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人式的智慧書
(以下節錄自第8~15頁)
◆卡在兩個世界中間
《傳道書》的內容聽起來好像蠻消極的。它提到人生在世,有許多事都是虛空的,而且是虛空的虛空。它說這一切那麼令人厭煩,都是捕風。我們不會想要拿一個袋子把風裝起來,你一裝起來就不是風了。所羅門的意思就是這樣,人生好像捕風一樣徒勞無益。
這些都是只有人類才會問的問題,只有人類才會遇見的掙扎。有人說:
「是什麼使人成為受苦最多的受造物呢?是因為他一腳踏在有限上面,另一腳踏在無限上面,而他在兩個世界中被撕扯著。」
人就是這樣一種矛盾的生物。楊腓力在他《另一世界的傳言》(校園出版)中說:
「人就是這麼奇特,他由兩個世界合成,卻發現自己常常卡在中間。我們是在泥濘中打滾的天使,又是渴想飛翔的哺乳類動物。」
他的意思是:我們尊貴如天使,卻在泥濘中打滾;我們是被限制在地面上生活的哺乳類動物,卻又渴想飛翔。他在書中也引用柏拉圖的話說:
「我們像兩匹馬往相反方向奔馳,一邊是不朽生命,追求超脫與美善,另一邊是我們裡頭的野性反其道而行。我們有時偏向永恆,有時偏向俗世。」
我們活在有限的空間與時間中,只能過著這一刻,連多一點都握不住,連大一點都無法佔據;卻又不時有永恆、永遠、無限的思想,對空間或時間有無限的觀念,這是我們的心沒有滿足的原因。「神……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傳三11)祂把永恆放在人心中,所以我們有永遠的觀念,可是我們自己並未擁有永恆,這就是我們的心一直不得滿足的原因之一。
空間就大而言不可測度,就小而言也測不準。我在大學時主修物理,大四時有一門課,老師要我們從期刊中找一篇別人發表過的論文(有些後來得諾貝爾獎的論文就是刊在這些期刊中),研讀之後給同學們作報告。我選了兩篇論文,一篇是講到黑洞(Black hole),涉及空間很大的度量;另一篇是小及基本粒子的測量,也就是所謂「測不準原理」。兩篇都很有意思。
空間就大而言,這個浩瀚的宇宙是我們沒有辦法完全測度的;就最微小的而言,我們也測它不準。我們就活在像這樣的光景裡。如果有一天我們來到一個地方,那裡寫著「這是宇宙的邊界」,我們就會想:「再過去是怎麼樣的呢?」大概只有我們人類會問這個問題了。
又或者我們還沒能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人類還無法走到宇宙的邊界之前,卻先來到一個地方,像但丁《神曲.地獄篇》裡所寫的:
「凡進此門的,要將一切的希望都放下來。」
那將何等可悲!何等可怕呀!
所羅門在傳道書三章11節說,神「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這是一卷寫到人類內心掙扎的書,可是我相信《傳道書》蘊藏了比這些更積極的信息,是我們在這裡要跟您分享的。
◆所羅門寫傳道書
一般相信《傳道書》是所羅門所寫的,因為這裡提到他是大衛的兒子,又在耶路撒冷作過君王,只有所羅門才合乎這兩個條件。他繼承大衛,成為當時最偉大的君王,非常富有,又造了宏偉的聖殿,特別是上帝賜給他極大的智慧,名聲傳遍列國。他原本就聰明睿智,後來神在夢中向他顯現說,他無論求什麼都要為他成就,可是所羅門沒有求財富、長壽等,卻求智慧,為能更好地治理上帝的百姓,所以神喜悅他,給他更多的智慧,又將他沒有求的財富、尊榮賜給他(參代下一7~12)。
他擁有自然科學的淵博知識,暢論大自然,從利巴嫩的香柏樹到牆頭的牛膝草,他都廣為涉獵。他作過詩歌一千零五首,又寫了箴言三千句,後來只有一部分留給我們(參王上四29~34)。他是威名遠播、震古鑠今的君王之一,他的財富、智慧與傳奇故事至今仍是許多作家甚至科學家所引用的對象。
我讀過一本書,是1973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得主Konrad Lorenz寫的《所羅門的指環》(天下文化出版)。據說所羅門有個戒指,一旦戴上就通曉鳥語,好像我們中國古代傳說中那位公冶長一樣。其實那是因為列王紀上四章33節提到所羅門講論飛禽走獸、昆蟲水族,有人就把這個誤讀為所羅門懂這些動物的話語。Lorenz在書中說:
「即使所羅門並沒有傳說中的魔術戒指,我還是願意相信他真有和蟲魚鳥獸對話的能耐。因為我自己就能這樣做,但我沒有使用任何魔術。」
他在那本書裡面敘述他如何跟那些蟲魚鳥獸溝通,是一本很有趣的書。
可是這位大有智慧、大有名聲、建造聖殿又蒙神極大恩典的所羅門王,後來卻在富貴跟享受當中迷失了。聖經記載他離棄了神,陷到罪裡,失敗了。也許就是因為這失敗的經驗,讓他寫了這一卷書,要使人明白:一個離棄神的人,他的生命是何等的虛空!就像古代聖徒奧古斯丁所說:
「神啊,你為你自己造了我們。
除非我們的心安息在你裡面,
否則它就沒有安息。」
