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位台灣中生代詩人──
焦桐 X 簡政珍 X 陳育虹 X 陳黎 X 白靈 X 嚴忠政 X 渡也 X 杜十三
向陽 X 鴻鴻 X 陳義芝 X 李進文 X 羅智成 X 陳克華 X 馮青
與十四位兩岸著名學者──
蕭蕭 X 鄭慧如 X 李翠瑛 X 陳正芳 X 陳政彥 X 解昆樺 X 白靈
朱壽桐 X 王珂 X 羅小鳳 X 胡西宛 X 孫金燕 X 沈奇 X 趙思運 X 傅天虹
激盪出最精彩的火花
這是第一本集合海峽兩岸學者共同論述臺灣中生代詩人的論文集。十四位來自兩岸各大學的著名學者以不同視角迥異的觀點,對十五位傑出的臺灣中生代詩人的作品,層層逼視,論析剖采,開掘詩人自七○年代迄今詩創作之技藝手法、精神面貌、和時空意涵,對這群五○、六○年代出生的臺灣詩人如何繼踵前賢詩輩,如何兩執現代與後現代精華、如何腳踩平面媒介並衝浪於網路世界,如何為台灣詩壇開創出自有新詩以來最多元的詩風、拓墾出最豐沃最膽壯的詩的后土,做了上窮碧落下黃泉式的探索和極具辛辣直抵核心的論評。
作者簡介:
傅天虹(1947-),男,南京人。《當代詩壇》主編,《當代詩學會》發起人,《當代詩學論壇機制》發起人,現任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華文所常務副所長、文學院教授。傅天虹自幼酷愛新詩,至今已成詩4千餘首,結集30餘部,另有編著一千餘萬字。《中國文學通史》、《中國當代新詩史》、《香港文學史》等多部史書均有專節介紹。他文學創作與文化活動跨越兩岸四地,目前正致力於「漢語新詩」和「中生代」的命名研究和視野建構,是一位著名詩人、學者、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
白靈(莊祖煌,1951-),生於台北萬華。美國新澤西州史蒂文斯理工學院化工碩士,現任台北科技大學副教授。《詩的聲光》創始人,曾擔任過台灣詩學季刊社主編。作品曾獲國家文藝獎、2011新詩金典獎等十餘項。著有詩集《昨日之肉》、《五行詩及其手稿》、《愛與死的間隙》、《女人與玻璃的幾種關係》等十一種,童詩集兩種,散文集三種,詩論集五種。編有《新詩三十家》等十餘種。建置個人網頁「白靈文學船」、「布演台灣」等十二種(http://www.ntut.edu.tw/~thchuang/)。
章節試閱
有框與無框──杜十三的跨領域實踐及其小詩例證
白靈
一、引言
杜十三(1950-2010)是不安份的,天底下幾乎沒有一個框框可束縛住他,也沒有任何一個形式他不想挑戰或衝破,他是火,沒有、也不想有固定的形狀。
他是以全方位的方式開始他的文藝生涯的,他就像個「藝術的過動兒」似的,在不同的領域中跳進跳出,沒有兩次他的藝術活動形式是相似的。他一生的藝術行動至少包括高中就開始的作詞作曲、大學時期就開畫展、創作劇本並演出,其後策畫1985現代詩季、詩的聲光、貧窮詩劇場、新環境藝術展、造型藝術展、洛夫詩歌新曲發表會、弘一大師紀念音樂會、文大詩牆、清水休息站公共藝術策展等等,他「火力四射」的幅度恐怕連前輩詩人藝術家楚戈都「望塵莫及」,他好像是四處放藝術煙火之人,以無比火的熱力觸及的領域至少包括了詩、散文、劇本、小說、評論、繪畫、編輯、造型藝術、環境景觀設計、作詞作曲等各方面。他是火,必須是進行式的、必須付諸行動、不斷燃燒才有形狀可言,即使那形狀為何長得如此他自己都說不清楚,而如何發出光和成為灰燼則或是他從事創作的目的。
