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草根創業帶給中國繁榮的機會/埃德蒙‧菲爾普斯 Edmund Phelps
(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資本主義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我的《大繁榮》一書曾經闡述過如下的觀點:在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上半葉興起的經濟活動,和同時興盛的經濟增長與繁榮,並不能僅僅視作自然科學新發現或者政府政策與機制新變化的結果。一個常常被忽視的重要原因是人們的態度或者說價值觀的變化,這種變化最終導致了企業家活力的釋放,進而轉化為生產活動與生產方式方面的創新。這種新的生產方式及新產品,會進一步產生傳播效應並帶來個人意識的覺醒與個人創造力的釋放。
劉鷹教授的這本書,描述和分析了阿里巴巴生態系統和商業模式的巨大活力,及其帶來的中國草根經濟、草根創業的繁榮,這為我上述基本觀點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重要例證。與十九世紀的蒸汽機時代不同,阿里巴巴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大眾創新力的釋放,而多虧了這樣的技術,「在釋放草根創新力中成長」的思想才能夠被企業採用並作為一種贏取市場的新策略。同樣,利用和發展信息技術也成為一個國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途徑。
中國在剛剛過去的三十五年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市場得以建立,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人們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在城鄉之間遷移,城市化正在利用這個國家近些年的發展成果快速推進。最為重要的是,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一些企業成為電子商務領域裡國際潮流的引領者。利用網絡技術,阿里巴巴和其他一些企業正在創造一個便於草根企業家們以比較低的成本進入市場的平臺和環境。這個新的生態系統使得小企業和消費者之間不再需要那些中介人。這個生態系統同時包括了開放、透明、有效和可追責的服務,比如為上百萬的電子商務零售賣家提供的物流和金融服務。
電子商務改變了個人的一些價值觀念,他們開始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去成為企業家。這種改變在中國這個傳統上商業與商人的地位一直比較低的國家極其重要。千百年來,科舉教育和考試體系把中國的精英階層塑造成了一個以追尋較高政治地位為目標的階層,「學而優則仕」是社會普遍價值觀,經商、追求財富則會被瞧不起。
這本書表明,阿里巴巴正在改變著中國的文化:數以百萬計的草根或者平民走到「線上」,開始了他們的小生意。馬雲從一個草根生意人開始,白手起家,最終成為一代年輕人的楷模。這種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這種改變也有非常重大的社會價值──普通的個體可以通過其電子商務運營的成功影響到整個區域的發展;淘寶村可以幫助推進城市化進程。這本書同時表明,在當今的中國,經濟機制改革正在不斷深化,在產品生產、市場經濟以及社會進步的方方面面,草根創新都在釋放著驚人的力量,並且範圍不斷擴大。保持這樣一種態勢,相信隨之而來的,一定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的大繁榮。
推薦序二
創新與草根創業:經濟增長的關鍵/威廉•鮑莫爾 William J. Baumol
(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美國紐約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教授)
縱觀歷史,中國一直是經濟發展的引領者。儘管有時會出現一些失誤或者錯誤的政策與舉措,但是在許多時代,其文明與繁榮一直是其他國家的楷模。現在,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它已經恢復了其作為引領者的地位,再次實現了社會的進步,並做出未來繁榮的承諾。因為中國大部分經濟尚未放棄陳舊的、生產力低下的操作和管理模式,吸取一些成功企業及成功商業模式的經驗與教訓,將會有益於中國經濟的發展與社會進步。這本有價值的書就將為中國的成功提供經濟活動方面的成功案例。
本書裡所寫的阿里巴巴,是中國也是世界著名的企業,它的發展促進了一大批中國小企業的崛起,使得中國一部分草根階層富裕起來,提高了中國客戶在其他國家的購買力。在這裡,我們必須記住,貧困客戶不是理想的客戶。中國一貫主張通過實踐那些促進繁榮的經濟活動,使中國民眾直接或者間接地受益。阿里巴巴為中國草根階層以及一大批中小企業主提供了開展經濟活動的平臺,使他們興旺發達,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生氣。
