20多倍。也許,這就不能說是因為某國多山或是景色秀麗,另一國則是景色單調,地面缺乏起伏所致。而是因為,一國的人民所處一種自由的狀態,而另一國的民眾處於一種被奴役的狀態。但究竟是什麼讓蘇格蘭的人們覺得自由,而俄國人卻覺得奴役呢?難道不是因為大山的雄偉俊俏激發人性中的勇敢天性,讓人獲得一種獨立感,不懼危險,熱愛自由?難道不是因為多山的國家養育了身強體壯、體格健碩的人,心智健全,更傾向於人文思想或是按照人的情感去做事?常住在山裡的人從小就習慣了去面對危險與困難,從懸崖往下看,心不驚、眼不眨,跨越岩石,更是健步如飛;不懼猛烈的暴風雨或是咆哮的洪流;而住在平原地帶的人們,生活在一個與海平面相當的地域,幾乎沒有特別險阻的事情需要為之操心,所以,身心也得不到鍛煉,身心的發展會出現停滯不前。
以上是對居住在平原與山脈地域人們生活的一個比喻式的闡述。一個人是強是弱,與其出生的環境甚有關係,但是造就一個高尚的心卻與環境的關係不大。在惡劣的環境中,我們仍可活出生活的精彩。
伊恩・麥克拉倫⑩說:「在我們這個國家裡,有不少大型的製造工廠,裡面有著大型的機械裝備,煙囪總是在不斷地釋放出黑色的濃煙,污染著大氣。這些工廠生產出一些色澤極為亮麗的地毯,讓你的眼睛為之昏眩,但是,很快也就失去其亮麗了。而遠在東方一些貧苦的小屋裡,一位工人在一針一線地繡著,身邊擺著許多顏色的線。他已經忙活了幾年了,當他最終完成時,展示每一平米上極為美麗的顏色與巧奪天工的手藝。在我們這個國家裡,這可以賣個很好的價錢,這張地毯直到孫輩們看了,還是會覺得那麼的亮麗與新穎。巨型機械的隆隆聲,輪軸的旋轉、噪音、黑煙,與一個工人在被世人遺忘的角落安靜的一針一線,反差巨大。
「你怎麼聞起來這麼芳香呢?」波斯詩人薩蒂問一塊泥土。
「芳香並不是源於我自身,而是我一直與玫瑰在一起,它生長在我這塊泥土之上。」泥土回答說。
大仲馬⑪說:「當我發現自己是黑色皮膚的時候,我就下定決心,要像一個白人那樣活。我要讓人們不再議論我是何種膚色的。」
「這個世界無時無刻不在呼喊著:『拯救我們的人在何處呢?』」大仲馬說,「我們需要這個人!不要在別處找尋這個人了。你已經緊緊地握著他的手了。這個人就是你自己,是我,是我們每個人!如何讓自己成為拯救自己的人呢?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思想,世上無易事;若你知曉如何思想,世上無難事。」
約翰・斯圖亞特・密爾⑫說:「儘管我們難逃環境對自身的塑造,我們自身的慾望卻是可以改變自身所處的環境。在一顆真正自由的心中,讓人為之歡呼與雀躍的,就是我們擁有改變自身性格的能力。我們的意志可以改變自身所處的環境,改變我們日後的習性或是思想的厚度。」
不在擁擠大街的喧鬧,
不在人群的咆哮或是掌聲,
成與敗,在我們。
第二章:人生之遠景
「如果你與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展開真誠的交談,不論你多麼的敬佩他,他始終都會覺得自己還遠遠沒有實現心中的目標。那個更為美好與漂浮的理想,難道不是造物者許下的永恆諾言?」愛默生這樣說。
一個人自由地徜徉於理想之中,這是一種榮耀與極大的特權。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理想。這個理想可能通往山頂,讓人超脫於現實的桎梏,也可能是一個毫無價值與低俗的理想,讓人停滯不前,墜向不可知的深淵。「人之所想,人之所為。」
迪恩・法拉爾①說:「如果我們能看到未來的顏色,那麼,我們現在就必須要看到。如果我們想注視命運的星辰,就必須要在自己的心中找尋。」