如果1982年才算是他真正踏上藝文界開端的話,到他離開的2010年截止的近三十年之間,他就未曾規規矩矩出版過他的作品。即以他開創的「複數型創作集」《杜十三藝術探討展》(1982)來看,此集子包容了前述各項創作,封面是他走向一座門的背影,就隨著他連走進三道門才能打開這本書的第一頁,未打開前由第一頁隱約可以窺見後面還有兩個封面頁,這很像古厝的三進門似的,卻是創新的形式。他的這本書還要郵遞給選出的四百個藝術家、藝評家與文化界人士,請他們對其形式內容(詩歌、繪畫、劇本、歌曲與設計等五項三十件作品)做一回應,然後再作統計,書寫報告,回信提出心得,這才算完成他的作品。杜十三如此行動,豈不很像今日在臉書(包括粉絲專頁)或部落格發表作品後,等待閱眾在網路上按贊或留言回應、臉書的粉絲專頁會以軟體統計成果,杜十三只是在三十年前做得更具體、更完整、更正式而已。
而他《地球筆記》在1986年初版時是有聲書形式,那時還無今日所謂的CD,他竟設計打開書,在書裡面的正中央挖一個長方形的洞剛好可以放一卷錄音帶,到了1987年第二版時名為「無聲版」,又回覆為一本書的正常形式,初版的創意成為斷版的「懸念」,這是今日「文創」概念的一種雛形。此後1993年出版《太陽筆記》第一部《愛撫》稱為「手製限量詩集」,同年出版《杜十三的詩與藝術》月曆型畫冊詩集,也同時出版《太陽筆記》第二部《火的語言》號稱「千行詩絹印限量詩集」,到了1994年又出版名為「文學版」的《火的語言》詩集。此種「文創行為」在1999年12月31曰23時至2000年1月1日1時,在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他又將之命名為「『詩的社會雕塑』行動創作」,亦即在跨進千禧年的那一刻,他廣邀愛詩人在那個夜晚為他出版「有聲版與手工限量版」詩集《石頭悲傷而成為玉》舉行了「世紀末詩篇發表會,那時筆者是主持人,當晚觀眾甚多,助陣的朗誦者詩人畫家音樂家亦不少,而杜十三亦以他精美的設計讓在場者驚艷,整本書是長卷似、可摺疊出一本冊子,裡邊果然手工地貼了許多他的彩色畫頁,封面是銀鋁製的,書名上方貼了一粒橙紅似的小玉石。整本詩集的質感可說達至了一般詩人的創意和詩冊再很難超的質地。等到2000年1月再出版「普及版」的同一冊集子時,則只附了一張朗誦的CD。再一次他又讓《石頭悲傷而成為玉》的「文創行動」成了後人不及趕上和及時收藏的「懸念」。他最瘋狂的行動是在弘一法一師的詩歌音樂紀念會上,將代表僧侶舍利身八米高的大骨架建築放在國家音樂廳的舞臺上,這恐怕是音樂廳創立以來未曾豎立過的大道具。
他的跨領域行動浩浩蕩蕩,雖然早年被誤解和誤認,因「無法歸類」而為講究倫理輩份的各個不同領域所一一排擠,他卻不改初衷,從起初到終了均一以貫之,其跨媒介行徑、文創的先覺之起因、歷程、和何以有此認知,實值探究。本文擬從媒介觀、左右腦的不同功能、德勒茲的塊莖論和生成觀探討杜十三此中原因,並從他的小詩與其繪畫、造型藝術的圖象之互動中,觀察其全方位也全生命地展開的全人行動之實踐力道,並探索其中所具備的可能意涵。
二、不純粹、塊莖論、與解轄域化
