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錫堦一生倡議和平運動的代表作
簡錫堦一生為左派的和平運動倡議者,除了國內的街頭運動幾乎場場出席,更經常到國外取經,例如前往印度了解甘地的和平運動、到波羅的海三國學習他們和平獨立的策略、到塞爾維亞了解OTPOR青年組織如何推翻米洛塞維奇政權,以及到北愛爾蘭、以色列、巴勒斯坦的和平學習之旅……2014年的台灣太陽花運動及香港的占中行動,他也都直入決策核心,給青年領袖們最即時、有力的指導。
本書集他一生思想及行動的精華,以他多年的學習、參訪歷程,及世界各國的案例,幾乎是用故事的形式,細談「不合作.不服從」非暴力抗爭的精神及操作方法,是社會運動及政治運動工作者絕不可錯過的精彩好書。
對兩岸情勢的精密推演
中國是台灣唯一潛在的侵略國,簡錫堦以他長期關注兩岸情勢,推估2020年左右將是中國可以容忍「未統一」狀態的極限。他認為中國武力併吞台灣的可能性不高,但卻會以政治及經濟操作,扶植親中人士成為台灣領導人,並推動「統一公投」,引爆島內統獨兩派的內戰,再藉機派出解放軍正式接收台灣。「這是最壞的結果,但卻是很有可能發生的。」而此時,台灣只有經過訓練的「不合作.不服從」全民運動可以自救。
至於在推演兩岸情勢時常被高度倚賴的國際因素(尤其是美日)及中國內部因素,本書也都做了排除的大膽假設與推演。
力推「非暴力公民防衛」體系
簡錫堦未來幾年都將為此目標努力。他除了將做國會遊說,促使國防部成立專責單位來建立「非暴力公民防衛」體系(亦即「混合式的國防」),將全民都納入「不合作.不服從」非暴力抗爭的訓練對象;也將結合社運及民主運動團體,進行全台巡迴演講;並要求2016年的所有總統參選人必須對此議題表態……透過一個個動作吸引媒體及大眾關注此議題。
台灣社會已有非常足夠的非暴力抗爭經驗,本書則針對中國併吞台灣後,不同層面及程度的各種衝突將可能如何發生,「非暴力公民防衛」又該如何一一因應,例如初期如何癱瘓侵略者推進、遭遇鎮壓時如何抵制、如何面對可能的內部分裂、階段性的妥協策略……甚至,如何以愛及寬恕面對侵略者。
它將是沒有期限也沒有投降的抗爭,也只有這樣,當中國發現併吞台灣的壞處大於好處,就是這個反併吞運動成功的時刻。
作者簡介:
簡錫堦
.非暴力抗爭訓練講師/運動者
.現任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創辦人暨執行長,從事反戰及和平理念倡議。
.經歷:
1.黨外政治漫畫作者 (新潮流、八十年代、深耕、時代、關懷等雜誌)
2.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打破公營事業工會政黨壟斷、進行勞工教育與組織訓練、推動修訂勞基法等勞工法案。
3.URM組織工作者訓練講師 (環保、農民、勞工、原住民、學生、婦女運動
4.團體幹部養成培訓)。
5.第3.4屆立法委員
6.推動國民年金、替代役、縮短工時 (周休二日制)、產業民主 (公營事業勞工董事)、男女工作平等法等立法。擴大勞基法適用 (納入服務業)及健保法修法。
7.成立泛紫聯盟&反貧困聯盟召集人 (最低稅負制與消費者債務清理法立法)
8.GPPAC (全球預防武裝衝突夥伴關係)東北亞區發起
9.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 (催化台灣簽署國際人權兩公約)。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社運領袖和學者共同推薦
林飛帆、黃之鋒、魏揚、張鐵志、范雲、陳方隅、徐世榮、詹順貴、孫友聯、管中祥、徐銘謙、林宗弘、陳瑤華、吳忠泰、林永頌、茉莉、徐斯儉、吳介民、黃長玲、顏厥安、陳昭如、林敏聰、馮建三、林佳和
