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發行人 周榮茂 序
甲午戰後,1895年4月17日,清日兩國於日本下關簽訂馬關條約,清 T廷將臺、澎永久割讓日本。同年5月25日,為抗拒日本接收臺灣而成 立的「臺灣民主國」,揭橥民主,高舉黃虎旗號召臺灣人民武裝抗日,惟 其成立初衷與抗日過程,就史料記載讀來發人深省,期盼讀者能以獨立自 主的判斷精神,去了解「臺灣民主國」曾經存在的這頁歷史,並透過這段 歷史去體認什麼是民主的真正本質。
對世代居住在臺南蕭壟,今之佳里的人而言,1895年日本親王北白川 宮能久征臺,薨死於臺南的傳說是耳熟能詳的故事。傳說中的故事指稱當 年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行經臺南蕭壟時,遭義民突襲以長竹竿綁著鐮刀的武 器割去頭顱...傳說畢竟是傳說,《1895乙未戰爭撥雲見日》對這段爭論已 久的傳說故事,亦有清楚的說明。
讀者可以就章節内文文字配合照片,了解1895年北白川宮能久接收 臺灣的整個過程,亦可以僅從一連串的照片及中英文圖說,去認識這段歷 史。
書中第一、二、三章之照片以1894、1895年甲午戰爭、馬關條約簽 約、日軍抵臺接收臺灣的畫面為主,均為罕見之歷史影像。
在《1895乙未戰爭撥雲見日》第四章共收錄70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於1895年5月31曰登陸澳底,至同年10月28曰薨於臺南,曾停留、住宿地 點的照片,這些照片乃臺灣總督府内務局文教課於大正15年(1926)9-10月 間,派員循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南進路線,展開實地踏查與攝影所得,追溯 北白川宮能久南進的足跡為歷史留下見證。所附北白川宮遺跡臺灣地圖 中,有關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行進路線位置與方向等,也都力求正確,供後 人查考,這張地圖因係大正年間所製,故涵括明治41年(1908)完工的臺灣 西部縱貫鐵道全線。
第五章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甍秘不發喪〉解釋親王薨去卻秘不發喪的主因,配合1895年11月當下所拍攝的照片,圖文對照,能讓讀者深切體驗照片的證明與詮釋時空訊息的能力確實遠超過文字敘 感謝總編纂許祐愷老師、羅珮芳老師在編纂上的辛勞,讓本書得以由日文翻譯成中文和英文,以雙語呈現。
對「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小組 idocare.taiwan」,蒐集和處理歷史資 料、影像的能力,榮茂給予萬分的肯定, 最後要感謝參與此次出版作業的諸多同 仁,為臺灣歷史所做的努力和奉獻。
謹將本書獻給我敬愛的母親周尤錦鳳 女士。
周榮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