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在2013年的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他的畫作《佛洛伊德肖像三習作》(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以1億4240萬美元(約42億新台幣)成交,打破挪威畫家孟克(Edvard Munch)作品《吶喊》(The Scream)的紀錄,締造藝術品拍賣價新高,成為藝術市場中最具價值的畫家之一。
這位出生於愛爾蘭的英國畫家終其一生畫著人的軀體,以扭曲誇張的形體樣貌,試圖捕捉人體最私密的感官感受。法國重要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在其著作《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Francis Bacon: Logique de la sensation)中指出,培根的繪畫在現代繪畫的抽象性和形象性之中遊走,開拓了第三條路,因此給予高度評價,但也有不少人批評,培根的繪畫缺乏最基礎的輪廓再現技法。培根的人生與他的畫作一樣極富爭議性,惡劣的父子關係、怪異難相處的性格、聲名狼籍的同性感情生活等等,我們似乎能從他的畫作看出他無路可出的人生。
以殘酷筆調的《善心女神》(Les Bienveillantes)獲得法國鞏固爾文學獎並成為百萬暢銷作家的強納森.利特爾,藉著2010年前後歐美舉辦大規模培根回顧展期間,深入研究其作品、爬梳影響培根至深的多位重要畫家及其作品源流,透過認真的研究援引與自我辯論,穿插畫家精彩的人生軼事成為此書。作者的書寫在賞畫者、評論者、文學家、歷史學者、崇拜者角色之間流暢轉換,從文學、繪畫、攝影、電影、歷史、宗教、心理學等角度切入,精闢剖析培根的創作和性格,摸索著我們能如何在當代看待這位曾經被認為「病態」、「可怕」的藝術家。
培根回顧展之一的策展人曼紐耶拉.梅納(Manuela Mena Marques)說:「培根是個痞子,而痞子當然是騙子。」在作品中看似與他人採取了相同的姿勢或處理方式,是巧合還是刻意?是致敬還是嘲諷?是回憶的反射還是當下的解放?反覆出現的齜牙裂嘴的長脖子無眼生物、三腳架、睜不開的眼睛,又有著什麼意涵?他的確不想讓人輕易看出他想說什麼,因此總是讓畫作說出了迂迴難解的故事,那我們是否應該放棄仰賴畫家來提供解釋,轉而訴諸畫作本身來解讀?
本書獲培根遺產受託單位授權,全彩收錄培根的重要畫作約70幅,以及數張珍貴生前留影。培根最著名的畫作形式為「三聯作」,引用自西方神話和宗教的形式。培根本人首先否認了三幅畫之間的敘事可能性,但能以移動的方式和順序去看這些畫;同一系列中的三幅之間互相反映,但無法互相替代,但都表達出同樣的傾向與想望。強納森‧利特爾在本書結構上,也模仿這樣的形式,對培根其人其畫採三部分進行剖析。
觀看培根的畫作,我們經常被逼著不得不面對湧現的焦慮與痛苦,這是培根以敏銳易感的眼睛所看見的世界。透過強納森.利特爾的精彩解讀,讀者不僅可以更了解這位重要且受人議論的畫家,彷彿也更能體會培根對生而為人/肉身的脆弱與掙扎所流露出的憐憫與摒棄。
書籍重點
來自《善心女神》作者強納森.利特爾,一組認真易讀的研究,帶領我們更接近藝術家培根「對肉身的憐憫」。──Brian Dillon,英國《衛報》。
培根作品傳達的並非一具軀體的形貌為何,而是一具軀體的感受為何。本書針對如此深刻的命題,由文學、音樂、詩、攝影、繪畫、電影、心理學各角度予以解讀。推薦給所有欲進一步理解培根殘酷的愛的欣賞者,以及有志於藝術評論的文字工作者。──黃亞紀,亦安畫廊台北負責人。
◆本書獲培根遺產受託單位授權,全彩收錄培根約70幅重要畫作及數張珍貴生前留影。
◆法國鞏固爾文學獎得主、百萬暢銷作家、《善心女神》(Les Bienveillantes)作者強納森.利特爾最新藝術主題著作。
◆從文學、繪畫、攝影、電影、歷史、宗教、心理學等角度切入,深入剖析培根的創作及性格。
作者簡介:
強納森.利特爾 Jonathan Littell
法裔美籍,1967年生於紐約,出身19世紀末由俄羅斯移民至美國的猶太家庭,是作家羅伯特‧利特爾(Robert Littell)的兒子。兒時於巴黎成長,後赴美國就讀耶魯大學。利特爾家族從未直接遭遇歐洲猶太人的命運,但強納森‧利特爾仍在猶太人的歷史包袱下成長,因此,猶太人的際遇亦成為其創作靈感來源。於耶魯求學三年之後,他在聯合國安排下赴巴爾幹半島進行飢餓救援行動,七年時間足跡遍及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車臣共和國、阿富汗、剛果、俄羅斯。2001 年時,他決定全心投入寫作。39歲撰寫的《善心女神》(Les Bienveillantes) 一書,榮獲2006年度龔古爾文學獎和2006年度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至今已累積百萬本銷售量。他在2006年兩次入籍法國失敗後,最後終於在2007年拜該小說之賜取得法國籍。
譯者簡介:
林心如
台灣大學文學院學士,巴黎第八大學當代藝術及新媒體研究所碩士,國際藝評人協會(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Critiques d’art, AICA)法國分部會員,並曾任台灣首座專門的當代藝術機構──台北當代藝術館的館長Leon Paroissien的助理。廣泛從事當代藝術和電影領域的書寫、訪問和翻譯,合作對象包括出版社、電影節以及國、內外媒體(《今藝術》、《電影欣賞》、《現代美術》、《攝影之聲》、Yishu華人當代藝術期刊、燃點網站)和美術機構(包括法國龐畢度中心)等。所翻譯或審校書籍包括藝術展覽專輯內文、《當代藝術收藏指南》、《塞杜文選》、《電影城市》、《楊德昌的電影世界》、《解構庫斯杜力卡》、《溫德斯的電影旅程》。
章節試閱
普拉多美術館的一天
一陣子之前,我在普拉多(Prado)美術館欣賞法蘭西斯.培根的畫作。或許歸功於所謂的天主教君王及其繼承者揉雜不拘、訴諸美感的貴族品味,普拉多美術館確實精采,可說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一間美術館。法蘭西斯.培根也相當鍾愛普拉多美術館。從1940年代末期起,他經常獨自一人、和朋友或情人偕行前往參觀。他曾於在世的最後幾年到馬德里,在那裡打電話給普拉多美術館的策展人曼紐耶拉.梅納.瑪奎斯(Manuela Mena Marqués),她負責18世紀的藝術和哥雅(Goya)的作品,培根請她在某個周一帶他參觀不對外開放的美術館。這時的美術館裡,僅有畫家及其女伴闖入館內寬闊的展覽室和大廳的寂靜,以及滿室的畫作。後來,培根過世許久後的某一天,普拉多美術館的館長請曼紐耶拉.梅納策劃這位英國藝術家的作品回顧展,地點就在培根昔日如此熱衷的這間美術館。曼紐耶拉.梅納相當親切,也很喜歡談論繪畫,而且不只是和畫家談繪畫,這對我來說是前往普拉多美術館的絕佳理由;透過和不僅認識畫家、也知道如何欣賞繪畫、解讀繪畫的人一起觀賞繪畫,將能學到很多。
當你走進普拉多美術館的新側廳的展間,首先面對的當然是《以受難為題的三張形體習作》(Three Studies for Figures at the Base of a Crucifixion)其呈灼熱橘色的小幅油畫。培根總是宣稱這件1944年的三連作是他的「首開」畫作,頗為誇張地申明他已經銷毀之前繪製的所有作品(事實上,他在1933年所畫的精巧的《受難》(Crucifixion)正掛在《三張習作》旁邊;至於這「首幅」三連作中,脖子很長、齜牙裂嘴而且沒有眼睛的生物造型,也已經出現在繪於1943年的《下車的形體》(Figure Getting Out of a Car)以及於1944年所畫的一幅無題畫作)。曼紐耶拉.梅納熱愛這件三連作,「在此,我們看到對形體的三種不同呈現。右邊的形體受到光線直射,掌控全局;位於中央的形體開始懷疑;左邊的形體顯露恐懼、屈從。而中央的形體是那個模樣,是因為另外兩個形體同時面對並威脅著它;右邊的形體顯示為男性,腿穩踏在地上,腳底是一小塊草地[培根的父親是退休軍隊上尉,並訓練賽馬];左邊的形體則類似一個母親。」