約翰・彌爾頓②在兒時就夢想著有朝一日可以寫就一篇史詩般的詩歌,不被滾滾的歲月所湮沒。兒時這個虛無縹緲的夢想,在青年時期已經變得堅不可摧。他通過學習、旅行,走過了艱難的歲月,直至成年。這個人生的遠景始終留在他的心坎裡。耄耋之年,雙眼失明,詩人終於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洋溢著英雄氣概的《失樂園》的詩歌,穿過了漫漫歲月的洪流,至今仍為人們傳誦,「仍舊指引著最高的夢想」,這位不朽的詩人在淺唱低吟著。正是這個夢想,讓他超越了佈滿陰翳的生活。
愛默生③在給年輕人建議時這樣說:「心中要有一顆指引的星星。」他並不是說,我們要將目標定的太高,以致成為水中月、鏡中花。我們要將理想看做是一顆星星,時刻在寂寥的晨空中熠熠閃光,讓我們不斷前進,昇華我們的品行。當我們撇開所有物質上的追求,或是世人眼中所謂成功的標準,我們的第一個理想就是要擁有高尚的品格,讓不斷追求完美的神性駐足心間。祂發出神諭:你要追求完美,因為在天國的天父也是完美的。只有理想的品格才能收穫真正的成功,而不論從事什麼追求。查理斯・舒姆納說:「心中要有不息的理想之火,並非一定是要成為一名著名的律師、醫生、商人、科學家、製造商或是學者,而是要成為一個好人,做最好的自己。」我們的理想、我們的希冀,就是我們未來命運的預言者。
嚮往光明的善男信女們,長存著希望。這種向上的激情就好像一些樹,有著對陽光天生不可遏制的渴求,讓它們衝破層層阻礙,勇往向前,以一種迂迴的方式漸次上升,繞開一切阻礙,向上爬呀爬,最終到達頂端,俯視著整片森林,仰起驕傲的頭顱,在清新的空氣中,沐浴著陽光,愜意地搖擺。
崇高的理想與果敢的決定是推動世界前進的重要動力。若是沒有了理想與果敢,到哪裡去找偉大的藝術家、傑出的詩人。音樂家、雕刻家、發明家或是科學家呢?諸如南丁格爾④、利文斯通⑤、莫德・巴靈頓・布斯⑥或是喬治・穆勒⑦等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人類的博愛者將難以尋覓。
崇高理想之人是人類前進的守護者。他們不畏艱險,彎著腰,不顧額前的汗水淋漓,一代一代地前仆後繼,將荊棘劈開,鋪就一條康莊大道,讓歷史進步的車轍飛速奔跑。
理想主義者是充滿想像力、富於希望的、洋溢著生氣與能量的。他能看到未來的願景,敢於夢想,生活在一個充滿希望、幸福的世界,不斷散發著活力。正是他們,讓煤炭為人類服務。
對於理想主義者而言,他們就好像「大西洋沖刷海岸時所散發出的泰然與從容」,讓平淡的生活漾起波瀾的,正是背後那股「潛藏的力量」。
埋掉一塊卵石,它將永遠地遵循萬有引力定律了。埋下一顆橡子,它將遵循一種向上的法則,不斷的向天進發。橡子裡潛藏的能量戰勝了地球的誘惑。所有的動植物都有一種向上跳躍與攀爬的趨向。大自然向所有存在之物的耳旁低聲細語:嘿,記得向上啊!而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更應有一種「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氣概。
卡萊爾⑧說:「可憐的亞當所希冀的,並不是品嚐美味的食物,而是去做高尚與富於價值的事情,以一個上帝子民的名義實現自己的潛能。指引他如何去做吧,最讓人煩悶無聊的工作,都將燃起團團激情之火。」
菲力浦・布魯克斯⑨說:「悲傷是難以避免的。當我們全然滿足於自己所處的生活、自己所做的行為、自己所想所思;當我們不再需要時刻在靈魂的大門上敲打,驅使我們為著自身更為高遠的目標奮鬥時,原因很簡單,我們是上帝的孩子。真正理想的生活在於一種圓滿,瀰漫於生活的每個角落。在事物的表象之下,仍能感受到應有的跳躍。」
喬治・伊里亞德⑩說:「當我們充實地活著,是不可能放棄對生活的盼望或是許願的。生活中總有一些讓我們覺得美好與善良的東西,值得我們為之去追尋。」