徐斯儉(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專文導讀
林飛帆(台灣太陽花學運領袖)
黃之峰(香港占中行動學生領袖)
張清溪(台大經濟系教授、澄社發起人之一)──力挺推薦
名人推薦:社運領袖和學者共同推薦
林飛帆、黃之鋒、魏揚、張鐵志、范雲、陳方隅、徐世榮、詹順貴、孫友聯、管中祥、徐銘謙、林宗弘、陳瑤華、吳忠泰、林永頌、茉莉、徐斯儉、吳介民、黃長玲、顏厥安、陳昭如、林敏聰、馮建三、林佳和
徐斯儉(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專文導讀
林飛帆(台灣太陽花學運領袖)
黃之峰(香港占中行動學生領袖)
張清溪(台大經濟系教授、澄社發起人之一)──力挺推薦
章節試閱
第五章 中國併吞台灣最可能的方式
不需動武就可以併吞台灣的可能性很高
中國經濟與軍事的快速成長,威脅利誘的影響力已大到台灣無法抵擋。對中國經貿依賴,影響政治的自主性,台灣在國際上想與他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或加入區域性的東協(ASEAN)、跨太平洋夥伴(TPP),也受中國法力無邊的影響。各國政治上皆承認「一個中國」,而且都想和中國維持經貿關係,獲取中國龐大市場的利益,台灣倡言「經濟歸經濟」不應受中國左右,是不務實際的天真。
試想若中國對台實施投資貿易懲罰,註銷特許行業:如金融、生技、重工、化工、尖端電子業等許可證,取消關稅及企業投資優惠,並緊縮對台開放市場,台灣經濟將立即崩潰。股市大崩盤、企業紛紛倒閉,失業人口直線上升,使社會動盪不安,如此將逼使台灣屈服投降,何必動刀動槍?
經濟依賴,不和中國搞好關係,台灣經濟就難以為續,政治和社會穩定恐受影響。台灣人不喜歡中國專制政府,卻怕得罪中國使經濟陷入危機。2012年台灣總統大選時,擔心民進黨人若當選總統,會搞壞兩岸關係,拖垮台灣經濟,在經濟利益的思維下,選票移往親中候選人。中國已實質有能力操控台灣選民的投票意向。
台灣雖自稱是「雙首長」的憲政體制,其實是實質的「總統制」。總統擁有至高無上的統治權,行政院長權力來自總統,沒有任期保障,由總統任意更換,幾乎聽命於總統,沒有內閣制總理完整實權。中國既然能左右台灣總統誰當,總統候選人誰敢反中?中國只要影響或操控總統一人,就可以搞定兩岸未來發展。經濟制裁和武力恫嚇,使得兩岸經貿、政治談判主控權全操之於中國。何時談?要給什麼?台灣總統恐任其予取予求,還得回過頭來搞定國內反對力量,承受傾中賣台罪名。
2012年,中國祭出「民進黨沒能力改善兩岸關係」符咒,使民進黨敗選,選後民進黨閉門反思,轉舵迴帆,調整其中國政策,不再反對「一中」,「凍結台獨黨綱」聲勢難擋。中國已有能力在遠端操盤台灣政局,使民進黨不得不向政治現實低頭。這種發展趨勢,未來中國只要放出給台灣「更多國際參與空間、高度自治」的可能性,各政黨都會急著搶功,「統一公投」當可順利通過。還堅持獨立的組織及小黨抵不過大黨實力,即使重還街頭激烈抗爭,也難挽被統一的結局。
中國接收台灣是現在進行式
媒體是控制輿論和民眾思想的重要工具,香港原本「言論自由」最被肯定的地區,回歸後,中共以經濟控制媒體,港商大企業投資貿易及市場無不依賴中國政府的恩賜,看中國政府臉色行事。中國巨無霸的國營事業,更是港商大企業依存夥伴,國營企業和香港大企業是媒體廣告主大戶,廣告又是媒體生存的命根子,在中共的操控下,要對媒體獎勵或處罰,指使大企業用「給廣告」和「抽廣告」,就足於叫媒體乖乖聽話。香港言論自由評比近十年來年年嚴重倒退,即是受政治黑手干預的影響。