左邊油畫上的生物形體已被認定來自馮.史瑞柯-諾特京(von Schrenck-Notzing)男爵於1920年發表的伊娃.嘉希耶(Eva Carrière)這位女靈媒的一張照片,但培根對這幅影像的援用可能並非如他必定會宣稱的那麼偶然:面對三連作的牆上恰好懸掛著這位未來畫家的一幅照片,當時他四歲,深情地朝上凝視他的母親;她面容上的曲線、她的下顎、她的頭髮酷似30年後由他的兒子所畫的伊娃.嘉希耶的形象。那麼,中央的形體呢?「它結合了男性和女性,一如培根在描繪他自己時,經常採取如此的形態。」這個形體的背部確實類似陽具的陰莖頭;但其形狀和顏色也反映出維拉斯奎茲(Velázquez)所繪、一般稱為《羅柯拜的維納斯》(Rokeby Venus)中的臀部,而培根必定早在1930年代即已在倫敦的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看過這幅《鏡前的維納斯》(Venus with Mirror),而且這件作品對他影響深鉅。「你如果不了解《鏡前的維納斯》,就不會了解我的畫。」他一度向休.戴維斯(Hugh Davies)這位年輕的美國藝術史學家如此斷言。曼紐耶拉.梅納在為展覽專輯所撰的文章裡,討論了這幅畫面及其遞嬗:「(就《維納斯》而言)維拉斯奎茲受到古典時期的《雌雄同體》(Hermaphrodite)雕像……的斜倚形體所啟發(他從義大利帶回這尊雕像的大理石複製品,藉此塑造目前展示在普拉多美術館的青銅雕像,它就置於《宮女》[Las Meninas]的正前方),他將這個形象轉變為女人,而培根後來再將之轉變為男人──這是所有藝術家進行畫面變形的證明之一。」回到《三張習作》:右側油畫上的「男性」形體挑釁地咆嘯,左側油畫上的「女性」形體怨恨地高高翹起長長的脖子,兩者都是消極而具威脅性的,中央形體的雙眼則被下垂的白色繃帶覆蓋──如果我們認定這個形體是隱喻的自畫像,便會驚訝地發現,從培根遺體的唯一照片──由一名無恥的狗仔隊攝影師在馬德里魯伯爾醫院(Ruber Clinic)的太平間所攝,也看得出他的眼睛和前額覆蓋著類似的白色寬繃帶,繃帶上寫著他的名字──透露著面臨困境的恐懼下發出的噓聲或尖叫。我們兩人都靜默地凝視這幅影像多時,然後,曼紐耶拉.梅納悲傷地如此作結:「他從小,就無路可出。」
當法蘭西斯.培根在曼紐耶拉.梅納的陪同下來到普拉多美術館,他只想看兩位畫家的作品:維拉斯奎茲和哥雅。沒有別人,沒有博斯(Bosch)、不是布魯格爾(Brueghel),不是提香(Titian)或魯本斯(Rubens),都不是。他甚至認為置於《宮女》前面的雌雄同體青銅像都不值一看:「哈克尼(Hockney)很喜歡這件作品,」曼紐耶拉.梅納提到,「但培根甚至不望它一眼。」他會走上前去,很靠近畫作,並觀看良久,一言不發。當然,他熟知這些作品;但他總會從中找到某些新的東西、找到他當時正面臨的某個特定問題的某種解答。幾年的過程中,他從所觀看的所有畫作學到並得到許多遠超過僅止於形體的東西,像是艾爾.葛雷柯(El Greco)的《最後的判日》(Resurrection)這件傑作中往後跌落的羅馬士兵,重新出現在培根於整個1950年代晚期和1960年代反覆描繪的上下顛倒裸體,或維拉斯奎茲所畫相當著名的、陰險而掌握大權的《教宗英諾森十世》(Pope Innocent X),培根畫了遠超過40或50次,在他心目中,這些畫並不成功,但他不由自主地一再描繪。一如所有的畫家,培根首先、也最在乎上顏料的方式。「注視袖子和肌肉之間的黑色線條,」曼紐耶拉.梅納在畫家於1945年所繪的《風景中的形象》(Figure in a Landscape)前面指出,「這和《宮女》裡的畫法一樣。而這裡,這幅《教宗》(Pope)[繪於1951年的《教宗I》(Pope I)]中,頭部的背景正是光滑的黑色:為了使頭部從平坦的背景中浮顯出來,所有的古典畫家都那麼畫。」培根運用亮色的粗線條來勾勒一具軀體,這已經可以從哥雅的多幅「黑色繪畫」(Black Paintings)中找到先例,尤其是《農神》(Saturn),哥雅在畫中用某種艷紅色,藉以勾勒被吞噬形體的白色遺骸,也勾勒出農神貪婪抓握的手指。