杜十三因為「不純粹」,常被排擠在各領域之外,包括詩、繪畫、音樂、編輯、造型藝術、公共藝術等等均如此,因此難以「被充分閱讀」,也少有人願意細究其行徑之所由,於是「被充分閱讀前」的杜十三被認為(或誤讀為)是個「不講究專業,炫才傲物,善憑發想像譁眾取寵的文、藝工作者」,是個「到處放風點火,什麼都要出一手的人」,並進而「對他進行間歇的排擠與扭曲」,因為所有講究專業的人都直覺地認為無人可能樣樣皆行,理由無它,只因樣樣都行只代表「樣樣不深入」、講究「玩形式,但內容夠份量嗎?」因此高健(即高行健)就認為「被充分閱讀前的杜十三」是因其創作的種類龐雜繁多,乃自始至終都背負了自己的「原罪」,但卻可發現「他似乎是一棵不斷成長的樹,只因為被不斷的風吹襲而搖曳不停,讓人很難看清他的面貌」。而除了極少數有心人如高健(高行健)者外,杜十三一以貫之的「不純粹」既是他的特徵,也成了他的負擔和「原罪」,這恐怕是杜十三很難為一般閱眾和專業評論人所能「充分閱讀」的原因。
然而前輩詩人洛夫則仍肯定了他的「多方位操作」和「全方面的實驗手法」,並認為是「獨一無二」的:
杜十三富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這恐怕是許多詩人難以企及的,他的多方位操作充分顯示他的確具有一種詩性智慧,因而促使他的創作往往跨越了文字的領域,有人說他撈過界,其實他只不過是嫻熟地運用了全方面的實驗手法去寫詩,他並沒有逾越作為一個詩人的本分,反而是以一種前所未見的方式去體現一個前衛詩人獨特的美學思想。
其實,這正是杜十三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最為珍貴的藝術資產。
洛夫說杜十三「的確具有一種詩性智慧,因而促使他的創作往往跨越了文字的領域」,又說他「並沒有逾越作為一個詩人的本分」,等於肯認了「跨越了文字領域」是「詩性智慧」的一種呈現,而且此種「全方面的實驗手法」反而能「體現一個前衛詩人獨特的美學思想」,而「前衛」與「跨越」卻又「沒有逾越」「詩人的本分」之其中緣由,以及「詩性智慧」究竟何指,洛夫並未說明。我們或許可從杜十三行徑之軌跡及其媒介觀、和現代科學關於左右腦的觀察,加以蠡測。
杜十三「貪多務得」的一切特質說不定與他生於食指浩繁的貧農家境排名第十三、乃不得不過寄成為隔濁水溪的黃氏總舖師和私塾老師的養子命運有關,從小才有機會受到較好較嚴的教育。但來往於兩個家庭的孤遺感、不安感、親情匱乏感始終緊緊跟住他。幸好書本是他的天堂,濁水溪是他終年可凝望、思索的地上銀河。初中時鄰居突然搬來一戶藏書兩千冊的人家,自此即擁有了不可能更豐藏的免費圖書室。初二時偶獲師長贈予的佛洛伊德《人格論》翻譯本,又開啟了他想親近思潮和經典的強烈欲望。進入臺中一中後,偶因在圖書館裡發現每一本文史哲書籍的借書卡上竟均簽有「李敖」之名,令他訝異震撼,於是更加發心努力閱讀,舉凡威爾杜蘭、馮友蘭、卡夫卡、海明威、杜思妥也夫斯基、艾略特等哲學、文學大家的作品,無不於高中時期虎嚥鯨吞似地讀完,那年十七歲他即在中央日報副刊發表第一篇散文〈玉山行〉,並在臺中一中校刊發表哲學論述〈論人類存在與本質的來去〉四萬餘字,轟傳全臺各明星高中。他也因緣際會的成為合唱團團長,並在年少時即自修作曲,曾以〈暮農曲〉聲樂曲和作曲名家許常惠同臺,並應邀於臺中中山堂參加「中國新曲發表會」,十九歲時還獲中視全國作曲比賽第一名。十八歲大學聯考以464分(可進臺大電機系,另考進國訪醫學院醫科),因家境故,選擇分發至師大化學系。大一暑假入成功嶺受訓,接受智商測驗成績為164分。大學時在美術系選修「美學」與「美術心理學」,十九歲至二十一歲(大二至大四)連續入選全省美展、全國美展、臺陽美展多次,大三入選第二屆當代名家畫展,並代表臺灣參加第九屆「亞細亞美展」在日本東京上野美術館展出。售出生平第一張畫,收藏者為美國著名收藏家。大三,在師大大禮堂舉行個人作曲發表會,由本校音樂系協力伴奏與歌唱。大四,經審查通過後,在南海路美國新聞處舉行水彩、水墨個展,廖修平與王秀雄等老師蒞場指教。