中國在香港操弄媒體的技巧已達爐火純青地步,運用在台灣更無往不利。台灣市場小媒體多,競爭激烈,不管平面或電子媒體個個都瀕臨虧本邊沿,經營陷入困境。五十年的老報社中國時報「拱手轉賣」給旺旺集團。賣米果的跨行玩媒體,「媒體改造學社」率先提出質疑,背後恐有中國任務。
一段時間後,自由撰稿的資深記者紛紛被迫離職,該集團平面和電子媒體報導政治和社運新聞立場顯現露骨傾中,媒改社學者質疑成真,遂聯名呼籲拒絕投稿給該報,許多學者紛紛跟進,不當其背書工具。社運幹部也聯合拒絕出席其旗下電視的談話性節目。旺旺擬購併中嘉網路,將掌握12個頻道和11個有線電視系統,變身媒體巨無霸。學生團體發起「反媒體怪獸大遊行」,擋下中時併吞壟斷企圖,批判中共正在控制台灣媒體,危害言論自由。
社運反抗並無法阻止中國對媒體控制的操作,反而加速進行。經營艱困媒體接連被大企業買走,這些企業負責人所屬的關係企業,幾乎都是依賴中國市場賺大錢,擁有媒體不在獲利,或許可服務中國統戰,因而受中國垂愛,經營與中國的政商關係。未來觀察其在關鍵性中國新聞報導的態度就可看出端倪。
中國媒體市場的引誘力和廣告戶的操弄,已促使台灣許多媒體「自我檢查」,涉中新聞及反中運動,都會自動消聲或扭曲報導。318學運青年反對兩岸經貿黑箱協議,旺旺集團媒體報導避重就輕,醜化學生、扭曲新聞,不免讓人懷疑它打擊社運向中國邀功的用心。
媒體的自我檢查,和戒嚴時代沒啥差別,原本民主自由的社會,人人內心有了個「警總」,這精神壓迫的「中國警總」,更成為台商和媒體商人頭上的七尺神明,小心翼翼擔心一言一行被記在他的生死簿,將難以超生。中國不需疾言厲色,財團媒體就會自我檢查,台灣言論自由明顯倒退,持續惡化,令人擔憂。
兩岸交流密切,負有任務「特殊身分」者也化身各種名義進入台灣,接觸影響官員、政黨、商人、農民、學生。兩岸關係研究學者也發現,連解放軍都穿西裝來台「執行任務」。近年來退將和國安人員出賣情報事件頻傳,有些人並不曾到中國,是怎樣接頭的?也難怪台灣人民對國安局和國防部信心漸失,讓中國解放軍、情報人員進出自如,開門鞠盜,敵暗我明如何確保國家安全?
接收台灣是現在進行式,沒有一天不在進行。逐漸掌握對台政治、經濟、媒體的控制,自然影響社會,從中國的視角台灣已是籠中之鱉。中國在318學運之後,驚覺台灣「新世代的台獨思想」比民進黨更難搞定,統戰策略做了不小修正。台灣正面臨新一波的統戰攻勢,無煙戰火繼續以台灣為陣地邁開,台灣如何進行陣地保衛戰,不能隨意用「兵來將擋」就妄想擊退中國全方位的併吞。有計劃的「公民防衛」,從精神凝聚到戰略擬定都要開始準備,才能防止中國「不民主的併吞」。
損傷了自由民主生活的統一就是併吞
香港主權移交,是在中國政府和英國政府根據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雙方共同承諾,香港於1997年7月1日歸還中國。未經香港人民自決,連「香港基本法」也未經港人複決,港人的命運是由兩大政治集團私相授受決定的。
依據《香港基本法》第45條,最終目標應通過普選產生行政長官,達到自治。2007年北京承諾將在2017年實現行政長官普選,2020年通過立法會委員直接選舉。中國政府食言拖延,學者戴耀廷因而發起「佔領中環要求真普選」抗爭,引起熱烈響應,凝聚港人民主改革意志。
中國以《香港一國兩制實踐白皮書》回應,明示:中央擁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監督權。並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全票通過,拍板定案。持續掌控特首提名權,不給港人真普選,特首候選人必須愛國愛港,不能選出不滿中央政府的特首。中國擔心香港若真普選,國內各大城市要求比照,將危及其專制統治。一國兩制淪為「一國一制」,香港西藏化趨勢難擋,香港自由民主生活完全被侵害,這也是不民主的併吞。
