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吒風雲飛將軍、闖蕩天地一好漢
朱雲漢(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這是本難得一見的民國人物傳記。作者筆觸細膩、敘事生動、情節緊湊、具有很高的可讀性;同時作者忠於史實、考證翔實、下筆嚴謹、力求客觀,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故事的主角是在中原大戰中屢建奇功而名震天下的「飛將軍」,在對江西蘇區第五次圍剿中直搗瑞金的紅軍「死對頭」,在西安事變中臨危不亂扭轉乾坤的「好漢子」。他也正好是我兒時記憶中印象最鮮明、地位最崇隆、也最感念的長輩之一。
蔣鼎文先生是家父長期追隨左右的諸暨鄉長,也是我從小喊到大的「大蔣伯伯」。家父朱啟芳君原來長期在警界服務,抗戰勝利後在蔣鼎文先生的鼓勵下,才從警界轉入金融界服務。家父先出任四明商業儲蓄銀行鄭州分行經理,民國三十四年轉任西安分行經理,接替升任總行儲蓄部經理的蔣鼎五(銘三先生胞弟)。一九四九年撤退來臺後,由於四明商業銀行在臺復業遙遙無期,蔣鼎文先生乃安排家父參與「美亞鋼管有限公司」的籌辦,舉家也因而從臺北遷到建廠所在地的楊梅鎮埔心里。
從我三歲到九歲半在埔心居住的這段時光裡,最期盼的就是每隔幾個星期家父帶著家兄雲鵬與我搭火車北上臺北。通常出了臺北火車站的第一個行程,就是直奔長安東路的一個日式大宅院去拜望蔣鼎文先生。大蔣伯伯與蔣伯母也經常留我們吃中飯,有時家父還陪蔣伯母打麻將,我們兩兄弟就席地而坐,緊挨著牌桌翻閱兒童讀物。蔣鼎文先生的長子尚濂,自幼身心違和,大蔣伯伯也曾一度安排他搬到我們埔心家中靜養,跟我們比較親近。
從小在我們心目中大蔣伯伯是地位崇高的尊長,我深深記得他魁梧的身材,威嚴的儀表,但對我們小輩講話卻永遠是輕聲細語、和藹可親,很難聯想到他曾經是統帥數十萬大軍的總司令,以及陸續主政福建、陝西與河南三省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封疆大吏。雖然我自幼就知道大蔣伯伯先生是位「大人物」,但一直要到年歲稍長,開始涉獵民國史文獻與材料,才知道這位不世出的鄉賢之彪炳功業如此不凡。
銘三先生的一生就是一部民國史的縮影。他自幼受辛亥革命感召而毅然投筆從戎。從討袁、護法、陳炯明兵變、到中山艦事件,他都親赴於歷史關鍵時刻最危險的前線出生入死。他很早就被網羅至廣州大元帥府參贊軍務,獻身於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與國家統一志業。他為參與黃埔軍校創設而自願連降三級,重新從中尉區隊長最基層幹起,但很快就得到蔣中正校長的器重。他在第一次東征時,率團與陳炯明部隊激戰而身負重傷;在北伐戰役中揮兵直搗孫傳芳主力部隊;在「蔣桂戰爭」中重挫桂系部隊;在「蔣馮戰爭」中突擊唐生智部隊,一舉突破馮玉祥防線部署;在「中原大戰」局勢最危急時刻,率部奔襲隴海、津浦兩線及其中間地帶,不停奔馳於東西各戰場,全面扭轉戰局,最終導致馮閻兩部飲恨敗北,「飛將軍」之美譽乃不脛而走,名震天下。
他一生栽培過無數國軍良將,親自帶領過陳誠、胡宗南、湯恩伯等抗戰名將。他在西安事變中被張學良與楊虎成扣押,但處變不驚。他憑藉蔣委員長對他的完全信賴,以及頗有私誼的張學良對他的敬重,成為千鈞一髮時刻蔣張之間唯一共同信任的溝通橋樑,之後蔣介石與張學良都同意派他由西安飛南京,帶回蔣介石給宋美齡和何應欽的手喻,化解了一觸即發的危急形勢。緊接著,他又陪同宋子文、宋美齡和外籍顧問端納返飛西安進行談判,成為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落幕的歷史功臣。
我在兩年前北京大學附近的萬聖書園的書架上首次翻到陳侃章先生所著的《飛將軍蔣鼎文》一書,眼睛為之一亮。因為這樣一本敘述蔣介石「五虎上將」之一風雲故事的長篇傳記能夠在大陸出版,並由著名的浙江人民出版社刊行,十分難能可貴,在幾年前更是難以想像。因為從中國共產黨正規黨史的角度來看,蔣鼎文曾是紅軍不共戴天的死對頭,他曾經多次率軍圍剿盤據在江西蘇區的紅軍,最後並直搗紅軍的老根據地瑞金。他的手下曾經捕獲並處決中共締造時期的重要領導人瞿秋白。紅軍經過長途跋涉進入陝北重新建立根據地之後,蔣鼎文又被任命為西北剿匪前敵總司令,負責督師圍剿陝北紅軍。
陳侃章先生這本書有力的扭轉了過去中國大陸製作的諸多歷史連續劇與抗日電影中對銘三先生極不公正的形象刻畫。陳先生二十多年前即開始構思這本書,這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與膽識,因為長期以來在中國大陸國共內戰的陰影仍然籠罩著民國史研究,任何有關民國時期重要人物的研究都可能誤觸政治地雷。我們可以想像,陳先生從著手收集材料、整理文獻、進行訪談,到斟酌下筆、數易其稿,然後設法讓書稿通過層層審核,再到正式出版,必定走過一段崎嶇的道路,也必然歷經艱辛險阻。
從二○○五年連戰先生以中國國民黨黨主席身分正式訪問大陸,開啟兩岸政治和解新頁之後,中國大陸近代史學界的研究風氣出現明顯調整,不僅開始願意以比較正面的角度看待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與作用,即使是最敏感的國共內戰歷史,也有比較寬廣的空間讓學者能從尊重歷史事實、讓史料說話的立場出發,從事比較客觀、公正的研究。尤其在美國胡佛研究院保管的蔣介石日記開放學者使用之後,民國史研究在大陸蔚為風氣,頓時成為近代史的顯學,各種專著還經常擠入大陸暢銷書排行榜。陳侃章先生這本嘔心瀝血之作,也唯有在兩岸關係跨入新階段的和緩氛圍中得以順利問世。
陳侃章先生是一位嚴謹的文史工作者,也是一位對民國史研究有熱忱的民間學者。透過他洗鍊的文字功夫與紮實的歷史考證,將一位曾經在民國期間叱吒風雲的飛將軍、闖蕩天地的一好漢,神龍活現、輪廓鮮明的呈現在讀者眼前。這本書不僅彌補了我個人對這位曾經呵護我的長輩之生平瞭解不足的遺憾,更為民國史補上了一篇不可磨滅的人物傳記。如今這本書能以正體字重新編排發行,以饗臺灣喜愛民國史的讀者,特為此序向國人鄭重推薦。
朱雲漢伏案於北投大成堂
民國一百○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