由以上杜十三年輕時的種種行徑和事蹟可以看出,他的「跨領域」其來有自,他看似天生的異類,其實並非刻意的譁眾取寵,他只是不宥於傳統循規蹈矩、自設框限的架構,而是將自己的各種可能性、各種潛能熱情地探索、盡情地予以發揮罷了,是做為一個「全人」非常自然的展現。他後來沒有像他原生家庭四哥一樣的發瘋,或許也與他一生皆堅持展現一個「全人」有關。表面上他32歲才現身文壇,表面上他似乎甫出道開始,即一心要打破界線、模糊掉框框、乃至作掉所謂藝術邊界,其背後卻與他生長家庭、濁水溪的環境、諸多際會因緣有關,尤其他的情感被分割、兩個家自小被濁水溪分隔,宛似非一「全人」,「跨」不能不成為他一心想做一「全人」的命和運。
有框與無框──杜十三的跨領域實踐及其小詩例證
白靈
一、引言
杜十三(1950-2010)是不安份的,天底下幾乎沒有一個框框可束縛住他,也沒有任何一個形式他不想挑戰或衝破,他是火,沒有、也不想有固定的形狀。
他是以全方位的方式開始他的文藝生涯的,他就像個「藝術的過動兒」似的,在不同的領域中跳進跳出,沒有兩次他的藝術活動形式是相似的。他一生的藝術行動至少包括高中就開始的作詞作曲、大學時期就開畫展、創作劇本並演出,其後策畫1985現代詩季、詩的聲光、貧窮詩劇場、新環境藝術展、造型藝術展、洛夫詩歌新曲發表會、弘一大...
目錄
張 默 ▎ 兩岸論,讓台灣中生代攀上奇萊 ―本書卷前小語
卷一 台灣學者論中生代
蕭 蕭 ▎ 小詩含藏蓄存的敘事能量︰以焦桐詩的 木質特性為研究中心
鄭慧如 ▎ 瞬間生滅的意象美學:簡政珍論
李翠瑛 ▎ 潛藏的美麗―從陳育虹小詩的隱喻到 詩集《索隱》中的「月亮」
陳正芳 ▎ 淺論陳黎俳句詩的跨語際實踐
鄭慧如 ▎ 從媒介轉換論白靈的詩
陳政彥 ▎ 試論嚴忠政詩中的敘事人稱
解昆樺 ▎ 手套與愛與戀人絮語 ―渡也《手套與愛》的「符號-情感- 身體」結構意欲
白 靈 ▎ 有框與無框―杜十三的跨領域實踐及其 小詩例證
卷二 大陸學者論中生代
朱壽桐 ▎ 給他光,於是他有了詩―論向陽的燈光詩思
王 珂 ▎ 現代與現在,和解與對抗―鴻鴻現代詩寫作倫理考察
羅小鳳 ▎ 臺灣「中生代」的「新品種」―論陳義芝詩歌的藝術特質
胡西宛 ▎ 李進文詩歌的現世情懷與終極關切
孫金燕/沈奇 ▎ 與孤獨一起對刺―羅智成詩歌論
趙思運 ▎ 陳克華,一個「敗德」的身體測繪學家
傅天虹 ▎ 天河中的「秋刀魚」―論中生代女詩人馮青的女性歷史觀
▎評論者小傳
傅天虹/白靈 ▎編後記
張 默 ▎ 兩岸論,讓台灣中生代攀上奇萊 ―本書卷前小語
卷一 台灣學者論中生代
蕭 蕭 ▎ 小詩含藏蓄存的敘事能量︰以焦桐詩的 木質特性為研究中心
鄭慧如 ▎ 瞬間生滅的意象美學:簡政珍論
李翠瑛 ▎ 潛藏的美麗―從陳育虹小詩的隱喻到 詩集《索隱》中的「月亮」
陳正芳 ▎ 淺論陳黎俳句詩的跨語際實踐
鄭慧如 ▎ 從媒介轉換論白靈的詩
陳政彥 ▎ 試論嚴忠政詩中的敘事人稱
解昆樺 ▎ 手套與愛與戀人絮語 ―渡也《手套與愛》的「符號-情感- 身體」結構意欲
白 靈 ▎ 有框與無框―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