所羅門並沒有藉著他的經驗來教訓人說:「所以你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他乃是將自己的靈魂解剖開來,叫我們看見那些掙扎,包括他還有疑問的時候所問的話。他不是只把他追尋之後的結論告訴我們,乃將掙扎的過程也揭示在我們面前,可能這正是這卷書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所羅門寫出內心的掙扎,這個世界上也有一些人有同樣的掙扎,他們在這裡找到共鳴。間中所羅門會插入幾句話,讓我們做一些思考;他沒有用一個定論、一個結論的方式來講,因為有時他講了一句肯定的話後,又會講看來矛盾的話。
傳道書二章13節說:「我便看出智慧勝過愚昧,如同光明勝過黑暗。」我們都喜歡光,不喜歡黑暗;我們都喜歡智慧,不喜歡愚昧。所羅門很清楚地說「智慧勝過愚昧」,顯然智慧是好的。可是第15節卻又說:「我就心裡說:愚昧人所遇見的,我也必遇見,我為何更有智慧呢?我心裡說:這也是虛空。」
有時候他提到智慧是好的,有時候又說智慧是虛空的,他沒有下一個定論。這本書的作者自稱為傳道者,可是他沒有說教。如果你想在《傳道書》中找到事物絕對的原則,找到所羅門的定論,可能你會找不到,常常不知道它的結論是什麼。也許父母們在面對成長中的孩子,基督徒在遇見他所服事的人時,也該學學這種藝術。
◆智慧必須將事情想透
我們的生命中有許多事,需要我們去思考,好得著智慧。有時候基督徒偏向於一種情況:遇見不懂的事,就找牧師問或找人問而得到答案,但其實上帝希望我們自己去思考。我們要用心靈去接觸神,我們也需要用悟性、用聰明智慧、用思考去認識神。主耶穌說愛神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參路十27),這裡「盡意」可譯成思考、了解。
啟示錄十七章9節說:「智慧的心在此可以思想。」
有人說:「知識可以存記,智慧卻必須將事情想透。」
所以,一個有智慧心的人是一個會沉思、會思索的人。有些基督徒的信仰似乎偏向於教條、規條,或以為上帝有一大堆不該做什麼、該做什麼的條例,他們以為許多事都是絕對的對錯、應該或不應該。其實福音不是這樣的。保羅以吃祭偶像之物為例,在哥林多前書八至十章說出了寶貴的真理。他沒有確定說出到底可不可以吃,有些話似乎說什麼都可吃,另一些話似乎又叫我們不要吃。保羅極力想將我們的注意力從「該不該吃」這個平面引到另一些更高、更重要、更永存的原則上,像愛心與信心。他說我們吃或不吃要留意良心,而且不是你的良心,乃是別人的良心;不要因食物使別人跌倒等等。
雖然主的兄弟雅各在耶路撒冷會議中下結論說「不可吃祭偶像之物」(參徒十五29),並將這條規傳給外邦教會;但保羅在那之後幾年寫哥林多前書時,並未援引那些話,反而提出了這些原則。
◆不要期待單一的答案
我不時會遇見神兒女問我可不可以吃祭偶像之物,我儘量照保羅這些話回答他們,但他們中間有不少人會這樣回應:「那麼,到底可不可以吃呢?」
他們不曉得自己已經預設了答案,就是可以或不可以兩種答案選一。這正是主耶穌道成肉身在世上時常遇見的狀況,所以祂常以反問的方式回答問題。比方人家設陷阱問祂:「納稅給該撒(羅馬皇帝凱撒)可不可以?」祂反問他們錢幣上的像號是誰的,讓他們自己斟酌他們問題的答案。
《猶太人的思考技術》(大是文化出版)一書中提到,有人問猶太人:「為什麼你們猶太人總是喜歡用一個問題來回答另一個問題?」猶太人回答說:「為何不?」他還是用一個問題來回應那人問的問題。
書上還提到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尋求真理的人去請教一位以智慧聞名的拉比,拉比親切地接待他。他問拉比:
「請問您,真理的本質是什麼?」
拉比盯著他瞧了一會兒,站起身摑了他一巴掌,就走回內室去了。他又驚又怒地正打算要離開,一位拉比的門生跟他說:
「拉比的意思是,永遠不要用一個好問題換取一個(單一的)答案。」
我有時這樣想,似乎神以祂的智慧,將絕對的真理,也就是只有一個答案的東西,濃縮在十條誡命內了。而我們常想知道該不該做的事,多半都是不能用單一答案回答的。你必須因不同的人事時地來決定「該不該做?對不對?」這類問題。
◆上帝講理的另一種方式
所羅門用智慧寫這卷《傳道書》,也沒有想要說出事物的定論,而是要我們去思想。所以聖經學者將這卷書歸類為「沉思型的智慧書」。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聖經學者也指出,所羅門自稱「傳道者」這個字是陰性名詞(我們中文字多半不分陽性、陰性,英文也很多沒有區分,但有些語言像法語、德語、希臘語等是有區分的,希伯來語亦然)。所羅門是男人,為何用陰性詞稱他自己呢?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我讀《傳道書》時常會覺得這本書的論理方式有一點像女人,根據男人的說法就是沒有條理、不講理!
所羅門一下子說一切都是虛空,一下子又提到滿足;有時他說智慧是好的,有時卻說智慧是虛空的。這有點像女人,她們現在這樣說,下一刻可能又變成另一套說法,而且並不需要修正。男人覺得她們不講理,其實很可能這是上帝講理的另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