朝著這個方向取得成就的一個關鍵是,在小商家和大企業內部鼓勵創新創業活動,並為它們提供機會。除了阿里巴巴,還有不少企業也為此做出了貢獻,並有望在未來繼續成為創造經濟福祉的源泉。這些事實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更加重要的事情是,必須記住,創業者總是要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其採取的行動可能對其他企業有利,當然也有可能不利。
中國最近的發展表明,社會可以從企業家及其創業夥伴為公司創建和運行所做出的貢獻中大大受益。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為數不少的悲劇,有的企業家把自己的利益置於社會福利之上。顯然,大眾福利的保護需要採取相應的制度和措施,積極鼓勵那些對社會有益的企業家的經濟活動;堅決反對那些與社會利益相衝突的企業家行為。
中國已經開始採取一些政策和激勵機制。而企業及企業家自身的定位也有助於實現這個提高大眾福祉的目標,阿里巴巴便是其中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它自己的成功也給無數的草根階層創業者帶來了成功。
這本書裡所寫的阿里巴巴,通過商品生產和服務提供中的創新活動,通過為大量小本創業者提供開展創新活動和經濟活動的平臺,在自身崛起壯大的同時,為整個社會的繁榮做出了貢獻,產生了極大的溢出效應,對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來說有很重大的意義,劉鷹教授及其團隊圍繞阿里巴巴的研究也因此具有了非常重大的意義。
比起其他任何國家,中國有更獨特的歷史與文明,它戲劇性地展示了草根創新力對於大眾福祉的貢獻。在目前來看,這種草根創新力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意義是重大的,這本書所提供的精確分析為如何利用創新來釋放具有建設性的草根創新力指出了方向。
作者序/劉鷹
從二十世紀九〇年代起,對「創新」「創業」和「小微之美」現象與課題的關注就伴隨著我的教學和研究生涯。不過,當時由於數據的匱乏,我對創新創業的研究非常有限。直到二〇〇〇年我應聘為高級經濟學家,供職於美國聯邦小企業署,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二〇一一年九月,我得到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的邀請,當年十一月我辦理了提前退休手續,次年三月來到清華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中國小企業數據。然而找到的卻是鬱悶,泱泱大國卻沒有一處能提供小企業數據的地方。無奈,去吳敬璉老師家吐槽、求助。吳老師說,「你去找阿里巴巴,那裡有大量小企業數據。像你這樣多年在國外生活、工作的人,應該到這樣優秀的中國企業中去好好做調研。」
我同阿里巴巴的合作是從二〇一二年七月我組織的第一次大數據研討會開始的。當時的阿里巴巴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和他的部下張婷博士參加了會議。至那以後,我便成為該研究中心的學生。關於阿里巴巴,最使我心動的是春曉讓我評閱的《小即是美:二〇一二年度網商發展研究報告》初稿。什麼?阿里巴巴也相信「Small is Beautiful」?!舒馬赫(E. F. Schumacher )這本書是一九八二年我剛去耶魯大學時一位朋友介紹給我的,我特別認同裡面對小企業的肯定與讚美。
對阿里巴巴《小即是美》報告的評閱是一個美好的過程,我被阿里巴巴「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願景和理念所折服,為他們立志給上千萬無數辛勤創業的「小微之美」賦能而感動。來自草根的貧民大眾可以在淘寶平臺上,以經商來表達個人的創新意願、能力和志向,享受釋放個人創新力的快感,維護個人作為經濟人的尊嚴,探索新時代的生產方式,集聚經濟社會的正能量,營造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擁抱共同富裕「大繁榮」的未來。《小即是美》評閱使我「心動」以後便是「以身相許」:我熱愛阿里巴巴的「六脈神劍」價值觀和常規化創新的企業文化,更熱愛我所認識的阿里人。我以「主流」經濟學叛逆者的視角,從短時間內瞭解到阿里巴巴的冰山一角,看到一個嶄新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商業生態,以及「Growing By Unleashing Grassroots Entrepreneurship」(在釋放草根創新力中成長)的經濟增長模式。