而培根在作畫之際,腦海中清楚記得《鏡前的維納斯》中的頸項,男性裸體的頸項和背部也一再出現——特別是他的情人喬治.戴爾(George Dyer)的頸和背(例如,繪於1970年的《男性背部的三張習作》[Three Studies of the Male Back]);他也未曾忘記畫面突出的現代色調,深紅、白、鐵灰和蒼白透亮肉色的恣意結合,持續重現在他的作品中,一如他從1949年的《頭像》(Head II)到1988年的《1944年三連作的第二版本》(Second Version of Triptych 1944)足以證明。我問曼紐耶拉.梅納,培根從維拉斯奎茲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為何?她想了一會兒,答道:「他的精髓——將畫筆的筆觸濃縮到最精簡的地步。維拉斯奎茲畫上一筆,那就足夠了。這是最徹底的精簡畫法。還有空間感,培根的空間感絕對來自維拉斯奎茲。看看《維納斯》。」以維拉斯奎茲式的精簡感來作畫,畫家的態度與此密不可分:不論培根怎麼主張「智慧無法造就藝術,也無法造就繪畫」,這仍需要高度的畫家智慧。「維拉斯奎茲畫得很快,但他在畫布上揮灑一道筆觸之前,已經思索許久。因此,當他開始作畫,他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作家可以刪字,但畫家無法真的擦掉顏料。因此,使他精簡地作畫的唯一方式,是事先思考。」
普拉多美術館的一天
一陣子之前,我在普拉多(Prado)美術館欣賞法蘭西斯.培根的畫作。或許歸功於所謂的天主教君王及其繼承者揉雜不拘、訴諸美感的貴族品味,普拉多美術館確實精采,可說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一間美術館。法蘭西斯.培根也相當鍾愛普拉多美術館。從1940年代末期起,他經常獨自一人、和朋友或情人偕行前往參觀。他曾於在世的最後幾年到馬德里,在那裡打電話給普拉多美術館的策展人曼紐耶拉.梅納.瑪奎斯(Manuela Mena Marqués),她負責18世紀的藝術和哥雅(Goya)的作品,培根請她在某個周一帶他參觀不對外開放的美術館。...
目錄
第一章 普拉多美術館的一天
作者親自前往培根生前相當鍾愛的馬德里普拉多(Prado)美術館,欣賞培根曾多次駐足觀看的畫作,與策展人分別憶及對培根的認識,並透過展覽中其他藝術家的作品,深入挖掘多位藝術家及其畫作如何影響培根的創作。
第二章 培根的基本規則
分析從單幅延伸到多幅作品之間的關連,而對不同畫中人物之間的關係的解讀是此部分的評析主軸。培根曾重複創作的同一主題,對應到他的人生際遇和內心轉折,包括其著名的同性戀人喬治.戴爾(George Dyer),後來抑鬱自殺,使培根陷入痛苦,卻也因此創作出多幅代表作。無論主動或被動,「機遇」都在他的創作中占了重要位置。
第三章 真實的影像
藉著培根回顧展,作者重回大都會美術館,並無意間從羅馬帝國時期埃及木乃伊肖像畫中引發對於影像的「真實性」的思考。從第二世紀最早的基督教聖像,直至現代攝影技術的發明,面對這些無法逃避的影像影響,培根竭盡一生用作畫來表達他所謂的「真實」。那我們從他的畫裡看見的真實,是再現的寫實、是當下存在的證明、是觀看時引發的感受,還是作畫過程使作品真實?
圖版索引
致謝
第一章 普拉多美術館的一天
作者親自前往培根生前相當鍾愛的馬德里普拉多(Prado)美術館,欣賞培根曾多次駐足觀看的畫作,與策展人分別憶及對培根的認識,並透過展覽中其他藝術家的作品,深入挖掘多位藝術家及其畫作如何影響培根的創作。
第二章 培根的基本規則
分析從單幅延伸到多幅作品之間的關連,而對不同畫中人物之間的關係的解讀是此部分的評析主軸。培根曾重複創作的同一主題,對應到他的人生際遇和內心轉折,包括其著名的同性戀人喬治.戴爾(George Dyer),後來抑鬱自殺,使培根陷入痛苦,卻也因此創作出多幅代表作。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