「人們永遠也難以達到心中理想的標準,」馬格萊特・福勒・奧所利⑪說。「正是不朽的精神讓這個理想的標桿越來越高,讓我們不斷的前進,直至浩渺的未知遠方。」
理想是激勵我們前進不竭的源泉。沒有了理想,任何方向的前進都變得不可能,反而帶來深深的失落之感。金斯利⑫說:「世上唯一讓人難以原諒的懦夫行為,就是放棄努力。」讓自己時刻冥想,而不親自努力去嘗試。讓我們以一種盡善盡美的態度去營造我們靈魂的寢室,仔細地做好計劃,有序地實現心中的理想。
我們切不可誤認為,真正實現理想的人生,只是屬於那些在世上成就了驚天動地偉業的人。一位女裁縫從早到晚在穿針引線,以自己的努力養活家庭,貧窮的補鞋匠坐在長凳上認真忙活著。與那些偉人相比,他們也是在真切地實現著自己的理想。
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⑬說:「一個人所處的位置並不是最重要的,他所前進的方向才是最緊要的。」這就是我們所要為之苦苦追求的理想。真正構成你生活基調的,並不是你所做的工作,而是你所具有的精神狀態。不論你的工作或是地位是否卑微,你仍可做到最好的自己。
從一開始,我們就該認真的捫心自問:我們的理想是什麼呢?我們的步伐指引到何處呢?一個低俗與志趣不高的目標,只能獵取一個「生活中尚值得尊重的位置」。
每個人的靈魂之中隱藏著上帝的某些理想。在生活的某個時段,我們每個人都會感受到一種震顫,一種對美好行為的嚮往。生命最為高尚的清泉,隱逸於做到最好的衝動背後。
也許,在今日的美國,最為時尚、最為流行的字眼,非「成功」二字莫屬。這兩個字充斥著所有的新聞報紙與雜誌,讓社會各個階層的人為之狂熱——這兩個字讓人們鋌而走險,將所有的不良行為歸咎於此。美國的孩子從小就接受這種教育,對「成功」更是到達了頂禮膜拜的地步。成功是人們生活中「一切的一切」。在這個詞下面,掩藏著許多人類的罪惡。許多美國年輕人學習的楷模,就是那些身無分文隻身到芝加哥、紐約或是波士頓這樣的大城市闖蕩的人,來時口袋空空如也,死時腰纏萬貫。年輕人將這些人視為成功的榜樣,但是,為什麼不呢?他們看到這個世界都是圍繞著金錢而轉,而對他們做什麼或如何獲取金錢一概不管。一個人在死時,倘能留下百萬家財,不管他生前是如何賺取,如何揮霍或是如何積攢,也沒人會去問一句,這個人是否富於才華,視野廣闊,品格是否高尚抑或狹隘、卑鄙甚至邪惡;人們仍會將他的一生歸結為成功。不論此人生前是否想盡辦法壓榨員工,讓自己的財富建立在別人貧窮的基礎之上;不論他是否覬覦鄰居每寸土地,千方百計地弄到手;不論他的孩子在心智上、道德上存在嚴重缺陷,讓自己的家庭遭殃;假如他能留下百萬家財,人們仍會將他的人生視為一種充滿勝利的人生。這種在民間傳揚的成功哲學,讓那些嗷嗷學語的孩子們耳濡目染,也就不足為奇了。
千萬不要教會年輕人將成功視為獲取財富或地位、幸福生活的唯一條件。
許許多多的善良男女,他們原本想致力於服務他人——努力幫助老弱病殘——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卻沒有機會讓自己接受教育或是變得富有。其實,即便他們按照世間成功的標準成功了,也是難以保證就可高枕無憂了。許多窮苦的女人,在病房裡度過人生或是做著卑微的工作,但她們所達到的成功,遠比一些百萬富翁更為高尚。
不要嘗試去追尋難以企及的目標。努力去發展自己,這是在你能力範圍之內的,但是沒有必要強求自己去做自身辦不到的事情。許多人都會有被這樣的幻覺迷惑的經歷,將目標定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外,完全超出了自身執行力之外。你可能對於自身才華或是能力充滿信心,但一個前提就是要有寬廣的自我教育基礎。
一些年輕的男女初涉社會之時,將理想中的成功僅限於財富的累積,或是做一些讓人們為之鼓掌的事情。這是讓人倍感遺憾的。因為,按照這種標準行事,許多人必將是生活的失敗者。