從二〇一三年的春天開始,我萌生了難以壓抑的寫作激情,希望以阿里巴巴為例,讓人們充分認識「平臺經濟」的經濟學含義及其對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的關鍵作用,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六月底,我應邀去羅馬提交一篇關於阿里巴巴創新的論文,再次見到埃德蒙‧菲爾普斯(Edmund S. Phelps)夫婦,並得知菲爾普斯教授的一本新書即將出版。同年九月,我從網上購買到了英文電子版的《大繁榮》(Mass Flourishing: How Grassroots Innovation Created Jobs, Challenge, and Change),同時也購買了一箱它的中文版本送給我的同事、學生和阿里巴巴的好朋友們。二○一三年的秋季,我在清華開設了一門新課:「大數據時代的創新創業經濟學」。我讓學生走出課堂尋找像阿里巴巴那樣的創新企業以及像馬雲那樣的企業家,我也讓學生走上講堂分享他們對創新、創業研究的洞見。到學期末,我的教學目的實現了,學生們看到了中國的「活力」或「氣場」。在這種「活力」「氣場」的薰陶驅使下,一旦我們的年輕一代開始釋放他們的創新力,中國整個的創新與創造能力將被激發,發展前景輝煌。
破壞先進西方世界元氣的金融危機,以及瞬息萬變新技術所推動新穎企業的發展路徑,使得傳統的經濟學分析黯然失色。以「規模效應」為基礎、以追求短期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傳統模式,正在被基於平臺效應和以持續發展、大眾繁榮為目標的新型模式所取代。阿里巴巴走出了一條與傳統和現代企業不同的發展路徑:在釋放草根創新力中成長!阿里巴巴支持的草根創新一方面來自社會,另一方面來自內部員工。為草根創新創業提供沃土,阿里巴巴開辦淘寶大學,打通產業鏈條,擴展電子商務的地區和產業的溢出效應,探索以積累誠信資本為基礎的小微金融服務,利用移動─互聯網草根的力量,聚正氣,驅邪氣,打造平臺經濟的遊戲規則,創造新時代生態體系。阿里巴巴的成長充滿草根氣息,草根創新創業促進了阿里巴巴的成長。與此同時,阿里人在成長中不斷釋放自身的創新力。
二〇一三年下半年,一部名為《揚子江大鱷》的電影在微博上被瘋狂轉載。這是一部由阿里的前外籍副總裁波特‧埃里裡斯曼(Porter Erisman)執導的影片,記載了阿里巴巴十年的風雨征程。影片以十周年慶時螢光閃爍的黃龍體育館開場,頗具傳奇色彩的馬雲,仍然保持著他一貫特立獨行的作風,身穿奇裝異服激情澎湃地為這個自己拚搏了多年的企業獻唱。曾幾何時,這位來自草根,與金錢和權力無緣的他,居然折騰出來一個網商帝國、信息經濟生態圈!此時此刻,馬雲的歌聲將人們帶回到那十八人擁擠一團的小屋,建中國黃頁的奮鬥,以及同eBay生死存亡的拼搏……早在二〇〇〇年,在獲得了高盛和軟銀的投資之後,馬雲曾決定把總部搬到美國矽谷,打造真正國際化的互聯網公司,但是很快遭到打擊,幾個月後只能被迫裁掉在美國的雇員,業務重新移到中國。那次出海的嘗試以失敗告終。
時間快進到今年,二〇一四年五月六日,阿里巴巴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在美國上市的F-1表格,正式宣告揚子江大鱷進軍國際市場;九月十九日,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每股從發行價六十八美元漲到收盤價九十三‧八九美元,市值高達二千三百一十四億美元,超越國內一個中等省份的全年GDP。「大鱷」成為鯊魚,阿里的舞臺從揚子江變成大海,勇於挑戰,敢於突破,改變自已!創新──常規化的創新──是阿里巴巴長期生存和持續成長的前提條件。怎樣建立健全淘寶、天貓遊戲規則和優質服務,從而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以不可取代的平臺服務取勝?如何促進形成基於草根經濟活動的微金融市場,從而建立健全公開、透明、高效、可追責的微金融服務?何以開拓新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絲綢之路,從而顛覆國際貿易對小企業限制的傳統?能否承認、面對和克服大企業癌症對阿里巴巴效率和創新的干擾,從而給股民一個現時股價與長期效益相結合的滿意期待?類似這樣一系列的問題,歡呼之餘,是上市之後的阿里時時刻刻必須思考和解決的,而阿里如何從當年只有十八人的「阿里巴巴在線」,變為今日的超級「巨無霸」,也是我們想深入研究探索的。
在本書中,我和我的團隊聚焦於阿里巴巴,從釋放草根創新力,帶動、促進中國小企業、草根經濟發展壯大的角度,介紹、闡釋阿里巴巴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巨大作用和深遠影響力,在更高的經濟層面上探尋阿里帝國崛起和走向世界的秘笈,我們希望我們的研究和成果不僅對阿里的持續成功與發展有益,也對所有中小企業乃至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有益。
劉 鷹
Ying Lowrey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一日
明齋清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