中國在中共獨裁統治下,沒有集會結社和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無在野黨監督,自稱「中國式協商民主」;領導人由頂層小圈圈協商產生,剝奪人民選舉權。鎮壓、任意逮捕民運人士。並為防止民眾反抗,編制三十多萬網路警察嚴控思想與言論,維穩經費高過國防預算。這樣的統治方式將複製於香港和台灣,實非港台人民所能接受,採取「非暴力群眾防衛」來捍衛民主自由,並促使中國民主改革,是港台人民唯一且最佳抉擇之路。
要將武力鎮壓當成最後必需面對的壓迫
軍事占領是在侵略者無法貫徹其統治意志,無法有效控制時才會採取的手段。解放軍駐紮香港,其實不是擔心香港被他國武力侵犯,而在就近武嚇、鎮壓港人為目的。香港爭取真普選,發動雨傘革命,佔領街道癱瘓中環、金鐘、銅鑼灣、旺角的非暴力抗爭,特區政府無力驅離20萬抗爭民眾,就曾擔心解放軍以武力鎮壓民眾,重演天安門事件。
台灣歷經民主運動淬鍊的社會文化,不同於香港,對非經人民合法選出的統治代表,比方由中國決定的特首、傀儡政權,是絕對不予承認的,中國專制統治勢必遭受激烈反抗。抗爭若威脅至其統治危機時,動用解放軍是必然的手段,台灣終將面對武力迫害,這會是「捍衛民主生活」的決戰。因此,作好心理準備,不應一味認為中國不會動武而輕忽。
台灣尚未被中國併吞,比香港還幸運,應該以台灣民主體制,趕快建立「全國性的公民防衛體系」,透過立法補強這個防衛網,強化公民抵抗併吞的抗爭意識,嚇阻中國盲動,減少戰爭傷害。
正向思考化阻力為助力
非暴力群眾防衛能有效嚇阻侵略者、抵抗強大武力,在於相信人性,認為侵略者也有「是非觀念」,非暴力防衛是基於人類的愛,觸動每個人的道德情感。相信侵略者不可能在違背良心下,能長久有效控制。因為統治的權力依賴被統治者的順服、支持和合作。被統治者採取「不合作」、「不服從」抵抗,統治者將失去權力的合法性而導致崩潰。由於非暴力抗爭者以「愛和意志力」對抗統治者,使仇恨、殘暴顯得荒謬而難施展。若採取鎮壓、屠殺手段想繼續快意控制,反而會引起國際輿論和侵略國內部人民同情被侵略者,加速終結侵略戰爭,宣告失敗。
非暴力群眾防衛已在世界許多國家實踐成功,不是理想主義者憑空想像的學說。彼得艾克曼和傑克杜瓦所著的《非暴力抗爭:一種更強大的力量》,記錄了各國許多成功的案例。照道理說應該很容易舉實例說服質疑者,但事實不然。傳統「武力才是務實的力量,強者致勝的保證」觀念,認為「想以非暴力屈敵」是虛幻的理想。
一些知識分子常提出的疑問,認為這種虛幻的主張,只有在人類的道德水平很高,而且普及的理想社會條件下才可行。他們舉盧安達、薩爾瓦多、波士尼亞內戰的屠殺事件,甚至駭人的納粹大屠殺,對沒道德的暴君採取非暴力抗爭,只是讓屠殺更方便,叫人民白白送死。但他卻忽略了這些殘暴的統治者是否因此成功?他們悲慘的下場又如何?
非暴力防衛並不是要人民當殉道者。迴避、逃離危險是必要的保護策略,知道經過訓練和有計劃的行動才能發揮制敵效果。它和採取暴力抵抗者一樣,都會面臨危險,也同樣會失敗。暴力抗爭卻讓施暴者有動武的正當性,暴力抗爭者以小武裝對抗侵略者強大軍力,只能採取刺殺、恐怖攻擊的方式,以暴易暴,卻僅會造成前線官員和軍人死傷,擊敗不了背後的統治者,反會激怒統治者及其軍人,遭到更殘暴的屠殺而瓦解。
侵略者面對非暴力抗爭者,其軍警的道德壓力很大,能降低仇恨報復的情緒,侵略者也會擔心國際譴責和外交杯葛,施暴時較為心虛,肇致的傷亡較少。非暴力抗爭靠的是團結意志,不需要武器,所以不易被削弱或瓦解,隨時都可再發動抗爭,直到侵略者敗退。