後生之輩,若能多與品格高尚者多加接觸,耳濡目染,亦能獲益匪淺。父母、朋友、老師不僅是孩子們模仿的對象,更是會對他們形成高尚的理想產生重要的作用。他們可向孩子們推薦優秀的文學著作,以一種凡事做到最好的激情來激勵他們。家長與老師在引導年輕人樹立遠大志向上,具有難以估量的作用。
無論怎樣,朋友、夥伴與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誠然,我們所交的朋友受環境所制約。因此,我們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小心擇友。
據說,杜加德・斯圖爾特⑭將愛的美德灌輸給了幾代的學生。科伯恩爵士⑮曾說:「對我來說,他的演講就好像打開了通往天國的大門。我感覺自己擁有了一顆靈魂。他那深遠的見解緩緩流淌於充滿睿智的句子之中,將我帶到了一個更為高遠的世界,全然改變了我的習性。」
每個學生不大可能去挑選自己喜歡的老師,但是每個有靈性的學生,都是可以選擇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交往。
一個人的理想或是生活方式,是一條牢牢標記一個人視野的繩索。只要理想與生活方式不發生變化,一個人的心智或是生活就不會有多大的波瀾。伊莉莎白・斯圖亞特・普爾普斯⑯在著作《艾理斯的故事》中寫到一個人對「杯形糕餅有著強烈的興趣」。她想讓所有認識她的人都有一種著迷的感覺,地面上鋪就辮子形的地毯也是她的一個理想。她做好家務,而在閒置時間裡,則是專心於用各種顏色去將各式各樣的鳥類或是動物,甚至是將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動物繡在地毯之上。她沒有時間去進行閱讀、參與丈夫與孩子們的消遣與遊戲,也沒有時間去感受時代變遷的脈搏。她的人生,正如其理想一樣,相對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狹窄的,沒有給孩子留下一個好的榜樣,沒有給丈夫一個好的陪伴,以及為自己的發展提供空間。
沒有遠大的志向,我們就像老鷹難以展翅。我們應該展翅翱翔,志向就是讓我們「乘風破浪,雲遊四方」的雙翅。沒有理想,我們只能在低空盤旋。克利勒博士曾說,達爾文關於老鷹翅膀進化的過程是富於建設性的。老鷹向下俯衝的慾望在有翅膀之前就有了。經過漫長歲月的演進與適應自然,最後擁有了一對強有力的翅膀,雙翅展開,足有7尺之長,讓牠隨心所欲地向天際翱翔。這帶給我們的教義,就是每一個有意義的試驗與進取意圖都是前進的一部分。每次嘗試都讓老鷹的翅膀更為堅韌。
若是失去了對卓越的追求,最高尚的品格都會逐漸墮落。因為,這是所有品格的支柱。對卓越的渴求是上帝的聲音,催促我們不斷完善自己,唯恐我們忘記了上帝的恩賜,再度淪落為一種野蠻的狀態。這一原則是人類不斷進步的重要推動者,上帝的聲音響徹於人的肺腑之間。正是這種聲音在我們每次行為中,輕輕呼喚出「對」與「錯」。當造物者按照自身的影像塑造我們時,我們最高的理想亦不過是上帝賜予的這份禮物。
喬治・A・戈登牧師⑰說過:「良好的品行可能會受環境的影響。但是良好品格本身是不會從遺傳中獲得的。這是以每個人行為的一針一線編織的美麗織物,以期望與祈禱來構築。理想的願景,果敢為人,希冀與人能有一個更為公正的關係,能與上帝愉悅地交流。正是這些品質,讓到處充滿棱角的社會散發出金子般的光彩。這與我們忠誠與遠大的志向是分不開的。」
讓自己的人生按照一個完美或是殘缺的模子去塑造,這完全取決於你。若你聰明地作出抉擇,然後堅持不渝,你將成為一個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