非暴力防衛者了解權力結構來自人民的同意,以不合作取回他的權力根源,就可打敗當權者。務實而不虛幻,它的實踐並不需要理想的社會條件。
公民防衛的真正力量,可稱為「民主權力」。正面看待平時國內社運團體的非暴力抗爭,活潑有創意的人民是民主基石,也是抵抗侵略的主力。強大的公民社會是國家安全最大的保障。
推動非暴力公民防衛是艱鉅的社會運動,觀念的教育最為重要,必須立即開始,
先從民間建立共識形成力量後,政府才可能參考、接納,成為輔助國防。在台灣許多進步的觀念都是社運領導政府,改變現狀,促使進步。尤其建立公民防衛體系,政府是最重要的角色,也是成功的關鍵,不能自外於體制,致使群眾防衛僅停留於社運階段。
任何和平主義團體及激進政治組織,都不宜當群眾性防衛的主導者,也不宜擔任籌備成員。由於它們的刻板印象和偏見,常常會對保守派、國防部或不同立場的獨立社團產生排拒。非暴力防衛體系必須涵蓋全體社會及機構去執行,不能只依賴一些特定組織,落入社運規模,削弱民力。
最大的阻力來自傳統武力思維的國防部,不但理念接受困難,且基於捍衛員額、軍備預算的利益,常會採取抗拒的態度。連先進國家要將非武力防衛納入國防體系,都受到國防單位的抵制。民間在政策推動時的座談、公聽會必須邀請國防部決策單位出席,傾聽他們的意見,釋疑、耐心地說服,不應採對立施壓方式迫使屈服,以免傷害防衛的合作信任。
非暴力群眾防衛者對於軍事知識不如軍事專家,需要借重他們的協助,才能瞭解侵略者入侵時會採取的軍事戰略、戰術和行動,幫助擬定有效的非暴力抵抗策略和行動計畫,減少誤判所造成的無謂損傷。國防部若將非武力防衛體系納入防務,成立「非武力公民防衛中心」更能發揮無間的合作效果,加速使侵略者敗退,減少人員及資源損耗。
台灣新一代的國防菁英養成,具良好學術基礎,吸收新觀念的能力強,有助理性溝通建立信任。強調推動非武裝防衛不是要削弱軍權,反而讓國防部增添新部門,引進、培養非暴力防衛專家,強化國家防務。正向思考就能化阻力為助力,加速我國「非武力公民防衛體系」的建構。
訂定《非武裝國防法》公務員對侵略者有「不合作」義務
一面建立新防衛體系,一方面在立法院訂定《非武裝國防法》,除作為體系的組織法原,也載明國民依法負團結抵抗侵略的義務。政黨、公務員、軍警有義務拒絕承認侵略者政權或傀儡政府,不執行其命令或以消極執行方式抵制其命令;協助、掩護我方反抗者;傳遞內部信息給非暴力防衛決策中心;伺機公開對抗侵略者或偽政府。
包括非政府部門的媒體、企業、金融機構、工會、協會、專業技術團體、學校、社團、宗教團體等各種民間組織,都應盡「保護憲政反抗非法政府」的國民義務和責任。透過媒體宣傳和公共教育,建立每個人這種國民道德和法律上的義務,對違憲或不民主的新統治者,具有拒絕支持和不服從的責任。
社會必須明確認知並決心反抗侵略者,表明對其不合作態度。有效對抗不民主併吞,必須靠國民群體的行動。對抗大國侵略,小國最強的資源是它的人民。
當然溝通、教育比立法更重要,公民防衛計畫必須基於人的理解與合作。讓他們瞭解、認同才能得到真誠熱情的貢獻。運用他們的經驗及專業領域來參與,並將他們的意見納入計畫的研擬。例如運輸工人最瞭解如何癱瘓運輸系統、工會最清楚團結罷工的技巧、企業老闆知道如何杯葛市場及罷稅的要領、社運幹部領導群眾非暴力抗爭的經驗…..都是群眾防衛寶貴的資源。
中國占領台灣的目的,在貫徹統治威權、控制人民,竊取資源和經濟利益。統治需要合法性,必須取得道德上的正當、政治學者及國際領導人的支持;被統治國家公務員、官僚、記者、軍人和警察的服從;政治、經濟和社會機構的合作。當台灣通過《非武裝國防法》,並積極宣傳訓練,就是向中共宣告,嚇阻其軍事盲動、冒險。逼使中國必須符合民主方式的「統一」,不能以征服者進行併吞,而能順利竊奪台灣領土遂其統治野心。
思想理念是力量的泉源,要怎樣煉就?
在國防部尚未將「非武力公民防衛」納入國防體系前,可以先成立民間的「非武力公民防衛籌備中心」,進行群眾性防衛的研究及教育。透過舉辦演講、座談會、公聽會,並在網路平台及媒體投書宣揚理念;主要目標是遊說立法院制定《非武裝國防法》,催生國防部成立「非武力公民防衛中心」,達到武力與非武力雙軌布建的國家防務。
籌備中心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教育培訓,教育目標以加強理念為主,因為思想是行動的引擎,也是防衛力量的泉源。釋疑是課程的開始,最好採取「參與、體驗式螺旋前進教學方法」,減少大道理枯燥的講課方式,以免學員覺得無趣而打瞌睡,學習效果差,浪費民眾時間,也難吸引民眾參與。
若講師功力不夠,至少整理三到五題民眾對非暴力防衛的疑點或誤解的問題,交由學員分組討論,再回來報告,分享各組討論的結果。這是從學員的經驗出發,而不是講師帶著標準答案來灌輸,才能了解學員真正的問題以及他們的潛能。講師肯定各組努力,再根據各組報告提出補充,或提示可繼續思考的問題。講師可從中釐清疑點和誤解,藉由學員參與、表達看法,一起腦力激盪,學員較願意動腦筋思考講師的講解。
也可讓學員激辯非暴力公民防衛目標的可行性,例如,是否能贏得廣泛的同情與支持?真的能降低損傷嗎?施暴命令會引起對方部隊的不滿、反叛?吸引非暴力抗爭者的積極參與,擴大力量?爭取國內外廣泛的支持?其實學員有能力自己找到解答,講師何需大費唇舌推銷單調無趣的標準答案。
了解非暴力理論才能堅定思想,但一般民眾不喜歡無趣的理論,講師可以運用視覺工具,提高學習興趣。播放非暴力抗爭的記錄片或劇情片,在映後討論時順著學員討論內容或爭議點,將理論帶入。學員會很自然的吸收理論來印證他們的觀點,印象會較為深刻。
訓練課程應包括:公民意識教育,民主與國家認同;瞭解中共對台謀略、國際局勢;議題分析、策略模型、行動計畫;開放空間技巧、建立共識要領;非暴力抗爭理論與實踐、Gene Sharp非暴力抗爭198種方法;各國非暴力抗爭案例紀錄片討論。
同時採取非正式訓練方式,作多元的理念推廣。製作小冊、出版書籍、光碟,架設網路平台,提供給個人或團體自我學習的資料。建立個人專長合作關係,例如學術研究者、教師、演說家、作者等具專長人士,對於社會教育宣傳,都能發揮專業協助的效果。
國防部設立「非武力公民防衛中心」後,初期工作在執行研究、訓練任務。針對公務員、軍警、政黨、工會、社會團體、民眾及學生,採行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擬演習等訓練,對民眾及其組織進行有計劃的訓練。同時,將非暴力群眾性防衛融入在公民教育課綱中,廣泛運用於相關科目,傳授知識激發學生思考與創新。
第五章 中國併吞台灣最可能的方式
不需動武就可以併吞台灣的可能性很高
中國經濟與軍事的快速成長,威脅利誘的影響力已大到台灣無法抵擋。對中國經貿依賴,影響政治的自主性,台灣在國際上想與他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或加入區域性的東協(ASEAN)、跨太平洋夥伴(TPP),也受中國法力無邊的影響。各國政治上皆承認「一個中國」,而且都想和中國維持經貿關係,獲取中國龐大市場的利益,台灣倡言「經濟歸經濟」不應受中國左右,是不務實際的天真。
試想若中國對台實施投資貿易懲罰,註銷特許行業:如金融、生技、重工、化工、...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台灣會怎樣被中國併吞
第二章 處於危機或許才是台灣的轉機
第三章 「非暴力公民防衛」對付得了專制的中共政權嗎?
四章章 為「和平之戰」做準備
第五章 中國併吞台灣最可能的方式
第六章 初期階段的防衛作為
第七章 以關愛、寬恕對待侵略者和背叛者
第八章 扭轉危機展開全面性徹底抵制
第九章 併吞台灣後的中國變局
前 言
第一章 台灣會怎樣被中國併吞
第二章 處於危機或許才是台灣的轉機
第三章 「非暴力公民防衛」對付得了專制的中共政權嗎?
四章章 為「和平之戰」做準備
第五章 中國併吞台灣最可能的方式
第六章 初期階段的防衛作為
第七章 以關愛、寬恕對待侵略者和背叛者
第八章 扭轉危機展開全面性徹底抵制
第九章 併吞台灣後的中國變局